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分析法在内科护理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2011-11-11卢燕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病历分析法内科

卢燕

(湖北省当阳市长坂坡医院内二科,湖北当阳 444100)

案例分析法在内科护理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卢燕

(湖北省当阳市长坂坡医院内二科,湖北当阳 444100)

本文探讨案例分析法在内科护理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分别设对照组(60名)和实验组(6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实践教学法,实验组采取案例分析法。比较两组学生内科护理学考试成绩、临床实践报告成绩的差异。结果显示,实验组内科护理学期末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表明,案例分析法可以提高临床实践效果,培养学生临床思维。

案例分析法;内科护理学;临床实践

现代护理观念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已发生了重大变革,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临床实践主要是指专业理论课后的见习,使学生初步接触临床,认识和了解一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各种试验诊断及护理措施[1]。临床实践是学生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重要过渡阶段,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临床实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进步。

本文探讨案例分析法在内科护理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案例分析法重点在于通过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临床实践效果,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的能力。

1 案例分析法的实施方法

对在我院实习的80例学生进行分组实践。其中,男8名,女 72 名,年龄 20~22 岁,平均(21.00±0.26)岁。 将 2005 级 40名学生设为对照组,2006级40名学生设为实验组。临床实践时间36学时,分6周完成。两组学生在年龄、教育背景和平时成绩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采用常规实践方法进行,实验组采用案例分析法进行临床实践。案例分析法的主要实施步骤如下:①精心选择案例和合理设计问题。案例分析法是以案例为主线,贯穿整个临床实践过程,因此案例质量是案例分析法成功的首要因素。教师将准备好的案例,提前发给学生,学生了解案例。②床边教学。一名导师负责带一组学生在病床边实地查看典型病例,熟悉被查患者的病史,学生根据导师提出的问题,如疾病的主要症状、体征、临床表现等进行观察、学习。导师启发式地提出问题,主要提示学生从哪些方面观察患者,或某一症状说明什么,通过导师的引导,学生知道从哪几个方面评估患者的资料,学会观察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制订护理诊断及措施奠定基础。导师留时间让学生回去思考、查资料,以便在小组讨论时发表个人意见,共同讨论。③案例讨论。这是案例分析的重要环节,该步骤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学生根据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做出护理评估,按照护理程序的过程,通过自己的理解与分析提出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导师要鼓励他们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讨论”,不断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沟通、进行护理方面的操作等,允许学生犯错误,然后分析错误原因,通过成功的案例分析,能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2]。④案例总结,书写护理病历。案例讨论结束后,要对案例进行小结,从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病历书写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要求学生明确自己的决策,同时提出自己的建议,最后导师再进行归纳总结,肯定正确观点,剖析错误观点,补充遗漏问题。在导师指导下,每组学生对讨论时获取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书写一份护理病历。最后导师对学生书写的病历进行评价。

2 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①比较两组临床实践结束后的考核成绩。由导师统一命题,满分100分,其中记忆部分30%,理解部分35%,应用部分35%。②比较两组护理病历书写成绩,满分10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内科护理考试及护理病历书写成绩比较,见表1。

表1 护理考试及护理病历书写成绩比较(分)

由表1可知,实验组的结果明显比对照组好。设计调查表,内容包括6项,回答方式为肯定或否定,实验组临床实践结束时发放,当天收回。实验组的评价统计表见表2。

表2 实验组的评价统计(名)

由表2可知,实验组的绝大部分同学肯定了案例分析法带来的效果。

3 结论

案例分析法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及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效果明显。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实践中实施案例分析法,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升高,与已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3]。在案例分析法中,导师把案例提前发给学生,并指导学生观察患者实际症状,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结合病例,根据自己的分析得出结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案例讨论中,答案也许并不唯一,但答案有优劣之分。案例分析法主要是鼓励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案例,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临床实践中运用案例分析法可以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学生的临床思维直接反映到护理病历上。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临床实践中接受案例分析法的学生撰写的护理病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案例分析法通过让学生自己分析并解决真实性问题,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临床实践中运用案例分析法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4],但案例分析法实施中还存在不足,需要不断改进和不断完善。要求导师提前对案例进行精心设计,在临床实践时还要把握好案例的导入方式等。

[1]杨益,王理瑛,代亚丽.等.《示教指导手册》在临床护理本科见习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6,20(10):2619.

[2]李蓉,孟秀,张瑞丽,等.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0A):65-66.

[3]魏红蕾,方芳,刘慧珠,等.PBL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7):81-82.

[4]尹志勤,耿桂灵.《儿童护理》教学方法选择策略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4,19(3):23.

R473.5

C

1673-7210(2011)01(b)-104-02

2010-07-05)

猜你喜欢

病历分析法内科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强迫症病历簿
“大数的认识”的诊断病历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为何要公开全部病历?
层次分析法在SWOT分析法中的应用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村医未写病历,谁之过?
AHP和SWOT分析法在规划编制中的应用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