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2011-11-16刘晓格

新课程学习·中 2011年7期
关键词:探究能力物理教学培养

刘晓格

摘要:时代的进步赋予教学新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下的重要理念。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的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的探究精神。通过探讨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

关键词:物理教学;探究能力;培养

初中物理新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增强适应现代生活能力为目标,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成为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呢?

一、巧妙设计有趣的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激发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兴趣,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关键。初中学生兴趣通常停留在直觉兴趣和操作兴趣的水平上,他们容易被客观事物的新奇所吸引,课堂上创设新颖别致的探究情境和有趣的观察、动手做等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物理现象的奇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在“光的折射”一课中组织学生做“水中捉鱼”的活动,活动内容是:用筷子夹悬浮在水中的“鱼”状物体。要求筷子快速入水,只能夹一次,每人夹十次,比比谁捉到的“鱼”多,同学们兴趣盎然,快速行动,为学生学习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产生追根究底的欲望,从而使他们怀着对知识的渴望主动探究,进而获取知识。

二、注重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物理是实验科学,在教学中,设计探究性实验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因为学生在探究性实验中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成为知识的再发现者。对于课本上的许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都可改为探究性实验。针对要探究的内容作好实验计划、自主设计实验、选择好器材、注意科学的实验方法,引导学生对实验的方案进行评估、交流、取长补短,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与物理知识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主探究。如,在“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实验中,给出水槽、小玻璃瓶、小钢珠、烧杯、水、鸡蛋、果冻、饮料盒、盐等实验器材,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探究的结论,先让学生独立地假设、猜想,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等方法进行猜想,自主设计实验。然后让学生利用手边的器材,一边实验一边探究,学生通过各种实验,得出物体的上浮、下沉及悬浮和漂浮条件。这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对知识的认识更深刻,探究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课堂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探究是摄取知识的精髓。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实验,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实际,在教学的关键处设置疑问,其次要重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演示实验一定要创造条件,深入学生中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得出观察结果,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观察和思考的时间,不要刻意地追求学生得出完整的观察结果,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过程,同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物理现象并说出自己的各种发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例如,在“光的折射”的教学中,我拿一根筷子插入盛有水的碗里,由于我一边引导学生观察,一边在学生中间慢慢走动,学生就发现了问题:筷子偏折了,碗底升高了,甚至有些学生请求我把筷子直立起来看看又会怎么样?筷子变粗了,筷子變短了等等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四、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靠自己独立或小组内协作,完成一些实验,这对学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是真正实现自主探究的重要表现。物理教材“动手动脑学物理”栏目中布置了许多的小制作。如“声现象”中的制作可变调的哨子、制作水瓶琴;“光现象”中制作模型照相机、水滴放大镜;“电流和电路”中制作水果电池等,这些小制作,作为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并给学生留出充足的制作时间。在完成小实验、小制作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注重生活实际,培养探究能力

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相当密切,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学会将学生的探究视点从课堂引导到社会,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及其他学习活动,切实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例如,“生活中的声音”、“比较材料的保温性能”、“生活中的测量”、“电冰箱中的物态变化”、“生活中的光现象”、“自制指南针”等,都离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当近。教学之余,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布置学生利用生活经历来探究新知识、实践新知识。一方面使学生更好地领悟思想和科学精神,经历发现科学的过程,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如何在生活中去学习,在学习中体验科学探究的快乐,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

六、结合物理学发展史,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培养探究品质

物理学发展史实质就是一部科学创新史,创新精神随时随处存在,其中包含的创新思维可以使学生感悟到探究物理规律的方法和技巧。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物理学发展史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品质。例如,在讲电磁感应时,介绍法拉第不怕困难,顽强拼博十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最终发电机的问世。通过物理学发展史的学习,学生不仅为科学家们的艰辛而惊讶、叹服,更为科学家们的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所折服,将他们拥有的浓厚的创造兴趣,执着的追求等深深埋入心底,从而对探索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高尚的探究品质。

总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物理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做好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把学生培养成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火炬中学)

猜你喜欢

探究能力物理教学培养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