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成绩差异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2011-11-20尹辉罗玲
尹 辉 罗 玲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调查显示,约有22.8%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障碍或心理异常表现[1],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业的压力和困难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笔者于2008年7月对本学院部分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为维护其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本学院2008级临床系、中医系、预防系、护理系部分班的152名大学生为测试对象,年龄19~22岁。
1.2 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2]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被试进行问卷调查,要求记学号。如果某一因子分≥2,则定为该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共发放问卷166份,收回有效问卷152份,有效率91.6%。学年体育成绩平均70分以上(包括70分)划为体育成绩较好,平均69分以下(包括69分)划为体育成绩较差。
1.3 统计分析 分别统计相应的平均值、标准差、百分率,并做相应的t检验、χ2检验。
2 结 果
2.1 体育成绩有差异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 体育成绩较好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明显低于体育成绩较差的大学生。经χ2检验,其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见表 1。
表1 体育成绩有差异大学生SCL—90因子分≥2的检出率比较[n(%)]
2.2 体育成绩存在差异的大学生SCL—90因子分比较 体育成绩较好的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检测中,各项因子的得分均明显低于体育成绩较差者。其中躯体化、强迫症、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总均分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敌对、精神病性、其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自评体育成绩有差异的大学生SCL—90因子分比较()
表2 自评体育成绩有差异的大学生SCL—90因子分比较()
因 子 体育成绩较好(n=99)体育成绩较差(n=53) χ2 P躯体化 1.45±0.41 2.26±0.49 -7.76 <0.01强迫症 1.63±0.61 2.15±0.56 -3.71 <0.01人际关系 1.65±0.56 2.22±0.62 -3.99 <0.01抑 郁 1.51±0.62 2.19±0.59 -4.61 <0.01焦 虑 1.51±0.41 2.48±0.55 -8.97 <0.01敌 对 1.45±0.53 1.78±0.60 -2.45 <0.05恐 怖 1.49±0.51 1.96±0.56 -3.76 <0.01偏 执 1.53±0.63 2.26±0.67 -4.72 <0.01精神病性 1.41±0.46 1.70±0.54 -2.48 <0.05其 它 1.43±0.65 1.78±0.58 -2.34 <0.05总均分 1.52±0.53 2.01±0.56 -3.56 <0.01阳性项目 42.37±18.90 63.72±19.20 -4.67 <0.01
3 讨 论
3.1 研究结果显示 体育成绩较差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各项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体育成绩较好的大学生,说明体育成绩的好坏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相关,体育成绩较好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体育成绩较差的学生。表明体育成绩较差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问题。
通过对大学生体育课的观察与交流发现,体育成绩较差的大学生在体育课上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相应较差、锻炼兴趣相应较低,参与课外体育活动较少或不参加,表现为运动基础和运动能力均较差,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多存在肥胖、体弱、有慢性病等生理问题。心理上多表现为:性格内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体育成绩较好的大学生表现为热情、快乐、外向、情绪稳定、自信心强。体育成绩较差的大学生则表现出:孤独、缄默、内向、情绪易激动、自信心较差。
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喜爱程度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也相应越高[3]。对体育锻炼的态度与心理健康总症状、人际关系、焦虑、偏执等方面有偏低呈显著性负相关,与抑郁症有中等的显著性负相关[4],说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体育锻炼意识和行为状况有关。进一步证实,通过体育锻炼获得的愉快和满足感,引导了心理功能的积极变化[5]。体育运动后被试焦虑、紧张等心理紊乱水平显著降低,自我意识显著加强,精力和愉快程度显著提高,说明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存在较强的互动关系[6]。
3.2 体育锻炼是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方法 要提高体育成绩较差的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改善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增强其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通过体育锻炼来改善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改革体育教学手段,选择适宜的体育教育模式和与之相适应的体育考评方法。加强对体育锻炼的引导、宣传和教育。营造欢畅、健康、积极向上、气氛活跃的体育教育氛围,增强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在体育教育实践中,发展、健全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增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3.3 在体育教学中加强体育卫生教育 体育教师要提高对体育成绩较差的大学生的关注程度。鼓励、指导他们多参加体育活动,以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教师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辅导技巧,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帮助。并可通过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有效的心理咨询辅导,来引导学生形成完善、健康的心理品质。同时,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提高,也能极大地促进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增强独立意识,积极思考人生,不断自我反省、自我认知,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克服思想上的困惑与心理上的迷惘,做一个自强、自立、自尊、自信的身心健康的人。
[1]张顺兴,张红英.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征及对策[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4):153-155
[2]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0-32
[3]郑华.高校体育对女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7):896-898
[4]刘萍,王振宏.大学生体育态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6):635-636
[5]邓永明,马红地,陈璐.山东省大学生体质健康差异与个性特征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6):525-526
[6]马启伟.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32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