湖南省女子足球后备人才动态发展状况的研究*
2011-11-25李浩浩樊伟刘旭李中华
李浩浩,樊伟,刘旭,李中华
(湖南女子学院体育教学部,湖南长沙410004)
湖南省女子足球后备人才动态发展状况的研究*
李浩浩,樊伟,刘旭,李中华
(湖南女子学院体育教学部,湖南长沙410004)
研究足球后备人才动态发展状况对于足球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我省女子足球管理体制尚不明确,足球普及面窄,后继乏人,没有形成良好的梯队建设;经费严重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缺少高水平的比赛;教练员队伍不够稳定。在发展全民健康运动的今天,应该重视湖南省女子足球运动的发展,制定相关的政策与措施,保证我省女子足球能够跟上发展潮流。
女子足球后备人才;状况;管理体制;梯队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后备人才动态发展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问题,只有重视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竞技体育的发展才有后劲。一个项目要想保持水平不断提高,必须遵循项目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扎扎实实搞好后备人才的培养。从我省女子足球发展现状来看,优秀的、有才华的足球后备人才匮乏是制约我省女子足球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是提高我省足球运动水平的根本大计。本文是从女子足球后备人才动态发展状况研究出发,为湖南省女子足球后备人才的长期规划以及培养方式改革提供一些参考,以促进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我们选取了湖南省参加竞技足球运动的“本、专科院校足球队”、“体委系统的“业余体校”和“足球俱乐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再进行分析。
我们首先对参加比赛的球队发放教练员问卷调查表,共发放22份,回收22份,回收率100%。同时对各队的训练、比赛进行观察了解并跟踪调查。最后对所有材料进行汇总,整理分析撰写成文。针对本课题的研究需要,我们对有关专家和部分地市的足球协会,体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的有关人员进行访问,对湖南省女子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最后利用SPSS11.0软件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了相关统计。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我省女子足球队伍发展的管理体制与经费投入
随着女子足球运动改革的不断深入,女子足球队伍出现了几种体制并存、同时发展、互相促进的局面。运动技术学院管理的专业队训练体制和体育运动学校管理的半专业化训练体制,是我省女子足球运动生存发展的主要渠道,对发展和壮大起到了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基层体委、地方教委和地区大中院校的作用,调动广大足球业余体校教练员和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在大中院校广泛开展女子足球运动或由企业赞助成立业余女子足球俱乐部的方式,逐步建立以地方教委、足球协会、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的新局面。这种以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女子足球运动的方式,是拓宽女足运动普及面,增加女足人口的重要措施。
目前我省能坚持正常训练比赛的有长沙、湘潭、益阳、衡阳、邵阳等一些高等院校队9支女子足球队伍。除湖南农业大学、湖南文理学院、衡阳师范学院、湘潭大学为备战大运会组建的学校女子足球队外,其他5支队伍均属俱乐部性质。但在行政管理方面大部分球队又都属于体委与俱乐部的双重领导,主要依赖地方拨款,依靠行政管理来束缚球队。从球队年度经费来看数额相差较大。
表1 湖南女子足球队管理与经费基本情况
(二)据2009年初步统计,现有教练员的基本情况
我省女子足球运动的教练员有22人,其中女子教练员4人(占18.2%)。年龄最大的为55岁;最小的为26岁;平均年龄为40.5岁。专科学历5人占(23%);本科学历14人(占63.7%);硕士学历3人(占13.7%)。具有初级教练员职称的有5人(占22.7%);具有中级教练员职称的有10人(占45.5%);具有高级教练员职称的有5人(占22.7%);无教练员职称的有2人(占9.1%)。经过参加岗位教练员培训班并获得C级证书的有4人(占18.2%);获得B级资格证书的有5人(占22.7%);A级资格的有3人(占13.6%);未参加过培训的有10人(占45.5%)。教练员中,从事足球教练工作,执教年限最长的30年;最短的1年。
(三)女足运动员基本情况
我省坚持正常训练与比赛的女子足球队有9支,运动员164名。硕士学历20人(占12.2%),本科学历96人(占58.5%),大专学历39人(占23.8%),初高中9人(占5.5%)。年龄最大33岁,最小17岁,平均年龄23岁。专业训练年限最长为8年,最短为1年;平均为4.5年。在调查中,从队伍平均年龄和训练年限上来看,运动员存在一个训练年限短的问题。从数据可以看出,大多组建球队都是由于有比赛任务,为了达到制定目标,球队还都在召回老队员,所以队员年龄偏大的现象也有存在。这种管理体制尚不明确,对于女足队伍后备人才动态发展十分不利,没有形成良好的梯队建设,后继乏人,我们应该从小、初高中抓起,让更多的年轻队员得到锻炼。
(四)湖南省女子足球队训练与竞赛的基本状况
(1)训练方面
根据对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访谈我们发现女足运动员从事足球训练的时间都比男足运动员要晚。由于女足运动普及面窄,许多队员是从其他运动项目转到女足来的,他们虽然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但是对足球技术的掌握不够熟练,所以训练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以改进和提高技术能力。由省、市体委(体工大队)管理的半专业或业余女子足球队,训练目标和任务明确,即为一线队伍培养和输送人才。注重教练员的配备,由政治合格,作风端正,业务水平较高,敬业精神较强的人担任教练员。在训练管理、生活管理等方面较正规,训练质量较高,训练时间能够保证,周训练时间一般在20h以上。以省、市体育运动学校或高等学院管理的半专业化女子足球队,队员是学校或学院的学生,采取半天上文化课,半天训练的形式。训练时间一周15h左右,训练效果较明显。但从女足运动员在最近两年竞赛表现来看,个人能力方面没有更突出的表现,没能培养出来有“个性”的运动员。
(2)竞赛方面
根据目前的竞赛制度,女足队每年主要赛事,一是大运会、二是全运会。从每年竞赛统计来看,湖南女子参赛队伍在减少,全年比赛场次也非常有限,更加缺乏高水平比赛实战锻炼的机会,竞赛是指导训练,调控训练过程的杠杆,对于提高女子足球后备人才发展状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我省女子足球后备人才动态发展状况阐述
(一)高收费、粗放型经营制约着后备人才的发展
由于投机者介入,很多足球学校是铺摊子、上项目的粗放型经营,培养出的学生质量难如人意。为了扩大市场,一些足球学校采取报名即可入学的办法,招生缺乏标准,埋下了质量的隐患;其次,目前足球学校教练员上岗并无资格审查制度,一些退役的二、三流球员不经过学校的再教育,直接到足球学校任教,教练的低水平导致了学员的低水平;第三,很多足球学校采取“三集中”训练方式,学生远离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又没有形成良好有学风,教育质量很差,导致学生素质低下。
(二)学生的出路问题成了后备人才延续的难题
《体育事业统讨年鉴》提供的数据显示,1994年职业联赛以来,我国足球优秀运动员控制在1000人以下,对于一般的省、市运动员就业问题很难得到保障。平均每年新吸收的球员就业率是检验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到学生大规模毕业的时候,矛盾才会完全暴露。当学生和家长发现他们的高投入无法取得高效益回报的时候,足球学校就会遭受信任危机。
(三)现代足球出现了“泡沫经济”
足球职业化以后,足球人才的社会需求不断增长,人们预期投资该行业的收益会不断上涨,从而大量资金被投入其中,以期获得不断增加的资本收益。一些人被利益诱惑,不考虑教学质量,盲目扩大规模,增加投资,结果质量下降,市场开始萧条,这就是足球的“泡沫状态(bubbles)”。当前我省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主要以职业足球俱乐部梯队建设和足球学校、业余俱乐部为主,在培养中、小学足球后备人才上发挥作用。
五、结论与建议
1.我省政府部门对于女子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投入非常少;社会各界对女子足球运动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低。建议我省在搞好男足的基础上,必须设置专门负责城市女子足球运动的机构,抓好城市和地区女子足球运动的开展,以促进湖南省女子足球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2.教练员的数量虽然在稳步增加,但教练员的业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未参加教练员岗位培训几乎占教练员总数的1/3。建议加强教练员队伍的建设,组织全省足球教练员参加多种形式、各种类型的教练员训练班、培训班,派青少年教练员出国学习和考察。不断提高教练员科学化训练和科学管理的水平,建立持证上岗的科学管理制度,为女子后备人才动态发展奠定基础。
3.湖南省女足普及面窄,后继乏人,没有形成良好的梯队建设,近两年来在训运动员人数还有下滑的趋势,严重影响我省女足运动的持续发展。建议在中、小学生中大力开展足球运动,拓宽女子足球普及面,增加女子足球人口,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成立业余女子足球俱乐部。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女子足球的局面,后备力量能及时得到补充。
4.我省现行的女子足球竞赛、训练体制还不完善和稳定制约了我省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对此本文建议规范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机构的运作,采用适宜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和各种有效措施,完善省运会、全运会女子足球联赛的竞赛制度,增加高水平女子足球联赛,保证比赛的场次,以竞赛为杠杆,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女子足球后备人才。
[1]李云广,等.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刍议[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6):857-858.
[2]张路.重竞技轻普及是中国足球发展的最大障碍[N].中国青年报,2004-09-06(A2).
[3]国家体育总局.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J].体育科学,2001,(3)
[4]梁栋.可持续发展理论原则与转型期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2.
[5]杨绛梅,等.自由教育理念与职业体育价值观的互动与融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102.
[6]黄银华,等.我国足球职业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初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5):17-20.
[7]王勇川.柯柯维奇与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方法的比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5):706.
[8]张路.重竞技轻普及是中国足球发展的最大障碍[N].中国青年报,2004-09-06(A2).
[9]叶忠海,等.普通人才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2011-04-28
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HNND06ZCKT0013)
李浩浩(1978-),男,湖南邵阳人,讲师,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