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间借贷应该“招安”
2011-11-21辜胜阻
辜胜阻
当前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很多争议。金融部门认为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比同类市场经济国家做的要好,然而舆论媒体报道许多中小企业陷入融资困境。结论不同是因为认识和研究的方法不同。我今年去了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进行调研,直接和两百多位企业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两百多位企业家包括商会的领袖,商界的大佬,以及一些民营中小企业家。调查中发现,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2008年是融资难;2009年是市场难;2010年是用工荒;今年是多种因素叠加,但是头号仍是融资难。今年可能是中小企业融资最难的一年,同时还面临十分严峻的用工荒,招不到人、留不住人,人力成本上涨,企业员工流失非常严峻。
中小企业是社会稳定之基,创业创新之源。我国75%的就业靠中小企业,90%的新增就业靠中小企业,全社会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也是靠中小企业。但是中小企业现在处于什么状况?有10%在升级,20%在转型,60%-70%正面临严峻的生存困境。虽然政府主管部门根据报表说没有出现中小企业大量倒闭现象,但是可能存在大量“僵尸”企业,要死不活,只是没有去管理部门注销。
今年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首先是融资难,得不到贷款。全国工商联的调查发现,90%的中小企业没有得到贷款,浙江有80%的小企业完全依赖于民间信贷,深圳有70%的企业有融资困难。
其次是融资贵。我们的金融是二元结构,体制内的银行体系和民间信贷并行。浙江民营企业的辉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得益于民间信贷,浙商背后是大量的民间信贷在支持。我到浙江调研发现,当前部分地区民间金融呈现高利贷化。金融二元结构导致利率的双轨制,即官方利率低,民间利率趋高。国有企业和政府在体制内融资,其贷款利率是非常低的,当前正规体系的贷款利率7%左右。但是民营中小企业只能依靠民间信贷,利率非常高。浙江民间借贷利率最高的达到180%,武汉、南京这些地方最高的达到120%,而中小企业利润率做得好的也只有3%。
第三是融资险。当前紧缩的经济形势使得有些民间借贷者人面临“不借高利贷马上死,借了高利贷慢慢死;借高利贷找死,不借高利贷等死”的困境,因为贷款利息率远远高于企业利润率,企业很难还得起贷款。民间借贷“高利贷化”导致产业“空心化”与金融“堰塞湖”并存。我在调研中发现,很多企业都歇业了,大量的民间资本逃离实体经济,这必然不利于产业的发展。温州的打火机企业以前非常厉害,但是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温州的打火机企业由曾经的四千多家减少到2008年的五百多家,在多重困境下现在只剩下一百多家。这样下去可能会导致产业的空心化,实体经济的空心化。马克思曾经说过,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足以让人铤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有人就会藐视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有人就会践踏人间一切法律。现在民间资本的热钱化,民间金融的高利贷化,不仅使实体经济面临“空心化”,还会使整体经济面临泡沫化风险。富余流动性过去是炒房、炒股、炒棉花,现在是“炒钱“,有人担心这样会引发中国式的次贷危机。
最后是融资乱。现在什么人都做高利贷,个人资金、小额金融机构、海外热线、部分上市公司、银行。对此我觉得应该多疏少堵,不能说不堵,但是应该更注重疏。江苏泗洪县是全民贷款,老百姓大量的放贷,结果高利贷崩盘,据媒体报道全县老百姓遭受损害,保守的损失有上亿元,这对一个贫困县来说影响很大。面对民间金融的高利贷化,我们一定要慎重。现在也有人关注到民间借贷的积极作用,说民间借贷是中国老百姓理财观念与创富意识的觉醒,是对多层次金融市场的有益补充,使很多借贷无门的人得到了贷款,可能倒逼银行体系的合理改革和股市的健康转型。所以对当前的民间借贷应该“招安”而不是一味打压。
怎么“招安“?我认为应该通过各种措施把民间借贷阳光化、规范化、合法化,把它变成多层次金融体系的一部分。我们要通过VC/PE和天使投资引导热钱进入新兴产业,通过大力发展小的金融机构,构建与少量大企业和众多中小企业相匹配的多层次金融市场。现在民间资本也彷徨,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投资?股市不行,房市限购,政府应该想办法拓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
我们要采取措施解决越来越严峻的用工荒问题。当前很多中小企业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用工成本上涨。“用工荒”有深刻的原因,劳动力总量“无限供给”格局在改变,我们要反思人口政策;要注意到当前影响城乡之间务工的推拉力量在发生变化,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需求发生的变化。老一代农民工干的活新生代农民工不愿意干;产业发展与布局调整使用工需求生变,东部产业升级不够,东中西部对低端劳动力的需求产生竞争;用工待遇和环境使员工流失率高;技能教育培训不够使技工更荒等。
企业该如何应对?一要用机器“替代”降低用工依赖,富士康现在准备大量使用机器人。二要通过企业“增效”应对用工高成本。三要通过产业转移到中西部规避“用工荒”。四要通过综合“控流”减少员工流失。用“薪”更用“心”留人,用“前途”留人,实行人性化管理,构建企业与员工利益共同体。
我们还要有应对高成本的措施。当前企业头上有“九把刀”,分别是利率、汇率、费率、税率“四率”;薪金、租金、土地出让金“三金”;原材料进价、资源环境代价“两价”,九种因素推高了企业的成本。政府当前非常重要的是要实行以减税为重点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对中小企业减税让利、少取多予。在当前宏观调控中,可以对中小企业实施以减税为核心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能光靠货币政策。
我国“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经济转型,但我国经济转型离不开企业的转型,特别是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创业和创新功能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但是企业转型必须让大量的中小企业先摆脱困境,先要活下来。我认为应该对中小企业平等对待,十七大的报告是“两个平等”,即经济上的平等竞争和法律上的平等保护。现在“十二五”纲要强调“三个平等”,即生产要素的平等使用、市场环境的公平竞争和法律上的平等保护。中小企业融资难就是因为生产要素的不平等使用,未来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摆脱危机的阴影要靠新产业革命,要靠新的科技突破。因此中小企业转型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实施蓝海战略,战略性新型产业是中小企业从红海走向蓝海非常重要的机遇。
当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创新,创新要靠有眼光、敢冒风险、勇于创新、具备经营能力的企业家。当前企业在创新方面面临四个问题:动力不足,不想创新;风险太大,不敢创新;能力有限,不会创新;融资太难,不能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其发展迫切需要通过金融创新来构建风险分担机制和区别于传统产业的特别融资机制,实现新兴产业与金融资本之间的良性互动。高新技术产业,例如信息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面临“九死一生”的风险。因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有多层次的融资体系支持。首先是多层次的股权投资,特别是由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构成的投融资链很重要。其次,要有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中国的资本市场跟美国资本市场不一样,我们是“倒金字塔”型,主板上市公司多,中小板、创业板及新三板上市公司少,而美国的资本市场是“正金字塔”型。我们的资本市场最大的问题是底层不宽,中小企业很难通过现在的资本市场获取资金。因此我希望通过招安的方式把现在的民间融资规范化、阳光化,成为多层次融资体系的一部分。第三要有多层次的担保体系。除了商业担保以外,政府也要做担保,层次信用担保体系,减少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四要构建多层次的信贷融资体系,提高银行信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规范民间金融,切实缓解新兴产业企业融资难。要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银行和社区银行,放宽金融管制,推进市场化改革,通过发展小金融机构让民间借贷资金“阳光化”。五要建立多样化的引导政策,推动社会资本流向新兴产业亟需投资的关键行业和领域。由于新兴产业技术方向选择难度大、投资回收期长、风险相对较高,需要政府扮演先行者的角色,发挥“天使”引导作用,以财政投入和税收优惠撬动社会资本,引导其投资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企业。
在发战略性展新兴产业过程中,我们还要避免五个误区。一要避免重复建设和低水平竞争,防地区产业结构严重趋同;二要坚持技术创新,防“新瓶子装旧酒”;三要稳步慢跑,防盲目“冒进”;四要坚持市场导向,防止政府越位;五要重视民间资本参与,防对中小企业“挤出”。
综合而言,我的结论是中小企业是社会稳定之基,创业创新之源。当前中小企业的生存问题不可忽视,只有摆脱生存困境才能转型升级。转型升级要从“要素驱动”走向“创新驱动”,当前企业转型要把外在的压力变为内在的动力。我们政府推动企业发展首先要“放”,特别是要推动垄断行业的改革,拓宽企业发展空间。其次要“扶”,把一部分三农政策移植到中小企业上,少取多予、减税减费。现在最关键的是要对百分之六七十的在生存困境挣扎的中小企业,帮一把,扶一把,让它们摆脱生存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