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霍依河畔的波西米亚花园

2011-11-07邓小夏

中国新闻周刊 2011年41期
关键词:西米亚奥克兰花园

邓小夏

在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的周边,只要开上一小时的车程,便会发现一些特别宁静的地方,遗世独立。

普霍依就是这样一个隐藏在奥克兰北部山间的小镇。

一过灼热的夏季,这里枫叶开始转红,层林尽染。一条蜿蜒的山道和一条平缓的小河,引领我们来到小镇的中心。

普霍依在土著毛利人的语言里是“缓慢流水”的意思。普霍依河由群山中的溪涧汇集而成,穿流过小镇,在田野与山林间蜿蜒流动近10公里,在一个叫温德洪姆的地方汇入大海。

新西兰是个移民国家,也是地球上最后一块被发现的主要大陆。最早的新西兰人是毛利人。从1769年开始,欧洲移民纷至沓来,苏格兰人居奥塔哥,英格兰人住坎特布雷,法国人在奥克若瓦,德国人住涅而森,但最后都分散于各地,只有普霍依的波西米亚人一直聚居于此。上世纪90年代,新西兰政府在全国评选出了两个移民历史文化村,一个是南岛的法国镇——奥克若瓦,另一个就是普霍依。

整个普霍依小镇皆是依水而筑。镇上的民居多为红顶白墙、带有回廊的维多利亚风格房屋,散落在河边,房前的草坪间,是修整有序的花园。花园里多放有一桌两椅,却大多不见主人的身影,只有玫瑰花在风中轻轻摇曳,宁静而温馨。

小镇有家出租划艇的公司,只要花上80纽币,游人就可以租一艘双人划艇,在波澜不惊的河面上,追溯84名波西米亚人到此拓荒的历史。

19世纪60年代初,欧洲中部的波希米亚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捷克)正处于一个急剧扩张的时期。奥匈帝国的统治、教会的分争、税收的增加,使原本已受到人口稠密的压力的波希米亚人感到,生活的威胁离他们越来越近。他们渴望找到新的家园。

捷足先登的波西米亚人很快将新西兰能免费获得荒地的消息传回了国内。在他们的描述中,那是一个太阳永远照耀的温暖地方,满山有着采食不尽的野蜂蜜。

于是,1863年2月,带着对新家园的梦想,第一批波希米亚移民共84人,包括51个成年人、31个孩子和在途中出生的两个婴儿,从布拉格出发,转道英国,海陆兼程,经历了124天的艰难旅程(比到美国的“五月花号”还长一倍),到达了新大陆。

按照新西兰的移民政策,在新的定居点普霍依,每个成年人无偿获得了40亩土地,8至15岁的孩子每人20亩。

面对普霍依阴森湿冷的山林,这些说着德语、人生地疏的波希米人一起挨饿,一起祈祷,与思乡、沮丧和绝望博斗,白天砍树烧荒,夜晚睡在窝棚。所幸,他们得到了当地毛利酋长的帮助。毛利人划着小船为他们送来救命的食物,帮助这些波西米亚人将伐倒的拷里巨木(岛上一种土生土长的大树),从普霍依河运到河谷外的奥克兰城去交易,换回生活用品。可见,当年的普霍依河不仅是活命的水源,而且是连通外界的唯一要道。

今日的普霍依,在老集会中心门前的空地上,立着一块纪念普霍依先民的石碑,上面记录了波希米亚人早期的奋斗史:从1863年到1888年间,一共开垦出3000亩土地。之后,共有7批波希米亚移民相继到来,逐渐形成了成熟的社区。他们定期聚会,用歌舞的方式传承波希米亚文化。这群有着共同信仰的天主教徒,他们生存的座右铭是:坚持信仰并彼此信赖。

如果说是信仰是这座波希米亚花园的根基,那么他们100多年来对本族文化的坚守就是花园花开不败的养料。这样的坚守,一直延续至今。可以说,普霍依是新西兰诸多城镇中对本地历史性和纪念性建筑保存得最完善的地方之一。

在一个废弃的马房前,我们看到一张手绘的普霍依小镇的地图,上面列出了小镇上可供逗留的20来处地方,还细心地在每处后写上了开放的时间。

这个只有两百多人口的小镇里,却有一个收藏丰富的博物馆,还设有一个网站,从中可以找到令你吃惊的史料:除了初民到达的船期与乘客名单,甚至还有镇中居民的家谱。

博物馆的附近是间历史悠久的小教堂,教堂红色的尖顶直指白云舒卷的蓝天。可以想见,一百多年来,它的清脆的钟声一直在山谷间回荡。教堂门前的告示牌上列着下几周的活动内容。我们去的时候正有活动在进行中,门前的栏杆上坐着几个10来岁的小孩,看样子是在等待正和神父交谈的家长。

小镇图书馆在码头附近,对所有公众开放。图书馆小如房车,墙上用老体书法写着“普霍依镇图书馆”几个简单的字,却有一种令人不可小看的庄重。窄小的空间里,所有可能的地方都堆满了书,有人在翻阅图书。图书馆员是一位上了年纪的长者,用微笑对进来的人表示欢迎。看我是游人,便递了一张图书馆情况介绍给我。小小的图书馆,由当地人自己捐资捐书建立,现在有3000多本书,馆员都由镇上居民自愿担任。在当下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这个小馆依旧安静地存在着,开放时间刚好和教堂开放的时间一致。

按手绘地图指示,我们找到一家位于山坡上的带花园的茶室,挑了处面山的位置落座。英式红茶和自制的“司空”(一种界乎面包和蛋糕之间、夹果酱的糕点)是当家的招牌。

茶间,和主人攀谈,他一再纠正我们对于波西米亚人的错误概念,强调波西米亚人并不等同于我们在电影中常见的吉普赛人,而是泛指生活在中欧波西米亚地区的诸多民族。吉普塞人只是其中之一,就像中国多民族里的一个少数民族一样。

在他眼中,波西米亚人都对精神生活有着极高的追求,因此常常远离城市,建立波西米亚村庄。在他们的聚居点,一定要有自己的学校、会议中心、体育会所等。他们都信奉天主教,大多傾心于艺术。也许,这些就是普霍依的波希米亚先民为什么要离开故土,在遥远的南半球打造一个波西米亚花园的原因。

很想看小镇的波西米亚舞蹈团的表演,可惜时间不凑巧。茶室主人告诉我们,在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集市上会有演出。那时,音乐热烈地响起来,美丽的波西米亚长裙旋转起来,长长的流苏上下飞舞。

小贴士

如何到达:

沿一号高速公路往OREWA方向,奥克兰往北40公里处,有出口指示。请注意这是一条收费高速,缴费方式独特,可以在进入收费站前的加油站用现钱或刷卡付费,也可以在三天内在网上付费。

猜你喜欢

西米亚奥克兰花园
来自波西米亚
波西米亚狂想曲
70岁华裔律师竞选市议员
奥克兰往事
波西米亚浪漫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