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诗的原题批评举隅

2011-11-19颜庆余

杜甫研究学刊 2011年4期
关键词:诗题金圣叹杜诗

颜庆余

杜诗在中国诗史上集古大成,开新世界,古代诗家论诗多以杜诗为准,宋代以降注家蜂起,素有“千家注杜”之说。杜诗的批评史,集中体现出中国诗学的主要特征和方法。批评史上有一种批评方法,专注于诗题及诗与题的关系,可称之为原题批评。诸家杜诗注本中就常见原题批评方法的使用,通常是以诗题为参照的章句分析,评点依题而行,诠注循题而发。因此,讨论杜诗注本中原题批评的实例,有助于我们说明古典诗歌的原题批评法。下面用以讨论的几种注本,是明单复《读杜愚得》、清金圣叹《唱经堂杜诗解》和仇兆鳌《杜诗详注》三种。之前的宋元注本,只注词语典故而不解章析句,之后的清代诸家注本,在原题批评方面都不出所举三家注本的范围。

一、单复《读杜愚得》十八卷

明洪武间剡人单复,撰《读杜愚得》十八卷,仿朱熹经传例,分段说诗,循文敷衍作者命意。在有关诗题的方面,单复的批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指出诗中某句或某段写出题意,通常是首句或首段,二是指出全诗各段与诗题的一一应合。下面各举数例以观。

卷一《对雨书怀走邀许主簿》。单复评曰: “此诗首四句言对雨,第五句书怀,六七八句言走邀主簿,兼结。”

卷一《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隄防之患簿领所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单复评曰:“此诗首四句言苦雨黄河泛溢,次八句言隄防之患,簿领所忧及书至之事,次八句言燕南济上徐关碣石之泛溢,应首节,末言吾老,虽同泛梗然想蟠桃而利涉,此水且将倚赖一钓而掣巨鼇,所谓用宽其意者是矣。”①

卷五《月夜忆舍弟》。单复评曰:“此诗前四句言月夜,后四句忆舍弟。”

卷九《送何侍御归朝》。单复评曰:“起句见题意。”

卷九《章梓州桔亭饯成都窦少尹》。单复评曰:“前四句见题意。”

《读杜愚得》中涉及诗题的批评,其实并不多见,然而,在诗题的实际批评上却颇见草创之功,足以启示后来的杜诗注家。首句或首段见题意的提示,就是各种诗话和注本中常说的点题、扼题,这不必多谈。《对雨书怀走邀许主簿》的解说,可谓依题解诗,诗句完点题面,这种方法,仇兆鳌称之为逐段还题。五律《月夜忆舍弟》分成前四句和后四句,并分别照应题面,这种分析似有后来金圣叹的律诗前后二解的思想。卷一后一例是长题,长题最讲逐段照应题面,后来注家莫不如此。

二、金圣叹《唱经堂杜诗解》四卷

在杜诗注家中,金圣叹大概是最为看重诗题的一位,他的很多高妙评论都是围绕着诗题展开。在其《唱经堂杜诗解》的首篇《游龙门奉先寺》中,金圣叹开宗明义地提出:“看诗气力全在看题,有气力看题人,便是有气力看诗人也。”②关于诗与题的关系,他又在《登兖州城楼》的解说之后,做出这样的总结:“杜诗题,有以诗补题者,如《游龙门奉先寺》是也;有以题补诗者,如《宇文晁尚书之孙崔彧司业之甥尚书之子重泛郑监前湖》是也;有诗全非题者,如《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是也;有题全非诗者,此等是也。其法甚多,当即说之,兹未能悉数。”③

金圣叹解说诗歌的方法是分解,不仅施用于唐律,也施用于古诗,与分解相配套的是还题,前解写出题中一部分,后解则收拾余下的部分。杜诗中长篇且长题的作品,尤其适合逐段还题的解说。单复解说过的那首长题诗,金圣叹的解说更显精妙:“题先序舍弟书至,次序苦雨河泛,次序领官忧患,次序寄诗慰之。诗则先序苦雨河泛,次序领官忧患,次序舍弟书至,次序寄诗慰之者,盖文字贵有虚实起伏,不如是,便略无笔势也。”④不仅是逐段还题,还要讲究还题的次序,以及由此造成的所谓笔势。

关于唐人的长题,前引周叙的评论是: “尝观唐人之作,一诗之意具见题中,更无罅隙。”而乔亿的评论是: “唐人间作长题,细玩其诗,如题安放,极见章法。”⑤综合二家意见,是说唐人作长题诗,讲究诗与题的极有章法的两相对应。黄生的观点更有意思,他在《暇日小园散病将种秋菜督勤耕牛兼书触目》的解说之后提出: “古人有一题展作数诗者,有数题合作一诗者。一题数诗,贵在意绪各清;数题一诗,贵在联络无痕。如《何氏山林》、《秦州杂咏》,此一题数诗也。如《临邑舍弟书至》、《暇日小园散病》,此数题一诗也。于此可悟作法。”⑥一题数诗就是常见的连章组诗,而数题一诗是黄生对于长题的奇特理解。金圣叹逐段还题的解说,实际上也包含数题一诗的观念,即将长题拆成若干短题,分别与诗中各段对应。

金圣叹将层次丰富的长题称为络索题,诗能从容写尽题中所有,在他看来就是下笔不凡。⑦还题,已然成为作诗的任务,完成的质量取决于诗人的笔下功夫。这就将古近体诗完全等同于科举试律,是命题成章,而非触事兴咏。试律的诂题观念,深刻决定金圣叹的批评实践,《杜诗解》通常还只是讲长题的还题,而在《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中,无论诗题短长,都要追求精整的还题,如苏颋《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评曰:“一,是太平公主南庄。二,是初春。三四,是幸。此皆唐初律诗,前解之最精整者。”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评曰:“前解,通写早朝大明宫。一,是朝。二,是早。三四,是大明宫。最华整。”“后解,专写两省僚友。”⑧

金圣叹的批评,擅长在细微处做文章,有时是好文章,有时却是故弄玄虚,强作解人。杜诗的制题,都被他说得无比玄妙,只字片言都可能暗藏微言大义。如《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评曰:“每叹先生作诗,妙于制题。此题有此诗,则奇而尤奇者也。诗八句中从不欲一字顾题,乃一口读去,若非此题,必不能弁此诗者。”⑨逐段还题,有一番妙论,此类全不顾题,也有一通道理。又如《秋兴八首》,评曰: “后人拟作者,或至汗牛充栋者,亦尝试于先生制题之妙一寻绎乎?”“题是秋兴,诗却是无兴。作诗者满肚皮无兴,而又偏要作《秋兴》。故不特诗是的的妙诗,而题亦是的的妙题;不特题是的的妙题,而先生的的妙人也。”⑩这只能算是批评家热情过度而刻意索解的惊人之语。

三、仇兆鳌《杜诗详注》二十五卷

依题说诗的批评方法,大抵都有一个潜在的前提,即制题先于作诗,不过单复和金圣叹都未明言,而仇兆鳌明确提出,“古诗先有诗而后有题”,而“杜诗先有题而后有诗”。11并且说:“诗家因事立题,便须就题命意。”12在诗与题的先后问题上,强调古今的对立,本来就是比较简单粗暴的断言,具体说到杜诗,就更不堪推敲了。13然而,这一断言至少还是一个心理的前提,让依题说诗的批评实践得以展开。

《杜诗详注》中,依题说诗最普通的类型,就是指出局部诗句,尤其是首、末段 (句),与诗题的关系,如点题、扼题、叙题、收题之类。这也是其他注本中最普通的类型,不过仇兆鳌更擅于总结,比如他在《赠花卿》之后,这样总结绝句的各种点题法:“首句点题而下作承转,乃绝句正法”,“有在次句点题者”,“有在三句点题者”, “有在四句点题者”,“有一句二句点题者”,“有一句三句点题者”,“有一句四句点题者”,“有二句三句点题者”,“有二句四句点题者”,“有三句四句点题者”,并各举一诗为例。14他还总结出:“凡排律,多在首联扼题。”15

仇兆鳌依题说诗的另一种类型,是单复和金圣叹都用过的还题批评,却是自觉与分段相结合的还题。在明清杜诗注本中,分段虽然已经很普遍,但只有《杜诗详注》追求各段句数的多寡匀称,详略相应,并且各段之后都有提纲絜领的解说。仍以单、金都解说过的那首长题诗为例,仇兆鳌先是分段:“此诗前起后结,各四句,中间二段八句。”接着指出:“排律诗须见段落分明,看此篇逐段还题之法。”四段之后的解说依次是: “从苦雨泛河叙起。” “此言隄防之患,簿领所忧。”“此言傍河州郡皆被泛溢。”“末乃寄诗以宽其意。”16

在诗与题的关系上,以上所谈可归纳成两方面,一是局部诗句与诗题的关系,如点题之类,二是诗篇全体与诗题的关系,即还题。二者之外,另一种诗与题的关系,具有空间方位的隐喻,表现此类关系的用语有题前、题后、本题、题外、入题、背题等。诗题如平面直角坐标系,诗歌如某种类型的几何曲线,批评家则敏锐地观察曲线在四个象限中的位置和趋向。且以《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歌》为例。仇兆鳌将此诗分成五段,四句者两段,八句者两段,十句者一段,第二段的解说是: “此见画之贵重,意在题前。”第三段: “此记九马之用,正写本题。”第五段:“此从先帝感慨,意在题外。”17金圣叹的分段较细,基本上是四句一段,只第三段是六句,第一段评曰:“写曹将军,却从天落下一江都王,笔势矫悍,不可骤降,乃第三、四句,早又着题。”第三段后二句评曰: “今当写韦宅观画马矣,偏不写,偏再用悍笔折出题外去,横插二真马入来。”第四段: “前二句悍笔正在题外,此解看他公然矫矫便折入来。”第七段:“上文不知于题已完,抑未完,但见此解又用悍笔放开去。”第八段: “二解虽用悍笔,又陡写东巡三万匹,然末句仍挽到‘皆与此图’七字,不近不远,使可结束。先生偏不肯,仍折出去。”18

以杜诗为例,只是为了论述的方便,以诗题为中心的批评实践,并不局限于杜诗,原题批评实际上是一种应用普遍的批评方法。杜诗之外,可以先唐的古诗为例。清人张玉穀《古诗赏析》,与金圣叹一样,强调看题的作用。19例如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评曰:“此两截题格也。前六,先叙石壁之景,游壁之乐,而以‘出谷’二句点清竟日,落到还湖。中六,则叙湖中所见晚景,趋径偃扉,又透题后。后四,总上两层,约指其趣,自悟悟人,咏叹作结。”20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评曰: “此三截题,过涧一截,越岭一截,溪行一截也。须看其点次错综处。”21张玉穀的发明是截题,先分清诗题的层次,然后再分析诗与题的关系。22

张玉穀的另一发明,是将原题批评推衍到诗序,在解说陶渊明四言诗时指出:“陶公四言,如《停云》、《时运》之类,止摘首句二字为题,体仿《三百》,而序语仿卜子小序,实则题也。读者须识其疏序即疏题布置匀、归宿密处。”23陶渊明《游斜川并序》,诗与序两相重叠,张评曰:“首四,直从五日兴怀,及时出游冒起。‘气和’四句,叙游斜川,写景处皆应序语。 ‘班坐’二字,已藏邻曲异同。‘迴泽’四句,写望曾丘,亦括序语。后八,点清同游,即搭入饮酒,从酒生情,忽忧忽乐,序中‘悲日月’二句意,插带得无限曲折。”24诗题与诗序之间从来没有明晰的分界,不同作者有不同的使用习惯,文献传衍中也时有混淆的情况,与其强分彼此,不如笼统地归并为文本的附属要素。因此,原题批评推衍到诗序,完全顺理成章。

注释:

① (清)单复《读杜愚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4影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天顺元年朱熊梅月轩刻本弘治十四年重刻本。以上诸例依次分见于页168、173、29、110、30。

② (清)金圣叹《唱经堂杜诗解》卷一,《金圣叹全集》诗词曲卷,凤凰出版社2008年,页614。

③ (清)金圣叹《唱经堂杜诗解》卷一,同上,页624。案:卷四《宇文晁尚书之甥崔彧司业之孙尚书之子重泛郑监前湖》之后,有一段评论,与此差似,但在举例上似有矛盾:“古人诗,有诗从题出者;有题从诗出者;有诗之所无,题补之者;有题之所无,诗补之者;有题与诗了不相关者;有诗与题融然一片分开不得者。如此律,固诗与题一片者也。”(同上,页823)

④ (清)金圣叹《唱经堂杜诗解》卷一,同上,页628。

⑤ (清)乔亿《剑谿说诗》卷下,同上,页1103。

⑥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九引黄生语,中华书局1999年,页1670-1671。案:语出黄生《杜工部诗说》(清康熙三十五年一木堂刊本)卷二,但文字较略。

⑦ 络索题,语见《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卷一孙逖《和左司张员外自洛使入京中路先赴长安逢立春日赠韦侍御及诸公》诗后解说。

⑧ (清)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卷之四上,《金圣叹全集》诗词曲卷,同上,页152、163。

⑨ (清)金圣叹《唱经堂杜诗解》卷二,同上,页710。

⑩ (清)金圣叹《唱经堂杜诗解》卷三,同上,页777。

11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卷首《杜诗凡例》,同上,页22。

12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九《堂成》,同上,页735。

13 《杜诗详注》中就有不少自相矛盾的评论,如卷九《野老》评曰:“诗成后,拈首二字为题。” (同上,页748)卷十《畏人》评曰:“诗成后,拈畏人二字为题。” (同上,页881)

14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同上,页847-848。

15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八,同上,页645。

16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一,同上,页23-26。

17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三,同上,页1153-1155。

18 (清)金圣叹《唱经堂杜诗解》卷三,同上,页723-725。

19 (清)张玉穀《古诗赏析》卷十六谢惠连《捣衣》评曰:“看题勿混。” (许逸民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页372)

20 (清)张玉穀《古诗赏析》卷十六,同上,页369。

21 (清)张玉穀《古诗赏析》卷十六,同上,页370。

22 (清)张玉穀《古诗赏析》卷十九任昉《赠郭桐庐出溪口见候予既未至郭仍进村维舟久之郭生乃至》,评曰:“前六,先将题中层次一一叙清。”(同上,页451)

23 (清)张玉穀《古诗赏析》卷十二,同上,页284。案:疏题,其实也是上文讲的还题,而在用语上更接近试律的诂题,即是说,诗有如题的传疏。

24 (清)张玉穀《古诗赏析》卷十三,同上,页296。

猜你喜欢

诗题金圣叹杜诗
奇才金圣叹
金圣叹刑场别子
诗题漫议
杜诗学文献研究的重要创获
——评王新芳、孙微《杜诗文献学史研究》
本期资深大厨:金圣叹
明诗制题之叙事*
宋代杜诗旧注整理与研究
——以宋代蜀人三家杜诗注辑录为例
贫困无田杜太守
从源于杜诗的成语看杜诗的锤炼艺术
唐代试律诗诗题用典与唐代史鉴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