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陶艺中的多维表现性
——记宁波第四届当代陶艺展

2011-11-17周剑峰陈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1年2期
关键词:陶艺家陶艺陶瓷

周剑峰陈 超

1、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 杭州 310001

2、宁波博物馆策展人 宁波 315000

现代陶艺中的多维表现性
——记宁波第四届当代陶艺展

周剑峰1陈 超2

1、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 杭州 310001

2、宁波博物馆策展人 宁波 315000

参展艺术家合影

二次元与三维实体的空间形式有所区别,但两者共存于一个物化的实体中。现代陶艺在当代艺术思潮及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其在经历语言转换和观念更替之后,刷新陶艺发展的多元辐射,多维化的表现语言逐渐为现代陶艺家们所关注。

二维;多维化;衍生;

二维的定义:在一个平面上的内容就是二维。二维即左右、上下两个方向,不存在前后。在一张纸上的内容就可以看做成是二维。即只有面积,没有立体。相对之的三维是指在平面二维系中又加入了一个方向量构成的空间系。

我们此次在展览中所提出的二次元是相对于传统造型艺术中的立体概念而提出的。本次展览以“二次元——当代陶艺之平面演义”为主题,追求平面陶艺的美学价值取向,试着探听当代陶艺发展可能发出的异质声响。参加此次展览的有中国美术学院的戴雨享、吴昊,湖南的张尧,景德镇冰蓝公社的周墙、甘道甫,乐天陶社势力范围内的Felicit y Axlief f(英国)、Dere k AU(美国)等二十多位中外陶艺家。在展览中各位艺术家们将着重使用平面化的陶艺语言,力求在立体雕塑类陶艺为主流的创作体系外,延伸一条支脉。纵观当下的艺术表现是二维和三维互相关联的,甚至是多维性的统一。我们在这次展览中所述说的平面,只是相对的平面,是被压缩和精减后的空间维度。二次元为二维空间,即与三维实体的空间形式有所区别。本展主旨将实践当代陶艺在二维平面化领域的无尽可能,将观者的视线在长与宽之间游刃遐想。展览的最终目的是探寻现代陶艺发展的多维视角及表现形式;在看似二维的空间组合里,实现更广大的视觉衍生。现代陶艺作为当下的艺术的分支,有着其固有的特殊性。如众人所知,陶瓷艺术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态,这种形态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单纯和最简洁的,从陶瓷艺术的审美需求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时代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诉求。在视觉影像艺术、多媒体文化、装置艺术泛起的当代,三维空间甚至多维空间逐渐为各领域艺术家们所关注。多视角的切入点使得当下的艺术表现形式较之以前更为宽泛和多样化。当代陶瓷艺术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与当代艺术共生、相融、互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当代艺术发展的整体氛围中,当代陶艺创作观念受到强烈冲击,陶瓷作为一种纯化的艺术媒介语言,更多的承载着艺术家的个性及艺术创造性的表现。在这一大的艺术思潮影响之下,现代陶艺的发展有了其独有的路径;现代陶艺继承了传统陶艺的独特气质与魅力,从物质材料和工艺制作的角度来看,现代陶艺是对传统陶瓷工艺的延续。而传统陶瓷艺术讲究造型的规整、装饰语言的严谨而有序的和明显的实用功能。现代陶艺既承传了传统陶瓷艺术的成形方式,也努力打破原有的条条框框;以更加灵活多变的造型、更加丰富的装饰性语言、更加多样的视觉表现手法,传递着现代人的生活理念和现代艺术的信息,承载着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依恋和对现代文化的精神寄托。

Derek Au《Planeware hutian set》

展厅一角

戴雨享《德泽四方》

相对于当下多元化的艺术视角而言,传统意义上的陶瓷艺术在造型和装饰语言上就显得相对单一。在传统意义上陶瓷艺术是一门基于立体三维造型和平面釉彩装饰表现的艺术种类;二维性与三维性在其中得到有机的统一。相比较之下的现时阶段,当代陶艺跃入无限境界,遵从夺目技艺、注入社会哲思,实用派和非实用派,功能性与非功能性,在经历语言转换和观念更替之后现代,似乎展开了刷新后陶艺的多元辐射。我们可以从此次展览上的众多作品中可窥一斑,灯光、多媒体、综合材料等多种元素在作品中得到运用,使展览作品在整体上显现其多重艺术创作视角。我们知道现代陶艺发展之初就注重精神的外在统一性及表达作用,无论从形式还是到精神上,都注重艺术家个体的原创价值、自我价值的体验。强调个人内在精神的体验,反对艺术体裁化,强调为艺术而艺术。如果艺术家完全陷入对表面效果的追求,其创作必然是狭隘的和缺乏深度的。现代多维艺术表现观念的引入使得现代陶艺对传统创作中的保守因素进行消解和再创造。正是在这种强烈内在诉求的引导下,要求陶艺家们必须打破原有的创作思维模式,在未知的领域探寻新的表现性语言。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现代做陶者们并不是一味孤立地抛弃传统,相反而是以此作为一个坐标或根基,在这一根基上去探源去求索和开垦未知的领域。通过不断地自我认识和自我的否定,对传统艺术表现语言的认识与再认识,在这个过程中,结合现代艺术语言进行再创造。正是这种多维化的再创造使得本土文化观念、审美主张等与国际化艺术语言得以和谐发展。

吴 昊《七闲仙》

众所周知现代陶艺是在上个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迸发出的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当时有美国的彼得·沃克思、日本的八木一夫等,以及一批欧洲的前卫陶艺家,首先对传统陶瓷艺术的表现形式及陶瓷本身内在文化涵义进行反思。这种反思是建立在一种跟传统陶瓷艺术表现形式的背离,这种“背离”是积极的,同时也是有所取舍的。在多元文化语境下,现代陶艺家们经历了迷茫、彷徨,不断寻找创作的方向;从各自的文化语境出发,挖掘陶艺潜在艺术表现元素和人文精神。把陶瓷材料作为艺术形式,作为一种媒介来进行运用,我们需要的是解放艺术媒材。随着信息化和资讯膨胀的发展,包括现代陶艺在内的多个艺术门类的表现形式、材料运用和表现主题都受到信息化时代的冲击与洗礼。诚然这种影响的后果是多方面的,但从艺术史发展的角度上来看是相对积极的。陶艺作为世界共有的材质语言,体现的是起源和发展中,融合艺术与生活的相似性、平等性,特别是当代艺术中的陶艺,则更突显多元文化和多门类艺术间交流的和谐开放。面对如此多元的影响,我们的陶艺家们就需要面临在自我的创作领域担负起重构本土文化价值的任务。就如我们在此次展览所见的那样,现代陶艺家们开始积极的摈弃传统概念意义上的拘谨和匠气,探求在艺术表现形式的语言多样化和创作形式的自由化、多元化。可以肯定的是这在一定意义上这对各个艺术门类的发展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同时这种多元信息化的时代,也为陶艺家们的创作带来更多的思考和探知未知领域。陶艺家们不再满足于以往纯粹单一的表现手法,在创作中积极地寻求更多维的表现形式和装饰语言。力求摆脱传统技艺对艺术形体塑造和作品衍生的束缚,转而投入到作品自身视觉效果的渲染和深度人文精神的表达。当下的陶艺家们在创作作品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诸多的;不仅仅是作品本身材料的、色泽的、形态的、观念的,而且还包括与作品所处的环境,诸如灯光、布局,场地的色泽、质感、音响、空间的整体效应等。由此可见陶艺自身表现方式上的特性固然重要,但却并非是当下陶艺家们所要关注的首要的问题。更多的是将泥土作为表现载体,充分挖掘陶瓷材料潜在的多维表现性,通过多种的表现语言和表现手段来阐述创作者对本土文化语境的体悟和思考。作为一种传统的造型材料,陶瓷可绘可塑,无论是二维半作品还是立体装置作品都能一一胜任。其绘如山水,其塑性万千。陶瓷材料的自身特性决定了它可以在二维、三维甚至是多维的空间之间进行灵活转换。这种可替换性在现代陶艺作品的创作中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越来越多的陶艺创作者们发现陶艺除其原有造型之外,自身装饰手段的丰富性也决定了其多维表现空间的广阔,正是在这种多元视觉艺术的影响和介入下,陶艺创作的多维性被慢慢挖掘出来。由此传统陶艺创作主题的单一性和纯装饰性也转而为探索人对其自我意识的关注与表达,创作的视觉形象拒绝说明什么,不要求去阐释,提倡观看的多元,理解的多元,制作形式的多维化。契合了全球化语境下,艺术家的创作方式被暴露于全球的语言环境里,所选择的创作多维化的问题,即大家不约而同,开始以自身的体验与叙述来维系创作的生命,形成了某种闭合的自由主义观念系统,以此来变革传统创作方式和视觉文化。由此而生的现代陶艺作品所体现的丰富性、多样性不仅对人们已有的审美习惯和认知提出了挑战,而且开创了现代陶艺发展的多元化格局。

陈 超《觅》

张 尧《红飘带系列》

万里雅《wan's》

甘道甫《天 宝》

本次参加展览的艺术家有:周墙、甘道甫、安锐勇、朱迪、郝志雷、张玉山、杨志、吴白雨、Felicit y Axlieff、Dere k AU、余玲玲、戴雨享、吴昊、王成武、余元枫、张春、徐鑫桦、范文斌、杨煜、李顺顺、张一杨、王珍、宋晓龙、叶凤芬、于露露、于佳、丁蔚然、张乐乐、张尧、万里雅、KimKwangSuk、丁晓青、张琪、王洋、Jerem y P.Vaughan、顾晓兰、虞健、蒋丽强、杨超、陈超、雷克海德大学(排 名不分前后)

猜你喜欢

陶艺家陶艺陶瓷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疯狂”的陶艺
学陶艺
做陶艺
陶瓷艺术作品
陶元浴素——中国当代陶艺家黑白影像(NO.2)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陶元浴素——中国当代陶艺家黑白影像(十一)
陶瓷鉴赏
中外现代陶艺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