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过年
2011-11-23庄秋水
□庄秋水
县令过年
□庄秋水
乾隆十六年年初,也就是公元1751年,无锡下了一场不寻常的大雪。瑞雪通常增添喜庆,但这年大雪对常州府无锡县令王镐来说,绝对是一场灾难:皇帝很快就要来了,县里接待工作却进展缓慢。
此前,两江总督黄廷桂曾上疏请皇帝南巡,巡抚盐政纷纷继之。各地知府也接到命令,要求他们发动本地社会名流具名呈词,表示“同心望幸”的忠慕之情。但民众并不像大臣们在奏折里说的那么渴望承接皇帝的恩泽,比如无锡的士绅们,就仅有四人亲自到常州府上呈。作为基层官员,王镐深知个中深浅。士绅们对于如此“盛世工程”的冷淡态度,主要与钱有关。工程搞下来,百般折腾不说,还得掏空自家腰包。
单说巡游经费一项,上谕里说了,“所有行营供顿悉出内帑”,可这支行营庞大,官方拨款有限,更多得依赖地方乡绅捐赠。从1751年至1784年,乾隆六次南巡,各项花费总数高达白银2000万两,江南的大商人,尤其是盐商对此贡献巨大。首次南巡,扬州平山堂行宫原没有梅花,商人们颇感缺憾,捐资植万株梅花,一时疏影横斜梅香浮动。而巡幸期间开支庞大,大商人们除了可获得空头官衔及免除有限的税银,也造成了巨额亏空。一般的商行更是损失不小。
当然,乾隆已屡次颁发谕旨,要求各地官员在接待中务必简朴,不要扰民。话即如此,但官员若真的如此做,恐怕官就要做到头了。南巡是给皇帝提供更大的信心,通过显示强大来维持帝国。作为基层官吏,使命便是全力协助,不计成本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把这场大清皇帝的盛世华章南巡戏做足了,做出味道来。
此外,地方上重大的基础项目工程,需要有钱人主动或被动捐献。比如无锡皇亭,原是康熙南巡时所建,王镐与本地士绅名流商议,希望他们按照惯例,依田地数量捐银子建造。新的皇亭改建于北塘,比旧亭更加宏敞。
王镐还希望皇帝巡览无锡之时,能够有一副好心情。那么,装点无锡城的形象工程便不可少。城中铺锦列绣,灯火通明,单这一项“点亮工程”所费赀财,就十分惊人。结彩所用的木料、布匹和彩绸都得自购,不可以租赁,城中的景点、寺庙、殿阁、祠堂和桥梁均结灯张彩,动辄耗费千金,王镐不得不分配给地方巨族。
王镐势必要依赖无锡的乡绅巨族来承办迎驾事务,但有时又不得不做出一些得罪士绅之事:一是铲平了名人顾可适的墓地。因本地的锡山被向导官看好,想让皇帝登览,于是重新砌整山路,建龙光塔、望湖亭,种植梅竹,围绕朱栏,民间墓地更是无一幸存。二是迁走祭祀无锡历代名贤的尊贤祠,改为行宫,迁尊贤祠于愚公谷废屋中,神主牌位乱丢一通,可谓是对先贤大不敬之极。若非是为了迎驾大事,恐怕无锡士人早就出离愤怒了。
除此之外,御驾经行之处,运河两岸,分别点缀了五处竹篱茅舍乡村风光带。移植过来的竹子,不到一个月就枯死了,就重新再种。城里沿河街铺的小黄石换成了新砖。河边民房一律涂成黑色。没有房屋遮挡之地,就筑起了高墙。每户人家都要悬挂紫灯,有钱人家则需要两架灯,门口要贴上诵圣对联,屋里设香案,桌围用画着团龙的黄布,要皇帝看到的一片繁荣富庶的王土。
苦心折腾一番,无锡终于在二月顺利迎驾。乾隆巡幸寄畅园,“命传无锡县王镐进见,问此汝承办否,应是,上称好,赐点心,谢恩出。 ”(黄卬《酌泉录》)
皇帝逐渐达臻“千古一帝”的宏愿,官吏们自身亦从中获取利益。百姓呢?这年八月,无锡虫灾。灾害引发了大饥荒,史书记载,百姓不得不以榆树皮为食。
同年夏天,一份伪托敢言直谏的御史孙嘉淦的奏稿风行全国,其矛头直指乾隆,历数他的“五不解,十大过”。表面上峥嵘轩峻的帝国盛世,此时已显出溃衰之相。
章太炎曾批评“玄烨、弘历数次南巡,强勒报效,数若恒沙,己居尧舜周公之美名,而使佞幸小人间接以行其聚敛”。诚然,在清帝国盛世图景里,知识分子官僚已丧失了在公共事务上运用理性的勇气:或贪谄媚上粉饰太平以求升迁,或靡费国帑进而中饱私囊。古往今来,这从来是官场的潜行规则。
(摘自《新世纪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