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配方熟料袋栽鸡腿菇比较试验
2011-11-13赖腾强余志雄
赖腾强 张 平 张 庚 余志雄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9)
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又名毛头鬼伞,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味道鲜美,是一种市场前景较好的珍稀食用菌。[1]栽培鸡腿菇具有培养料来源广泛,栽培方法简单,经济效益好等优点。[2]
福建省工厂化栽培白金针菇所产生的菌糠量很大,目前主要是焚烧处理,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3]据李学梅[4]等报道,白金针菇菌糠营养丰富,含粗蛋白 10.21%、粗脂肪 0.63%、粗纤维35.08%、灰分13.40%、总糖12.02%等;据王胜蕊[5]等报道,白金针菇菌糠只需补充部分营养物质,如棉籽壳、玉米粉、麸皮等,便可用于栽培鸡腿菇。而玉米芯、黄豆秆粉等培养料在食用菌行业中应用广泛。本研究以棉籽壳、玉米芯、黄豆秆粉、白金针菇菌糠等为主料,在秋季自然温度下,开展熟料袋栽鸡腿菇的试验,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菌株 “白鸡腿菇”,为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用菌实验室保藏菌株。棉籽壳、麸皮、玉米芯、黄豆秆粉、白金针菇菌糠等均购自福建省闽侯县丰硕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本试验所用的白金针菇菌糠 (以下简称菌糠),其栽培白金针菇的配方为:棉籽壳 19%、玉米芯 19%、麸皮30%、谷壳20%、黄豆杆粉5%、玉米粉4%、细谷糠2%、轻钙1%,只采收1潮菇,生物学效率为87.5%。
母种采用PDA培养基,原种采用棉籽壳培养基。[6]覆土材料选用经曝晒、粉碎、过筛、细度一致的菜园土。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0年9月中旬在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用菌实训基地 (校内)进行。培养料配方见表1,每个培养料配方各栽培50袋。
(1)栽培袋制作与菌丝培养。棉籽壳、玉米芯提前预湿,料经全部混合搅拌后装袋。[7]各配方的料水比为 1∶1.49,含水量65%[8];采用 17×33×0.005(cm)的聚丙烯塑料袋装料,料高14 cm,配方①、④、⑤每袋干料重385 g,配方②、③每袋干料重450 g。装袋时中间打孔,以套环和棉花塞封口。采用高压灭菌,在121℃下灭菌2 h。料温降至25℃以下时,按无菌操作规程,将原种直接接种于栽培袋。在温度 25℃、空气相对湿度为65%~70%的条件下,遮光培养,每天适当通风。
菌丝满袋5天后统一移入栽培室,拔去套环和棉花塞,袋口下翻为离料面5 cm,覆上3 cm厚的土。将处理过的菜园土加1%石灰粉混合拌匀,用水喷湿,使含水量为25%左右,以手捏成团,掉地散开为度。
(2)出菇管理。在自然温度下栽培,向地面洒水,尽量保持相对湿度85%左右,等菌丝长入土层时喷1次出菇水。每天中午适当通风,以保持空气新鲜,促使菌丝分化形成原基。原基形成时,保持温度并给予一定的散射光,不喷水,但向地板洒水,保持地面湿润,促进原基长成子实体。当子实体长至圆柱形或钟形,菌柄与菌环尚未松动,约七八分成熟时采收。头潮菇采完后,及时把死菇、菇根清理干净,补足覆土,管理好温、湿度,培养下潮菇。
(3)观测内容。接种后,观测各配方的满袋时间、菌丝长势等;开袋覆土后,观测各配方的现蕾时间、采收时间等;采收时,计量各配方的产量、生物学效率等。
表1 栽培试验配方及不同配方菌丝布满土面及现蕾天数、栽培周期、出菇产量及生物学效率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配方对鸡腿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由表1可知,菌丝长势配方①最好,配方③、⑤较好,配方②、④一般;菌丝长速以配方⑤较快,满袋时间仅38天,其次是配方④,较配方⑤慢1天,配方①最慢,需45天。
2.2 不同配方对鸡腿菇菌丝布满土面及现蕾时间、栽培周期的影响 由表1可知,菌丝布满土面时间配方④较短,仅13天;其次是配方③,较配方④多1天;时间最长的是配方①,需18天。第1潮菇现蕾以配方④较快,仅15天;配方③、⑤次之,需18天;配方①较慢,需21天。接种开始到第1潮菇采收的栽培周期,配方④时间较短,仅68天;其次为配方⑤,为70天,配方③需74天,配方②77天;配方①最长,需79天。
2.3 不同配方对鸡腿菇产量及生物学效率的影响 由表1可知,产量和生物学效率以配方①较高,两潮菇袋总产量为339.83 g,生物学效率达88.27%;其次为配方 ④,分别达到 307.48 g,79.86%;配方③产量较低,只有258.47g,生物学效率仅为57.44%。
2.4 不同配方对鸡腿菇栽培成本、利润的影响由表2可知,不同配方培养料成本不一,其中,袋成本以配方①较高,需1.36元;配方②较低,仅1.07元,比配方①低0.29元。在袋产值方面,配方①最高,达3.06元,利润1.70元;其次为配方④,为2.77元,利润1.64元;配方③最少,只有2.33元,利润1.21元。而袋利润率方面,配方④较高,达145.13%;配方⑤次之,为144.55%;配方③最低,只有108.04%。
表2 不同配方成本、利润等情况比较
3 小结与讨论
3.1 供试白鸡腿菇菌株在配方④上菌丝长势一般,但走菌速度较快,现蕾较早,栽培周期短,68天即可采收第1潮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较高,分别为307.48 g、79.86%;较配方①降低袋成本0.23元,降幅为16.91%;袋产值和利润较高,分别为2.77元、1.64元;利润率较高,达145.13%。可见配方④的产量和生物学效率虽不及配方①,但综合考虑成本和培育周期因素,是供试5种配方中较为理想的配方。
3.2 本试验表明,利用白金针菇菌糠、玉米芯、黄豆秆粉等栽培鸡腿菇是切实可行的,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本试验的白金针菇菌糠是采菇后经放置3天和曝晒4天处理,菌糠放置和曝晒时间的长短对鸡腿菇生长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试验采用熟料袋内表面覆土法栽培,如采用发酵料或脱袋覆土是否更有优势,也有待今后探讨。
3.3 在本试验过程中,白鸡腿菇采收2潮后,由于气温降低导致无法出第3潮菇。子实体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15~25℃。因此,在秋季栽培鸡腿菇时,需注意保温。温度低于10℃或高于30℃时子实体不易发生,即使形成也会死亡。[8]
[1]黄海洋,郭秀英,储凤丽.鸡腿菇高效立体循环栽培技术 [J].北方园艺,2010(16):188-189.
[3]余应瑞,林兴生,林衍铨.利用白金针菇菌糠生料栽培鸡腿蘑研究 [J].福建农业科技,2005(5):64-65.
[4]李学梅,李用芳,杨清香.平菇和金针菇下床料营养成分的测定 [J].食用菌,2000(6):14.
[5]王胜蕊,贾小宁,郭立忠.金针菇菌糠栽培鸡腿菇试验[J].食用菌,2010(6):34,37.
[6]赖腾强,张雅萍,张平,等.再生法工厂化栽培白金针菇[J].南方园艺,2010,24(3):52-53.
[7]赖腾强.8个小平菇菌株秋栽比较试验 [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46,149.
[8]王贺祥主编.食用菌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8:27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