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秋风亭:江亭依旧伴东风
2011-11-21编辑罗婧奇
文/李 雁 编辑/罗婧奇
左:三峡工程蓄水前巴东秋风亭原貌。
中:秋风亭局部。
右:复建后的巴东秋风亭全景。
最初的秋风亭为北宋名相寇准任巴东知县时所建,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寇准离开巴东后,人民非常怀念他,便视秋风亭为寇公在巴东留下的功绩和他为人的象征,秋风亭渐渐成为长江一带、巴东县城内一处人文历史景观。
秋风亭坐落于湖北省巴东县信陵镇,距长江边大约210米。地理坐标东经110°01'41",北纬31°01'57"。秋风亭台明高程173.9米,自前部台阶到后部院落的高程范围为海拔167~175米,全部位于三峡库区的淹没线下。
最初的秋风亭
秋风亭又名寇公亭,为北宋名相寇准任巴东知县时所建,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寇准在任期间,立志改造穷乡僻壤,为民造福。一面下令减轻赋税夫役,一面鼓励人民发展农业和林业建设,很快改变了“刀耕火种”的落后生产方式,“观其土之所宜,导之树蓄”的原则,发展了多种经济。仅数年间,就使巴东县成了“无旷土,无游民”之地。人民敬佩他,称他为“寇巴东”。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寇准在当时的县城内修建“秋风亭”、“白云亭”(白云亭后渐被毁坏,仅存秋风亭),并亲自在亭前种植柏树。他经常登亭赋诗抒怀,其诗文刊于《巴东集》内。因寇准为官清正、才力过人,后来升任了朝廷宰相。
寇准离开巴东后,人民非常怀念他,便视秋风亭为寇公在巴东留下的功绩和他为人的象征,秋风亭备受珍视和保护,外来的文人墨客也必前往拜谒。秋风亭渐渐成为长江一带、巴东县城内一处人文历史景观。后又在巴东县城内修建寇公祠,以示对寇准的敬仰。
迁移他地和重建
南宋末,巴东县城由江北迁至江南的金字山北麓,今日信陵镇所在地,当时的秋风亭尚保存完好,屹立在长江北岸。至明正德(公元1510年)年间,秋风亭已“栋宇倾颓”,刚到任的巴东知县盛杲遂将秋风亭及寇公祠从江北旧县城迁至江南的县城内(即今日秋风亭所在地),翌年竣工,盛杲亲自书写了《重修寇公祠记》。当时的秋风亭附近,建有寇公祠等多组建筑,已有相当规模。可惜这些建筑均遭毁坏,仅存遗址与秋风亭相伴。后来秋风亭又经历了清康熙初年、嘉庆二十一年、同治五年的多次修葺。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知县朱祖荫又重建秋风亭(秋风亭脊檩下皮题记记载)。现存的秋风亭系当时的重建之物。1990年秋风亭被公布为湖北省鄂西自治州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秋风亭得以再次维修。
现存的秋风亭为石木结构,四角重檐方亭,布瓦歇山顶,正脊用龙吻、宝顶、上下层檐四个翼角高高翘起,具有江南建筑风格。
亭之上下层檐各用檐柱4根,金柱4根,其中上檐的金柱落于楼板上,梁架为抬梁式,纵向檩件系檩、枋两件做法;脊檩用料粗大,系当地手法;檐部施椽飞,椽飞断面较薄;檐柱与挑檐檩间均施弓形椽,上铺望板,亦江南风格。亭的下层有木楼梯通二层;上层四面各6扇直棂格扇窗,下层前后各6扇格扇门,两侧面用壁板封护。
秋风亭建于高岗地的方形台基上,台基上方石墁铺,前部有台阶数步,直通坡下;秋风亭所在的台地前低后高,地形前后狭长,似伸入江中的半岛,三面临洼地,后接高地及山坡。这样的地势使得它愈显高峻挺拔,而且也使得它视野开阔。登亭远眺,远山、江水、人家可尽收眼底;自长江行舟经此,远眺此亭,在青山、蓝天、白云映衬下,颇显秀丽动人。
秋风亭选址讲究,造型清秀挺拔,具有峡江一带的建筑风格和特征。在巴东县境内现存的古建筑中,秋风亭属不多见的上乘之作。
在建筑构造上,亭的上层4根金柱落于楼板上,靠板下承重相托,这种做法在峡江一带木构建筑中不多见,有一定特色。亭内细部构件,诸如角部的斜木支撑、老戗梁头及上层的木质桩础,均制作精美,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秋风亭的人文底蕴
秋风亭旁原有多处石碑,均为历代文人墨客感怀而赋的诗文。诗文多是歌颂寇准功绩和赞美秋风亭及当地风光的。
北宋诗人、御史中丞苏辙留《秋风亭》诗一首:“人知公惠在巴东,不识三朝社稷功。平日孤舟已何处,江亭依旧傍东风。”将寇准对巴东的影响评价得很充分。南宋诗人陆游曾两次登亭赋诗,他的诗则抒发了别一种慨叹,在以《秋风亭》为题的一诗中写道:“江水秋风宋玉悲,长官手自茸茅茨。人生穷达谁能料,蜡泪成堆又一时。”
历代巴东人都对秋风亭有着深厚的感情,不仅在于它记载了寇准造福巴东的业绩,还在于它也包含了历代人民期盼美好未来和对安居乐业的向往之情。秋风亭伴随着巴东人民存在了千余年,历经始建、毁坏、迁移、复建、修缮、重建的历史过程而终究不灭,就足以证明它在当地人民心目中不可或缺的地位。秋风亭早已成为巴东的象征和巴东人的骄傲。经过历代文化的积累沉淀,今日秋风亭的文化、历史内涵已经非常丰富,早已成为长江三峡一带、巴东县城内的重要文物古迹和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