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上的英雄事
2011-11-08王惠
王惠
时间:1943年11月
双方主力数量:敌方主力3000余人,我方主力90余人。
战况:英勇的8连以伤7人、牺牲2人的代价,取得了歼敌300余人的重大胜利,拖住了敌人的重兵,消耗了敌人大量的弹药,有力地配合了外线出击,被授予“英雄岱崮连”称号。
1943年11月,日寇纠集了1万余兵力对鲁中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岱崮山区处于敌人进犯沂蒙腹地的咽喉位置。为粉碎日军的扫荡企图,鲁中军区决定留下少量部队在内线坚持斗争,牵制日军主力,掩护我主力部队转至外线作战。鲁中军区11团8连93名战士奉命驻守南北岱崮。
岱崮又叫望岱崮,因在崮顶能够望见泰山而得名。岱崮分南北二崮,坐落在蒙阴县县城东北。崮这种地貌四周陡峭,兀然自立,顶部平坦。这样的地形易守难攻,是作战的极佳场地。它像一道大门,紧紧锁住通往鲁中抗日根据地的通道。两个崮峰各有三四丈高,似刀削一样陡直,光秃的斜坡,是唯一可攀登至崮顶的路径。北崮西面、南崮南面的山崖上,各建有一个小瞭望楼,每个崮上都有预先构筑的坚固工事。
战前,岱崮的党政干部带领民兵、群众与8连的战士一起挖战壕,修地堡,筑工事,储备粮、水、弹药等战备物资,为守崮战斗打下了基础。
日军动用了一个步兵大队、一个炮兵中队、一个空军中队、一个伪军团共千佘人在飛机、大炮的掩护下向岱崮发动猛攻,然后发动地面部队冲锋。双方激战数日。8连的战士们凭险抗击敌人,使敌人不得前进一步,始终被阻在悬崖之下。恼羞成怒的敌人增派2000余兵力把岱崮重重包围,进行猛烈轰击。93名战士沉着应战,手榴弹、子弹用完了,就用石头砸。
面对日军的猛烈炮火和嚣张气焰,我军派出战斗小组袭扰敌人,在日伪军可能通过的路段上埋设了地雷。鲁中11团和当地民兵也连续袭击了周围的翻金峪、郭家庄之敌,并于夜间向崮上送粮食、水和弹药,传递情报,支持了守崮战斗,也极大地鼓舞了8连官兵的斗志。
几天过后,气急败坏的日军开始集中火力对南北岱崮守卫点昼夜轰炸。此时南崮的南门成为敌人轰炸和攻击的主要目标。能否守住南门,是这次战斗成败的关键。
战士刘贵祥冒着弹雨,钻过前沿碉堡监视敌人,一颗炮弹打来,他随着倒塌的石块滚进了壕沟。李应斗冒着烈火浓烟,立刻接替了他的位子。一颗炸弹落下,李应斗倒在血泊里,李玉金又挺身而出,继续监视敌人。当敌人施放毒气弹时,战士们赶紧用湿毛巾捂住嘴鼻,坚持战斗。
狂轰滥炸、轮番进攻、投掷毒气弹等都不能奏效后,日军采取了更卑鄙的办法,用刺刀逼迫当地的老人、妇女、小孩上山劝降,企图瓦解我军斗志。冯连长面对被威逼的群众,大声地说:“乡亲们,你们对鬼子说吧,只有打胜仗的八路军,没有投降的八路军!”
招数相继失败后,敌人把进攻部队全部换成精锐之师。在飞机配合下,敌人又实施了狂轰滥炸,整个南岱崮顶被“犁”翻了几遍,工事全部被摧毁,战壕成了面粉缸,尘土和碎石没及膝盖,战士们随手抓把泥土,就可看到数块弹片。弹药不多了,水更缺乏,被炸了一半的水缸里仅存的一点水都成了泥浆,战士们只好取表面的水含在口里解渴……
在极端艰难的时刻,8连的战士继续顽强战斗,他们用刺刀挑、石块砸,将爬上来的敌人打了下去。经过十几个昼夜的激战,8连的英雄们胜利地完成了牵制敌人的任务。最后,他们悄悄从敌人包围的缝隙间钻了出去,在预定地点与迎接部队会合。
当年曾有人这样评价南北岱崮保卫战中英勇的八路军“像一切革命记载里写的一样,除了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历史上再也找不出这样的战斗!再也找不出这样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