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县塔屿岩画群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2011-11-19陈立群
陈立群
东山县塔屿岩画群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陈立群
2007年11月,由福建博物院、东山县博物馆与美国夏威夷毕士普博物馆等单位联合组成的东山史前文化考古队,在塔屿发现了1处太阳纹岩画。2010年7月,该考古队再次于塔屿发现7处太阳纹岩画,两次共发现8处,成为迄今为止福建境内发现规模较大的岩画群。笔者对首次发现的太阳纹岩画作过报道[1],现对整个岩画群作一番介绍和初步研究,为日后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并以此求教于方家。
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东山是一个紧邻大陆的海岛县,位于福建沿海最南端。塔屿(又称东门屿)位于东山县铜陵镇铜山古城东面海上,相距约1500米。塔屿地理坐标N23°43′53.5″,E117°32′44.5″,最高处海拔78米,面积约1平方公里。因主峰有始建于明嘉靖5年(1526)的文峰塔而得名“塔屿”,又因位于铜山古城东门外而称“东门屿”。塔屿岛上花岗岩遍布,巨石跌宕,植被良好,主要树种有木麻黄与相思树等。岛上除了顶峰的文峰塔,东北面山腰尚有“云山石室”、“鹰咀岩”等黄道周少年读书处遗迹以及多处明清时期的摩崖石刻。由于风光秀丽,人文殊胜,它与温州的江心屿、厦门的鼓浪屿、台湾的兰屿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屿。
岩画群分布在塔屿顶峰文峰塔东南方向的步道两侧,全部集中在文峰塔附近。为方便叙述,离文峰塔最近也是首次发现的一处岩画,权称“第一地点岩画”,其余7个地点的岩画自近及远,依此类推。
二、岩画群简介
该岩画群均以光芒四射的太阳为题材,凿刻在岩石之上,画面宏大。太阳呈半圆形或圆形,以若干放射线条代表太阳光芒。岩画采用凿刻法绘制,线条粗犷简约,风格独特。
(一)第一地点岩画
该岩画位于文峰塔东南方向的步道右侧,离塔约30米。岩画的东北、北、西三面巨岩林立,抬头见石;南面与东南面则临近裸岩陡坡,面对大海,视野开阔。岩画的前面有一块15平方米的平地,左右两侧也有小面积较平坦的地面或岩面。该地点除岩画本身外,尚有与岩画似有密切关系的带人工凿痕的石块,另有凿刻岩画的岩石与另外两块岩石相依靠所形成的洞穴,它们很可能构成以岩画为主的古文化遗迹。因此,有必要作详细的介绍。
1、岩画
岩画面朝东南,方向为南偏东60°。岩石呈不规则形状,略向西北倾斜,高3.4米、宽4米、厚2.3米。岩画所在石面较为平整,岩石右下部插于地下,左下部由于风化崩缺而悬空,缺口处有一石块抵于岩石与地面之间。崩缺部位的上缘呈圆弧形,距地表0.85米,在圆弧形边缘之上,雕刻着9道放射线,形似太阳光芒。
太阳纹直径1米,9道放射线刻痕长短参差不齐,由左向右长度分别为22、47、25、15、26、32、58、46和59厘米,每道放射线均起于圆弧形边缘。刻痕起端粗大渐向末端收小,刻痕宽2~12厘米、深1~3厘米。从总体上看,刻痕较深重而圆润,光芒线显得生动自然。在岩画所在部位的石面上,另有因风化而自然形成的类似放射状的条纹,这些条纹或直或曲,深浅不一,隐约而模糊。据观察:左起第二、三道放射线的末端,均与弯曲而模糊的自然条纹相对接;右起第二道的放射线,上半段为较深而微曲的自然条纹,下半段则经人工凿刻,使自然条纹与圆弧形边缘相连接,自然条纹与人工刻痕的连接处留有生硬的接痕,此外,尚有一些长短不一的放射状自然条纹,均较模糊地分布于人工凿刻的光芒纹之间,两者的区别是清晰可辨的。
2、带人工凿痕的石块
岩画之下有一块大石抵于岩石与地面之间,石块呈不规则形,其东南部凸出岩画面0.4米,石块高0.8、宽1.6、厚0.9米。在岩画的正下方部位,石块顶端前侧的斜面被凿出一个有后壁的小台面,台面距地表0.44米。台面微倾,中间宽,两边渐窄,长0.75、最宽处0.2米。后壁微后斜,最高处0.11米,两边亦渐收小。
3、洞穴
洞穴位于岩画背面之下,它主要是由两块大岩石呈人字形相抵所形成的,即岩画所在的岩石向后靠在一块更大的岩石上所形成的一个隐蔽空间,上述带人工凿痕的大石块,恰好处在洞穴东南部缺口的位置上。洞穴南北长3.4、东西宽0.7~2.4、高1.2~1.6米。洞内地面平整,上不露天,洞口在南北两侧,岩画之下也有岩隙可透视洞内。总体看洞穴与岩画浑然一体,构成该文化遗迹十分特殊的小环境。
(二)第二地点岩画
该岩画位于文峰塔东南方向的步道左侧,距第一地点岩画约30米。岩画凿刻在一块高5.9、宽4.8、厚3.5米岩石的中心位置上,画幅高2.1、宽1.5米,岩画面向南偏西48°。画面上的太阳呈椭圆形,垂直直径1.45米,圆的下端残缺,圆内近似S状沟将该圆分成左右两半,看上去像女阴。太阳上半部有12条人工凿刻的放射线,线条长30~90厘米,长短不一,线条最宽2.5厘米,深2~3.5厘米,向上逐渐变细变浅,直至消失。
(三)第三、四地点岩画
该岩画与第二地点岩画相距仅几步之遥。岩画凿刻在一块宽7.7、高2.7、厚2.8米的芒果状岩石面上,面向南偏西70°,画面宏大。岩画利用巨石底部有一宽2.5、高1.2米的孤形凹缺,再凿上20条放射线,线条长短稍有差别,最长达1.45米。与其它地点不同的是,放射线大都非直线,向上延伸后便开始弯曲开叉,使画面布满由曲线组成的窑变般的图案,而且在画面上方,即岩石三分之二的高度上,有一条横切岩石面的直线,只有少数向上延伸的曲线穿越该直线。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曲线,是人工所为还是自然裂纹,因风化严重而难以辩认。因此,该岩画是值得进一步辩认与研究的。
凿刻岩画的芒果状岩石叠压在另一块更大而又平坦的磐石边缘,故岩画前是宽阔平坦的石面,可容数十人伫立其上,极目海天,而且该岩画与第一地点岩画一样,凿刻岩画的芒果状岩石与后面几块岩石相依靠,构成一个洞穴。第四地点岩画即位于洞穴内、第三地点岩画的背面。洞穴长11、宽3、高5.5米,有出入口,可容10余人。洞壁右上方有一半圆形凹陷,5条放射线自上而下,最长达1.7米,但线条较浅,轮廓略显模糊。由此看来,它与第一地点一样,很可能是一处理想的宗教活动的场所。
(四)第五地点岩画
该岩画位于文峰塔东南方向的步道石台阶的左侧,这是一块高4.5、宽4.98、厚1.5米的岩画,岩画凿刻于岩石中间,画面向北偏东28°,可惜画面部分被现代新修的石台阶遮挡。代表太阳的岩画是岩石底部一处半圆形缺口,直径2.5米,半圆上缘存有3条放射线,其它射线可能被台阶遮挡。射线最长1.1米,既粗又深,最粗超过10厘米,最深10厘米,画面十分清楚、而且十分形象。
(五)第六地点岩画
该岩画位于步道石阶右侧、第5地点岩画的对面。这是一块近似四方形磐石,岩画凿刻于磐石平整的顶面。磐石顶南面边缘有一处孤形凹缺,孤宽2.6米,孤向内凹进0.7米。孤形边缘刻有10条放射线,最长的射线达1.46米。
(六)第七地点岩画
该岩画位于文峰塔东南方向步道的左侧,与前一个地点相近。岩画凿刻于一块高1.7、宽2.7米的近似长方形的岩石上。岩石左下方有一右半圆凹陷,6条放射线向右、向上放射,最长射线为46厘米,画面向北偏东30°。
(七)第八地点岩画
该岩画位于文峰塔东南方向步道的左侧,在巨大的基石上竖立一块高5.2、宽5米的岩石,岩石左上方有一右半圆形凹陷,直径达2.5米,共有19条放射线,最长的射线达1.7米。岩画面向南偏东30°。岩画下方的基石向前凸出,很像是个高高的祭台。“祭台”下是宽敞的空地,适合在这里举行宗教活动。
三、初步研究
(一)岩画群的类型与性质
中国岩画的分布一般被划分为北方、西南和东南三个系统,每个系统的岩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明显不同的地域特征。塔屿岩画地处东南沿海,以自然崇拜为题材,内容为光芒四射的太阳纹,岩画的制作采用凿刻法,明显属于东南系统。值得注意的是,塔屿岩画在凿刻之前,原来的石面上即有类似放射线的自然条纹,这些条纹下方的岩石崩缺处,恰好呈现如日轮一般的圆弧形。历经千百万年风化作用的花岗岩表面,所呈现的纹理形貌是千姿百态的,有时它便巧合了人类的想象。因此,塔屿岩画是一处因自然象形而被人类进一步加工利用的岩画作品。就目前所接触到的岩画资料看,尚未见有类似的报道,这应是塔屿岩画与众不同之处。
塔屿岩画群另一个独特之处,即大都以半圆形来表示太阳。当然,这并非绝无仅有,我国青海岩画中也曾发现一处半圆形太阳神岩画。“该画面为一半圆形加光芒组成太阳图形,寓意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之意,也是岩画中一幅独特的表现太阳和太阳神的岩画。”[2]据此,塔屿岩画群以半圆形表现太阳,是否寓意太阳从塔屿或从海平线上升起之意?是不是反映了原始先民在漫长寒夜中对太阳的渴望以及当太阳初升时的喜悦心情?
原始人类的自然崇拜,主要体现在对天体的崇拜,其中太阳形象的描绘最多。太阳崇拜在世界各地也最为普遍。太阳普照大地,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带来生命和繁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即有尧帝派官员祭祀太阳的记载,在江苏连云港,有被称为“东海边上的太阳石”的岩画遗迹。
塔屿位于东山岛铜陵镇东面,秋冬两季,在当地居民眼里,太阳是从塔屿升起的。由此推测,原始先民常见太阳从塔屿升起,便可能认为那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这可能成为古人为什么在这里凿刻太阳岩画,并将它作为祭祀太阳神场所的主要原因。原始先民可能曾在岛屿上寻找过太阳的踪影,当他们发现天然太阳纹图案赫然显现于岩石之上,且画面向阳,视野开阔,周围有大大小小地坪分布,又有洞室天然生成,便认为这是具有太阳神灵的所在,并因此产生了创作的灵感与冲动。因为巫术统治时代,在宗教意识浓厚的先民看来,这一切应是共同构成一个富有象征意味的场所。于是,他们认定这一地点具有神性,并对岩石上的天然太阳纹进行因势象形的加工,使形象更加清淅。匈牙利学者米哈伊·霍珀尔博士在谈到岩画研究的方法论时指出:“在今天分析岩画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考虑作为符号的岩石图象,而且要考虑符号的制作和作为框架起作用的整个仪式活动”;“这些图象是在刻绘处(或许是圣地)发生过的复杂社会活动的一种残留物”[3]。塔屿太阳纹岩画群主题鲜明,画幅较大,光芒线表现得粗重而醒目,应是一处较为典型的祭祀太阳神的宗教活动圣地。
第一地点岩画前的那块带人工凿痕的石块,顶部前侧被凿出一块平面,像一座小供台或矮背石凳。如果背靠画面端坐其上,则感到无论坐面高度或人体重心都是较为适当的,而且背面大型的太阳纹如同佛像身后的佛光一般披于人的头肩之上。也许,这“石凳”就是祭祀活动中作为太阳神化身的巫师的交椅。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地点和第三、四地点岩画的天然洞穴,很可能曾是原始先民暂住的岩棚,也可能是与太阳神崇拜、生殖崇拜有关的活动遗迹。
第二地点岩画十分耐人寻味,岩画中代表太阳的椭圆形看上去酷似女阴,究竟表现的是太阳或是女阴?抑或以两者的叠合来表示阴阳的结合。在原始自然崇拜中,太阳通常被认为雄性,太阳崇拜包含生殖崇拜。这里雄雌重叠,是否表达了一种强烈的生殖崇拜意识?户晓辉说:“人类在认识到男性的致育能力之后,很快就将太阳光线认作大地母亲之所以能够孕育万物的‘原因’”;“将太阳与男性生殖器认同的确是一个跨文化的思维定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把太阳发出的光线类比为箭。”美国著名比较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认为这一观念可以上溯到史前人类以狩猎为生的时代,在几乎所有狩猎民族的神话中,太阳都是伟大的猎手,他的狩猎武器就是箭。我们可以举出巴比伦的太阳神马杜克、中国的太阳神羿以及古希腊的太阳神阿波罗等。云南仓源岩画的太阳神形象为一手执弓、一手握箭站在光芒四射的太阳之中的人形。弓箭在远古文化中也是直接被类比或认同为男性生殖器的”[4]。陈兆复列举西藏日土县任姆栋一幅岩画来证明祭祀太阳神所包含的生殖崇拜含义:“描绘在最显赫位置作为祭祀活动主体的是画幅上部刻的太阳、月亮和男女两性的生殖器,都刻得很大。特别是两性的生殖器表现得更为突出,也更具体……把祭祀太阳神和生殖神的宏大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5]。综上所述,古代岩画的创作首先是原始先民出于实用性和功利性目的的,以太阳纹为主题的岩画大都与太阳神崇拜与生殖崇拜相关联的,塔屿岩画亦应作如是观。
(二)岩画群的年代和族属
2007年11月,中美联合的东山史前文化考古队曾对塔屿进行历时2天的田野调查,但因岛上除了裸露的花岗岩,便是厚厚的砂积层,植被又过于茂密,地面遗物不易被发现。但此前由县文体局退休干部陈坤生先生和业余考古爱好者林爱强,分别在岛上采集到石斧和石锛各1件。因此,目前只能权以2件采集石器来考证岩画的年代。
2件石器采集于岛屿北部海滩与矮丘交接处的同一地点,均为大型石器,通体磨光,器体厚重。石斧平面呈常形,刃口及顶端均微弧凸,长16.1、最宽处8.2厘米。石锛呈长方形,平顶,刃口微凸,刃口截面呈直线形,长17、最宽处7.1厘米。常形石斧一般早晚期皆有,难以断代,石锛则量大,地域及时代特征相对明显。在东山本岛历年调查采集的石器中,有大量属于浮滨文化典型特征的凹弧刃石锛,多数为大、中型,这种刃口截面呈凹弧形的石锛一般从平面看都是直刃的。东门屿采集的这件石锛除了刃口与之相异外,从材质、形体及横断面形态等方面看,两者的总体风格是一致的,在浮滨文化的石锛中,也有少量刃口微凸,刃口截面呈直线形的。在我国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的研究中,以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东南地区早期古文化被划分为七个基本区系,其中的粤东闽南区分布在晋江、九龙江和韩江流域范围内。东山县即位于九龙江与韩江之间。吴春明在分析比较了东南沿海丘陵山地地带的土著文化群后指出:“晋江、九龙江、韩江流域所在的粤东闽南地区的早期古文化包括了新石器时代前期的石尾山—富国墩式、陈桥—腊洲山式两个阶段类型,新石器时代晚期为龙山时代的左宣恭山—大帽山类型,新石器末期为夏商之间的虎头埔—蚁山类型。青铜文化分成西周前后的浮滨类型,东周秦汉初的头岭—犁头山类型两个阶段,后者逐步进入早期铁器时代”[6]。从塔屿采集的石器看,在这一地区的早期古文化中,只有浮滨文化时期才流行这类大型石锛,浮滨文化之前或之后的文化类型中则罕见这类大型石锛。如东山的大帽山及其同类遗址,惠安的蚁山及其同类遗址。再如近期发掘的惠安音楼山遗址、晋江庵山遗址、东山白塘澳遗址,均属于前述虎头埔—蚁山类型,都没有发现这类大型的石锛。关于浮滨文化的年代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约当商晚至西周期间,因此,塔屿岩画的年代应与之相当。近年发掘的漳州虎林山遗址是浮滨文化的一个典型的地方类型,在该遗址的陶器上发现的人形刻符,与华安汰内仙字潭岩画的人形刻符极为相似,它解决了多年来仙字潭岩画研究中悬而未决的年代问题,是一处十分重要的考古发现[7]。另外,我国著名的岩画断代专家盖山林先生在论述我国南北岩画艺术风格差异时指出:“但是,还有一点是南北方共同的,即就整体风格讲,石器时代岩画以写实为主,青铜时代之后,即以象征为主。”[8]
由此可以推测,塔屿岩画与仙字潭岩画的作者可能同为活动于这一地区的土著先民,其族属应是商周时期“七闽”中的一支。
(三)塔屿岩画群的学术意义
岩画是古代先民记录在石头上的形象性史书,是一种历史文化的载体。它一开始就与人们的劳动生产、社会生活、宗教信仰等紧密相关。盖山林在评述岩画意义时指出:“对于治民族史、民族学、民俗学、原始宗教、艺术史、经济史、神话学、哲学史、美术史的学者来说,更像进了一个用图形堆满的资料库,从中可以汲取丰富的营养,搜集到翔实而形象的第一手资料。”[9]
除此,塔屿岩画作为孤岛上的岩画群,它的形成具有必不可少的前提就是航海,而航海又是与海洋文化传播密切相关。因此,它还具有史前航海史、文化传播史研究的学术意义。
世界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表明,著名的考古学大师张光直教授关于南岛语族祖先文化起源于大陆东南沿海的观点已被国际学术界绝大部分学者所认同[10]。南岛语族指的是操南岛语系的民族,其分布地区东至太平洋东部的复活节岛,西至印度洋的马达加斯加,北至夏威夷和台湾,南至新西兰,其主要的居住地区包括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张光直先生还指出,福建史前先民在国际学术界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即“南岛语族”(Austronesian)或“原南岛语族”(Proto-Austronesian)[11]。可见,福建东南沿海地区作为南岛语族祖先文化的发源地是没有问题的。
东山岛地处福建东南沿海地区,与台湾一衣带水,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在史前文化传播中,尤其是在南岛语族祖先文化的传播中,发挥着桥头堡的作用。这一点已被“东山陆桥”和大帽山贝丘遗址的考古研究所证明。可以说,东山岛就是南岛语族祖先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而塔屿岩画群应是环太平洋文化圈众多岩画中的一个点,其作者便是南岛语族祖先之一。因此,在太平洋岩画群体中,有不少与塔屿同样以太阳为主题,并同样用放射线来表现太阳光芒的岩画是不足为奇的。但就创作手法及其风格而言,塔屿岩画群与目前发现的南岛语族岩画是有一定差别的。一般认为,人类的居住环境,是其生活方式、文化形式的决定因素之一。因此,这种主题、性质相同而形式有异的现象,是否体现它在文化传播中因地域不同、生活环境变化必然导致的嬗变与发展?这是塔屿岩画群向人们提出的新课题。它最重要的学术意义,就在于此。
注释:
[1]陈立群:《东山县塔屿岩画的发现与初步认识》,《福建文博》,2008年第3期。
[2]梁振华:《桌子山岩画》,文物出版社,北京,1998年9月版。
[3][匈]米哈伊·霍珀尔:《萨满教的起源与西伯利亚的岩画》,《西域研究》1996年第2期。
[4]户晓辉:《地母之歌——中国彩陶与岩画的生死母题》,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1月版。
[5]陈兆复:《古代岩画》,文物出版社,2002年2月版。
[6]吴春明:《中国东南土著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观察》,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版。
[7]陈兆善、杨丽华:《虎林山遗址》,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8][9]盖山林:《中国岩画》,广东旅游出版社1996年8月版。
[10]焦天龙、范雪春:《福建与南岛语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5月版。
[11]张光直:《新石器时代的台湾海峡》,《考古》,1989年第6期。
责编:何耐
作者单位:(福建省东山县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