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科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探索

2011-11-23王立

职业·下旬 2011年10期
关键词:驱动教学法知识点

王立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引、帮助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来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构建。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强、富有创造性、有明显时代发展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尤其适用于该门课程的教学。笔者分别从设计布置任务、分析分解任务、处理完成任务、学习效果评价四个方面来阐述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学科中的应用。

一、设计、布置任务

任务的设计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首先,任务提出要有综合性,系统性。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将各章节中散存的难于理解的知识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例如在计算机基础Excel单元中,数据排序、分类汇总、函数的使用是本章分散的知识点,尤其是函数部分名称多、参数复杂,学生不易理解记忆。那么就把这些知识以任务的形式提出,例如“创建班级学生成绩统计单”。其次,任务的提出要有实践性或趣味性,尤其是可操作性,尽量避免完全理论和抽象化的任务出现,最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上例,学生对全班成绩排名都很感兴趣。提出这样的任务,学生就会有兴趣探索解决任务的方法。最后任务的提出要有创新性。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留给学生一定的创新空间,比如学生成绩单中排序的多种操作方法,相近函数的互替使用等,这样才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分析、分解任务

教师提出任务只是给学生设疑,帮助学生解疑才是关键。教师在分析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职校学生的特点和知识接受能力,将复杂综合的问题分解为若干子任务,使知识点明朗化、简单化。完成任务的方法:一是排序,二是汇总,三是结合函数完成相应的统计过程。这样就将整个任务进一步细化为三个小模块。此环节是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环节,即让学生知道最终要得到什么样的结果,进一步思考得到这种结果的方法。这种分析、分解可以将知识点进一步细化,最终逐一攻克,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处理、完成任务

这一环节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能力,即教师并不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通过启发、诱导、举例、讨论、纠错等方式让学生在反复实践中修正,最终完成任务。教师可从以下几个小方面进行把握。一是引导学生列出完成每个具体任务的知识清单。二是设计知识清单中的实践实例。三是学生分组讨论,协作学习。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实践—纠错—实践—补充修正—再实践的过程,加深每个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四是完成任务。由各组的学生代表归纳处理问题的方法和完成任务所用到的知识点,由教师做点拨性小结。五是巩固练习。将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使学生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例如,根据上述分解后的三个任务,引导学生列出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清单:排序、分类汇总和函数。学生可以通过查阅教材了解相关的操作步骤,教师通过设计好的实践实例检查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分组讨论中,学生倾听他人的意见,教师适时地纠正错误。任务逐个完成后由学生自己总结经验,教师小结并进一步将知识点深化,提出引申练习——“标注85分以上学生为优秀”,从而对整节知识点进行巩固加深,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四、学习效果评价

评价是达成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由于任务驱动法实施的过程是动态的、非固定的行为过程,因此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应该是动态的、多元的。评价应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依据,评价的内容应包括:知识清单归纳的准确性、自主学习中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思考和提问的深度、发现错误的敏锐性、汇报过程中的归纳总结表达能力、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完成任务的质量、操作的技能水平、工作的习惯与态度等,涉及情感、态度、意识、知识、技能、合作、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设计的任务寻求相应的关键点。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践,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还会使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极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这一方法符合当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略,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单位:吉林机械工业学校)

猜你喜欢

驱动教学法知识点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