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新课标》评价标准的实践应用

2011-11-16黄勇

新课程学习·中 2011年7期
关键词:课程评价中学体育学生

黄勇

摘要:通过对《新课标》评价部分的探讨和研究,把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纳入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针对以上趋势和要求,结合学校所开展的一些实际情况,来探讨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能动作用,把课程评价落到实处。实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突出过程性评价、定性评价、相对评价的价值。

关键词:学生;中学体育;课程评价;

《新课标》对于初中阶段的体育课程评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新课标》力求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而淡化其甄别、选拔功能,并根据这样的原则对教学评价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新课标》把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纳入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以上的评价呢?我们学校体育组的教师认真拟订出实施方案,通过两年来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现将我们的做法总结如下,希望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一、初步探索,了解现状

1.开展小升初衔接交流会,向前任班主任和体育教师了解其学校学生的基本情况。

2.学生自主,填写表格。进入初中后,第一节课就进行学生自我体质了解表格填写,主要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过往病史、体育特长项目及兴趣爱好、体育获奖情况和特殊说明。

3.个别跟进,有效走访。在确定的特长生和特困生(有过往病史)的范围中,经过与家长、前任教师的交流了解,确定学生现在的实际情况从而最终确定名单。

二、知己知彼,明确要求

1.开学初进行学生体质测试,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上级部门要求开展,全方位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通过对测试成绩的分析(标准与自我),让学生知道或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为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数据库,提供真实、有效、可靠的数据,也为接下来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进度的制定提供有力的保证。

2.体质测试后为第二阶段,备课组(以年级为单位)确定本学期的测试内容和要求,包括详细的评分标准及最终成绩的形成方式。尽量做到评价要求的一致性,根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有效的评判,从而区分出好差优劣,使学生知道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进而扬长避短,不断进步。确保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和教学方案的可操作性。

3.每位学生做到事实记录,及时分析。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本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记录本,主要记录的是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测评内容的方式方法和要求。并且对详细的得分和等级情况做好相应的说明,对一些特殊要求要强调,学生事实详细的记录,为此后的数据对比打下基础。这为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监督以及教师评价提供了一个相对标准的评价平台,为我们的过程性评价和定性评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要求学生每次测试后,准确地记录测试的项目、成绩、得分、等级等,及时反思,及时评价,时时监督自己或他人在这个单元内容当中的表现情况,通过长期的记录,学生可以清晰地发现,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自己进步的曲线和幅度。这样一来,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大大加强了学生对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相互监督的参与性。

三、帮教结合,自主管理

1.通过合理安排特长生和特困生比例实施帮教分组,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鼓励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2.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在过程性评价当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引导学生有效开展评价。

3.调动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每节课结束后,小组间要划分等级,通过小组人员的出勤、课堂表现等情况进行打分定级,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我们形成了积累性评价资源,这样有利于学期结束时每个小组基准分的确定,基准分一旦确定,也就意味着本小组的平均分确定。

四、水到渠成,汇集成绩

1.期末成绩的形成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体能(体能达到的水平)、学习态度(练习)、技能;另外一部分是体能(进步的幅度)、知识、情意表现合作精神等。

2.实际的测试成绩及对应的分数等级都来源于学生自己,期末结束时,每位学生上交自己每个项目的测试成绩,小组长、体育教师审核。

3.水到渠成,分数相加,成绩汇集。学生拿到了一个通过自己努力和大家为他评价的真实的、可信的成绩,同时他也为别的同学打出了他们的平时成绩。真正地让学生体会到他们是课堂的主人,他们是课堂主体,教师是他们可信的引导者。

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1.在操作过程中,我们首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接受事物、识别事物、评价事物、改进自我和认识自我的能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放心让学生自己去改进、监督和评价,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

2.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要突出过程性评价、定性评价、相对评价的重要性。因为这三种评价能及时判断学生在学习中的优缺点,并发现学生的潜能,激励学生进步与发展,让学生感受到在课课、时时、教学小单元、教学大单元的学习中不断进步,积少成多,体验到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3.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评价标准,根据评价的结果可以对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标准进行相应的变动,从而设计出符合现在学生的具体标准。与此同时,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相关要求,教师在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时要能综合考虑,这就能让学生基础牢固,充满信心,更能体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六、总结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展开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活动,才能真正地让每个学生都受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调动起学生的能动作用,通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课程评价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何江洪.实施体育新课程背景下学生体育学习成绩评价探究[M].北京: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2010.

[2]郑连坚.学校体育评价的价值取向与发展方向[M].北京:观察思考,2010.

[3]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4]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5]李建平.新课程的学校体育评价[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 浙江省宁波市第七中学)

猜你喜欢

课程评价中学体育学生
学生写话
面向卓越教师的师范生实训课程评价研究
篮球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耐力素质
云计算背景下的学生课程评价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