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分析

2011-11-17孙维华粟美栖

中国医学创新 2011年21期
关键词:乳腺肿瘤普外科治疗

孙维华 粟美栖

作者单位:418000 湖南省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孙维华

【摘要】 目的 探讨患有乳腺分叶状肿瘤的患者其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阳性体征、鉴别诊断、正确诊断、治疗方案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2000年5月~2010年7月收治的45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在45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中,良性占11例,交界性占3例,恶性占31例,依据患者其发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以及是否有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等相关因素,对其中14例患者行局部切除术,对25例患者行乳腺单纯切除术,对6例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41例患者获得随访,6例患者局部复发,3例患者经远处转移后死亡。结论 乳腺分叶状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并且非常容易误诊与漏诊,因为其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均缺乏特异性。所以在治疗上应该严格结合患者的病史、其肿瘤的大小以及其病理类型等相关因素, 合理的选择术式与治疗方案,对患者加强术后的随访,从而提高患者手术其预后。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治疗; 普外科

乳腺分叶状肿瘤临床上非常少见,其构成是由上皮与纤维两种成分,大约占女性患者乳腺肿瘤的0.3%~0.9%[1,2]。其大体切面为分叶状或囊状,因此称之为乳腺分叶状肿瘤[3,4]。本文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2000年5月~2010年7月收治的45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对其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阳性体征、鉴别诊断、正确诊断、治疗方案及其预后做相关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科室2000年5月~2010年7月收治的45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4~68岁,平均46岁。患者病程在6个月~5年时间不等。其主诉大多有乳腺的无痛性肿块并且生长较缓慢。其中有25例患者肿块在短期内增大迅速,肿块均为单发。其中肿块位于乳腺其外上象限的患者20例,位于内上象限的患者12例,位于外下象限的患者9例,位于乳腺中央的患者4例。其肿块的直径在2~18 cm之间,平均大约为10 cm。乳腺分叶状肿瘤大多呈卵圆形或者呈圆形,多数可有分叶,并且边界较清楚,其质韧无粘连。患者肿块均没有发现与其皮肤或胸肌相粘连,也未发现其发生破溃的现象,患者出现局部的皮肤血管有怒张的情况占18例,患者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的肿大占10例。患者术前有22例应用细针穿刺进行细胞学检查,可以见到上皮细胞的增生或者可以见到变性纤维结缔组织。有14例患者行局部切除术,有25例患者行乳腺单纯切除术,有6例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1.2 手术方式 45例患者均先行局部的肿块切除术,在术中应用冰冻切片,良性占11例,交界性占3例,恶性占31例;有6例属恶性,行乳腺癌的改良根治术,在术后应用表阿霉素进行化疗。

2 结果

在45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中,良性占11例,交界性占3例,恶性占31例,依据患者其发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以及是否有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等相关因素,对其中14例患者行局部切除术,对25例患者行乳腺单纯切除术,对6例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41例患者获得随访,6例患者局部复发,3例患者经远处转移后死亡。

3 讨论

CP(乳腺分叶状肿瘤)因其肿瘤切面表现为肉样,并且组织学也表现为多样化,进而与临床的过程不具有规律性的关系,其生物学行为更难能预测,正因如此,对于该病命名较多[5]。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此类肿瘤多为良性,且因有囊状与分叶状的特殊外观得名[6]。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于该病其病因并不十分清楚。临床表现主要是无痛性的单发肿块,临床起病隐匿, 缓慢进展,并且病程相对较长,在短期内其肿块增长迅速的则较为少见。依据其组织学的特点分为良性乳腺分叶状肿瘤、交界性乳腺分叶状肿瘤与恶性乳腺分叶状肿瘤三类。其可在任何年龄组发生,多数为中年女性。其病程无特异性,最长能够达到数十年,临床表现多为乳腺的无痛性肿块,生长速度缓慢,但经常有在短期内进行迅速的倍增等临床特征。肿瘤多位于乳腺其腺体的组织内进行性生长,并且多数表现为大而孤立的肿块,具有分叶,多表现为卵圆形或者圆形。正因其表现为膨胀性的生长,并保持较为完整的包膜,周围的组织也多无浸润性生长,所以其边界较为清楚,并且与周围皮肤以及胸肌不发生粘连,进行触诊时有囊性感,一部分患者还伴有同侧肿大的腋窝淋巴结。其瘤体增大明显时能够见到表面皮肤薄而光滑,颜色为紫红色,其皮温稍高,能够发现明显的曲张静脉,这可能是由于乳晕区的慢性炎症或者周围软组织的硬化挛缩所致。

CP(乳腺分叶状肿瘤)是由间质成分和上皮成分所组成,其病理的诊断依据是乳腺分叶状肿瘤边缘的具体情况,其间质细胞的丰富程度,其细胞生长的程度等,细胞的核分裂相和多形性等。乳腺的影像学价差以及乳腺的超声检查对于诊断乳腺分叶状肿瘤有一定的局限性,诊断价值不高。因为其生物学的行为难以进行预测,所以术前应用穿刺细胞学进行检查、应用活组织病理进行检查以及应用术中的冰冻切片进行检查则应该采取多切片、多部位取材,避免漏诊。应用手术进行切除是目前对乳腺分叶状肿瘤进行治疗的一个首选方法。术中应应用冰冻病理进行检查,用以决定其手术的方式;而对于其术后复发纤维腺瘤的病理检查则应在多处进行病理切片检查;而当应用病理诊断困难时,则应该适当的扩大其无瘤切缘。

综上所述,本研究中的45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良性占11例,交界性占3例,恶性占31例,依据患者其发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以及是否有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等相关因素,对其中14例患者行局部切除术,对25例患者行乳腺单纯切除术,对6例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41例患者获得随访,6例患者局部复发,3例患者经远处转移后死亡。对以上资料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乳腺分叶状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并且非常容易误诊与漏诊,因为其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均缺乏特异性。所以在治疗上应该严格结合患者的病史、其肿瘤的大小以及其病理类型等相关因素, 合理的选择术式与治疗方案,对患者加强术后的随访,从而提高患者手术其预后。

参考文献

[1] 吴耀华,代文杰,姜洪池.乳腺分叶状肿瘤的诊治进展.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7(6).

[2] 平金良,章步文.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实用肿瘤学杂志,2005(6).

[3] 王芳,孙太明.10例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05,3(4).

[4] 顾岳山,屈翔.乳腺分叶状肿瘤7例临床分析.北京医学,2005,27(9).

[5] 徐海洲,吴峰.乳腺分叶状肿瘤26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0,5(36).

[6] 李伟,郝志强,刘景坤.乳腺叶状肿瘤12例临床分析.临床军医杂志,2007,35(5).

(收稿日期:2011-05-19)

(本文编辑:梅宏伟)

猜你喜欢

乳腺肿瘤普外科治疗
精细化管理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微信在小儿普外科护理单元管理中的应用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围手术期护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具体运用
复合麻醉在乳腺肿瘤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研究
基于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的乳腺肿瘤辅助诊断模型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超声与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