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女子足球队比赛准备期大负荷训练课研究

2011-11-10顾海勇任晓龙许静成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训练课强化训练时间段

顾海勇 任晓龙 许静成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15)

青年女子足球队比赛准备期大负荷训练课研究

顾海勇 任晓龙 许静成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15)

准备期训练是球队获得良好比赛成绩的重要时期。大负荷训练课是准备期训练的重中之重。合理安排不同负荷训练课,尤其是大负荷训练课,努力提高准备期的训练质量是球队取得佳绩的必由之路。以江苏南通市青年女子足球队运动员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球队的准备期训练计划,采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调查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运用生理学和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对备战六城会准备期大负荷训练课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运动员心率、不同训练阶段血红蛋白值的记录、测试与分析,判断训练课的科学性、合理性,以期提高准备期训练质量和竞技水平。

青年女子足球队;准备期;大负荷训练课

1 前言

目前,女足队伍的训练普遍缺乏必要的科学监控,判定运动员训练负荷绝大多数仍然是凭经验,缺少客观的数据作为支撑。本研究对青年女足比赛准备期大负荷训练课进行研究,指出心率、血红蛋白测量对提高基层女足的科学化训练水平有着现实可行的积极意义。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江苏南通市青年女子足球队备战六城会准备期大负荷训练课。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咨询法;测量统计法;逻辑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恢复训练阶段大负荷训练课调查分析

恢复训练阶段第二周周五安排的大负荷训练课的主要内容是“一打一”、“四打四”、“五打五+六打六”和5×25m折返跑(见表1)。

表1 第二周大负荷训练课计划(周五)

在120min大负荷训练课测得的60个心率值中,基本部分有45个,“一打一”练习时有7个,其中,处在非间歇时间段的心率值有5个,180次/min以上的心率值有5个,占71%;“四打四”练习时有15个,其中处在非间歇时间段的心率值有10个,180次/min以上的心率值有10个,占67%,“五打五+六打六”练习时有15个,其中,处在非间歇时间段的心率值有8个,180次/min以上的心率值有8个,占53%;5×25m折返练习时有8个,其中,处在非间歇时间段的心率值有5个,180次/min以上的心率值有5个,占63%。以上四个练习,除了“五打五+六打六”练习时,180次/min以上的心率值比例未达到60%外,其它练习都达到大负荷训练课要求。

本次大负荷训练课是整个准备期训练的第一次大负荷训练课,负荷量相对较小,运动员身体机能在经过十天的恢复训练之后基本能够接近训练计划的要求。建议对“五打五+六打六”练习提高要求。

3.2提高强化训练阶段大负荷训练课调查分析

3.2.1第三周大负荷训练课调查分析

经过两周的恢复训练,运动员身体机能不断提高。第三周周二的大负荷训练课的主要内容是比赛、“50m(快)+50m(慢)”跑,见表2;第三周周五的大负荷训练课的主要内容是“一打一”、“四打四”、“五打五+六打六”和变速跑,见表3。

表2 第三周大负荷训练课计划(周二)

在120min大负荷训练课测得的60个心率值中,基本部分有45个,比赛时有37个,其中,处在非间歇时间段的心率值有30个,180次/min以上的心率值有19个,占51%(低于60%);“50m(快)+50m(慢)”练习有8个,其中,处在非间歇时间段的心率值有6个,180次/min以上的心率值有6个,占75%。

比赛没有达到大负荷训练的要求,原因是第一场教学比赛面对少年男足,在攻防速度方面,队员明显不太适应,丢球后不太积极,跑动较少。建议今后的比赛寻找更合适的对手,同时提高对队员的要求。

表3 第三周大负荷训练课计划(周五)

与恢复训练阶段第一次大负荷训练课相比,“五打五+六打六”练习时测得的15个心率值中,处在非间歇时间段的心率值有10个,180次/min以上的心率值有10个,占67%;变速跑练习时有8个,其中,处在非间歇时间段的心率值有5个,180次/min以上的心率值有5个,占63%,训练强度略有增加。本次课上的“五打五+六打六”练习,改进了练习要求,增加了练习密度,训练的强度得到了提高,符合了大负荷训练课的要求。本次大负荷训练课安排合理。

3.2.2第四周大负荷训练课调查分析

经过两周的恢复训练和一周的提高强化训练,第四周周二的大负荷训练课的主要内容是小型比赛、“50m(快)+50m(慢)”跑,见表4;周五的大负荷训练课的主要内容是“一打一”、“四打四”、“五打五+六打六”和“40m×40m”跑,见表5。

表4 第四周大负荷训练课计划(周二)

与第三周周二的比赛相比,本次训练课“七打七半场比赛”时测得的37个心率值,其中,处在非间歇时间段的心率值有30个,180次/min以上的心率值有30个,占82%,明显强度更大,训练效果更好。

表5 第四周大负荷训练课计划(周五)

与第三周周五大负荷训练课相比,“四打四”练习时测得的15个心率值中,处在非间歇时间段的心率值有12个,180次/min以上的心率值有10个,占67%;虽然训练强度略有增加,但队员注意力仍不够集中。本次大负荷训练安排合理。

3.2.3第五周大负荷训练课调查分析

在经过恢复训练两周和提高强化训练两周后,进入提高强化训练第三周,运动员身体机能显著改善,体能贮备大大增强,接下来的两次大负荷训练课的强度和量增加到最大。周三的的大负荷训练课的主要内容是小型比赛、“40m×40m”跑,见表6;周六的大负荷训练课的主要内容是“一打一”、“四打四”、“五打五+六打六”和“5×25m折返跑”,见表7。本周是提高强化训练阶段的最后一周,在前两周提高强化训练的基础上,继续提高训练质量,以期强化训练阶段获得最佳训练效果。本周要特别预防运动员受伤,同时注意伤病运动员的治疗和调养。

表6 第五周大负荷训练课计划(周三)

与第四周周二的大负荷训练课相比,本次训练课“七打七半场比赛”时共测得37个心率值,其中,处在非间歇时间段的心率值有32个,180次/min以上的心率值有32个,占89%,强度更大,训练效果更好。原因是提高了对比赛的要求,例如,中前场两脚以内处理球,进攻必须全部过半场等等。与第四周周五的40m×40m跑相比,通过增加练习组数,缩短间歇,提高了该练习的强度。本次训练课负荷增加明显。

表7 第五周大负荷训练课计划(周六)

3.3准备期不同阶段血红蛋白值的变化分析

血红蛋白是血红细胞中的含铁蛋白质,对运动能力有明显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反映机体的营养状况和训练的恢复效果,血红蛋白目前已列为机能评定的必测项目。运动员血红蛋白参考值,成年男运动员为12.5-16.6 g,女运动员11-15.5 g。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大运动量开始时,血红蛋白下降,这种下降是由于红血细胞的破坏加速引起的,但坚持一段时间后,身体逐渐适应,血红蛋白又上升,此时,运动员表现出较好的成绩。如果血红蛋白持续下降,应采取调整运动量或其他针对性措施,运动员的血红蛋白便可以恢复。运动员血红蛋白过高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在一定程度内,血红蛋白增多时血球压积和血液粘稠度曲线上升,使血流速度减慢,外周组织供氧减少,反而对身体不利。有关研究表明,运动较理想的血红蛋白值应在16g左右。在训练和比赛期间,运动员血红蛋白的含量受运动负荷、营养、休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的变化。江苏南通市青年女子足球队准备期各阶段血红蛋白值测量情况见表8。

表8 各阶段血红蛋白值统计表(N=24)

根据统计结果,运动员在准备期训练期间血红蛋白值有所下降,是因为运动负荷的增加,导致了运动员红血细胞的破坏加速,血红蛋白均值下降。尤其在大负荷训练的开始阶段,容易出现血红蛋白值的明显下降,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后,身体逐渐适应,这时血红蛋白又会出现回升的现象。在准备期训练结束,赶赴赛区之前会达到比准备期训练前更高的情况,变化曲线合理,说明准备期大负荷训练安排合理。

4 结论

1)准备期训练的第一次大负荷训练课,负荷量相对较小,运动员身体机能在经过恢复训练之后基本能够接近训练计划的要求。建议对“五打五+六打六”练习提高要求。

2)提高强化训练阶段大负荷训练课是准备期训练课的重点,尤其是第三、四周的周二、五,第五周的周三、六。

3)提高强化训练阶段的最后一周,在前两周提高强化训练的基础上,继续提高训练质量,以期强化训练阶段获得最佳训练效果。

4)江苏南通市青年女子足球队在比赛中表现出了良好竞技状态,并获得六城会第三名的历史最好成绩。这与准备期大负荷训练课的良好效果密切相关。

[1] 徐昕.过度训练的发生与防治[J].中国体育教练员,1996(4).

[2] 王大野,黄文彦,甘雨.脉搏指标在训练中的应用[J].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1999(2).

[3] 冯炜权.运动疲劳及过度训练的生化诊断[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4).

[4] 罗山鹰,娄文忠.一种用于人体脉搏的信号采集系统[J].兵工自动化,2001(2).

[5] 陈照春,孔祥平.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在排球运动训练中的应用[J].安徽体育科技,2005(3).

TheHeavyWorkloadTrainingCourseofYouthWomenFootballTeamduringPreparationPeriod

Gu Haiyong,Ren Xiaolong,Xu Jingcheng

(P.E.Department,Nanjing Instithste of Railway Technology,Nanjing,210015,Jiangsu,China)

Training in the preparation period plays a vital role in helping a team score great achievements.Training with heavy workloads is the most important of all.The appropriate arrangement of training course with different workloads,the heavy workload in particular,together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raining quality is a must for any team that aims at better performance.The paper,with the players of the Youth Women Football Team of Nantong City,Jiangsu Province as its research subjects,investigates their training with heavy workloads when they prepared for the Sports Meeting among six cities.The research reviews literature and experts’ opinions,and employs statistics and logic analysis as its methodology while takes the team’s training schedule and the theories principles of physiology and athletic training into consideration.The paper also examines the heart beats and HGB of players in different training phases.Ba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the paper intends to set up a training course that is mor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quality and the team’s competitiveness.

youth women football team;preparation period;heavy workload;training courese

2011-04-17;

2011-06-02

顾海勇(1959-),男,江苏南京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管理。

G843

A

1672-1365(2011)05-0072-03

猜你喜欢

训练课强化训练时间段
“三角、数列、平面向量”强化训练
一天中发胖最快的时间段 如果能避开,或许不用节食也能瘦下来
空间几何、解析几何强化训练参考答案
空间几何、解析几何强化训练
集合与微积分强化训练
单节幼儿跆拳道训练课教学方法研究
被偷听的训练课
发朋友圈没人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训练课时间负荷量理想模式的建立
“三天后”是啥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