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本培训:未来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

2011-11-17王亚娟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1年9期
关键词:校本培训继续教育教师

王亚娟

[摘要] 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单位,由教师所任职的学校根据教学的需要自主确定培训计划、自主设计培训方案,组织教师在岗研修和学习的继续教育活动,其目的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进而提高国家的整体教育水平。实施校本培训,不仅可以缓解我国地域广阔,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任务重、经费短缺等困境,还可以与教师的离职培训形成优势互补,成为未来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

[关键词] 校本培训 教师 继续教育

在我国,“校本培训”的概念最早是在1999年11月教育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中提出的,为“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和国务院批转的《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校要加强自身建设,制订本校教师培训计划,建立教师培训档案,组织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单位,由教师所任职的学校根据教学的需要自主确定培训计划、自主设计培训方案,组织教师在岗研修和学习的继续教育活动。校本培训以学校和教师的发展需要为出发点,立足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充分张扬教师的主体性,具有由教师个人提出培训计划、目标,由学校自主负责的特征,其目的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进而提高国家的整体教育水平。

校本培训的特征

1.校本培训的目标具有发展性

校本培训的目标是直接指向学校本身发展的。它的目的可以从两方面来揭示:其一,它从独特的视野和维度来考虑学校的整体发展,致力于改善个体、群体和学校三者的关系,使之可以达到优化。其二,它着眼于教师提高解决即时教育情境中所遇到的一切实际问题的能力。

2.校本培训的内容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和灵活性

校本培训的内容是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设计和实施的,其内容是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求什么选择什么”的原则确定的。针对性指其内容是因人而异来选择和取舍的,培训结果可直接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从而填补了培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更能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前瞻性是指校本培训的内容既着眼于教师对当前问题的解决,又考虑到未来的发展趋势。灵活性指校本培训的内容可以根据各方面的实际灵活调整,更能在教师专业成长中扮演“及时雨”的角色。

3.校本培训的方法决定教师有较强的参与性

校本培训在方法上强调教师本人的反思、体验。它通过教师对自身教育工作的反思、体验,不断深化相关认识,进而逐步接近教育理论的内核,使其成为有生命之物。这种培训的优势在于,它不仅是民主和参与式的,还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校本培训:未来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

1.校本培训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成员,从而更有效地发挥教育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作用以及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教师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人,所培养的人才的素质和质量,影响着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质量决定着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水平。没有高素质的人才保证,就没有社会的良性发展,就难以实现全面现代化。当今世界,国力的竞争,更主要的表现在人才的竞争,没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就难以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因此,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不应受到忽视。校本培训作为一种便捷的途径使得教师的专业成长落在实处。

2.校本培训有助于落实教师教育创新

教育创新能力是教师成就自我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创新关键在于教育思想和观念、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创新。这种能力的有无对教师来说至关重要,教师在复杂的教育情境中,评价自己行为的后果,形成工作的主动性、能动性和自觉性,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好、更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正是在教师的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中,使教师拥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教师可以依靠这些经验生成火花,产生顿悟。而教师实践智慧有一个重要的规定就是教师能够顿悟。因此,教学实践,教学反思是有助于教师实践智慧养成的。而教师的实践智慧的提升,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拥有极大的自主权,能够灵活地、有针对地采取具有创新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校本培训及时、切实,便于针对时代的特点,捕捉最先进的信息,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适时、有效地使教师了解崭新的教育理念、学科发展等,以丰富教育思想,创新教育实践。因此可以说校本培训是落实教育创新的有效路径。

3.校本培训有助于提高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

长期以来,教师的角色总是被定位在忠实地执行既定的课程上,其自身在课程设计、开发、实施及评价等环节中几乎都是被動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换,教师在课程中的作用不再被局限于忠实地执行既定的课程上,他自身就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角色不再是把别人编制好的课程,按照某种设计好的套路和方式机械地传递给学生。他本人就是课程的设计师、课程的评价师,他在课程活动中的能动作用是不能低估的。教育部新颁布的课程标准规定,在新的课程结构中除了国家课程外还有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随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立足于本地、本校的实际来开发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便成为当务之急。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将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专业能力之一。通过校本培训,能够不断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和相关技术,并且能够使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不断获得专业成长。

4.校本培训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

由于教师工作对象的特殊性,使得教师的工作具有极大的创造性。作为教师不能一味等待他人的研究并全盘照搬他人的研究成果。那不仅会使自己处于被动,也很难跟上时代发展。因此,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即教师除了应具备专业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外,还应具有较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并能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自己在教学中作出的教学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反思,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

通过校本培训可以为教师提供如下帮助:首先,提供理论上的指导。校本培训的一大特点是教育专家和科研人员深入到任职学校内,专家教师共同研究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使教育理论深入到教育实践中去。其次,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校本培训过程中,培训者可在培训基地成立有在校教师参与的课题组,调动从事教育科研活动的热情。再次,提供教育科研方法的指导。校本培训过程中,培训者可对在校教师开展教育研究方法的专题讲座,并在具体的科研活动中,指导教师进行选题、设计研究方案、撰写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最后,帮助推广科研成果。培训者可帮助教师通过发表论文、普及实施、演讲等形式来宣传、推广研究成果。

因此可以说,校本培训不仅解决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矛盾,调动了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同时也对教师的科研过程进行了指导,从而达到提升教师科研素质的目的。

总之,实施校本培训,不仅可以缓解我国地域广阔,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任务重、经费短缺等困境,还可以与教师的离职培训形成优势互补,成为未来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6.

[2]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

[3]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侯爱民.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培训[J].教育探索,2003,1.

[5]朱益明.论校本培训的基本理念[J].教育发展研究,2001,11.

[6]田爱丽.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科研素质的新途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8.

[7]李臣之.课程开发呼唤校本教师进修[J].课程·教材·教法,2001,5.

[8]肖自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校本培训[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1.

[9]尹小敏.校本培训与教师专业发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1.

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陕西渭南

猜你喜欢

校本培训继续教育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农村骨干教师校本培训,痛并坚持着
研析小学校本培训质量管理的方法
关于促进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对初中英语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思考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