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气工劳动防护用品配置配备标准分析探讨
2011-11-08朱建雄孙翠霞
朱建雄 孙翠霞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 采气一厂 (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7)
采气工劳动防护用品配置配备标准分析探讨
朱建雄 孙翠霞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 采气一厂 (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7)
针对采气工在生产工作中所处的工作环境,分析了其对人体的7个部位可能造成的伤害,提出了“配置到站”与“配置到人”两种配置模式,从标准的适应性和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配置标准的改进建议。
采气工 防护用品 配置标准
根据石油天然气行业规范,石油天然气开采专业采气工是指操作管理天然气井口装置和设备,将地层天然气采集到井口,经集气站输送至处理站进行天然气处理的操作人员。由于采气工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具有高压或含有硫化氢的天然气,天然气采输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有害介质包括烃类、硫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腐蚀产物硫化铁等,所以为采气工配置的劳动防护用品是其人身安全和健康的基本保障,是HSE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然而现有的采气工劳动防护用品的配置标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生产现场配置缺乏针对性,导致各类特殊劳动防护用品配置不规范,所以有必要对采气工劳动防护用品的配置标准进行探讨,以建立一种适应于各类生产现场的模式,最大限度地降低或避免危险、危害因素对员工伤害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
1 采气工生产站场危险、危害因素的识别
采气生产站场设施主要由采气井口装置、水套炉、分离器、换热器、稳定处理装置、辅助设备、各类容器、阀门和管线,以及水、电、仪表、自动化控制、通信等辅助设施组成,部分综合性站场设置有脱水、脱硫以及气田水处理回注等成套设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并结合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规定[1],进行按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噪声、振动、运动物、明火、高温物质、低温物质、粉尘与气溶胶、作业环境不良以及易燃易爆物质、自燃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等。具体到生产现场就分为两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是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即烃类(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硫、硫化铁、柴油、汽油等有机溶剂以及气田水和电7类;第二类危险源是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人的失误、物的故障、环境因素。
另外,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 -1986)[2],结合现场实际,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的原因、致害物和伤害方式,在采气站场可能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有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容器爆炸、中毒和窒息等。
2 采气工所需的劳动防护用品
根据危险与危害因素的识别,针对人体的7个部位在生产现场可能受到的伤害进行分析,提出采气工所需的各类劳动防护用品。
2.1 头部防护
头部是人体重要的部位,在天然气生产现场一般要求佩戴安全帽,不仅可以防止高空坠物的伤害,也可防止在装置、设备、管线间巡检、操作、维修时头部意外撞伤。另外,对于女职工应考虑到其长发等特点,特别是集气站、增压站、处理站等存在较多机械旋转设备的井站,为防止发生机械缠绕头发事故的发生,女工的长发应盘入安全帽或工作帽内。
2.2 眼部、面部防护
眼部是人体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部位之一,对于采气工在设备维修和操作中眼部、面部的保护则成为当务之急。采气设备一般承受6~8MPa的压力,各种生产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固体颗粒、化学药剂、气田水造成的飞溅和冲击,以及机械活动部件冲出伤人的事故,该类物体打击事故常对眼部、面部产生不可修复伤害。另外,在集气站、处理站的化验人员在化验中,部分药品具有挥发性,对眼部存在刺激。故应为采气工配置护目镜,在站场应配置防护面罩,防止乙二醇、甲醇、破乳剂等化学药剂对眼部的伤害。
2.3 听力防护
由于部分采气站场设置有发电机组、天然气压缩机组以及各类机泵,设备运行时,房间或工棚中的环境噪声相当大,大型输配气站场节流降压的噪声也较大,对人的听力有一定的损伤,故在采气站场应配置耳塞或耳罩等听力防护用品。
2.4 呼吸防护
新疆气田目前还没有发现天然气中含有有毒的硫化氢气体,但脱水处理后的污油回收池,生活污水的阴井、蒸发池,仍然能够发现硫化氢气体,特别是装置、容器、储罐检修时必须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防毒面具等呼吸防护用具,以及相应的氧气、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器。同时,采气工从事的部分工作也需注意呼吸防护,例如化验、取样、气田水处理时接触的刺激呼吸道的药品,转运凝析油的污水过程中产生的恶臭,设备除锈上漆过程中的固体粉尘和溶剂气溶胶等,这些对员工的身体健康均有不良影响,所以在采气井站还应配置高过滤效率的防护口罩。
2.5 手部防护
手部是采气工在日常工作中常受到伤害的部位,目前采气工仅配置一般的布手套,尚不能满足要求。在采气站场中,采气工从事一些工作需接触气田水、缓蚀剂、化学药品等具有酸碱性或腐蚀性的物质,所以耐酸碱手套的配置是必不可少的。同时,采气工也常进行站内的供、配电操作,故配置绝缘手套也是必要的。
2.6 脚部防护
在采气生产现场,对脚部的防护用品基本要求是防静电、防砸、防刺,同时要适应本地区冬夏季温差大的特点,按普通单工鞋和防寒鞋两类进行考虑,结合本地区降雨、雪的多少,应配置长筒雨靴,便于员工在泥泞的场所生产作业,对于在沙漠地区从事生产作业的员工,还要配置长靴。
2.7 躯干防护
在采气生产现场,对躯干防护用品的防护服的基本要求是防静电、抗油、拒水,同时考虑本地区的季节特点,按照冬装、春秋装、夏装3类进行考虑,降雨、降雪的季节,应配置风雨衣,便于员工在雨中生产作业。
3 当前采气工防护用品配置模式与标准
3.1 配置的模式
根据防护部位的要求,采气工的劳动防护用品多达7类19种,若按照配置的模式进行装备,必然存在样式多、数量大、经济性差的缺点。为解决适应性和经济性的矛盾,可按照“配置到站”和“配置到人”的两种模式进行区别性配置,根据各采气站场的具体情况以及上岗人数等因素配置站场公用的防护用品,再根据采气工的工作特点配置个人基本防护用品,既可提高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效率,也可节约相应的成本资金。
3.2 配置的标准
Q/SY 178-2009《员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配备规定》于2009年3月26日发布,并于2009年4月1日实施。该标准替代了Q/SY 178-2007《员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配备规定》。它与原标准相比改进之一是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将防护用品分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和一般劳动防护用品两类,从8个方面规定了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范围,以及对企业配发提出了基本要求,要求企业根据本企业安全生产和防止职业危害的需要,按照不同的工种、不同的劳动环境和条件,或同工种、不同劳动环境和条件,为员工配发有不同防护功能的护品。
SY/T 6542-2002《石油工业作业场所劳动防护用具配备要求》在标准作业场所配备要求中规定了物探队、钻井队、采油队等12个作业场所应配备防护用品范围,但未对采气工所处的工作场所应配置劳动防护用具作出规定,只是在5.13条指出:“其它单位按作业环境和工作需要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具。”Q/SY 136-2007《生产作业场所应急物资配备规范》,只对天然气处理站生产作业场所安全防护用具规定了配备标准。3个标准均未对作业现场劳动防护用具如何配备即配备数量和使用周期做出明确规定。
随着天然气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采气工在生产工作中所处的工作环境再认识,从标准宣贯执行几年来的实践来看,标准存在的局限性问题更加突出。
根据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摸索出一套适宜采气工劳动防护用品的配置标准,该标准按照站场和个人两种配置模式,采气工个人仅配置衣服、鞋、帽和普通手套4类防护用品,采气站场补充配置眼面部、听力、呼吸等公共防护用品,以及特种手套和雨靴、雨衣(表1)。
表1 采气工劳动防护用品配置标准
4 现场应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针对表1采气工劳动防护用品配置标准所示,未对以下工作场所和环境设置配备标准。
(1)设有清管装置的站场宜配置防护面罩。
(2)实测工作环境噪声达70dB的站场应配置耳塞,低于此标准的站场可以不配置耳塞。
(3)空气呼吸器和防毒面具应根据站场天然气硫化氢的含量进行配置。因此,建议综合考虑场站规模进行配置,具体配置数量参照SY/T 6137-2005《含硫化氢的油气生产和天然气处理装置作业推荐作法》。
(4)安全帽、绝缘手套的更换、配发周期应根据国家标准并结合产品的材质性能确定,表1提供的数据仅供参考。
(5)衣、帽、鞋的样式和颜色应结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的要求,做到“颜色、款式、性能、标志”统一,夏装不宜配发短袖上衣。若为方便衣服的换洗,可一次性配发一式两套,周期延长1倍。
5 结论
要保证安全生产,必须以人为本,合理配置员工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以减轻或避免采气生产过程中的伤害并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并根据采气生产现场的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结果,制订相适应的劳动防护用品的配置标准。为提高使用效率,降低不安全因素,应对员工进行正确穿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教育和培训,加强监督检查和整改的力度,使配发的劳动防护用品在采气作业中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1]GB/T 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S].
[2]GB 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S].
In view of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of gas production workers,the analysis focuses on the harm of environment to seven position of human body.Then two allocation approaches to the station and to the person are presented.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daptability and economy about the standards,some corresponding improving suggestions are presented aiming at allocation standards of labor protection equipment.
gas workers;protection equipment;allocation standards
朱建雄(1971-),男,现主要从事气田采输生产及现场管理工作。
路萍
201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