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初期历史变迁及其评述
2011-11-08王丹凤
王丹凤
(长春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长春 130022)
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初期历史变迁及其评述
王丹凤
(长春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长春 130022)
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一直是在曲折中成长,经历了从解放前开展农村合作运动至解放后互助组、初级生产合作社至高级生产合作社的发展过程,直至人民公社取代了高级生产合作社,从此进入到农村合作组织新的发展时期。在未来的岁月里,我国农村合作经济事业及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将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变迁;互助组;合作社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以农民为主体、实行民主管理、在自愿基础上联合起来,并以实现和维护农民自身利益为目的经济合作组织。基本形式包括:①农民自愿联合的组织,有加入和退出的自由;②是由成员民主管理的组织,组织发展方针和重大事项由成员集体参与决定。从世界各国经济合作组织运动的过程看,经历的形式多种多样。我国解放前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演变也经历了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运动过程。
1 解放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变迁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就注重组织、支持、帮助群众发展合作经济,例如毛泽东、李立三等同志组织安源路矿工人在1922年成立了消费合作社,1925年广东农协会在《关于农村合作决议案》中指出:“合作运动就是改革目前农民生活状况的一种有效方法”。所谓合作运动,即是农民基于互助精神而组织的一种合作事业,主张消费、贩卖、借贷3种合作方式。此时期合作组织还处于初创、无统一章程阶段。
二次革命时期,党在农村创建了十多个根据地,建起了红色政权,边进行革命斗争,边进行经济建设,发展合作经济。此间发表了许多有关合作运动的著作、法规。1927年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强调了合作社是农民需要的组织;1932-1933年,中央颁布《合作社暂行组织条例》、《合作社发展大纲》,成立合作指导委员会,组建合作总社。1934年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明确合作社发展的方针政策,提出国营、合作和私人经济同时并举的方针。1934年,消费、粮食、生产合作社总数达2300个,社员57万人,股金60万元。
抗战时期,我党坚持开展合作运动,主要发展流通领域合作,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但当时普遍存在着政府包办的现象。1942年末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毛泽东指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强调发展经济的重要方法是通过互助合作来发展农业和其他经济。随后陕甘宁边区消费合作社发展迅速,见表1。1943年开展大生产运动,使农业合作发展迅速,各地的劳动力情况见表2。
表1 陕甘宁边区消费合作社发展情况单位:元
解放战争时期,党提出:反对强迫命令、由政府包办代替的作法、不等价交换的错误倾向;强调自愿、互利、公平原则;宗旨是为群众服务,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重点发展供销合作社;要民主监督;组织妇女参加劳动。到1949年,全国供销合作社有基层社22817个,社员1384万人,股金1482万元。
表2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及其他根据地农业互助合作情况表
2 解放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变迁
解放后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互助组、初级生产合作社和高级生产合作社。
2.1 互助组(1949年~1952年)
长期的封建社会,农业主要以小农经济为主,农民始终处于贫困之中,生产资料严重缺乏,为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就寻觅到换工互助的办法,这是农业劳动中相互协作的一种低级方式。民间的换工互助形式有:人工换人工;人工换畜工;畜工换畜工;伙喂牛等。解放前农民互助合作制度具有范围小﹑规模小的特征,以2-3户、3-5户为单位,完全自愿,靠感情关系维系。
新中国成立初,土地改革完成,建立互助组织是农村恢复和发展生产的重要环节。中央成立合作事业管理局恢复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年~1952年)的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形式是互助组,开始试办私有制基础上的农业合作社,即初级社。其规模较小,一般由几户、十几户农民组成,产权的制度安排是一种私有产权,是私有制基础上的家庭经营,土地、生产资料、产品归农户私有,农民拥有收益分配权即剩余索取权。在生产过程中,换工互助,组织内部产品实行等价交换,是一种具有较低交易费用、组员之间多次博弈后形成的稳定的有效率的组织。
1950年中华全国合作社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通过各级联合社、基层社章程决议,成立了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决定取替民国时期的中国合作协会,参加国际合作联盟。1951年,中央在《关于1951年农林生产的决定》中指出:“各地要加强对互助合作运动的领导,加强互助组的发展与巩固工作,达到进一步提高生产的目的”。
在1949至1952年农村合作经济工作中,主要把供销、信用合作社、手工业合作社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此期间合作组织发展迅速,见表3。
表3 恢复时期(1949-1952)农业生产互助组发展情况
到1953年,有39.3%的农户加入互助组,1954年提高到58.3%。这个时期,互助组是处于农村合作经济制度组织的萌芽时期。刚开始的发展势头是好的,但后期出现急于求成的思想,发展非常快,农民思想上认识不足,大帮哄,生产力水平低,不适应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从而对农村合作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
2.2 初级生产合作社(1953年~1955年)
1953年,中央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此路线的提出推动了合作化的发展,从以互助组为中心,转向以生产合作社为中心。此后生产合作社取代互助组。初级社与互助组的区别在于初级社实行统一经营。初级社是以私有、共有和公营组成的复合型产权结构,规模为30~40户,保留农民土地等生产资料私有,但由合作社统一安排,按个人投入的劳动进行分配,土地和农具入股分红。初级社对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总之,从互助组到初级社,政府采用强制性制度变迁,但在政策上采用渐进式方式,农民进、退社自由,采取自愿互利原则,农民间交易费用低,效率高。初级社是农村发展的“最好时期”。
2.3 高级生产合作社(1955年~1957年)
高级社特征是在农民自愿、互利基础上的集体组织,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产权结构,社员拥有自留地不能超过当地人均土地的5%,统一劳动,按劳取酬,劳动成为农民收入的基本手段。
1956年中央要求在本年度基本完成初级形式的农业合作化,1957年基本完成高级形式的农业合作化。在这种方针的指导下,高级社的发展速度犹如排山倒海。1955年6月,高级合作社500个,入社农户约4万。1956年底,高级合作社增至54.4万,入社农户达10742万,占总农户的88.4%。1957年底,高级社增到75.3万个,入社农户的比重达95.6%,高级生产合作社成了合作化的基本形式。
3 解放前后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评述
从解放前我党注重组织、支持和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到抗战时间坚持开展农村合作经济运动,至解放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初级社的发展是较为成功的,有力地促进了当时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从初级社向高级社发展迅速的原因,是由于初级社虽比互助组能较好地解决农村的某些问题,但也存在矛盾。首先,生产资料私有制阻碍了统一经营和使用;其次,生产资料及劳动力的统一经营及使用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导致了高级社对初级社的替代。
解放以后农村的农业生产从农户单打独干,从互助组到初级社,使生产在组织方式和分配机制上都发生了变化。然而土地和生产资料仍然归农民私人占有。因此,初级社被认为是“半社会主义”,要向毛泽东倡导的“完全的社会主义”高级社过渡。在全国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浪潮中,由于猛烈批判“右倾机会主义”和毛泽东“社会主义高潮”的提出,使人们形成“宁左勿右”的思想,将合作经济问题片面夸大为“两条路线”的斗争,只关注合作社的规模问题,而忽视质量,经营体制缺乏效率,根本不去考虑农民的意愿,违背了自愿原则,违背了马列主义农业合作经济思想的基本原则和客观规律,经营管理混乱,侵害了农民的利益,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这势必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稳定性。通过将农民的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将家庭的生产功能由集体劳动来替代,弱化家庭作为经济组织所具有的功能,从而达到以国家政权为主导的小农经济的改造。从组织规模和家庭功能弱化两方面看,高级社已具备了人民公社的雏形,为人民公社取代高级社减少了组织制度变迁中的制度成本。在未来的岁月里,我国农村合作经济事业,将进入到改革的发展时期,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将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1] 余国耀.农村改革决策纪实[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9:334.
[2] 史敬棠,张凛,周清和,等.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史料:上册[M].上海:三联书店,1957:3-69,24-2775-76,730-731.
[3] 俞家宝.农村合作经济学[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4:89-90.
[4] 萧梦.论中国的农业合作化[J].北京:中国农业合作史资料,1997(52):4,15 -16.
[5] 王贵宸.中国农村合作经济[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6:187.
[6] 姚鸿健.合作社理论与实践[M].北京:农业出版社,2001:29-30.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29.
[8] 国民经济北京恢复时期农业生产合作社资料1949-1952:上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24-27.
[9] 李德彬,林顺宝.新中国农村经济纪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26 -54.
[10] 张晓辉.社会转型中的新农村求解[J].长春大学学报,2006(5):9-12.
[11] 张晓辉.基于熵理论的农村合作经济制度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0(2):56-58.
The early historical changes and comments on China's rural coope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s
WANG Dan-feng
(College of Continuing Education,Changchu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2,China)
The rural economic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developed in complications,which had experienced the processes of the rural cooperation movement before liberation to mutual aid team,the primary production cooperatives and advanced production cooperatives after liberation.Afterwards,the people's communes replaced advanced production cooperatives and the rur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entered into a new period.In future,China's rural cooperative economic industry and all kinds of specialized coope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s of farmers will show a booming trend.
rural coope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change;mutual aid team;cooperative
F321.4
A
1009-3907(2011)05-0012-03
2011-01-11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项目(吉科文字2009第110号;吉科文字2010第209号)
王丹凤(1972-),女,吉林舒兰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经济学研究。
责任编辑:沈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