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多元化推广模式的研究

2011-11-08朱振楠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体质阳光

朱振楠

(大连理工大学 体育教学部,辽宁 大连 116000)

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多元化推广模式的研究

朱振楠

(大连理工大学 体育教学部,辽宁 大连 116000)

提高和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是一个多因素、复杂的、动态的巨大系统工程,抓好青少年体质健康培养的基础建设是实现和提高国家整体实力水平的关键所在。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是增强体质和健康的重要形式,从家庭体育社区化模式、体育课程俱乐部化模式、阳光体育活动内容游戏化模式和阳光体育活动方式体系化模式入手,提出其多元化推广模式的注意事项,旨为促进阳光体育更好的开展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参考方案。

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多元化推广模式

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蒋效愚委员曾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必须重视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要把青少年体质健康真正放在“十二五”规划中,使得这块工作有根本性改变。提高和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是一个多因素、复杂的、动态的巨大系统工程,抓好青少年体质健康培养的基础建设是实现和提高国家整体实力水平的关键所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出台目的在于增强广大青少年体质和增进健康,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至今已4年,广大青少年体质健康情况如何,阳光体育运动贯彻落实的怎样,该文全面贯彻落实2010年“两会”精神,结合阳光体育与学生体质的相互促进,旨在提出新的可操作性的推广模式,并制定相关的管理体系,对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产生积极影响,为决策部门提供阳光体育实施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1 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多元化推广模式

随着国家对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阳光体育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对该理论的研究,但已有研究主要停留在对学生体质水平的现状研究、阳光体育的推广情况、某一传统教学模式与阳光体育的对比等。主要体现在研究内容相对局限、研究过程与现实需要脱节、研究成果缺乏可操作性、研究不系统且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基于当前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迫切需要,合理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对目前阳光体育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研究不足进行系统梳理和完善。通过对阳光体育开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构建阳光体育运动多元化推广模式,为促进阳光体育更好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参考方案(见图1)。

1.1家庭体育社区化模式

社区是人们实现休闲舒适生活状态的必备场所。也是人们远离现代社会方式、交通工具、繁忙工作、各种束缚、社会阶层和社会关系的一个机构或场所。人们在社区可以得到医疗、文化、教育和生活的服务。家庭体育社区化模式可以改变学生的生活条件和满足体育活动所需。家庭体育社区化后的学生参加的体育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可充分促进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推动社区体育的生活方式,改善学生个人身心状况及提升业余生活品质,也可增进学生的社区意识的凝聚力,打破以家族为单位的传统社区意义,丰富社区生活的内容,满足学生实现对运动方面自我的需要。

家庭体育社区化模式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学生社区体育活动组织,形成一个集合体,学生在业余时间在这个组织中参与活动,满足要求;利用社区内的软硬方面体育资源,包括公共绿地、活动中心健身场所举办各种各样的学生段的体育活动;社区要利用青少年精力旺盛、活泼好动等特征,加强宣传科学的健康理念和青少年活动的益处;突出不同社区的文化特色,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情趣,激发学生群体的参与意识;发挥社区体育运动指导者的重要作用,发挥其人格魅力,引导不同学段的学生对不同运动项目的兴趣,并进行认真的指导,以满足广大学生求新、求变、求异的需求;建立社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网络。

图1 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多元化模式图

1.2体育课程俱乐部化模式

俱乐部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它是在素质教育、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等思想的指导下,发展学生体育能力、满足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养成终身体育习惯和培养学生完美个性为主要目标,按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分班组织体育教学活动的模式。这种模式已在许多学校进行了实践,这种模式的目的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能力。在这种模式中可侧重学生身体机能的提高和注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中小学校体育课程俱乐部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应要加强组织管理、教学组织形式的转换、教学内容体系的调整、师资力量和体育设施资源的加强等。学校体育课可采用3种类型俱乐部: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课内体育教学俱乐部、课内外相结合的体育教学俱乐部。

学校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基地,学生在校学习的运动经历也应该与众不同,不同的俱乐部教学应该创造一切可能创造的条件提供给学生了解体育运动,接触社会新兴运动项目的机会,这也是为日后学生的体育爱好选择提供有利条件。在不同类型俱乐部中体验到从未体验到的运动感受,对体育课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体育运动也更加喜爱,并认为在运动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极大的快乐,也渐渐成为学习和生活之余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改变了很多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思想。这样更加符合阳光体育的宗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尽情的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不同体育俱乐部的开设不但有利于学生的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也有利于学生日后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更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民体质健康。

1.3阳光体育活动类型多样化模式

阳光体育活动内容是学生锻炼的载体,按照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三维体育观和健康观,可把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内容分为身体健康活动内容、心理健康活动内容、社会适应活动内容、运动参与活动内容和运动技能活动内容。在体育与健康课上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五大内容穿插运用,身体健康活动内容主要包括运动技能生活化的活动、身体锻炼的活动、身体护理保养的活动和身体维护活动的内容;心理健康活动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个体形成健康的心理并发展有关的心理素质的活动,可以预防、转变、矫正一些不良心理和不良行为,包括抗挫折活动内容、提高心力活动内容、休闲娱乐活动内容和体育兴趣爱好活动内容;社会适应能力活动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通过相关内容的活动,培养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精神;运动技能活动内容主要就是掌握运动的技能方面的能力,既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生命活动的技能,又包括从事专门的竞技活动的技能,阳光体育活动中运动技能活动内容是其他活动内容的基础,也是终身体育活动的必备内容;运动参与活动内容重在学生体育个性的培养,形成健身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1.4阳光体育活动方式体系化模式

按照管理要求,把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分为学校、家庭和社区三级管理体系,最好建立一个数据库,三级体系,协同工作。第一,校内级包括体育与健康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两个部分。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方式按照课程的不同计划进行,尽量不要增加额外的任务。体育与健康教师作为管理者,管理的责任是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使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运动参与目标和运动技能五个领域的目标达成;课外体育活动包括每天规定的1h体育活动,主要管理者是班主任,辅助管理者是体育教师,管理的责任配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活动方式以自愿和组织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所有学生都动起来,参与到活动中。第二,家庭作为青少年学生课余时间的归属地,生活中占据着大部分的时间,家庭对阳光体育运动的推进起较为重要的作用。家长应配合学校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并督促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健身锻炼,同时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亲自带领孩子进行有目的的健身或活动。第三,社区是学校、家庭外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社区活动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发挥社区体育组织的作用,做到专人管理,形成专门的机构,对所辖社区的学生逐一建档,分门别类进行登记,有计划组织社区学生健身活动或进行相应的比赛,促其学生主动参与社区体育活动。

2 对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多元化推广模式的思考

1)力争推进学校体育与社区的有机结合,加强学区体育建设,协调几者关系,共同推进阳光体育活动。家庭体育社区化模式要求学校体育与社区的有机结合,加强学区体育建设,学区体育和社区体育是解决家庭体育社区化的有效模式。学区体育是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结合点,对学校体育向社区体育转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体现家庭、社会、学校三者资源共享和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模式。

2)学校体育课程俱乐部化模式受很多因素影响,相关人员要转变观念、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学校体育课程俱乐部化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校园环境、场地器材和学校经费投入情况、学生时间的安排、教师和学生的理念、场馆人员的素质及学校的关心与重视等。这些因素从不同程度限制了体育课程俱乐部的发展。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工作人员和学生要转变观念,使课程俱乐部模式把运动技能、学生体能、文化教育和学生做人有机的结合起来,探索和研究体育课程俱乐部的教学模式,完善管理制度,对课程俱乐部的组织形式、师资配备、项目设置、场地器材安排、相关活动等进行规范化管理,使之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3)阳光体育活动内容多样化模式要以主动开放为宗旨,避开形式的单一。阳光体育活动内容多样化模式体现的五个方面活动内容要以学生为主,避开被迫学、被迫活动的现实,不能把学生当成被动从事活动的容器,而是看成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活生生的人;五方面活动内容要体现科学性和实效性,科学性注重确保每个学生活动都要考虑个体差异性,有效促进学生生长和发育,实效性保证最终的效果。

4)阳光体育活动方式体系化要分别,不同层次管理要体现各自的特色,保证进展顺利。学生在学校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社区尽量保证学生活动的场所、不同的器材及所需的经费等物质保证。学校、家庭和社区三级管理体系要互相配合,各伺其职,保证学生在不同的场所都有其归属感,在三级体系中共同监督、促进、协调完成学生的锻炼,达到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

[1]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R].教体艺[2006].

[2]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R].教体艺[2006].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R].教体艺[2006].

[4] 陈玉忠.关于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若干社会学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6):83-89.

[5] 何志文,杨大宁.从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透析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1):77-78.

[6] 张玉兰,朱书祥,黄显忠,等.“阳光体育”的内涵及时代意义解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3):20-21.

[7] 杨芳,高海利.阳光体育运动的局限与超越——由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误区引发的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2):155-157.

[8] 申玲.基础教育阶段“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中的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6):122-124.

[9] 董丽丽.“阳光体育”监督机制初探[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2):117-120.

[10] 汪晓赞,季浏,金燕.我国新一轮青少年体育课程改革现状调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6):62-67.

AStudyonSunshinePhysicalEducationPromotionModel

Zhu Zhenna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116000,Liaoning,China)

It is a multi-factor,a complex,dynamic system works great to improve and enhance the physical health problems,young people is good job training youth infrastructure physical health is to achieve 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 and improving the level of the key.Sunshine Youth Sports is to enhance the important form of physical and health,the paper models from the community-based family sports,sports clubs of the model curriculum,the content of the game the sun pattern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sunlight patterns of physical activity way system to start,to submit their diversity notes on the promotion model,designed to facilitate better carry out the sun and development of sports,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program.

adolescent;Sunshine Physical Education;diversified promotional models

2011-03-13;

2011-04-2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朱振楠(1984-),女,辽宁大连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G807

A

1672-1365(2011)03-0019-03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体质阳光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体育运动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走,出发!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走在阳光路上
呆呆和朵朵(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