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改革开放的文学见证“改革开放与广东纪实文学创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2011-11-20邱海军
□邱海军
广东地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30多年来,日新月异的城乡建设和与时俱进的社会进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文学素材和得天独厚的创作资源。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对广东纪实文学创作的深刻影响,盘点广东纪实文学各阶段成果可以总结出怎样的经验,新世纪广东纪实文学将走向何方?3月27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广东省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改革开放与广东纪实文学创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何建明,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副主席陈建功,创研部主任胡平,广东省作协主席、党组书记廖红球,党组副书记孙丽生,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廖琪,党组成员、副主席温远辉,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吴佳联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彭学明和广东省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张建渝主持。
回顾:记录改革开放的文学轻骑兵
30多年来,广东热土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纪实文学作品,共同组成了高度浓缩的、形象化的、新时期改革史的部分见证。广东一批优秀作家先后摘取国家级文学奖项,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广东纪实文学的实力和地位。
何建明指出,30多年来广东纪实文学、报告文学跟长篇小说等体裁一样,达到了中国当代文学较高的水准。对于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省推出的一大批优秀纪实文学、报告文学作品,文学界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李敬泽说,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广东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我们可以在广东作家一系列纪实文学作品中得到鲜明的感受。就文学与时代的变革、文学与时代的风貌建立起的这种关系而言,广东纪实文学可称得上是一个标本,这些作品确实是广东文学的骄傲。
陈建功认为,广东30多年来都是冲锋陷阵的实践者和新鲜经验的提供者,同时也为我国的改革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广东优秀纪实文学作品,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思考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塑造时代风云中的改革者,激励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大批广东作家为弘扬时代精神做出了贡献。
吴佳联宣读了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顾作义的书面讲话。讲话指出,上世纪70年代末,南粤大地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迈开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一步。广东的改革发展引领全国风气之先,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广东的纪实文学作家拥有得天独厚的写作资源,广东的纪实文学成为了我国的一道独特的文学风景。广东纪实文学作家追踪时代步伐,记录历史真实,书写光辉业绩,讴歌英雄人物,弘扬民族精神,忠实承担了时代和历史的见证者、书记员和思想者角色。
廖红球表示,改革开放30多年,广东纪实文学突出的标志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最鲜明的特点是知行合一、兼收并蓄,最显著的成绩是人才辈出,佳作涌现。广东纪实文学顺应时代赋予这一文学体裁的责任和使命,承接广东改革开放“杀开一条血路”的气魄,在文学实践同样是敢于闯出一条新路子,充分展示了“轻骑兵”的品格和新锐,具有行动力、融合力、创新力。值得一提的是,广东改革开放题材吸引全国作家到广东采写作品,在共同书写广东传奇过程中相偕共进,充分体现了纪实文学的交流、融合。
展望:书写前沿阵地的精神图谱
本次研讨会专家们较为集中地研讨了30多年来广东纪实文学的13部代表性作品,包括《感动——广东人民支援汶川、陇南地震灾区纪实》(廖琪、张建渝、温远辉、熊育群、邱超祥、姚中才、陈宇著)、《守护生命》(廖红球主编,集体创作)、《中国治水诗史》(何建明、程贤章主编)、《深圳的斯芬克思之谜》(梁兆松等著)、《天地男儿》(林雨纯、郭洪义著)、《庄世平传》(廖琪著)、《国运——南方记事》(吕雷、赵洪著)、《东方光芒》(何建明、朱子峡著)、《冰点燃烧》(伊始、郭玉山、杨克、温远辉著)、《中山路——追寻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脚印》(杨黎光著)、《点亮生命——赵广军和他的志愿事业》(刘迪生著)、《木棉花开》(李春雷著)、《袁庚传》(涂俏著)。有关作家还介绍了作品创作背后的感人故事。
专家们对广东纪实文学创作成就给予肯定。贺绍俊认为,是改革开放为广东纪实文学创作提供了一块新的沃土,也是改革开放提升了广东纪实文学创作的思想高度。广东纪实文学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宏大叙事,它是与改革开放的政治同构的,在广东纪实文学中很容易地感受到一种大国气象和英雄抒怀,这大体上也反映了社会现实的主流意识。广东纪实文学的大国气象抒发了当代中国的自豪感,表达了当代中国的自信心。白烨也认为,在改革开放与以人为本的内在关系上,广东作家普遍都有着深刻的认识与内在的把握,钟情于改革开放的背后,是关切人的命运的新变,歌赞人的幸福的实现。这样的一个既重时运,又重人本的文学理念与创作激情,无疑正是广东的改革开放题材纪实文学又多又好的一个根本原因。雷达联系具体的作品指出,写改革题材的纪实作品的人很多,作品也是大同小异,广东的优秀作家往往能显现出少见的历史深度和思考广度,以及鲜明的个性风格和独特的知识积累背景,书中处处可见作家对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的宏大时代主题长久思索的痕迹,也可以见出他们对近代史、党史、改革史长期研习的痕迹,以致达到了一个新的思想高度和新的纵深度。白描分析认为,广东已经成为我国纪实文学创作的一个重镇,有三个因素促成了广东纪实文学的发展,第一,广东这块土地是我国改革开放传奇的一个载体;第二,广东作协很重视纪实文学,用一个时髦话就是很“给力”;第三,广东众多的优秀作家参与纪实文学创作,好多小说家、诗人甚至评论家都参与其中,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也是非常好的经验。
关于作家的素质和文本的内涵,专家们提出各自的见解。李朝全认为,一个优秀的纪实文学、报告文学作家应该是这样的:首先,他须具记者的素质。他要有记者的敏感、敏锐和敏捷。他是时代的书记员,文学的尖兵和轻骑兵。其次,他应是一名战士,有战士一般正视真实、与丑恶抗争的勇气和胆略,有战士对于崇高理想信念的执着与坚定。再次,他得是一名运动员,有足够的体力和耐烦之心,经受得起长跑式的颠簸劳累和无聊。他还须是一名法官,掌握着社会良知的天平,判断世间的善恶是非。当然,他必须是一名文学家,善于运用文学艺术的十八般武艺从事报告文学创作。至为重要的,一个优秀的作家要有大悲悯情怀,他从不漠视人间苦难,而始终以一己之力,真诚地记录生活,参与生活,加入到时代艰难前行的大潮中。叶延滨也认为,报告文学的文体应有的特质包括:其一,报告文学首先具备向读者“报告”的特性,它应当是读者关注的当下正在发生或刚刚发生过的影响社会进程和发展的人物、事件及重大社会现象。报告性要求,新闻事件的延伸和追踪,现实生活的深入与调查。真人真事当然是第一性的,除了真人真事,还应当是读者关注的与时代社会发展进程有关联的人与事、现象与问题。其二,报告文学必须是向读者进行的文学“报告”。文学性是报告文学区别于新闻学和社会学的重要前提。其三,报告文学应该惜墨如金,在尽可能短的篇幅中完成对事件与人物的记录,以尽可能短的篇幅征服读者。张陵指出,纪实文学、报告文学首要任务就是通过现实生活的真人真事,反映时代精神,反映先进文化,推动社会进步。这些年来,报告文学确实为社会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自身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引起我们注意的问题。例如,我们一些作家过多地关注那些企业商业创业“精英”的贡献,把更多的笔墨放在展现这些人的身上,以为这就是反映时代精神和生活本质,从而忽略了普通人民群众创造生活的主导作用。其实,这类作品过多,也会产生一些思想误导。杜卫东则提出,优秀的纪实文学、报告文学应该达到三个层次,一是经验的层次,二是理论的层次,三是诗化的层次。
就广东纪实文学创作现状和未来发展问题,专家提出一系列建议。何建明指出,首先广东纪实文学、报告文学创作与广东省在改革开放事业中的地位、影响还不够匹配。二是广东创作题材还有很多很好的东西挖掘不够,作家创作视野也要更加开阔。三是广东报告文学起步晚、发展比较快,但整体水平还没有达到一个最高峰,创作成果和水准接近中国整个当代报告文学的高水平,但还不是站在整体的一个高水平上。四是广东报告文学作家处于中国报告文学队伍第一个方阵的还不是很多,期待广东青年作家更有作为。广东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带给作家更多的创作资源优势,报告文学作家除了经常关注重大题材,也要关注普通人的命运、思想和情感。五是报告文学创作要重视艺术性,重视与社会的交流,重视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李敬泽也指出,纪实文学创作除了重视处理好“以大见大”的问题外,还要重视“以小见大”的问题,更多地关注一下小题材,表现千千万万的小人物、千千万万的工人们、千千万万的农民们,讴歌他们的劳作和奉献。通过对广东纪实文学30年来走过的成功道路的探讨,希望大家能够既思考纪实文学、报告文学“写什么”,也更深入地思考一下纪实文学、报告文学“怎么写”,以便更好地走向读者。廖红球强调,当今正处于一个以变革、调整、创新为显著特征的时代,需要作家走进改革开放第一线,积极了解各行各业的新进展、新成就、新气象,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描绘当代中国的历史画卷和改革开放前沿地区人民的精神图谱,用富有时代气息的形式和语言,真正锤炼出社会需要、群众欢迎、大气磅礴的作品。
参加研讨会的领导和专家还有:潘凯雄、阎晶明、陈晓明、张颐武、王干、胡殷红、吴义勤、陈东捷、吴秉杰、高叶梅、王必胜、骆军、何向阳、王兆胜、梁彬、李国伟、吕雷、李兰妮、熊育群等5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