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呼得体是“改文风”的表现
2011-11-16□李斌
□ 李 斌
中国是礼仪之邦,称呼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口头称谓与正式称谓不同。媒体上的称呼既要体现礼仪文化,也要符合新闻报道的规律。
随着中国的经济转型与全球化步伐加快,媒体的称呼反映出更加复杂的文化信息与社会动态。由于媒体称呼具有一种大众媒介的传播强力,极易给被指称的群体带来无形的舆论压力,进而影响大众对他们的道德认知与伦理评判。如果媒体称呼不慎,就会造成社会群体内部的 “阶层分裂”,这无疑与当前呼唤创新社会管理的主旨不相吻合。例如,现在不少媒体都用“黑车司机”这个称呼来指代开黑车的人,即使报道的内容与他的工作并没有关系,也要提醒读者注意,主人公是“黑车司机”。就笔者所知,西方媒体尽量避免使用带有很强烈的歧视色彩的black这个词来指称他人,那么中国媒体也不应毫无顾忌地用“黑”字加之于人。须知,一个“黑”字,仿佛让它的拥有者永远和白天、光明割裂开来,这绝不是人道主义,也不是人本精神。
受这种偏见影响的“贴标签”式认知,无形中在这类人与其他人之间划下了一道精神上的鸿沟。这种精神抛弃比物质隔绝更加残酷,它不但无助于事情的解决,而且容易把这类群体逼到与社会对立的边缘,进而引发更大的社会失序。新华社在新闻报道时专门列出了不少禁用的词汇,其中对有身体伤残的人士不使用 “残废人”“瞎子”“聋子”“弱智”等蔑称,而应使用“残疾人”“盲人”“聋人”“智力障碍者”等词汇。这种规定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和尊严的尊重,是新闻报道的进步。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乡村人口持续流入城市,城市中出现了本地人与外地人、城里人与乡下人杂居的新状态,这也对媒体的称呼提出挑战。如有些媒体习惯将某个犯错的人的籍贯着重拎出,冠之以某地女、某地男,带有强烈的地域歧视。还有些媒体习惯称“外地人”“农民工”,人为地制造出阶层的分隔,让人缺乏归属感。媒体称呼既能反映时代的进步,也能折射日益丰富的文化心态,更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指示标。在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今日,媒体称呼的文明更体现出新闻报道观念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