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像测井裂缝拾取在直井与相应侧钻井中的应用

2011-11-15马洪敏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1年11期
关键词:直井产状井段

马洪敏(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湖北 荆州434023)

刘兴礼(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 库尔勒814000)

刘瑞林(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湖北 荆州434023)

成像测井裂缝拾取在直井与相应侧钻井中的应用

马洪敏(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湖北 荆州434023)

刘兴礼(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 库尔勒814000)

刘瑞林(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湖北 荆州434023)

在风化壳溶蚀缝洞发育的碳酸盐岩地层中,如果钻开直井目的层的裂缝段出水,则对该直井进行侧钻,侧钻井的裂缝段也可能出水,导致侧钻井失误。利用成像测井技术,以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所钻直井LGXX井和侧钻井LGXXC井为例,在对直井和侧钻井成像测井资料裂缝拾取的基础上,分析了直井与侧钻井裂缝的产状。研究结果表明,侧钻井LGXXC井与直井LGXX井都钻遇到了同一期次的裂缝系统。该实例为今后在裂缝发育部位的碳酸盐岩储层侧钻井方案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成像测井;侧钻方位;裂缝产状;裂缝期次

目前侧钻技术在很多油田得到很好的应用[1],侧钻井方位一般选在储层较发育位置。溶蚀裂缝是碳酸盐岩储层中重要的储集空间之一,也是极重要的流体渗滤通道。裂缝发育程度还控制着储层产能大小,因此,裂缝评价是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成像测井技术为评价裂缝型储层提供了基础资料[2]。在裂缝型储层评价中,利用电成像[3,4]、声电成像[5]结合常规测井资料定性地识别裂缝有良好的应用效果[6]。裂缝产状在侧钻井方案设计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制定侧钻方位能够大幅度提高油气产量。笔者以塔里木盆地北部轮古中部地区奥陶系LGXX井及侧钻井LGXXC井为例,对该井裂缝进行精细处理,讨论裂缝产状和形成期次的影响。

1 直井LGXX井与侧钻井LGXXC井裂缝产状解释分析

塔里木盆地北部轮古中部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由于受构造应力、岩溶等因素的作用,裂缝和溶蚀孔洞发育。构造应力及岩溶形成的溶蚀裂缝在碳酸盐岩地层中是重要的储集空间和流体渗滤通道,影响着地层中流体的分布状况。受海西期构造运动的影响,该地区裂缝的倾向主要为北西倾向和南东倾向。

表1为LGXXC井定向剖面设计数据,该井设计井斜角为18.83°,井斜方位角约为北西向355°。在LGXXC井钻遇裂缝段时出现出水现象,通过对LGXX井和LGXXC井裂缝产状的精细解释表明,出水原因可能是LGXXC井钻遇的裂缝与LGXX井底部的出水裂缝为同一期次的裂缝系统。

表1 LGXXC井定向剖面设计数据

LGXX井成像资料处理成果如图1(a)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5482.0~5491.0m井段静态成像图颜色较暗,井周向上颜色分布比较均匀,且视地层水电阻率谱分布峰值较小,分布比较窄,显示为“水层”特征。综合解释该井5481.0~5492.0m裂缝段为“水层”。2008年11月5日~11月19日对LGXX井5359.0~5512.0m井段进行测试,制氮车+连续油管气举,敞放,定产依据取值2008年11月16日。油压5.73~7.7MPa,折日产水159.42m3,累计产水188.82m3,测试结论为“水层”;2008年11月30日~2009年2月8日对该井5359.0~5433.0m井段进行酸压测试,排残液175.16m3。LGXX井出水井段的裂缝统计情况见表2,出水部位裂缝产状处理结果如图1(b)所示,由表2和图1(b)可见,LGXX井中发育的裂缝倾角大约50°左右,倾向约为北西向315°。

图1 LGXX井成像资料处理成果图及LGXX井5482~5491m井段裂缝产状图

表2 LGXX井5482.0~5491.0m井段裂缝产状表

LGXXC井成像资料处理成果如图2(a)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5444m井段以下,成像图颜色较暗,视地层水电阻率值较小,基本接近基线,且分布较窄,显示为“水层”特征。2010年4月12日对LGXXC井进行完井酸压,酸压段为5423.0~5450.0m井段,酸液用量555m3,累计排量555m3,6mm油嘴,油压1.5MPa,日产水74.68m3,气举敞放,日产水253.58m3,试油结论为 “水层”。LGXXC井的成像解释结论与该井试油情况相符。从成像动态图像上可见,该井裂缝比较发育,其产状的统计见表3,该裂缝段产状处理结果如图2(b)所示。由表3和图2(b)可见,LGXXC井中的裂缝倾角在65°左右,倾向为北西向305°左右。

图2 LGXXC井成像资料处理成果图及LGXXC井5444~5451m井段裂缝产状图

表3 LGXXC井5444.0~5451.0m井段裂缝产状表

2 直井LGXX井和侧钻井LGXXC井裂缝产状对比

由LGXX井和LGXXC井裂缝倾角、倾向对比(图3)发现,两井出水裂缝倾角主要在40~65°,倾向在北西向290~320°之间。图4为LGXX井和LGXXC井发育裂缝走向玫瑰花对比图,两井出水裂缝的走向主要为北东向30~50°。从正南方向观察LGXX井5482~5491m井段和LGXXC井5444~5451m井段及其裂缝,其三维立体图见图5,可以看出两口井裂缝的倾角、倾向基本一致。

图3 LGXX井(a)和LGXXC井(b)裂缝倾角、倾向对比图

为了更直观地显示LGXX井和LGXXC井裂缝在地层中的分布情况,根据裂缝产状分析结果及井斜数据,绘出了裂缝发育带在两井中的分布情况示意图(图6)。

图4 LGXX井(a)和LGXXC井(b)裂缝走向玫瑰花对比图

图5 从正南方向观察LGXX井(a)和LGXXC井(b)及其裂缝产状三维对比图

图6 LGXX井和LGXXC井井眼轨迹 与井中裂缝示意图

3 结 论

1)对LGXX井和LGXXC井发育裂缝产状的研究表明,LGXXC井与LGXX井底部裂缝产状基本一致,两井钻遇到了同一产状的裂缝系统,说明两套裂缝系统的形成期次相同。

2)直井LGXX井底部裂缝段出水,侧钻井LGXXC井同一套裂缝也大量出水。因此,如果直井下部的裂缝段出水,而该直井上部没有好储层段发育,要注意直井的裂缝产状,不要侧钻或者侧钻井的轨迹需避开直井同一产状、同一期次的出水裂缝系统。

3)该实例结果表明,直井出水储层段的产状是选择侧钻方位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成像测井裂缝产状解释为侧钻井方案的正确制定提供了新的依据。

[2]张辉,肖承文,海川.利用声电成像评价碳酸盐岩储集层裂缝[J].新疆石油地质,2009,30(2):252~254.

[3]黄华.FMI成像测井技术在塔中碳酸盐岩中的应用[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8,22(1):92~95.

[4]王越之,田红.常规测井资料与FMI测井资料相结合研究储层裂缝[J].断块油气田,2001,8(5):30~32.

[5]王鹏,金卫东,高会军.声、电成像测井资料裂缝识别技术及其应用[J].测井技术,2000,24(增):487~490.

[6]王崇孝,田多文,魏军,等.酒泉盆地窟窿油藏裂缝分布特征[J].岩性油气藏,2008,20(4):20~25.

Application of Fracture Pickup by Imaging Well Logging Technology in Vertical Well and Corresponding Sidetracking Wells

MA Hong-min,LIU Xing-li,LIU Rui-lin(First Author's Address:College of Geophysics and Oil Resources,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434023,Hubei,China)

In the dissolved fracture-cave reservoirs of the weathered crust of carbonate formation,if water was produced in the target zones of drilled vertical wells,the sidetracking was performed in vertical wells and water was also produced in the fractures of sidetracked wells,it would induce erratic wells.By taking the vertical well LGXX and the sidetracking well LGXXC of the Ordovician carbonate formation in northern Tarim Basin for example,on the basis of fracture pickup of imaging well logging data,the fractured occurrence of the vertical and sidetracked wells was analyzed.The result shows that it encounters with the fracture system of the same period in LGXX and LGXXC drilling.The case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sidetracking program design for carbonate reservoirs.

imaging well logging;sidetracking azimuth;fracture occurrence;fracture stages

P631.84

A

1000-9752(2011)11-0085-04

2011-09-05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20-008)。

马洪敏(1985-),女,2009年大学毕业,硕士生,现主要从事碳酸盐岩储层评价工作。

[编辑] 龙 舟

猜你喜欢

直井产状井段
浅谈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
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在松辽盆地油气井中的应用
激电联合剖面在判断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状中的应用
WLH81-C井提速提效技术
“三点解析法”估算地质体产状及应用
赤平投影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水平井、直井联合开发压力场及流线分布研究
柳林区块煤层气直井排采技术分析
沁水煤层气田开发直井全生命周期产量预测方法
法面扫描井间距离的解析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