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塔河油田四区主力缝洞单元油水界面分析

2011-11-16任爱军西北油田分公司塔河采油三厂新疆轮台841604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四区缝洞产液

任爱军 (西北油田分公司塔河采油三厂,新疆 轮台841604)

塔河油田四区主力缝洞单元油水界面分析

任爱军 (西北油田分公司塔河采油三厂,新疆 轮台841604)

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非均质性突出,基质不具有储渗能力,储集空间主要为裂缝和溶洞,油水重力分异速度快,油水分布关系复杂,油水界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油水界面的研究和趋势分析,对研究碳酸盐岩剩余油的分布,油水分布关系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塔河油田四区主力缝洞单元S48缝洞单元,采用压力梯度等方法确定了四区主力缝洞单元原始油水界面,以产液剖面结合生产动态资料预测油水界面变化趋势的方法。

缝洞型油藏;油水界面;压力梯度;产液剖面;生产动态

塔河油田四区奥陶系主要分为S48、S65两个主力缝洞单元[1]及T403-TK469二井组缝洞单元。S48缝洞单元总井数25口,开井22口 (其中油井12口,注水井10口),日产液687t,日产油305t,综合含水55.6%,日注水1150m3,累计注水141.29×104m3,累积产油331×104t,采油速度0.62%,采出程度10.8%;含水>80%的高含水井和长关井2口,占0.08%;日产<5t的低产井和长关井2口,占0.08%。S65缝洞单元总井数13口,开井7口 (其中油井5口,注水井2口),日产液96t,日产油56t,综合含水46.4%,累积产油78.2×104t,采油速度0.49%,采出程度15.4%。高含水井关2口和停注井6口,占总井数的46.2%。

由于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非均质性突出,基质不具有储渗能力,储集空间主要为裂缝和溶洞[2],油水重力分异速度快,油水分布关系复杂,油水界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油水界面的研究和趋势分析,对研究碳酸盐岩剩余油的分布、油水分布关系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塔河油田四区油水界面确定

原始流体界面实际上不是一个截然分界面,储层内两种流体在纵向上是一种渐变过渡接触关系,一般存在一个过渡段。油水接触关系同样存在过渡段,但一般厚度较小,可以忽略不计。确定原始油水界面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现场资料统计法,测井解释法、实验室测定法以及其他的间接计算法等。这里主要尝试用压力资料求取原始油水界面的方法,对塔河四区的原始油水界面进行分析和计算。

S48缝洞单元各井均未直接钻遇水层,DST测试等试油资料也未显示钻遇水层。从该单元的钻井井深来看,钻井最深的是TK426井 (完钻井深5660m,人工井底5580m),其次为TK411井 (完钻井深5622m,人工井底5501m)、TK408井 (完钻井深5600m,人工井底5480m)、T402井 (完钻井深5602m)以及TK429井 (完钻井深5600m,人工井底5519m)。TK426井测井解释5545~5567.5m为油气层,录井显示5564~5590m有良好的油气显示,T402井测井解释5548.4~5598.0m为裂缝较发育的油气层;TK411井测井资料显示5598.0~5609.0m为裂缝较发育的油气层。其他井也都未出现水层段,录井都有油气显示,说明该单元5600m以上可能都是产油段,也就是该单元的纯油段。选取了该单元几口生产层段较深的井,对见水情况做了分析 (表1),T402井完钻井深5602m,自然投产104d后见水,说明原始油水界面应该在5602m以下。TK426井完钻井深5660m,人工井底5580m,投产见水,由于该井为酸压投产井,可能是压开连接水体的裂缝而出水,油水界面的位置不能确定。所以,通过生产资料初步判断,原始油水界面应该在5602m以下。

表1 S48缝洞单元生产井段较深井生产情况

2 压力法预测油水界面

为了反映S48缝洞单元的原始油水界面,就必须测到在该单元不同深度油、水的原始地层压力。由于塔河油田四区没有直接钻遇的水层,其水层原始压力及梯度值无法确定。选取了邻区几口钻遇并测试为水层的井,经过筛选,选取了以下几口井的水层静压及其深度值 (表2),在单元油层原始压力的选取上,由于很多井开井生产时间较晚或生产一段时间才测试地层压力,此时的地层压力已经代表不了单元的原始地层压力,只能作为该单元的目前地层压力;为反映单元的原始油层压力及梯度情况,选取了该单元早期4口井的测压资料。由压力梯度法原理可以绘制油和水的梯度图,2条直线的交点即原始油水界面的位置 (图1),S48缝洞单元2条梯度线的交点,5670m处即S48缝洞单元的原始油水界面位置。

图1 塔河油田四区组要缝洞单元压力梯度法交会图

表2 S48缝洞单元区域压力梯度法计算油水界面

分析了S48缝洞单元10口井20井次的产液剖面。T401井的3次测试均反映主产层在上部,同时随着累计产液量增大,主产层的含水逐渐上升,说明水体在向上推进。TK440井的4次测试主产层段都在下部,分层产液量、产水量说明随着生产的时间下部产层段产水逐渐增多,有水体推进的特征。

根据产液剖面的测试结果,结合测试期间的含水率,采用上述方法估算了S48缝洞单元投产至今油水界面的深度(表3)。同时结合原始油水界面位置,绘制了估算的油水界面海拔按照含水率变化的曲线图 (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S48缝洞单元随着含水率动液面在一个区间内变化,总体上来说初期油水界面上升较快,反映了水窜的特征;在含水40%~70%阶段油水界面上升平缓,在80%以后油水界面还存在快速推进的特征。用曲线拟合方程预测了S48缝洞单元油水界面的变化趋势。

表3 塔河油田四区S48缝洞单元估算油水界面数据表

图2 S48缝洞单元油水界面随含水率变化曲线图

3 结 论

1)采用压力梯度等方法确定了塔河油田四区区主力缝洞单元原始油水界面,认为S48单位具有相对统一的油水界面,原始油水界面深度在5670~5734m之间。

2)提出了以产液剖面结合生产动态资料预测油水界面变化趋势的方法,对油水界面变化趋势进行了定量描述。

[1]焦方正.塔河油气田开发研究论文集 [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2]陈元千.油气藏工程实用方法 [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TE344

A

1000-9752(2011)06-0315-03

2011-03-05

任爱军 (1978 ),男,2000年成都理工学院毕业,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管理工作。

[编辑] 苏开科

猜你喜欢

四区缝洞产液
考虑多因素的多层合采产液量劈分模式研究
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分尺度量化表征
靖边畔沟长6油层采油制度效益研究
中心四区 买少见少,地价赶超房价
中心四区人气代表:中海学仕里——广钢板块少见小户型多房产品
哈拉哈塘奥陶系缝洞型成岩圈闭及其成因
全力打造“四区”,建设美丽幸福新崇义
渤海J油田化学驱无因次产液指数的变化规律
断块油藏高含水期油井产液结构优化方法
缝洞型介质结构对非混相气驱油采收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