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开放的新疆一个更广阔平台
——专访中国—亚欧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新疆国际博览事务局局长李静援
2011-11-22小康
文|《小康》 记者 鄂
给开放的新疆一个更广阔平台
——专访中国—亚欧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新疆国际博览事务局局长李静援
亚欧博览会启动了新疆的国际化之路,新疆是中国面积最大、陆地边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省区,曾几何时,提起新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遥远、封闭、神秘等词汇,而今,新疆正以开放、自信、现代的姿态进行着一次全新而持久的亮相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的一副巨型广告以巨大的冲击力“扑向”进进出出的各国旅客的眼球,此时,距离北京3000多公里的乌鲁木齐,正在全力以赴地向巨型广告上宣传的那场盛会发起最后的“冲刺”。
乌鲁木齐,广告中的主角登场亮相。8月31日晚,以“中国之邀”为主题的开幕式,和一场由国家顶级演出团队上演的以“丝路彩虹”为主题的文艺晚会,在位于亚欧大陆中部的新疆如期举行,中国首届亚欧博览会正式拉开帷幕。
去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体实施的项目之一就是使乌洽会升格为中国—亚欧博览会。在随后举行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上,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书记张春贤表示,新疆向西开放将提升为国家战略,他要求,紧抓国家将乌洽会升格为“中国—亚欧博览会”的大好机遇,从而从国家层面上进一步扩大新疆对内对外开放,提升向西开放水平,进一步扩大博览会在中亚、西亚、南亚乃至欧洲的影响力。
有人说,在新疆历史发展长河中,开放与封闭始终是影响新疆社会发展的矛盾因素。正是在封闭与开放的矛盾中,新疆从历史走向现代。如今,当新疆人再次面对“开放”命题的时候,已经有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的人气和底气,那么新疆如何借亚欧博览会来更好地重拾“开放”命题呢?《小康》记者在盛会前夕专程奔赴新疆乌鲁木齐,对中国—亚欧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新疆国际博览事务局局长李静援进行了专访。
新疆的开放,需要把门开得更大
《小康》:乌洽会已经举办了19届,在此基础上将乌洽会升级为中国—亚欧博览会,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李静援:亚欧博览会是在19届乌洽会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产物,是顺应形势发展需要而升格的,是当前国际形势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形势需要,是新疆改革开放以后对外扩大交流、合作的需要。
最早提出来将乌洽会升格为中国—亚欧博览会,是在去年召开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接下来,2010年的中央9号文件对此予以了明确。从形势所需到最后形成重要决策,是有一个过程的,在打通与周边国家广阔联系的渠道这方面,19届乌洽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中央在充分考虑的基础上,认为在新形势下我们需要走得更远,把门开得更大,让更多的人来,以便能够更全面、更深刻地全方位展示新疆的对外开放,发挥新疆独特的地缘优势,为新疆的开放甚至为全中国的开放提供一个平台,实现沿海开放和沿边开放齐头并进的新的开放格局。
《小康》:在你看来,开放,对于新疆而言,有着怎样的意义?
李静援:改革开放的前30年,中国基本形成了以沿海发达地区开放为主,逐渐向内陆推进、转移的格局,现在到了沿边开放的大好时机,所以我们提出来要形成沿边、沿海开放齐头并进的新格局。根据我的理解,新疆开展对外经贸合作交流,特别是与亚欧国家的合作交流,需要一个更大的空间,乌洽会的平台不够大。
另外,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后,从中央到地方各个省市,都开始了新一轮援疆热潮,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疆快速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政策和措施,各兄弟省市都是带项目带资金,人才援疆、技术援疆、教育援疆,可以说是达到了援疆工作的最高水平,范围最广、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大,在这样的形势下,亚欧博览会的应运而生,也适应了新一轮的援疆热潮,适应了新疆新一轮的大开发、大发展和大开放,新疆需要这样一个更广阔的平台、更宽的领域,去开展和亚欧国家的合作。
“22减9”的艰难“瘦身”
《小康》:我们注意到,除了新疆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外,一共有27个中央国家部委和单位作为主办方,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是什么吸引了他们的参与?
李静援:各兄弟省区对新疆的支持完全是自发的,而不是靠行政命令。去年8月31日,亚欧博览会组委会第一次会议举行,这27个部委的部长都亲自率队来到新疆,积极地支持和筹办博览会。
姜祈,真的是他。雷染君捂住嘴,眼里刹那间蓄满了眼泪。都怪她,如果她能提醒他一句,就不会害他受伤。双手肌腱断裂,对一个将满十七岁、正处在意气风发年纪的男孩来说该是多么沉重的打击。他一定恨死她了。
比如,亚欧博览会活动的设计非常丰富,有“1+8”项论坛,即1个主论坛和8项论坛与专题活动;有“4+2”项展示板块,还有一系列人文、科技、旅游等交流活动,这些不是我们自己拍拍脑门想出来的,而是这些中央部委主动提出来的,他们真心诚意地希望能够借用亚欧博览会这个平台,来推动新疆,推动全国各行各业以及各个部门的对外交流。
27个部委纷纷表示要为亚欧博览会做些事情,并提出可以在博览会上开展的活动,结果,22项活动在大家的智慧碰撞下诞生了。但是,我们最后在研究的时候,认为第一次举办这样的盛会,缺乏经验,相对内地而言,新疆在会展业方面的人才比较匮乏,硬件设施难以完全满足接待大规模宾客的要求,软件服务水平也有待提高,反复考虑之后,我们决定对活动进行“瘦身”。
《小康》:将22项活动压缩成9项,也是个痛苦的选择过程吧?
李静援:是的,往下拿项目的过程非常难,我做了许多“得罪人”的工作,因为很多单位、个人都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所以博览会结束之后我打算进行一次“道歉之旅”和“感恩之旅”。
乌洽会“华丽转身”后的增项
《小康》:亚欧博览会和原来的乌洽会相比,增加了哪些内容?
李静援:原来的乌洽会主要是两个主要内容,一是贸易,二是投资洽谈,而亚欧博览会的设计内容远远超过乌洽会,除了原有功能外,主要增加了亚欧国家领导人的活动,还有部长级的论坛和活动,以及人文、科技、文化、农业、旅游、金融等方面的交流。
亚欧博览会的定位是:中国和亚欧国家开展首脑外交的平台;中国与亚欧国家开展经贸、投资、旅游、金融、人文等一系列交流的渠道;展示新疆改革开放成果,展示新疆新形势下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新风采、新形象的窗口。
李静援:将亚欧博览会放在新疆举办,我认为是最合适不过的,这取决于新疆的地理位置,乌鲁木齐离内地远,但是离中亚近,实际上我们是亚欧的中心,中亚、西亚、南亚开展与中国的经贸往来合作,新疆是个重要的通道和枢纽,当然也可以经新疆后再到北京、上海等地,但是如果有亚欧博览会这样一个平台的话,谁还愿意舍近求远呢?
如果博览会办得好、规模大、产品全、层次高,新疆的出口加工基地作用,也就发挥出来了。事实证明,通过办博览会,的确有很多内地的企业在这里设厂了,现在建立了很多开发区、特殊经济区,可以享受优惠政策。内地的劳动力比较贵,新疆相对来说低一些,现在正是发挥我们这个独特优势的时候,后发赶超就在这里,所以博览会放在新疆举办,肯定能够起到这样一个“西来东去,东联西出”的作用。
综合考虑地缘优势、人文优势,以及经济发展的结构调整模式,选择在新疆举办亚欧博览会是非常正确的。
亚欧博览会体现的就是“新疆效率”
《小康》:听说这样一场规模较大的博览会,真正的筹办时间还不到一年,在这个过程中,“新疆效率”、“新疆精神”和“新疆能力”是如何体现的?
李静援:去年11月3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对外公布了新疆国际博览事务局的机构编制方案,批准新疆国际博览事务局成立。这是乌洽会“华丽转身”后,为亚欧博览会专门设立的服务团队。
但真正的人员到位是在今年3月,我是2月底进入博览事务局的,当时只有5个人,给国外发邀请函都要去邮局发送,因为时间紧迫,只能和组织部商量,“特事特办”,从四面八方网罗人才。各单位也给予我们大力支持,抽调人员支持筹办工作。现在在这里办公的有60多人了,有借调的、抽调的、援疆的、实习的,由方方面面的人组成的一个临时机构,大家却都能无私奉献,我连工资都不给人家发,只管一顿盒饭。
《小康》:请你介绍一下现在博览会的组展情况。
李静援:招商招展情况非常不错,现在已经爆棚了,一共3800个展位不仅全部安排满了,而且还远远不够,国外有30多个国家参展,国内除了西藏以外,所有的省市都会来。
《小康》:作为东道主,新疆将在亚欧博览会上展示怎样的形象?
李静援:在“4+2”项展示板块中,专门有一部分是“新疆板块”,主要为新疆的地州市来展示新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建设情况和对外开放取得的成果,特别要展示的是援疆的成果,各兄弟省市带来了这么多项目、资金,到底落实得怎么样,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展会,来检验援疆的成果和民生工程的进展情况,这对于援疆工作也是很大的促进。
《小康》:纸面上的东西目前也基本都落在行动上了,你认为现在博览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李静援:安全、成功、精彩、圆满,是自治区领导对亚欧博览会提出的目标和要求。
现在,安全是头等大事。为确保万无一失,公安部直接指挥亚欧博览会的安保工作,在证件管理方面今年比往年都更加严格,所有证件均要实名验证。
接待工作也是很大的挑战。成功与否看安全,水平高低看接待,我们必须考虑周全。八九月份是新疆的旅游旺季,为保障首届博览会客商用房,自治区旅游局要求乌鲁木齐市三星级以上(含三星级)酒店全力保障参会客商住房要求,8月25日至9月5日,共有20000多张床位投入参会住宿使用。
总之,目前这个阶段,做好安全和接待这两件事,博览会就算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