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州绿博园园林景观美学探析

2011-11-16李海英张杰

关键词:博园造景园林景观

李海英,张杰

(1.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基建处,河南郑州450011;2.河南工程学院艺术设计系,河南郑州450091)

郑州绿博园园林景观美学探析

李海英1,张杰2

(1.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基建处,河南郑州450011;2.河南工程学院艺术设计系,河南郑州450091)

郑州绿博园以“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为原则,在环境美学、生态美学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多种造景手法,集中了南北园林之经典,是园林创意与工程技艺的融合,具有天然的美学品格,彰显出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

郑州;绿博园;园林景观

郑州绿化博览园园区由“一湖、二轴、三环、八区、十六景”组成,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涉门成趣,得景随形,或傍山林,欲通河沼”[1](P56)。整个规划设计立足生态性,融入“绿色”理念,将建筑、山水、植物有机融合为一体,达到“妙及自然”的美学境界,充分体现了“让绿色融入我们的生活”这一主题。

一、绿博园园林景观的美学意义

在我国古代哲学中,孔子的“尽善尽美”、“文质彬彬”都涉及了“和谐”的美学思想,而我国古典园林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同样追求形式的和谐统一。郑州绿博园遵循形式美原则,注重运用园林植物的体量、姿态、色彩、质感和芳香,充分调动游人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和味觉五大感官媒介的审美感,按照美学基本规律,采用多样统一、对称、均衡、比例、对比、节奏和韵律等,有机组合成一个个和谐的整体。同时,该园造景还考虑植物景观的层次、季相、空间和透景形式的变化,以及植物景观的稳定性,将真实与艺术有机融为一体,达到“天人合一”的美学境界。绿博园园林景观配置中采用常绿与落叶、乔灌草相结合,乔木为主、灌木补充、草坪地被点缀,通过种植比例的控制,以营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层次季相丰富的种植景观。在植物配置比例上,有主有次,主调植物、配调植物相得益彰。主调植物以“适地适树”为原则,以郑州地区乡土树种为主,选择树干通直、树冠圆满、树形优美,能够迅速形成树大荫浓、绿意葱笼的植物。园中的主调植物有:黄山栾、枫杨、白蜡、旱柳、大叶女贞、雪松等。配调植物丰富了植物种类,与主调植物在色彩、姿态及质感方面的和谐搭配,显现出错落有致、层次多变的优美群落式植物景观,多选用生态防护效应强的树种。总体来看,绿博园遵循植物景观艺术性原则,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又注重人们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使整个园子在布局中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2](P2)。

二、展园园林景观美学探析

作为一届园林艺术盛会,各展园布局巧夺天工,美不胜收。笔者选取构筑精巧、造型简洁、施工精美、效果完美、风格各异的五个展园进行探析,分别从园林总体布局、造景手法、植物选择和园林意境等方面分析其园林景观美学特点。

(一)江苏园(见图1)

“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3](P37)江苏园整体布局以自然野趣的“城市山林”为骨架,以“绿韵江南”为设计意境,叠山理水,掇山筑亭,秀美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建筑的疏密布局、看与被看、内向与外向,空间的流动转换和渗透,步移景异的视觉景观效果,“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视觉无尽的、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4],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是传统建筑中极其动人的乐章,渗透着中国传统的审美哲学思想。

图1 江苏园

“金粟飘香”是园子的主入口区域,“桂花香里识江苏”为该处主题,植物配置选择天香台阁、状元红等几个桂花品种为特色,以闻木樨香为赏景重点。“山色秋景”:在以秋色叶树种美国红枫、乌桕、银杏、枫香、无患子等为主的树林中,错落地栽植女贞、枇杷等植物,同时注重林冠线、林缘线的运用。利用植物材料高低、大小对比和地被植物掩盖山地的实地高度,形成有虚有实、有透有隐的绿色屏风,衬托山林意境,而园中制高点依秀亭则掩映于山林之中,享尽秋色。古典的园林建筑形式多样,有亭、榭、廊、桥等,达到可行、可观、可居和可游的效果,同时起着点景、隔景的作用,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正如沈复所说:“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也”,使整个园子更加自然、淡薄、恬静和含蓄[5](P83)。

(二)洛阳园(见图2)

整个园子为开放式结构,园内浓郁的文化气息陶染游人。“洛阳六景”无不展示着天子之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洛阳园在植物造景方面,就是以根植于河洛大地的洛阳牡丹为主题,命名为“牡丹花溪”,位居“洛阳六景”之列。“牡丹花溪”由汉白玉牡丹花造型石材组成,花瓣内摆放草花,花瓣中心和四周空地全部摆放牡丹,小溪在牡丹花瓣儿间流淌。牡丹雍容华贵,小溪素湍清流,水映花,花衬水,动静结合,相映成趣。远可观“龙门山色”之恢宏,近可览园区之神韵,身在其中,尽享诗情画意。园区设计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以老子的“道法自然”哲学观为设计理念,强调阴与阳、山与水、人文与自然的二元对比,追求建立一种整体与和谐的关系,一种在阴与阳之间的平衡与协调。

图2 洛阳园

(三)北京园(见图3)

北京园是以皇家园林为主线,以北海公园中的静心斋为载体的自然山水园,整座园林颇有皇家风骨,展现了移天缩地、在于君怀的意境。园区内种植北京地区的传统树种国槐、五角枫、白皮松,大方凝重、古朴典雅,彰显出皇家园林的大气和恢弘;周围配以紫薇等花灌木,共同营造出整体连续、自然开放、四季常绿的景观效果。同时,在植物配置上注重以季相变化来表达地方名胜。秋风飒飒、霜重色更浓的黄栌在苍翠的白皮松的映衬下红艳似火,无法不使人联想到著名的香山红叶。时令草本鲜花的应用是北京园的又一大特色。在“香花秀草”景区栽植的24种奥运新优花卉竞相绽放,如蓝花鼠尾草、金鸡菊、香彩雀、荷兰菊等,高低错落,色彩斑斓,再现了2008奥运会喜庆、热烈、欣欣向荣的氛围。北京园达到了宣传绿色北京、展现北京风貌之效果。

图3 北京园

(四)杭州园(见图4)

“比德”和“比兴”说是儒家的自然审美观,它主张从伦理道德(善)的角度来体验自然美。杭州园以白娘子与许仙凄美浪漫的爱情故事为主题,取名“缘园”,寓情与景,情景交融,使得江南园林意境倍增。园林造景采用江南自然式园林之特有手法,注意纵向立体轮廓线和空间的变换,上层点缀大乔木或造型树,树木树冠浑圆而呈微波状起伏,形成层次分明、优美的林冠线景观;下层是掩映在球形灌木中的红枫、鸡爪槭,四周再包以青翠欲滴的竹林作为背景,整体配置做到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和色彩相宜,强化景深,突出空间层次,避免呆板单调。自然写意的植物造景与湖、亭、榭、桥的紧密相连,使整个园林虽由人做,宛自天开,观者犹如置身于烟水迷离的江南水乡。

图4 杭州园

(五)齐鲁园(见图5)

来到齐鲁园,满眼是生机盎然的绿色。在植物造景上,通过生态绿化林带营造出“林”的效果,以山东的本土树种雪松、黑松、白皮松、油松等常绿树种为基调,银杏、水杉、国槐等阔叶树种为骨干树种,共同构筑生态绿化景观林。以“松”为底,这般浓重的绿色,让人联想到到“一览众山小”的五岳之首——泰山,体现的是山东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以“春花秋实”为主题,设置果树专类园,如石榴园、山楂园、柿子园、枣园,硕果累累,体现造林绿化给黄河两岸人民带来了幸福。小面积的造景注重体现出“园”的效果,如在入口处,纹理清晰的山石,以数杆翠竹为背景,搭配姿色清雅的南天竹,高低错落,相映成趣。在园内,设置茅屋、老松、红石榴,展现出山居人家的风情。

图5 齐鲁园

三、结语

第二届中国(河南·郑州)绿化博览会已成功闭幕。从试运行到展会期间,郑州绿博园共接待国内外500余个组团,100余万名游客。本届绿博会围绕“以人为本,共建绿色家园”这一主题,深入宣传了我国国土绿化的方针政策,交流了我国国土绿化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新理念,成功展示了我国国土绿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

绿博会虽然闭幕了,但她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她所倡导的绿色、创新的发展理念,将会成为我们未来发展的助推器。目前,随着绿博园园林景观的日益优美,她已成为郑州一处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靓丽风景线,成为市民生态休闲、观光的特色活动场所。

[1](明)计成,著.陈植,注释.园冶注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2]陈从周.说园[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4.

[3]余树勋.园林美与园林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4]赵春林.园林美学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5](清)沈复,著.王稼句,编校.浮生六记[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

Studies on Planting Design in Zhengzhou Green Expo Garden

LI Hai-ying1,ZHANG Jie2

(1.Infrastructure Managenment Department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electric,Zhengzhou 450011,China;2.Art Design Department He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Zhengzhou 451191,China)

The principle for Zhengzhou Green Expo Garden is“Depending on Suitability,Scene out of Circumstances”.It has a natural aesthetic character,concentrate at the gardens of the classic,full use of a variety of landscaping techniqu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and ecological aesthetics.The landscape engineering techniques and originality are fused,and the unique charm of garden art is shown.

Zhengzhou;The Green Expo Garden;Garden plants landscape

J59

A

1008—4444(2011)02—0098—03

2010-12-21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1B220001)

李海英(1974—),女,河南滑县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基建处工程师。

(责任编辑:王菊芹)

猜你喜欢

博园造景园林景观
南京园博园悦榕庄酒店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特点、策略与发展趋势
参观园博园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论生态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植物造景”——自然的装饰艺术
房地产开发中园林景观工程建设成本管理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