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鱼纹象征符号解密研究

2011-11-24谢琼梅

文艺论坛 2011年4期
关键词:谐音符号图形

■ 谢琼梅

传统鱼纹是中华民族纹饰中最重要的纹样之一,它构成了我国文化史上历时最长、应用最广、民俗功能最多、民间性最强的文化长链。鱼纹之所以能够延续如此之久,本身就说明它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与一个民族的信仰和传统观念相联系的,体现了中国式的智慧、意境和精神,进而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图形语言和视觉符号之一。纵观中国历史长河,鱼纹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它受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制约,有先后、盛衰、强弱、显隐的不同,但各有功用,从不同层面赋予了鱼纹各个时期发展的历史演变履痕,并成为了华夏民族具有深层意义源远流长的象征符号。

一、传统鱼纹象征符号源头解密

鱼的形象在中华民族意识领域中是神圣的,它在人类繁衍生息的历史长河中屡见不鲜、代代相传,为中华民族的纹饰添上了一笔光亮的色彩。据考证文献,最早的鱼纹出现在6000年前西安半坡仰韶文化的彩陶上。古本《山海经》中也介绍了几十种奇异的鱼形象,将鱼与远古神话融为一体,使鱼有了更强的瑰丽和神秘色彩。总观其貌,显现出原始鱼纹图形的质朴、简洁、抽象概括、符号化的造型特点。下面介绍几种最具代表的鱼纹象征图形。

神秘费解的人面鱼纹:最典型的是西安半坡和临潼姜寨出土的彩陶盆中,有一种人面鱼纹,多数研究者认为这种人面纹与某种原始信仰(崇拜)有关,但对具体含义的阐释彼此有别,一曰:“图腾”说,即推测半坡氏族可能认为他们的祖先是鱼,或者是长着人头的鱼,于是将鱼当作图腾来崇拜;二曰:“祈求捕鱼丰收”说;三曰:“祈求生殖繁盛”的祝福说。①众说纷纭,所以又有人说“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够天衣无缝地与人面纹饰完全符合”。②生生不息的鱼鸟纹:最具代表的是陕西临潼姜寨出土仰韶文化鱼鸟纹葫芦彩陶瓶。瓶上一面为鸟纹,一面为鱼纹;鸟代表阳性,鱼代表阴性,结合起来寓意阴阳交合,化生万物。男女合体葫芦瓶的出土,有力地说明了源于人类生殖崇拜的中国阴阳哲学在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业已形成,而且作为民间哲学观念的主体意识一直延续至今。③“鱼鸟纹”成为我国古代最常见的祥瑞纹饰,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相传中从未停断。反映在各个时期的图形也是有所不同的,但都反映生殖信仰的衍化及其意义的延伸。阴阳交合的双鱼纹:双鱼纹滥觞于新石器时代,在仰韵文化彩陶上已见有骈游式、逐戏式、交尾式、叠合式等多种双鱼纹饰,作为合欢、生殖的象征,它们成了后世表夫妇婚合与求子乞嗣的意象之源。中国阴阳哲学,源于人类的生殖崇拜。《易传》:“男女精构,万物化生”即所谓“立天之道,曰阴曰阳”“乾道生男、坤道生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中国民间俗语中自古有“好事成双”之名。因此,中国人的“偶”数观念中,反映着很强的生殖崇拜、生命繁衍意识。④鱼因多子,生殖力旺盛,成了生殖信仰的崇拜者。由于双鱼所蕴含的对立与和谐的形式因素与人们对祥瑞、幸福和美满的生活追求的内在一致,所以双鱼在后代的发展中一直成为追求美好生活的吉祥象征。抽象简洁的几何鱼纹:仰韶、马家窑陶器上的某些几何纹样是由鱼形演变而来的。张朋川先生认为彩陶上的鱼纹是“将各部分分解开,经过夸张、变形,然后以统一的形态使分解后的各部分纹样都具有同样的造型,使被分解的纹样再一次的组合时能有共同的基础。”笔者认为正是这种对外形的简化才赋予了图形更深的象征性和思想观念,而原始人也更多的是通过这一图形来传递某种思想、信念的视觉符号,而形式美感却是其次的。

二、传统鱼纹象征符号演进解密

中国的传统图形都蕴含着较深刻的象征意义。在传统图形中有大量用“鱼”的谐音来表图形的吉祥象征意义。年年有余——鲶鱼取其谐音“年”,鱼取其谐音“余”,象征年年有余。连年有余——鲢鱼取其谐音“连”,鱼取其谐音“余”,或是以鲶鱼配莲花(取其谐音“连”),象征连年有鱼。金玉满堂——童子嬉戏于养金鱼的水塘或鱼缸,金鱼取其谐音“金玉”,塘取其谐音“堂”,象征金玉满堂。吉庆有余——有磬悬双鲫鱼,磬取其谐音“庆”,鲫取其谐音“吉”、鱼取其谐音“余”,象征吉庆有余。还有鸡取其谐音“吉”、鱼取其谐音“余”,也象征吉庆有余。年年大吉——鲶鱼取其谐音“年”,桔取其谐音“吉”,象征年年大吉。……有关喻义(含隐喻)的手法,闻一多先生在《说鱼》一文中有十分精辟的论叙:“喻不用讲,是诗的比”,“喻训晓,是借另一事物来把本来可以说得明白的说得不明白点。喻与隐是对立的,只因二者的手段都是拐着弯儿,借另一事物来说明一事物,所以常常被人混淆起来。”闻一多先生还谈到:“在中国语言中,尤其在民歌中,隐语的例子很多,以‘鱼’来代替‘匹偶’或‘情侣’的隐语,不过是其间之一。”“……鱼喻男,莲喻女,说鱼与莲戏,实等于说男与女戏。”⑤在黄河流域的民间剪纸和刺绣中,保留着丰富多彩的喻男喻女的鱼、莲纹样。许多隐喻的图案纹样,在民间劳动妇女中代代流传,对于其中的隐秘涵义,她们往往并不深究。中国传统图形的创作观念是集体意识与个体意识的统一,集体意识是一种传承已久的集体的心智,它使用权那些与人的切身利益相关的客观对象逐渐固定化为观念的替代物,形成了传统图形中的符号。鱼通过民间文化的传承,逐渐形成了一种集体的契约,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代表,鱼在民俗观念中,就是代指富裕、美好、吉祥的象征符号。鱼纹以它深刻的内涵和美好的寓意为人们所传承,成为传统图形中最富有美学价值的一部分,也为现代图形设计的深入挖掘提供了源泉和启迪。

现今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电脑技术的更新开发,效率和工艺都大为提高,鱼纹造型也更趋于程式和写实化。从鱼纹整个历史发展来看,原始早期以抽象、神秘的鱼纹为主,秦汉鱼纹简洁、夸张,唐宋鱼纹繁复、华丽、变化,明清鱼纹更生动、写实。到如今,我们的鱼纹更是常以写实形出现,而从上古传承下来洋溢出来的浑厚、遒劲、拙朴的情趣和超乎自然的美学意境的民间鱼纹造型似乎难以再现。现代设计由于影像的发明,已经成为了设计中最惯用的形式。好的摄影作品往往能够成就一幅好的设计作品。

在发掘传统鱼纹象征符号演进时,我们要以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鱼纹,顺应新的历史环境,思维方式来传承和革新它。我们要深刻的理解张道一先生曾经说过:“古代图案再好,也不能替代今天的创造。真正意义上的对文化遗产的利用是新创作的借鉴,即用前人的镜子照见自己的路,使自己的经验丰富起来。必须善于观察和揣摩古代的作品,才能开阔自己的设计视野,增强自己的设计能力。南朝谢赫的六法论便有一条‘传移模写’,古人传艺把临摹看的很重要,现代也一样,凡是善于临摹古代图案的人,大都有较深的体会。”⑥还有靳埭强先生说的:“生活在今时今日的现代社会中,我们不需穿古装画面谱去寻求自身的文化认同,我们应吸收、消化传统图形的精萃,以自己的生活体现,用现代视觉语言塑造中国当代的新传统形象。”因此在解析鱼纹造型时,我们发现中国的传统图形要在现代设计当中进行传承、延伸和发展,当然不是简单的拼凑,更不是照抄照搬,而是要顺应时代的审美要求,对传统图形进行革新,化古为今。当然在化古为今的路途中,也要捍卫一些传统东西流失,只有懂得珍视才可能有所创新。因此我们应该在新的历史背景和周围的生存环境中运用现代视觉语言的手法,提炼出现代平面设计更加丰富的寓意与民族内涵精粹。

三、传统鱼纹象征符号解密启示

在对传统鱼纹象征符号解密思考中,似乎对设计又多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当我踏寻着鱼纹的历史文脉,查阅中国大地鱼纹之貌时心中更多了一份疑惑和思考,深扎于民间艺术中的鱼纹呈现更多的是一份灵气和人性的关爱之美,朴实、神秘、率真和夸张的造型中更多见的是一份简单而朴素的民众之心和潜藏在人性中最本质的对美好事物的祈盼。为什么在民间能涌现出一批震撼人心的美术作品呢?她的创造源泉在哪里?她使我们产生共鸣的地方在哪呢?我们的鱼纹图形能在民间广袤开花的原因又在哪?带着这些问题我思考了几个方面:

1“.苦难”的启示。自古以来,中国的老百姓都是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遭受的苦难也是最重,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苦劳作有时都换不回衣食的温饱。还要遭受苛捐杂税、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等各种苦难的折磨,但奇怪的是,在他们的民间图形中却看不到苦难的影子,有的只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盼。如鱼所传递的“年年有余”、“金鱼满堂”、“富贵有余”、“知鱼之乐”那样,画面的色彩是浓艳的,形式是灵动的,内容是美好的,精神是健康的。他们通过图形创作的形式将自己最朴素的情感寄托其中,借鱼盼望多子多福、风调雨顺、健康长寿。因此他们的作品也是真情实感的表达,不做作、不矫饰。在中国图形作品中闪烁着熠熠光辉。梵高在他的《自传》中写到:苦难永远没有终结,承认“苦难”的永恒性,对于一个真正的艺术大家来说是一种伟大生命力的象征。也许对于我们现代设计也要多一份这样情感,关注人生,关注苦难,用一颗最为平实而坦诚的心去感受生命的本质。我们与其相信“三大构成”,不如更加相信自己的感受、直觉,相信自己赤诚真挚的情感。

2.“民间艺人”的启示。民间艺人都没有受过很多的文化熏陶,他们靠的是世代传承手艺、图形加上自己聪慧、执着、勤奋的精神创造出堪称一绝的艺术作品。例如陕西省旬邑县的库淑兰就享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在她的剪刀下剪成的鱼,富含活力与跳跃感,造型生动、夸张,色彩斑斓,让人一瞧,心为之一振的感觉。她其实只是一位普普通通一辈子和泥土打交道的乡村老太婆,但凭着她对生活的热爱,她能忘情地沉浸在剪纸之中着魔一样的苦心耕耘,她也能在激动时一口气不咽唾沫地说唱几十首民谣、故经,正因长年累月剪纸创作的历炼和陶冶,使她造就成一位富于想像,长于表现的民间美术大师。也许对于我们设计者来说,我们在努力倡导传承创新的过程中,不但要有其想法,还要有其精神,我们要有像民间大师一样对生活的热爱,对设计创作过程狂恋、痴迷的态度,对艺术精神的执着,只有在技术和精神双重领域多检视自己,我们的设计之路才会走得更宽更远。

3.“鱼水之情”的启示。鱼和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鱼水相融就可游刃有余、自由自在,离开了水,鱼就不能生存了。鱼也可指人,水也可指生活,人只有在生活中才能找到创造的源泉,离开生活的创造也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毫无价值意义了。对于现代设计来说,我们也需要一种“鱼水之情”的感觉,要使我们的设计者在中国的地域范围内寻找到重要的创作能源,并在传承创新中得到自由自在的表现,让设计表现达到一种“上善若水”的境界。例如韩国设计师吴治珪的作品多以鱼为题材,黑白对比的鱼的造型鲜明而生动,在简练的造型与纯粹的黑白中蕴含着深刻的思考,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他借用鱼表达人类的生活,“鱼”成为了他思想的载体,它意味着人类生活的世界,来来往往彼此交流而融合。他认为在这些鱼中总存在着一个看不见的人物——“我”。以此观点来看,鱼是一种平时不易接近的,从而变成了象征的“我”的存在。“我”有时候可以是世界,也可以是包括“我”或“你”的任何一个人。他们仿佛聚集在一起,但总是独自存在于异质性的孤独当中。正是这样,吴治珪的设计作品总是灵动、简洁、纯粹、含义隽永,在吸收东方的造型意识中,又融入了西方的设计思想,创作出了独具个人魅力的艺术作品。

五千年中国文化所流传下来可堪设计的元素丰富多彩,特别是鱼纹,涵盖了中国文化体系中的博大精神。鱼纹是生根于民间文化沃土,为广大普通民众所创造的民间图案纹样,各种形形色色、异彩纷呈的鱼纹几乎遍布于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各个门类之中,并承载了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底蕴,折射出多彩的民俗民风,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冀。关于传统鱼纹的象征符号解密,还有未来设计的发展,对于笔者的认识来说,无论社会如何日新月异,新载体、新形式的层出不穷,隐藏在“人”这个特殊生命体中最重要的还是情感、记忆、梦想。因此对于现代设计来说,象鱼这类传统图形隐匿在民俗文化记忆中的那份吉祥、美好是我们应该珍视的梦境。

注 释

①汤池:《黄河流域的原始彩陶艺术》,《美术研究》1982年第3期。

②朱狄:《艺术的起源》,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33页。

③靳之林:《绵绵瓜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④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306页。

⑤朱自清:《闻一多全集·第一集》,《说鱼》,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48年版,第117-119页。

⑥张道一:《中国图案大系》,山东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

猜你喜欢

谐音符号图形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让阅读更方便的小符号
勇闯长龙阵
《谐音词里的民俗》
谐音词的规则
分图形
找图形
绝妙的数字灯谜
图形变变变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