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本专科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任务
2011-11-20范英豪
文/范英豪
审美教育在目前大学的教学体系中,大致是以课程的形式出现的。一般来说,在中文专业、社会学哲学专业和艺术专业都会开设基础课或选修课来达到文艺美学、美学、艺术美学的教学目的。还有一些全校性的公选课,也可以适当满足其它专业学生对于美学的好奇。
杨辛、甘霖作为老一辈的资深美学教育学者,在其最早出版的《美学原理》及最新的《美学原理新编》中,都提出了美学的两大任务,即揭示审美规律和人生的审美化。以美学为基础的美育的要求,符合大学生的年龄与知识结构,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涉及到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安排,以及相关的教学策略。
一、当前艺术类院校中美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虽然各个专业对美学课的要求不尽相同,但在目前的高校中,都出现了一些相似的问题。特别是在艺术类、文学类和普及类的课程设置中,教学目标的设置都不太能够适应美学这门课的特殊性,因而也极大的影响了美育的效果。
(一)教材问题
在多年的美学原理的教学过程中,本人发现,除小部分以普及知识为目的的美学图册之外(这类的图册理论性不强,不适用于高校使用),一般的美学原理教材思辨性较强,它们或偏重于艺术哲学,或类似于文艺理论,多适合于哲学或文艺学专业的学生。这类美学教材,大多只有文字,没有图片。对于重视形象思维的艺术类学生来说,这样的美学原理艰涩空泛,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杨辛、甘霖的《美学原理新编》虽然较好地将艺术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有一些图片,而且精减了很多形而上的内容,增加了西方审美心理学流派的知识,以适应美学的新变化,是比较好的一本教材。但在该教材所设定的人生审美化任务方面,所涉及的内容较少而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用所学的美学知识来解析目前的艺术与人生问题的能力。新近又有多本《艺术美学》或《艺术美学导论》之类的教材或著作问世,但也大多是从哲学或文艺学的角度去看艺术,角度和框架还是哲学的,而内容又多与《艺术概论》之类相重合。《设计美学》、《技术美学》之类的教材,也有类似的问题。
张法的《美学导论》是一本很不错的教材,在现象透析、文化追溯等方面都有很精到的见解,而且以大视野、大结构来审视美、感悟美,与现实的结合也很密切。但这本教材需要学生以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理论修养为基础,对艺术类的本科生来说,显得略为艰深,其理论高度较适合于研究生的美学教育。另外,该教材在指导艺术实践和人生审美化方面的具体策略,也言之甚少。
(二)授课形式
目前的美学课程,在艺术院校中被定位为理论课,采用了与其它专业的美学课相一致的课堂授课形式。这种形式对于揭示审美规律的任务来说,是恰当的。在人数较少的课堂中,交流与讨论也有助于学生深化对美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同学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一些当下较新的审美现象,教师也可以作多个专题讲座,与学生一起分析,使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增进学生对美的理解与体悟。但有些公共课人数过多,甚至达到了一两百人,对于完成教学任务是很不利的,授课只能流于形式,内容不能深入。以考试来考核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识记的知识多于理解的内容,也不能真实反应教学效果。
受教材和授课形式的限制,笔者认为,美学课程的设置在高校的整个教学体系中,其效果是不够理想的。即使如前所述的小班化授课,在理论体系的教学上,有其合理性。但对于完成美学人生审美化的任务,课堂还是非常不够的。审美因其形象性,在课堂中的展示远远不能满足其本身的多样性;其感性特征,也不宜仅仅使用课堂语言来传达。这样的教学,大多只能完成审美教育揭示审美规律的知识性传授,而不能使美的知识深入人心,让艺术真正成为审美的主要对象,更不要说使人生审美化了。
二、美学课程揭示审美规律的任务
在西方美学史中,美学作为哲学的分支学科的传统,使美学陷于“美是什么”这种本源性的问题而不能自拔,如果仅仅纠缠于这样的问题进入一种死循环,那么,美学作为一种理论应具有的指导性意义就会丧失殆尽。康德把人的思辨理性归于纯粹理性,而把社会中的伦理道德作为理性在实践中的运用归于实践理性,那么,我们也可以效法大师,把美的本源问题归纳到纯粹美学的范畴,向哲学诉求;而美学在艺术和人生中的实践可归于实践的美学,分析各种当下的审美现象,在实践中去求答案。这可能更符合大学设置美学原理课程的原意。
美学课程的理论基础是美学,是人类审美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属于哲学层面。从学科性质来看,美学是具有自身独立性的理论学科,它承担着揭示审美规律的任务。
(一)教学内容
美学课程要揭示审美的规律,一方面可以借鉴历史上的美学大家们对美的问题的思考,另一方面,也要建构起本课程的理论框架。
1.纵向的美学史常识
首先,美学的教与学必须与西方美学史相结合。这一方面可以追溯美学产生的前世今生,为美学的学科设立绘制一个历史背景;另一方面,每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美学思想家,对于美的追问探索都是一次思想的历险,跟随大师们在形而上的领域内的每一次历险,对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来说,都是一次极好的演习,可以极大的提高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其次,中国和西方的美学语境是有非常大的差异的。对中国人来说,美学是舶来品。为了让美学真正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生根,许多前辈做了艰苦的努力。美学理论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很短,但将这段历史交待清楚,明白当代美学家们在美学本土化方面所做的贡献,有利于同学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最后,美学现状。西方的美学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以及目前的研究状态,和中国目前的美学现状,显示了两种不同文化对于同一问题进行探索时的不同途径。在两者的粗略比较中,可以训练同学们在对照中找寻本质的能力。
2.横向的美学体系
建构本课程的理论体系,本身显示了授课者自身的取舍观点。就其内容来说,可以从哲学框架出发,对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活动、审美关系、审美价值等一一进行界定,以确定美的特性。这也是一般的美学教材所采取的授课内容。在具体授课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而不需要如美学理论结构那样四平八稳。也可以从感性的美感出发,到美的本质、美学的产生,进而解析美的现象、类型等等,层层深入,以递进型的模型,逐步上升至哲学层面。这样的体系比较适合于教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框架性不强,显得较为零乱。
(二)教学形式
美学教学要侧重对问题的解释与研究,而不是确定正确答案。虽然美学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但不是系统的讲授美学知识,而要利用各种文化艺术资源,把美学的论题与学生们所关心的艺术问题联系起来。针对这个任务,合作学习指导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获取知识途径的指路人,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学生在这种学习活动中愉快和积极的体验,水到渠成的理解审美理论的各个节点。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设备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教师展示具体的感性案例,以促进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反思。这就比较符合审美教育发现、了解、审美、批判、怀疑、创造的宗旨。在运用多样媒介的时候,还应注意合理安排,以保证内容的系统性。另外,布置适当的作业让学生在相对充裕的时间里充分思考,也可以使理解深化。
三、美学课程在人生审美化方面的任务
美学教师的任务大概最重要的是去点燃学生心中未掘出的智慧,焕发他们心中的艺术崇高理想和信念,鼓励他们追求艺术的独立自由的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一)教学内容和目的
美学课程的内容绝对不应该仅仅限于理论,她所涵盖的应该是整个的社会人生,或者说,是宽泛意义上的美育。因此大学里的美学课程不仅仅是一种美的教育,更应该是对美在各个层面上的理解,以及怎样以一种审美的态度对待生活。在当代西方,审美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美学思潮,认为审美可以影响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政治立场和主流意识,从而可以以一种潜在的、风平浪静的方式取代政治斗争。这种思潮赋予了美学太多非美学的功能,因而偏于狭隘。如果我们能以一种更广博、更纯粹的态度来对待美的这种功能,那么,这样可能更接近于美的存在,我们的人生可能更加美好。这是艺术之外的实践,或者说,这种审美的人生包括了艺术实践。
1.艺术美提升人生境界
早在20世纪初,王国维就提到:“盖人心之动,无不束缚于一己之利害;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纯洁之域,此最纯粹之快乐也。”“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这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留意也。”王国维是中国接触西方美学第一人,他在欣然笑纳西方美学知识的同时,将应用性的美育定位于将学生塑造为健全的人,这与西方传统又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一方面,西方古典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多与该哲学体系中的世界观、宇宙观、人生观相互印证;另一方面,应用层面的美育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追求美感及美的创造,如灵感、构思、幻想等。
我们的美学体系来源于西方古典美学,我们如果仅仅步西方的后尘,而抛弃自己的传统,那么永远只能成为拾西方美学牙惠者。中国的美学传统是把美放入生活和艺术来进行评说,脱离了艺术和人的精神活动,审美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建立一个中西融合、具有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美学学科,就不能脱离当下的艺术与人生实践。朱立元先生以实践本体论为基础,系统地建构了适合于当代中国的美学体系。他的实践本体论美学的基本理论可概括为: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实践是人生在世的生存方式,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美是一种人生境界。
为达到提升人生境界的目的,首先,可发挥艺术美化人的生活的功能,美学课程可以适当引入艺术欣赏的内容,引导同学进行正确的审美。其次,可以将西方审美心理学流派的某些思想,如移情说,运用到欣赏活动中。同学们在感受艺术影响人的魅力的同时,也能更好的理解古希腊人“艺术影响欣赏者的模仿”这一思想。或者,怎样才能更多的从生活中感悟到美?“审美心理距离说”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参考。结合俄国的“陌生化”和中国传统的“虚静”,都可以让同学们从调整心绪入手,感受更多的生活之美。最后,艺术类的同学还可以将对美的思索试验性的运用于相应的设计与创作中,达到美化人生、为社会创造美的目的。
2.以美解惑
美学知识还可以用于解答生活中对于美的问题的困惑。特别是现在,社会的审美现象越来越复杂,似乎很难用一种规律或一条标准去衡量美与非美。如果说,美学课程在运用层面上要使人生审美化成为一个正面导向的话,那么,以美解惑则是从反面出发,解释社会的另一面,其根本目的,仍然是为了维持一种健康积极的审美人生态度,并更好的理解各个层面的美学现象。
这方面的内容,可以归纳梳理几类社会中的热闹非美现象,也可作为课后作业让同学去寻找、归纳。比如说,有没有一种相对稳定的审美标准来衡量审美现象,美会不会影响我们的人生态度、它怎样帮助我们度过人生低潮,为什么现在的媒体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人体艺术”,为什么有那么多不像艺术的“艺术”,为什么现代的网络红人个个搞怪出丑等等,都是非常好的与实践相结合的审美怪象。通过一个专题一个专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帮助同学肯定自身积极的审美趣味,放弃一些非美的审美取向,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培养同学们的情商,帮助他们调节心态,更好的面对社会生活。
(二)教学形式
这一部分的内容相应的要复杂得多,仅靠课堂上的授课肯定是不够的。一部分电影名著欣赏可以利用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进行,对于一些有争议的话题可以将同学们组成辩论团队,让他们进行有准备的辩论。在相互的辩驳中,加深对他们某些美学问题的理解,提高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有些课堂甚至可以移到博物馆、展会、社会活动、自然风景中,多样的教学形式应根据条件来作相应的调整。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课堂外的教学活动应进行及时的分析、归纳和点拨,不能分块独立。理论归理论,鉴赏归鉴赏,活动归活动,这样是不能达到人生审美化的目的的。
四、结语
美学课程是一门综合了哲学、文艺学、艺术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许多学科内容的课程。它既有哲学层面上的理论体系,也有运用层面上的审美教育。只有将这门课程的目的和任务预设好,才能以恰当的内容来支持,并辅之以合理的教学形式,更好地服务于高等院校的教学体系,使美学真正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 本文为苏州大学重点学科“211工程”建设项目,编号:14105801。
参考资料:
[1]王国维.新订《人间词话》广《人间词话》[M].佛雏,校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J].基础教育(上海),2008(9).
[3]杨辛,甘霖.美学原理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张法.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5]曹廷华,许自强.美学与美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1997.
[6]曾繁仁等.现代中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