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财务内控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2011-11-21卜艳艳
加强企业财务内控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的管理和控制工作迫在眉睫,本文就加强企业财务内控的内涵及意义,针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实施企业财务内控的基本原则,详细介绍了实施企业财务内控的基本做法,以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
企业 财务内控体系 实施
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完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防范经营风险具有重要意义。要想做好企业财务内控工作,首先要明确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涵义。
一、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内容
1、概念: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是财务工作者根据财务理论和经济管理对财务的要求,所拟订的进行财务工作和处理内部财务关系的各种规范。
2、内容:(1)明确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级别,理清企业内部各经营单位之间及其与企业财务部门的关系,明确企业与投资单位、被投资单位、内部承包单位及联营单位的关系。(2)明确企业内部财务部门与人员的相应责任,包括财务管理体制的设立、财务机构的设置、管理岗位的设置、财务人员的分工、岗位责权以及各部门的相互衔接。(3)设计财务管理的内容与方法,包括流动资金、固定资产、销售收入、利润分配等的管理分配和利用,以及折旧方法、存贷计价方法、费用提取标准等的选择。(4)协调财务管理与内部责任单位的关系,包括责任划分、责任控制、责任奖惩等。(5)财务规划与评价方法,包括正在进行财务规划
二、企业财务内控的意义
1、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能够作为企业管理活动中的自我调整和制约的手段,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及时发现并防止或纠正错误的发生,通过内部牵制的采用、制约机制的建立及控制体系的形成保证企业经营活动记录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从而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
2、保护企业财产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能够保护企业财产,通过对有关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检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贯彻主管部门既定方针和政策,规范各个部门的工作流程,减少损失,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3、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一些企业的违法违规案件的发生,大多数与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不健全有关,这种行为不仅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也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加强企业财务内控建设,使企业的会计行为制度化、规范化,能够保证企业贯彻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企业会计工作的质量。
三、企业财务内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1、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为了更好地为生产经营服务,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机构,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完善岗位责任制。首先,加强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管理人员进行广泛的、多学科的学习,加强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要求财务人员能够熟练地掌握内控的流程,严格执行内控制度,通过部门之间的交流学习,切实有效地培养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其次,以内部控制制度为主,建立与会计相关的其他部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通过会计控制系统对企业经济业务记录的确认,及时描述该项经济业务,在财务报告中对企业的经济业务做出恰当的分类与评估,使会计报表能够真实反映过去的经营运作情况。
2、健全制度,明确责任
科学合理地设置会计机构,完善财务会计工作的组织体系。首先要建立健全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类人员在财务会计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建立严格的奖惩考核机制,明确会计人员的工作标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其次,建立实行岗位轮换制。有计划地轮换财务会计岗位,可以有效地防错防弊,防止违法乱纪,同时,也相应地提高了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使每个会计人员都能熟悉本单位各个会计岗位的工作。第三,建立内部制约制度。内部制约制度能够保证财务内控的有效实施。通过会计人员之间的相互制约与监督,防止业务处理过程中发生失误和差错及营私舞弊等行为的发生。
3、加强预算与核算控制
(1)预算方面:通过授权由相关部门对企业各项经营业务编制详细的预算,并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控制。以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为起点,允许被授权部门对预算进行调整修正,使预算切合实际,最后相关部门应当定期反馈预算执行情况。在预算中对有形资产定期进行财产清查,保证实有财产与账面相符,保护资产的安全。(2)核算方面: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应明确审批程序、财务处理程序、原始记录管理、定额管理、计量验收、成本核算、稽核、财产清查等方面的规定。首先要明确财务收支的审批程序,应对会计事项处理的审批权限和范围、审批人及其相应的责任进行明确规定,并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规定执行。其次要要明确业务处理流程,要明确规定会计凭证编制、账簿登记、报表编制等基本流程,对于会计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会计凭证的格式、审核要求和传递程序,会计核算方法,会计账簿的设置,财务会计报告的编报种类和要求等各个方面加以书面形式的规范。第三,建立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等。第四,加强对会计核算工作的自我检查或审核工作,其目的在于防止会计核算工作上的差错和有关人员的舞弊行为。通过稽核,及时纠正或制止在日常核算工作中所出现的疏忽、错误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财务内控应明确规定稽核工作的组织形式和具体分工、稽核工作的职责和权限、稽核工作的程序和基本方法等。
4、完善财务监督,强化内部审计控制
企业应建立定期财务检查制度,有效防范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1)与纪检监察部门联合成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强化内审制度,保证内控得以实施。该部门要与被审部门相独立,切实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同时要在纠错查伪工作中对企业的管理做出科学分析、评价并提出建议。(2)内审部门在企业内部,熟悉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及时地发现内控中出现的问题,有充足的时间从各个角度、采用多种方法,取得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为有效维护企业的利益服务。(3)在内审执行人员判断失误时,需要借助外审的力量,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检查和评估,以克服本企业部门业务知识的局限性,帮助企业营造更好的“软控制”环境。
5、建立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内控执行情况评价制度,由内审部门定期对各部门的内控活动做出评价,并借助我们公司网页以及广告栏等媒介,予以公示,增强该项工作的透明度并激励各部门的荣誉意识和积极性,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不断完善企业财务内控,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落到实处。
评价制度的建立要科学化、合理化、合法化,财务内控的评估要力求动态化,考核指标量化,由内审部门和被审核部门联合制定考核方案,定期或临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时检查,考核、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根据考评结果实行物质化奖惩,做到压力和动力相结合,确保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的必然趋势要求企业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也就是说,实施财务内控不仅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现实需要。虽然目前我国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还有待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还有待于整个社会法制方面的支持,但我们坚信,财务内控的有效实施,对于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保证企业的健康运行有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杨玉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方法探讨[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7, (03)
[2]骆钢.企业分支机构财务内部控制的对策探讨[J].河北企业, 2009,(04)
[3]陈颖.财务信息化与集团财务内部控制[J].内江科技,2009,(03)
[4]邓慧丽.如何完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J].辽宁经济,2009, (04)
[5]李庆.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运行机制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09,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