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拒绝野蛮生长

2011-11-25倪壁东

博客天下 2011年6期
关键词:透明化潜规则亚文化

■文/倪壁东

■http://www.eeo.com.cn/observer/ shelun/2011/02/23/194060.shtml

拒绝野蛮生长

■文/倪壁东

■http://www.eeo.com.cn/observer/ shelun/2011/02/23/194060.shtml

野蛮生长之所以需要被拒绝,是因为它告诉所有的参与者,谁更野蛮,谁就获胜。

阿里巴巴历时一月的自查、果断在内部发布公开信、立即更换三大公司高管……这一连串行动,无论是自愿还是被动,实质是阿里巴巴的一次自我救赎,一次对野蛮生长的拒绝,其背后的逻辑植根于自身的商业基因里面。

可是离开阿里巴巴这一个案,拒绝野蛮生长的基因植根何处呢?

从上世纪横行的温州伪劣商品到新千年屡禁屡现的各种毒食品事件,从有“血色GDP”之称的矿难到各类人祸隐伏的安全事故,我们目光触及之处是一种野蛮蔓延的力量和一种粗糙原始的质地。这是原始积累时代难以避免的痛苦吗?

当野蛮成为一种潜规则,当潜规则成为一种亚文化,谁能拒绝野蛮生长的逻辑?

但是野蛮生长之所以需要被拒绝,不仅在于它有违公平公正的原则,也不仅在于它推崇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更为重要的是,它歪曲了竞争的规则,告诉所有的参与者,谁更野蛮,谁就获胜,它也扭曲了资源配置的信号,谁更野蛮,谁就能获得资源。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社会、乃至各种组织,实际上将按照这样的潜规则和亚文化所设定的路径一路狂奔。也许其中的优胜者获得了超额利润,但是带给整体的则是噩梦一场。

因此,我们坚定地反对野蛮成长的逻辑,无论这种逻辑以原始积累为借口,还是以其他名义为原因。而且我们相信公开、透明化将有助于抵制这种野蛮力量的蔓延,因为它将使得无论是潜规则还是亚文化,都无法仅由某一具体情景下的强者所制定,而是在透明化的玻璃下,面对各种利益相关体和有责任心的公民社会的审视和检验。

猜你喜欢

透明化潜规则亚文化
透明化、科学化和可预期
玩具变“潮” 已成为一种亚文化?
向沛文:穿行于青少年亚文化
小区域内亚文化区划分路径研究——以重庆市区域内亚文化分区研究为例
清代阅卷潜规则
“腐败亚文化”何以挥之难去
潜规则
奉玮:信息透明化是“互联网+”的核心逻辑
潜规则
透明化会改善治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