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琼瑶很天真金庸很唐僧

2011-11-20潘采夫

视野 2011年8期
关键词:乔峰古龙琼瑶

*潘采夫

琼瑶很天真金庸很唐僧

*潘采夫

经过考证,我见到第一本琼瑶小说是在1987年。上小学五年级,班主任是个刚从师范毕业的单身汉,我在他宿舍里发现一本《几度夕阳红》。在80年代,敢把“黄书”借给十来岁的孩子看,那位老师是相当不负责任的。

年代太久了,书中的人物只记得一个叫何慕天的,另一个情节还没忘的就是接吻。第一次读到了“接吻”两个字,书里的描写大概是“脑海里轰的一声,仿佛天地间只剩下我一个人”。后来的写书人一写接吻就是如遭电击、一阵电流,也许就是从这坐下的病。可惜这种极限体验我苦找半生也没遇见,只好怀疑琼瑶蒙人,让70后一代人患上爱情失落症,而且落下不少臭毛病。

现在看来我有点早熟,我读《几度夕阳红》、《梦的衣裳》、《月满西楼》的时候,同学们在读《十万个为什么》、《学与玩》,我读金庸小说他们开始读琼瑶,等金庸萧逸柳残阳进入寻常百姓家,我开始读《红与黑》和《初恋》。因为那时我发现,按照青春期读物的标准,琼瑶、金庸实在很不解渴,都是光说不练糊弄人的假把式。

到初中后,琼瑶读物非常流行了,男读金庸女读琼瑶。但是琼瑶书有个致命缺陷,那就是太纯洁了,太柏拉图了,飘个眼神就能陷入情网,来个接吻简直天崩地裂,马上要死要活局面不可收拾。这种情爱虚假得要命,我怀疑她这辈子从没遇见过爱情,才会把爱情想得这么傻这么天真。她与三毛一样,都是人工造爱流水线的拉长。

琼瑶肆虐那几年,满眼都是托着腮帮子痴痴地望着窗外的女孩,眼神都很林青霞,有时扑哧乐出声来,两分钟后就滴滴答答下小雨。老师和家长都笨得可以,他们以为琼瑶金庸是洪水猛兽,却完全不知他们两人才是好爸爸好妈妈,是青春期的劳改专家,一个把灵魂冲动的底线牢牢控制在嘴巴,一个把肉身澎湃的出路指引向练武。

我中学那三年,男女生拉拉手就成了走出牢笼的娜拉,真正谈恋爱出事的就一个女孩,她背叛了琼瑶的教诲,怀孕了,在全校大会上被宣布开除。哪像现在世风日下,韩寒郭敬明横行的年代,中学生堕胎率一路上扬。到这个时候,百爪挠心的家长们才念起琼瑶金庸的好来。

有一件事情与历史记载有出入,在我的中学生涯,金庸远不是最流行的武侠小说家。金庸的书那时是知识分子读物,知识分子比较穷,看本书就写读后感,挣了稿费再买书,这才显得金庸如何不得了。在我那一代,古龙才是真正的教主,连卧龙生都排在金庸之前。不是说金庸不好,而是他太正了,读他的书像上思想品德课,他就是个天天唠叨“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唐僧,一点都不反叛。稍微有点邪的是杨过乔峰郭襄,不是归顺就是出家或者死去,很不合口味,古龙的傅红雪江小鱼李寻欢阿飞才是我们的偶像。柳残阳受欢迎是他打得比较凶猛,卧龙生排名靠前则由于他的黄色描写比较稠密。

金庸的书我从没看过正版,阅读体验比较不爽,尤其在感人泪下的章节,我正要“青衫湿”一下的时候,错别字前呼后拥跑出来,偏偏我又有校对之癖,只好先改错别字,眼泪在虎目里进退两难,最后干涸在眼眶里,白白浪费了一番酝酿。那个时候,错别字比《废都》里的方格格更不得人心。

我最喜欢读《天龙八部》,在这本书里又最喜欢“虽千万人吾往矣”一章,乔峰聚贤庄喝酒断义,大战天下群豪。逢读必哭,但由于错别字太多,每到这场哭戏,我都是边掉眼泪,边改错字,边出脏口:×你妈中原武林,×你妈盗版书商……

(芳草摘自上海三联书店《贰时代》高虎图)

猜你喜欢

乔峰古龙琼瑶
琼瑶 从灰色成长中生发粉色浪漫
成年人的平庸,从合群开始
本地杀手
乔峰
朋友间的分寸
琼瑶:最出色的洗脑专家
谢了琼瑶,哭了花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