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影响及本土化生长:跨文化语境下张艺谋后《英雄》时期电影研究
2011-11-16王传领
作为当代中国电影的标志性人物,张艺谋在中国电影界的影响力可谓前无古人,张颐武先生就曾经说过:“张艺谋是我国电影文化的宿命”。[1]从1988年凭借《红高粱》获得第三十八届金熊奖至今,张艺谋就一直是电影界无可争议的焦点。然而从2002年上映的《英雄》开始,张艺谋的电影风格似乎发生了极大的转变——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英雄》真正拉开了中国大片时代的帷幕”。他的镜头从中国农村移开,转向了对古典武侠的关注,由此拍摄出了一系列商业影片,除2002年的《英雄》之外,还有2004年的《十面埋伏》,2006年的《满城尽带黄金甲》,2009年的《三枪拍案惊奇》等。这近十年间,只有2005年的《千里走单骑》和2010年的《山楂树之恋》能够隐约找回张艺谋当年的风格,而这也正说明张艺谋的转变并非一时冲动。无论市场还是业界对于这一时期张艺谋电影的评价如何,张艺谋的风格转型都是一个成熟之举,我们不妨称之为张艺谋后《英雄》时期电影,以区别《英雄》之前风格的影片。
在张艺谋后《英雄》时期的电影中,很明显可以看出外来文化所产生的影响,这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强势介入的好莱坞模式的制作手法以及西方思想观念所具有的别样文化精神。这些外来影响给张艺谋后《英雄》时期的电影带了积极与消极的双重作用,不可一概而论。当然,在受到这些外来影响的同时,张艺谋也没有完全抛弃本土化的诸多元素,如影片题材、美术设计以及文化内涵的本土化阐释等。在赞誉与非议的接踵而至之下,张艺谋依然没有放弃和退缩,无论后《英雄》时期的张艺谋电影是成功还是失败,这都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文本。
一、张艺谋后《英雄》时期的电影所受到的外来影响
好莱坞在二十世纪完成了对世界电影行业的帝国式统治,其所到之处必定会掀起本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的腥风血雨,中国电影自然也不例外。自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始,中国观众认识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好莱坞大片,从此大片意识一发不可收拾。观众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众多导演开始纷纷模仿好莱坞,希望能够做出国产的大片,以飨观众,张艺谋就是其中最早的导演之一,其第一部大制作就是《英雄》。下面,我们就尝试以2002年的《英雄》及其之后的影片为文本来剖析好莱坞制作模式的影响是如何呈现的。
首先,巨额投资与宏大制作。这几乎成了好莱坞电影最显著的标签,张艺谋的电影亦是如此,似乎投资金额不大就显示不出大片应该有的霸气。《英雄》投资2.4亿,《十面埋伏》投资2.5亿,《满城尽带黄金甲》投资3.6亿,就连明星阵容不甚强大的《三枪拍案惊奇》都投资八千万,其电影投资的大手笔可见一斑。当然,大手笔的投资也带来了傲人的票房成绩。《英雄》创造国内票房过2亿的神话,《十面埋伏》的全球总票房超过了九千万美元,《满城尽带黄金甲》共进账4.23亿人民币,看似“小制作”的《三枪拍案惊奇》的票房也超过了两亿。显然,尽管业界与学界对于这几部电影褒贬不一,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张艺谋后《英雄》时期的大投资电影都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接连创下票房奇迹。
巨额投资在电影中的表现就是宏大的制作效果。在画面效果上,张艺谋早期电影的场景往往较小,他擅长从小角度切入,通过细节的刻画和巧妙的镜头语言来进行展示。而从《英雄》开始,特技镜头和宏大场景开始大量出现在他的作品中。《英雄》中的万箭齐发、雨滴静止的特技,《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富丽堂皇的宫殿和极尽奢华的服装造型等,无疑都成为这一系列影片最显著的标志。这些特技镜头和宏大场景使得张艺谋的电影不仅场面壮阔,而且视觉冲击力更强。在电影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张艺谋的这些转变都使得他的电影能够保持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当然,张艺谋后《英雄》时期电影的宏大制作还包括由李连杰,刘德华、梁朝伟、章子怡、张曼玉、杨紫琼等一线演员所打造的超豪华明星阵容。所有这些都正中中国电影人所理解的“大片”的内涵,虽然故事水平有待提升,但起码让观众过足了眼瘾。从这一点来说,张艺谋后《英雄》的影片确实称得上是“大片”。
其次,商业化意识的觉醒。张艺谋在《英雄》之前的影片几乎都是小制作,虽然有些影片在学界影响很大,但是在国内乃至全球的票房都不甚理想。所以当2002年张艺谋拍摄出《英雄》的时候,就意味着他已经意识到了商业化所带来的冲击——只有飘红的票房成绩才能让电影更好的生存下去。从此,张艺谋的电影路数开始向商业靠拢,向市场妥协。
在演员选择上,张艺谋开始将眼光放在国内一线明星身上,用明星来打开市场、吸引观众。《英雄》中的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十面埋伏》中的刘德华、章子怡、金城武;《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周润发、周杰伦、巩俐,这些一线明星所组建的豪华阵容足以将观众吸引进电影院。豪华的明星阵容一改过去张艺谋影片只起用实力派演员的做法,将偶像派与实力派悉数纳入片中,既没有削减对角色的塑造,还增强了影片的观赏性,可谓一举两得。
在故事本体的讲述上,张艺谋后《英雄》时期的电影不再像早期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和《菊豆》那样弥漫着沉重压抑的氛围,而是更倾向于将影片的故事内容简单化,并且融入喜剧元素,使得观众看起来更加轻松,这在《十面埋伏》和《三枪拍案惊奇》中表现的相当突出。故事的简单化确实符合好莱坞模式的一贯风格,也使得观众在欣赏影片时没有那么吃力,但是与此同时,明显的文化折扣就会令人诟病。在张艺谋后《英雄》时期的电影中,观众看不到以往张艺谋电影中表达的厚重的文化积淀和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影片的内涵厚度大打折扣。在拿捏宏大的场面和叙事时,本来就不善于讲故事的张艺谋在影片故事的处理上显得更加捉襟见肘,顾此失彼的情况时有发生,如在《十面埋伏》中,“当飞刀门的大姐命令小妹干掉金捕头后,小妹拉着五花大绑的金捕头开始了艰苦的长途跋涉。他们穿越了翠绿的竹林,走进了树影婆娑的白桦林,又闯进了一片高山草原。就这样,小妹为了诛杀金捕头,不辞劳苦的穿越了南温带、北温带和北寒带。”[2]还有《十面埋伏》中诸如“我让你摸上面,你却从下面摸起”这样雷人的台词——放映厅里频频的的笑声不知是否会让张艺谋感到几分尴尬。
在影片的发行上,张艺谋后《英雄》时期的电影开始重视海外市场。《英雄》在美国的2175家影院同步上映,不仅拿到一个周末冠军,而且票房累积额也达到了5361万美元,[3]可谓盛况空前。由此看来,这部以好莱坞为学习榜样的影片还是获得了美国观众的基本认可,这也算是给开始重视海外市场的张艺谋的一个回报吧。当然,在西方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独步世界影坛的今天,中国电影的思想表达还处于劣势地位。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东西文化最根本不同的表现在思维方式方面,这是其他一切不同点的基础来源。由于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太大,所以让西方观众以西方文化的思维来充分理解中国电影的内涵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也正是张艺谋电影会产生文化折扣的一个客观原因。但是文化折扣的发生恰恰说明了东西文化交流的不够充分,所以开始走向海外的张艺谋后《英雄》时期电影为跨文化领域的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和载体。今天想要进行跨文化传播的中国文化能有一个敢于并且成功走向海外的张艺谋,实在是万幸。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张艺谋后《英雄》时期的电影已经很明显的在向商业靠拢、向市场妥协,但是我们并没有在其中看到明显的植入广告痕迹,我想或许除了题材的不合适之外,这也正是一个传统电影人内心的底线所在。张伟平曾经透露,“在拍《千里走单骑》的时候,高仓健背的背包就有很多国际大品牌想提供赞助,……后来导演(张艺谋)觉得为了电影本身的价值没法满足他们的要求,就放弃了。”对于植入广告的排斥也为张艺谋赢得了不少口碑。
再次,西方文化中悲剧意识的中国式再现。宗教社会学家梅尔福德•斯皮罗认为,不同的文化以不同的方式构造现实。对任何行为者来说,现实都是通过世界观和他的文化所购建的行为环境传递的。[4]相比于东方文化的柔性和重感情,西方文化更强调的是个人与现实的反抗和斗争,这是中国文化所较少体现的个体自主意识和悲剧意识。在张艺谋后《英雄》时期的电影中,这种悲剧意识体现的尤为明显。在《英雄》中,长空的甘愿弃武,残剑、飞雪的生死抉择以及无名的只身赴险;在《十面埋伏》中,门派纷争与感情纠葛使得三人最后无一生还;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家族内乱使得宫廷内部腥风血雨。张艺谋所要表现的是个人在困境之中的反抗,他们都崇尚个性的自由,并且富于冒险精神。所有这些结局在观众看来可能会不舒服,但这正是西方文化的悲剧意识的具体呈现,同时也是张艺谋电影所受到的外来影响的具体体现。
二、张艺谋后《英雄》时期的电影所依然保留的本土化元素
在成功转型商业大片之后,张艺谋在后《英雄》时期的电影中并没有完全抛弃在他前期电影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本土化元素,《红高粱》中的红在《英雄》中依然夺目,《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古典建筑依然可以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看到。“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张艺谋深谙此道,虽然他将镜头对准了古典武侠,虽然在市场和票房面前做出了一定的妥协,但是张艺谋依然还是那个善用本土化民族元素的张艺谋,所以他的电影依旧能够在国内影坛叱咤风云。
1,从题材上来看,张艺谋后《英雄》时期的电影几乎都是取材于中国古典故事或者中国农村,人物设置也都十分“中国”。2002年的《英雄》讲述的是刺杀秦王的故事,里面的长空、残剑、飞雪、无名不仅名字取得很诗意,而且都习得一身武术,是典型的古典剑客形象。《十面埋伏》的片名取自古代著名的乐曲,影片将时间定在唐代,其中的人物头衔也是捕头、帮主等中国式称呼。《满城尽带黄金甲》改编自我国现代话剧的代表作《雷雨》,时代背景被放置在唐代,人物之间的造型和称呼瞬间就能让人回到大唐王朝。由此可以看出,张艺谋后《英雄》时期的电影并未脱离本土化元素,这样的电影题材一方面让国内观众产生文化上的亲近感,另一方面也会引起国外观众对于古代中国的兴趣,增进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2,从美术设计上来看,张艺谋试图通过镜头来完整的再现他所要表现的场景。所以,在张艺谋后《英雄》时期的几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辉煌的宫殿或是农家小院、炫目的古典歌舞、华丽的古代服饰、古典的室内装潢……摄影出身的张艺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镜头满足了人们对影片场景的想象。据说在拍摄《满城尽带黄金甲》时,张艺谋要求工作人员筑起了高达5米的围墙,将上万平方米面积的广场全部铺上黄花,以符合影片唐朝背景的拍摄需要。正是这样力求完美的美术设计,才能让影片呈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才会使观众完全沉浸在导演设计的时空中不能自拔。
3,从文化内涵上来看,张艺谋赋予了影片本土化的阐释,从而更符合观众的心理预期。人类学家厄内斯特•盖尔纳认为,人们的确热爱自己的文化,以他们现在可以感知到的文化氛围,他们知道自己离开了文化就不能呼吸,不能保持自己身份的完整性。[5]尽管张艺谋后《英雄》时期的电影考虑到了国际市场的需求,但是在影片文化内涵的阐释上,张艺谋还是更倾向于用本土的中华文化来进行教化,这就使得我们可以在熟悉的文化氛围中欣赏影片。在《英雄》中,残剑顿悟了“天下”二字;《十面埋伏》中的传统的侠义与爱情使人理解江湖的困顿和迷茫;《满城尽带黄金甲》中中国式大家族的亲情与斗争所揭示了仇恨的残酷性。这些理念都是我们传统文化所多次阐释的。当一部电影契合于我们的文化传统时,我们就能摆脱外来文化的束缚,在本土文化中轻松自由的“呼吸”。
随着好莱坞电影越来越强势的侵袭,中国电影要想既成为民族的经典又成为世界的宠儿,那就必须一方面挖掘本土文化,赋予影片更多的本土文化内涵,提高电影本身的质量;另一方面借鉴和吸收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西方电影的精粹,活学活用,为我们民族电影的崛起增砖添瓦。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张艺谋做到了。作为中国电影的标志性人物,张艺谋将外来影响和本土化元素很好的融入进他的作品之中,即使有些地方不甚理想,但这毕竟是一种极有意义的尝试,他是中国电影走向国际的开拓者,同时也是本土文化的传播者,中国电影需要更多的张艺谋。
[1]宋爽:“后奥运时代”张艺谋电影的新艺术特质——从《三枪拍案惊奇》看张艺谋新电影[ J ],2010(03)
[2]穿帮网:《十面埋伏》令观众实在无法忍受的穿帮,2007年7月19日
[3]新京报:《十面埋伏》能在美国卖好吗,2005年01月17日
[4][美]梅尔福德•斯皮罗:文化与人性(徐俊等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5][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