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了生命的重托
——记冷水江市煤炭局安监员谢冬生

2011-11-08湖南日报李伟锋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11年5期
关键词:冷水江市矿工煤矿安全

文/《湖南日报》记者_李伟锋

通讯员_肖功勋 赵建党 谢彬堂

为了生命的重托
——记冷水江市煤炭局安监员谢冬生

文/《湖南日报》记者_李伟锋

通讯员_肖功勋 赵建党 谢彬堂

一身黢黑的矿服、满脸煤痕;手中的笔记本和瓦斯检测仪沾满煤灰。4月19日,记者在冷水江市岩口镇新红煤矿见到谢冬生时,他刚搞完安全监管,夹在一群矿工中从井下一步一步走上来。

自1980年开始进入煤矿,年近50的谢冬生,和煤矿打了31年交道,他深知井下安全对矿工生命的重要。从最初的挖煤工,到后来的乡镇煤矿矿长,再到现在的煤矿安全监管员,数十年来,他每年有300天以上的时间在井下。“不下井,就不清楚井下状况,心里就没底。”

冷水江市现存的66个煤矿,每个矿井都留下了谢冬生深深的足迹;哪个矿瓦斯严重、哪个矿水患厉害,他都了然在胸。在当地,无论矿工、矿老板,还是煤矿安监系统,大家都称谢冬生为“冬专家”。

2006年,时任乡镇安监员的谢冬生,凭着丰富的井下经验,一路过关斩将,经考试被录取到冷水江市煤炭局,成为了一名重任在肩的国家煤矿安全监管员。

身份变了,压力也大了。刚到煤炭局报到,领导就交给他一块“硬骨头”:拥有17个煤矿的渣渡镇因安全事故不断,被“黄牌”警告,急需整顿。

谢冬生二话没说,卷起铺盖就进驻了渣渡镇。“事故频发源自矿井散、小、乱,要控制事故,必须整合”。几番调研,他为该镇煤矿安全开出了“药方”。

然而,要把矿老板视为“取款机”的矿井进行整合,谈何容易?他边向冷水江市、娄底市递交了煤矿关闭整合可行性报告,边与大大小小的矿老板做工作。矿老板开始是躲,谢冬生不厌其烦找上门去劝;硬是躲不过了,矿老板就“横”:就是不整,看你怎么搞。

正好,省里出台煤矿整顿关闭整合政策。谢冬生就带着文件,一家一家讲形势、作动员,完善整合方案、合理评估资产、帮助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最终,经过两年3次大的整合,渣渡镇煤矿从17家整合到7家。从2007年至今,该镇再也没有发生一起煤矿生产安全事故,一跃成为安全生产示范乡镇。

当一名合格的煤矿安监员,真正难过的是人情关。作为土生土长的冷水江人,在煤矿领域的亲戚朋友多,安全监管中,难免会有人说情。特别是重大事故调查处理中,人为干扰更多。但谢冬生始终坚守原则,“我讲人情、讲友情,事故对矿工就不会留情!”

2010年3月,谢冬生对该市一煤矿进行安全监管时,发现了重大安全隐患,他当即责令其停产整改。为防止煤矿偷偷组织生产,谢冬生特意把井下运煤矿车锁住。

矿老板又请吃饭,又送红包,但谢冬生坚决拒绝,“一定要整改合格才能生产”。气急之下,矿方来硬的:雇人将谢冬生左手、左脚打断,致其八级伤残。即使这样,谢冬生还是坚守原则,“就是被打死,也要消除矿井隐患,维护矿工生命安全。”治疗期间,他仍放心不下全市煤矿安全。住院不到三个月,谢冬生又重返矿井。如今,他手臂上还装着钢板。

更大的险情出现在今年3月11日。当天,谢冬生和同事来到岩口镇金月二矿进行复产验收。

当他下到井下200多米时,发现这个未经验收的煤矿正在大规模组织非法生产,井下人来人往异常繁忙;矿井严重超深越界,通风系统紊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他当即要求矿方“立即撤人、停产整改”。

越往巷道深处,谢冬生感到问题越严重。为了维护矿工生命安全,情急之下,他果断地和一同下井验收的其他安全监管员,把正在挖煤作业的矿工一个个往井上赶。有几个矿工觉得谢冬生小题大做,不肯撤。谢冬生和同事把他们一个个往外扯。

从早上9时下井,到中午11时多上井,他们硬是从井下拖出50多个矿工。走出矿井,谢冬生再次严肃要求该矿立即停止一切生产作业,马上进行隐患整改。

然而,到中午12时多,距大批矿工从井下撤出不到1个小时,该矿就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事后调查,当时矿工们作业的巷道,全部被瓦斯爆炸后的巨大威力摧毁。

“好险啊!如果不是‘冬专家’果断把我们强行拉出来,大家肯定都没命了!”事故虽然过去了一个多月,当天被谢冬生拖上来的矿工苏金平仍心有余悸。

在冷水江市,被谢冬生及时发现和消除的煤矿安全隐患有多少,他记不清了;因严格监管而遭受的打击、报复、威胁有多少,他也记不清了。但他心中有一组数字却异常清晰:近年来,冷水江市因煤矿安全死亡人数逐年大幅下降,去年全市煤矿事故死亡人数降至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最低,只有5人。

猜你喜欢

冷水江市矿工煤矿安全
金牌挖矿工
复课进行中
冷水江市召开教育工作会议
“泳”往直前
强化忧患意识,推动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煤矿安全生产实现高质量发展
老矿工的家国情怀
抓煤矿安全基础建设四大支柱
矿工老李
冷水江市回收废旧炉衬耐材打造循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