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枣庄地区鸡群新城疫流行病学调查

2011-11-16张春岭山东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泰安271018枣庄学院

山东畜牧兽医 2011年3期
关键词:尿囊鸡场新城疫

张春岭(①山东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泰安 271018 ②枣庄学院)



枣庄地区鸡群新城疫流行病学调查

张春岭①②(①山东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泰安 271018 ②枣庄学院)

采用常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枣庄市6个地区13个肉鸡群和13个蛋鸡群的ND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13个疑似ND肉鸡群的发病日龄一般在7~49日龄之间,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5%~90%和35%~68%;13个蛋鸡群的发病日龄在70~480日龄之间,发病率、死亡率和产蛋下降率分别在10%~60%、3%~18.7%和10%~50%之间;不同品种的鸡均可发生;肉鸡以冬季多发,蛋鸡以春、秋季多发。通过SPF鸡胚接种和血凝试验(HA)、血凝抑制试验(HI),从26个疑似鸡ND的病鸡群中分离到了20株NDV,其中12株为强毒株,5株为中等毒株,3株弱毒株。用分离的NDV株感染30日龄非免疫鸡,发现发病率为100%,病死率在75%~100%之间,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与自然发病鸡相同。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初步探明了枣庄地区鸡场发生ND的原因。

新城疫 鸡群 流行病学调查 病毒分离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e,NDV)引起的鸡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给禽业养殖带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在我国虽然没有大规模暴发ND,但不同地区的局部流行或散发时有发生。在长期高强度的NDV疫苗免疫情况下,ND发病呈现特殊变化,主要是免疫失败现象逐渐增多;感染宿主扩大,对水禽致病力增强;NDV毒力发生了变异,无论人工传代还是自然选择,NDV的毒力均可能由弱变强,并且毒力的演化速度明显在加快[1],这无疑对传统的ND免疫预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试验采用常规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枣庄市6区的主要养鸡场的26个鸡群(肉鸡、蛋鸡各半)的ND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基本摸清了该病在枣庄地区的流行状况,并分离获得了20株NDV;该研究结果为枣庄地区养鸡场有效控制ND的发生流行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病料 采自枣庄5区(市中区、薛城区、峄城区、台儿庄区和山亭区)、1市(滕州市)的13个肉鸡群和13个蛋鸡群中患病或死亡的疑似ND病鸡的脑、肝脏、肺脏、血液等样品。

1.1.2 ND标准阳性血清 ND La Sota株标准阳性血清(HI效价为210),本研究室保存;禽流感(H9和H5)单因子标准阳性血清及EDS-76标准阳性血清,均由中国农业大学试验动物研究所病毒室惠赠。

1.1.3 鸡胚与鸡 10日龄SPF鸡胚、1日龄SPF鸡和SPF种蛋,均购自山东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SPF鸡研究中心;6周龄及30日龄非免疫鸡,购自枣庄某鸡场。

1.1.4 主要仪器设备 FA1104型电子天平(上海);二氧化碳培养箱(Forma公司);CH20生物光学显微镜(Olympus Optical Co. Led. Japan);SW-CJ-IF净化工作台(江苏苏净集团苏州安泰空气技术公司);96孔微量V型反应板(艾本德中国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ND流行病学调查 采用常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枣庄市6个地区的26个疑似ND的病鸡群的发病日龄、发病季节、发病率、死亡率及产蛋下降率等流行状况进行了调查,记录、处理数据,并对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

1.2.2 病毒的分离 (1)病料的采集与处理。自枣庄市6个地区26个疑似鸡ND的病鸡群中无菌采集病、死鸡的脑、肝脏、肺脏等样品,每群随机采30只,-20℃保存备用;同时从每群尚无症状或发病不超2 d的鸡中采集10份血样,收集血清4℃保存备用[2]。将上述病鸡的脑、肝脏、脾脏、肾脏、肺脏等组织剪碎、研磨后冻融3次,加5倍灭菌生理盐水,混匀,加入双抗(青霉素、链霉素),使其终浓度达到2000IU/mL,4℃作用2h,取上清,5000r/min离心20min,取上清,用细菌滤器过滤,取过滤液-20℃保存备用。(2)鸡胚接种。取上滤液,尿囊腔接种10日龄SPF鸡胚10枚,0.2ml/枚,同时取10枚接种灭菌生理盐水作对照。石蜡封孔,37℃孵育,弃去24h内死亡的鸡胚,以后每4h照蛋1次,及时收集死胚,4℃冷却24h,无菌收集鸡胚尿囊液,作细菌检样后放-20℃保存备用,并观察鸡胚的病理变化。

1.2.3 病毒的鉴定 (1)血凝试验(HA):收集24h以后死亡鸡胚及96 h内活胚的尿囊液用微量法进行血凝试验,即:先在96孔V型反应板的横排12个孔中各加入50μl生理盐水,然后取50μl尿囊液于第一孔中混合,后吸出50μl至第2孔,依次倍比稀释到第11孔,弃去50μl,12孔为生理盐水对照孔。然后向每孔加1%鸡的红细胞50μl,振荡1min,室温作用30min,观察并记录结果。(2)血凝抑制试验(HI):将上述具有凝集鸡红细胞能力的鸡胚尿囊液按其HA效价配成4血凝单位分离毒;按微量法用NDV标准阳性血清进行血凝抑制试验。(3)禽流感、EDS-76阳性血清中和试验:将结果为阳性的鸡胚尿囊液按HA效价配成4单位分离毒,再用禽流感(H9、H5)标准阳性血清、EDS-76标准阳性血清分别作HI试验。(4)新城疫病毒分离株的毒力测定:鸡胚最小致死量平均死亡时间(MDT)测定:将检测鸡NDV为阳性的尿囊液用灭菌生理盐水作10倍递增稀释,每个稀释浓度分别通过尿囊腔接种10日龄SPF鸡胚6枚,0.lml/枚,37℃孵育7d,弃去24h内死亡的鸡胚,以后每天照蛋4次,记录每组中各胚死亡时间。取致全部鸡胚死亡的尿囊液最高稀释度对应的死胚记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规程[3]计算MDT,计算公式:MDT=(x小时×x小时死亡鸡胚数+y小时×y小时死亡鸡胚数+z小时×z小时死亡鸡胚数+…)/死亡鸡胚总数。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测定:将检测鸡NDV为阳性的尿囊液用灭菌生理盐水作10倍递增稀释,每个稀释浓度分别脑内接种l日龄SPF雏鸡10只,0.05ml/只,取10只SPF鸡注射灭菌生理盐水作对照。试验组与对照组鸡隔离饲养,观察2次/d,连续观察8d。观察计分:正常鸡得0分,患病鸡得1分,死亡鸡得2分。根据每日的记分,按下列公式计算ICPI[3]:ICPI=(8d累计发病数×l+8d累计死亡数×2)/8d内累计观察鸡数。6周龄鸡静脉注射致病指数(IVPI)测定:将检测NDV为阳性样品尿囊液用灭菌生理盐水作10倍递增稀释,每个稀释浓度分别翅静脉接种6周龄非免疫鸡10只,0.1ml/只,取10只鸡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作对照。将试验组和对照组鸡隔离饲养,观察2次/d,连续观察10d。观察计分:正常得0分,发病鸡得1分,瘫痪得2分,死亡得3分。根据得分按下列公式计算IVPI[3]:IVPI=(10d内累计死亡数×3+10d内累计瘫痪数×2+10d内累计发病数×1)/10d内累计观察鸡只总数。(5)NDV分离株人工感染试验:取30日龄ND非免疫鸡210只,随机分成21组,10只/组。将1~20组分别用分离的NDV液(分离株尿囊液作10倍稀释)肌肉注射0.lml/只,第21组注射灭菌生理水作对照。严格隔离饲养,每日观察2次,连续观察15d,并记录鸡的发病及死亡情况,及时无菌采集死亡鸡的病料,用于病毒的回收试验。

2 结果

2.1 鸡群流行病

对枣庄市6地区的疑似ND的13个肉鸡群、13个蛋鸡群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见表1、表2。

表1 枣庄市不同地域13个疑似ND肉鸡群的发病情况

注:1:市中区;2:山亭区;3:台儿庄;4:滕州市;5:薛城区;6:峄城区

表2 枣庄市不同地域13个疑似ND蛋鸡群的发病情况

从表1、2结果显示,肉鸡群的发病日龄一般在7~49日龄之间、蛋鸡群在70~480日龄之间,其中7~10日龄的肉鸡群发病率在35%~90%之间,死亡率在35%~68%左右;13个蛋鸡群的发病率、死亡率和产蛋下降率分别在10%~60%、3%~18.7%和10%~50%之间;不同品种的鸡均可发生;其中肉鸡以冬季多发(6群/13个鸡群),蛋鸡以春、秋季多发(5、5群/13个鸡群)。

2.2 新城疫的发病原因分析

(1)发病鸡场存在环境卫生差、鸡舍分布密集,舍与舍之间的距离太近的弊端。另外,鸡舍简陋,消毒不彻底、没有灭鼠和杀虫意识、鸡只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有害气体浓度超标等也是造成发病的重要原因。(2)发病鸡场多是半封闭式饲养,很难预防其它鸡群NDV强毒的传入;养殖场对不同来源地鸡并未分开饲养,造成不同疾病的混合感染。(3)管理人员缺乏兽医知识,在饲养区剖解病死鸡,对病死鸡缺乏严格隔离和及时淘汰制度;对进入养殖场的车辆和人员来往控制不严格;免疫程序不合理,具有随意性;消毒制度不健全。

2.3 鸡胚接种

鸡胚接种后,28~64 h内全部死亡,死亡胚体全身弥漫性出血,尤其是胚的头部、颈部和脚爪出血严重,形成紫红色出血斑,肝脏点状出血斑和坏死灶。采集的尿囊液经细菌检验为无菌。

2.4 病毒鉴定

血凝试验(HA)和血凝抑制实验(HI)结果发现:26份被检样品中,有23份尿囊液对鸡红细胞发生凝集(占样品总数88.5 %)。23份中有20份被ND阳性血清所抑制。但23份检样均不能被禽流感及EDS-76阳性血清所抑制。

2.5 NDV分离株毒力

对分离的20株NDV分别进行了MDT、ICPI和IVPI毒力指标测定,结果见表3。

表3 新城疫分离株毒力测定结果

由表3结果发现,根据国内比较公认的毒力分类标准(MDT在30~60h之间、ICPI在1.6~2.0之间和IVPI在2.0~3.0之间为强毒株;MDT在60~90 h之间、ICPI在0.6~1.5之间和IVPI在<2.0为中等毒力株;MDT>90h、ICPI在0~0.5之间和IVPI在<2.0为弱毒株)。分离的20株NDV毒株,有12株强毒株,5株中等毒力,3株弱毒株。

2.6 NDV分离株人工感染

人工感染30日龄非免疫鸡后,均有发病及死亡现象,发病率均为100%,死亡率为0%~100%不等,对照组鸡未发病,全部健活。发病鸡多数在第3~4d开始表现精神沉郁,羽毛蓬乱,喜卧,饮食欲下降,排黄绿色粪便,有呼吸道症状。第5~6d开始有死亡。剖解发现:病鸡喉头、气管出血,腺胃乳头充血,出血,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淋巴滤泡处黏膜肿胀、充血、出血或坏死溃疡,盲肠扁桃体充血、出血、坏死。其它器官也有不同程度的出血。

3 讨论

近年来,在养鸡场中ND不断发生流行,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了探明枣庄市鸡群ND的发生流行状况,对枣庄地区26个鸡群的ND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从疑似鸡ND的病鸡群中,分离到了12株NDV强毒株,5株中等毒力株,3株弱毒株。

NDV可以通过饲养员、饲料、饮水、空气灰尘和鸟类传入,其中野鸟在ND的发生和流行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4]。本次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发病鸡场多是半封闭式饲养,鸡场消毒措施不健全,没有灭鼠和杀虫措施,对进入养殖场的车辆和人员来往不加控制,野鸟尤其是麻雀在鸡场、鸡舍、饲料场穿梭频繁。由此可见,作为与饲料厂、鸡场接触密切的麻雀等野鸟,在鸡ND的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防止野鸟尤其是麻雀、鸽子等对NDV的传入是饲料厂、养鸡场今后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由于疫苗接种的普及,ND的流行在我国一度得到控制,但目前仍有发生,陈美足[5]调查鸡群免疫失败时强调,疫苗质量不佳、疫苗运输或保存不当、疫苗稀释液不符合要求、免疫接种时机不当、接种剂量不准确、接种方法不当等是造成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本次调查发现,管理人员缺乏兽医知识,对病死鸡缺乏严格隔离和及时淘汰制度,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稀释不符合要求等也是造成ND发生流行的重要原因。因此,提高养殖人员的兽医基础知识,购买来源可靠的疫苗,掌握疫苗的正确使用方法,采取正确的接种方式是提高鸡群免疫水平的重要因素。

本次调查发现,发病鸡场多半是农户中小型养鸡场,鸡群过分密集,致使一个鸡群对ND的免疫措施不力,发生NDV感染,就会殃及周围。鸡舍的选址应当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且向阳背风的地方;水源水质符合要求,要求未被传染病污染过,透气性和透水性良好,以保证场地干燥。另外,鸡场一般距城市较远,但是要交通方便,既要与主要交通干线有一定的距离,又要能满足禽场运输的需要,保证鸡场供水、供电。

综上所述,ND疾病仍然是影响枣庄市禽类养殖的重大疾病,要想搞好禽类养殖就必须防控ND的发生流行;首先应加强养殖场的饲养管理水平,制定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其次,还要提高养殖场工作人员的基础兽医知识,掌握疫苗免疫、兽药应用常识以及养殖知识;另外,还要建立良好的隔离消毒措施,这样才能保证鸡群的安全。

[1] 徐怀英, 秦卓明. 当前新城疫流行特点及其综合防制措施[J]. 中国动物保健, 2009(7): 17-19.

[2] 陆承平. 兽医微生物学[M]. 第3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规程[S], 1992.

[4] 田夫林, 王海涛, 王传清等. 山东省新城疫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兽医杂志, 2002, 38(6):14-16.

[5] 陈美足. 鸡群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其预防对策[J]. 福建畜牧兽医, 2010, 3(4): 18-19.

(2011–02–02)

S858.31

B

1007-1733(2011)03-0040-03

猜你喜欢

尿囊鸡场新城疫
如何搞好鸡场消毒和病毒病免疫接种
膀胱尿囊囊肿破裂合并脐膨出1例
鸭新城疫研究概况
如何正确使用新城疫疫苗
鸡场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治
鸡新城疫病毒抗原制备参数优化相关性研究
输尿管回肠储尿囊吻合口狭窄的腔内治疗
规模鸡场暴发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治
山区规模鸡场常见疫病的防控措施
鸡大肠杆菌病与新城疫混感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