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古典舞《爱莲说》的意境美

2011-11-20陈荣超

艺苑 2011年6期
关键词:身韵爱莲说古典舞

文/陈荣超

由赵小刚编导、邵俊婷表演的中国古典舞作品《爱莲说》一经问世便获得观众的认可和好评,荣获第八届桃李杯舞蹈比赛表演一等奖、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古典舞一等奖等。中国古典舞常以中国古代诗词为创作蓝本,如《木兰归》、《春江花月夜》等,舞蹈《爱莲说》的创作灵感也来源于宋朝周敦颐的散文诗《爱莲说》,它是一部侧重写意的成功之作。它不是简单地将诗外化为动作,而是根据诗中对莲花的形态和气质的描述,采用中国画写意造型的手法,把莲花的形象拟人化、象征化、诗意化。其行云流水般的舞蹈肢体语突出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品格,展现了东方女性的古典脱俗之美。浓郁的诗情画意以及象征写意的表现手法,使得舞蹈《爱莲说》实现了更高层次的审美追求。

一、《爱莲说》——身韵美的代表

古典舞《爱莲说》一经问世,便艳压群芳,获得人们的一致称赞。该作品在创作和表演上的成功,既离不开编导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也离不开表演者对作品深层次的理解。笔者认为《爱莲说》是中国古典舞的代表之作,它从形、神、劲、律四个方面充分展现了中国古典舞中的身韵美,使人有“身临其境,韵在其中”之感。

“身韵”即“身法”与“韵律”的总称。“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神采,它们二者有机融合和渗透,才能真正体现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审美的精髓。换句话说,“身韵”即“形神兼备,身心并用,内外统一”,这是中国古典舞不可缺少的标志,是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所在。而“形、神、劲、律”既是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基本动作要素,也是身韵的全部内涵。本文主要从“形”与“神”两方面来分析古典舞《爱莲说》的身韵美。

二、古典舞《爱莲说》的“形”美

“形”是指形体外部的动作。它表现为形形色色的体态、千变万化的动作及动作间的连接。“形”是形象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是古典舞魅力之依附,是古典舞之美的传达媒介。中国舞在人体形态上强调“拧、倾、圆、曲、仰、俯、翻、卷”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内在气质特点。

而在《爱莲说》这个舞蹈作品当中,古典舞身韵贯穿了整个舞蹈。舞者借用“韵”把整个舞蹈贯穿于飘逸飞扬的线条之中,在音乐的强弱、顿挫、转折之中自由展开。舞者脚下的步伐和动作干净、利落,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形成了极富变化的流动之美。这活生生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力的美,以一种“行云流水、刚柔相济”的审美精神,借爱莲之韵抒情表意,依据古典舞的审美规律,不仅展现了舞蹈的独特魅力,而且更能体现出人与自然“化而为一”的无我境界!

此外,在舞蹈的流动中我们可以看到表演者的动作也显示出“圆”的韵律,即通过云手、圆场等动作来体现,这些动作都是遵循了圆弧形运动路线的规律特点,这个特点也正与表现荷花的形象相吻合。“圆”和“流”两个韵律的结合,正所谓“圆美之态,流动之气”,使整个舞蹈发挥的如鱼得水,非常自如!

三、古典舞《爱莲说》的“神”美

“神”是泛指内涵、神采、韵律、气质。任何艺术若无神韵,就可以说无灵魂。在形与神的关系中,把神放在了首位,“以神领形,以形传神”正是这此意念情感造化了身韵的“韵”。可以说,没了韵就没了中国古典舞。“韵”指的是一个人的情调、个性,有清远、通达、旷放之美,而这种美是流注于人的形象之间,从形象中可以看得出来。气与韵,都是神的分解性说法,都是神的一面;所以气常称为“神气”,而韵亦常称为“神韵”。

古典舞《爱莲说》的神韵之美,首先表现在舞蹈中眼睛的传情上,即,通过眼睛传达出舞者不同时段的不同的心理情感。无论是憧憬的幻想,还是高贵典雅的气质,都离不开眼睛的传神作用。其次表现在,舞者手臂的上盘划圆动作与脚下步伐变换同时结合身法的各种动律,产生出拧倾回旋的婉约体态、进退往复的动势变化、开合缩展的身体幅度。在虚实转换中,它不仅塑造出亦柔亦刚的精神气质,而且营造出了一个恬静、雅致的高远意境。再次表演者邵俊婷用婀娜多姿的舞蹈形态,用清雅脱俗的形体语言诠释出了东方女性的古典之美:含蓄、高贵、内敛、坚韧、乐观的精神品格。

舞蹈的配乐《沉鱼》也与舞蹈相得益彰:竖琴仿佛潺潺流水泻地,琵琶用歌唱性旋律勾画出临波照影的艳姿丽质和出污泥而不染的独特风骨;抒情性的弦乐烘托出圣洁的气氛;铝板钟声的敲击如梦境一样轻悄而不可攥握;最后,随着两声清脆的木鱼声,莲花亭亭玉立于水中央, 湖面上碧波依然、宁静依然——一种不争春的淡然……

猜你喜欢

身韵爱莲说古典舞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审美特色分析
中国古典舞身韵在古典舞基训中的重要性研究
近十年中国古典舞身韵研究综述
高校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我国古典舞身韵教程教学探讨
《爱莲说》微课教学设计
周敦颐《爱莲说》创作说明
绍兴市上虞区夏丏尊小学
浅析中国古典舞中身韵的艺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