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探索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新途径
——河北省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纪实

2011-11-07王保民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1年12期
关键词:海洋局河北省环境保护

王保民

积极探索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新途径
——河北省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纪实

王保民

河北省是重要的沿海省份,全省沿海大陆海岸线长487千米,有海岛132个,海岛岸线长199千米。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和京津冀都市圈建设的启动,河北省临海工业区的建设和沿海地区的人口密集度迅速增加,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海洋环境保护和灾害防御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对此,河北省海洋局迎难而上、主动应对,积极探索加强海洋污染治理、搞好海洋生态保护、提高海洋环境监管能力的有效途径,逐步形成了以规划实施为龙头、以部门联动为基础、以建立健全陆海统筹联动机制为重点、以生态恢复治理为牵引、以防范海上油污染为抓手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管理模式,不断探索提高和完善河北省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之路。

大力建设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防治污染与生态保护并重,是河北省海洋局始终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近年来,河北省扎实开展了河口综合整治、岸滩保护与修复、滨海湿地保护与修复、保护区建设、防护林建设等一系列“护肾工程”,为蓝色海洋筑起了一道海岸绿色屏障。

海岸带、海岛治理舍得投入。先后完成了北戴河海滩修复治理示范工程,实施了石臼坨岛、打网岗岛的岛体修复工程等。北戴河作为著名的旅游区和避暑胜地,一向以滩宽浪缓、沙软、潮平著称于世。近年来,由于气候环境变化以及游人不断增多,北戴河海滩岸线后退、坡度变陡、沙质粗化,侵蚀退化较为严重,滨海旅游环境质量降低。为保护海滩环境,真正还原自然沙滩,河北省在国家支持指导下,实施了北戴河沙滩治理工程。该项目从2010年4月开始,总投资2.66亿元,恢复治理的浴场海岸线全长5.4千米,新增沙滩面积40.6公顷,包括289.75万立方米的人工养滩填沙、总长672米的人工浅礁4座、690米的离岸浅堤4座以及养滩工程监测系统等,目前工程已全部结束。北戴河沙滩的修复治理在保护海洋环境、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日渐显现。

自然保护区建设逐步规范。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北戴河鸟类自然保护区、唐山乐亭石臼坨诸岛自然保护区建设得到新的加强。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1990年9月建立的首批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主要保护对象为沙丘、沙堤、泻湖、林带和海洋生物等构成的沙质海岸自然景观和所在海区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近几年来,河北省海洋局进一步加大了生态修复和监管力度,在陆域核心区布设了围栏、围网,埋设了界桩、界碑,在海上核心区布设了4个浮标,通过退养还湖、植被恢复、清理淤泥等措施,对七里海生态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2010年以来,保护区开展了陆域核心区20公顷海滩修复治理工程,主要进行了海滩垃圾清理、海滩海岸修复治理及后期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了多起保护区内挖沙、采药、开发建设等违法违规事件,保护区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湿地保护措施得到新加强。河北省有南大港、海兴、唐海三个省级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近年来在海洋湿地保护建设中下了大功夫。南大港省级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16000公顷,为了保护好这一自然资源,近年来各级累计投入1200多万元,购买黄河水注入湿地,在排河入海口建成拦水闸一座,维修了两座扬水站及与湿地相通的水渠,开挖了环形沟和引水渠完善保护设施,在湿地周边建设了20米宽、29千米长的绿色保护林带,清理了湿地周边的污染源。同时,在湿地各个入口处设立保护卡,实行全封闭管理,使这一宝贵的湿地资源得到了较好的管理和保护。

河北省海洋局王保民局长(右二)在海监船上听取海监支队汇报

着力提升海洋环境监测管理水平

近几年来,河北省海洋局针对当前海洋管理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加大了海洋环境监测管理的力度,初步实现了监视监测常态化、预警预报规范化、应急监测及时化、基础研究前沿化。

监视监测常态化。建立了省、市两级海洋环境监测网络,沿海秦皇岛、唐山和沧州三市海洋环境监测机构、技术人员和设备不断完善。优化了监测站位布局和监测内容,监测站位总数增加到近400个,监测项目扩展到河流入海污染物总量监测、陆源入海排污口及其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监测、海水入侵与盐渍化监测、海洋生物多样性监测、保护区监测、海洋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海平面变化影响监测等27个专项,监测范围基本覆盖全省海域。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市级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定期发布,形成了省、市两级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定期发布制度,为社会公众和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预警预报规范化。建立了国家、海区、省与秦皇岛港、京唐港区、曹妃甸港区和黄骅港等重点观测站之间的信息传输网络,完善了省、市两级海洋信息日报制度和月报制度,与海区建立了海上溢油信息通报制度,开通了海洋预警报手机短信服务业务等,保证重大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数据准确公布,及时为各级政府、沿海地区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提供有效的海洋信息服务。制定了《河北省海洋灾害应急预案》和《海洋赤潮灾害应急执行预案》《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执行预案》《海洋石油污染防治应急执行预案》等,初步建立了海洋灾害远程视频会商系统,在预防海洋灾害和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应急监测及时化。高度重视海洋灾害的应急监测和预报工作。2010年1月,河北省遭遇了30年一遇的罕见冰情,省海洋局下发了《关于做好海冰灾害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提出了6项措施要求,组织海冰应急监测队伍,出动2000多人次、行程近3万千米,获取海冰现场监测数据162份,发布海冰灾害冰情简报54期。2011年6月,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发生后,全省各级海洋管理部门积极应对,共派出执法船艇270艘次、航时891小时、航程16800海里,加大了对全省近岸海域尤其是北戴河海域的巡视频次和频率,及时通报取样鉴定情况和事件发展趋势,为做好应急准备提供了可靠依据。

基础研究前沿化。先后完成了河北省海洋环境容量及陆源排污总量控制、河北省海水入侵灾害调查评价、河北省海岸侵蚀灾害监测评价、河北省沿海风暴潮警戒水位核定、风暴潮预警报系统应用技术能力建设、河北省海岸带地质环境调查与脆弱性评价、海洋环境监视监测和海洋灾害远程应急会商系统、秦皇岛海域养殖经济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等多项研究,保证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始终建立在科学严谨的研究基础之上。

坚持海洋开发与保护并举

海洋经济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河北省充分利用沿海有利条件,全力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集中力量加大沿海开发力度,积极开展秦皇岛、曹妃甸新区和沧州渤海新区建设,海洋经济快速崛起。为了妥善处理好海洋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河北省海洋局按照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积极探索“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有效途径,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规划论证阶段及时提出环保要求。近几年,河北省加快工业向沿海转移,建设了一批沿海工业项目,每个项目特别是国家和省、市重点项目,省、市海洋部门都坚持提前介入,积极协调和指导,依法进行项目影响评价,对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唐山曹妃甸工业区在规划设计时,先后邀请国家海洋局勘测环评中心等30余家甲级设计、勘测、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进行项目论证评审,明确提出了加强污水处理和回用工程建设、搞好雨水收集和回用工程、建立健全严格的船舶停泊管理制度、按20年一遇标准建设风暴潮灾害防御工程体系和巨浪海冰预警预报体系等具体要求,同时明确了固废综合利用、清洁生产认证、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具体标准,力争将工业区对海洋环境的损害降到最低。

秦皇岛鸽子窝湿地保护区

海水淡化设备

项目实施阶段集中搞好综合治理。唐山乐亭“三岛”是河北省重要的海岛资源富集区,2009年开始进行旅游区开发建设。为有效解决内海淤积、岛岸侵蚀、沙滩萎缩、生态退化、植被破坏等明显削弱岛屿属性的生态退化问题,唐山市专门成立了旅游岛管理委员会,提出了“先整治后开发,不整治不开发”的工作思路。委托国内多家科研院所进行了海洋环境质量调查、数模物模分析、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沙滩保护与利用规划等前期技术工作,在引入项目之前针对不同的区域采取了不同的环保措施。仅2011年就投资3000万港区粉尘污染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建立健全陆海统筹联动保护机制

为促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和陆域、流域环境保护相衔接,河北省海洋局按照“陆海统筹、河海统筹”的原则,建立完善了全省陆海统筹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海水质量监测

海洋应急监测设备

测波仪布放

京唐港防尘网

明确任务,实行目标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河北省海洋局和河北省环境保护元,对“三岛”中的石臼砣岛岛体、岸线进行修复整治,加强对岛上多样的天然海岛生境的保护。同时启动诸多长期性生态环境监测项目,全面掌握已有项目对唐山湾“三岛”及周边海域的生态环境影响。

经营运行阶段不断改进环保措施。京唐港是河北省的重要港口,其建成运营以来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有效解决粉尘污染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抑尘措施,2010年修建了港区挡风抑尘墙,码头装船卸船采用了封闭式皮带通廊方式,对港区粉状物料存储场所全部安装固定喷淋和流动洒水设施,煤炭和矿石存储场所还配置了吸尘车,对落地散落物料及时回收,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陆海统筹海洋环境保护沟通合作工作机制的意见》,在每年召开的全省海洋工作会议上,环保部门都要提出海洋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把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具体指标任务分解到沿海各设区市,作为环保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河北省海洋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也对海洋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提出了硬性要求,确定到2015年入海排污口和入海河口污染物达标排放率达到60%以上,近岸海域海洋功能区环境质量达标率达到90%,重点监控区赤潮灾害发现率达到100%,港口作业区、海上油气区等重点海洋功能区监控率达到90%。

协调联动,形成整体合力。建立了由海洋、环保、水利、交通、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和沿海地方政府组成的海洋环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和部门污染防治协调联动机制,对各部门在陆海污染防治工作中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分工。规定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海上污染控制,按照海洋功能区的环境质量要求,强化海洋环境分级管理;环保部门要加强沿海地区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管理,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海总量;水产、交通部门分别负责水产养殖、港口船舶的污染物控制与治理,防止污染事故发生;旅游、林业部门要加强旅游资源、沿海防护林和湿地的保护与建设;农业部门要大力推广清洁养殖、清洁种植,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强度。实际工作中,各部门各负其责、各行其职,协调联动,真正形成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整体合力。

北戴河养滩监测

突破难点,加大治污力度。进一步加大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旅游区污染治理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的下属企业,工厂临海而建,过去由于厂区地标太低,不能并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公司厂区生活污水直排入海;2009年该公司投资800万元新建了一座日处理能力1500吨的生活污水处理站,所有生活污水和车间冲洗废水并入生活污水管网,统一经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用于办公设施卫生用水、道路洒水降尘和绿化用水,做到清污分流,废水处理标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为了做好旅游区污染治理工作,多年来河北省海洋局坚持“暑期无小事”的原则,每年都要成立暑期秦皇岛海洋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各旅游区海洋环境监视监测工作,有效保障了暑期秦皇岛海洋环境的安全。

促进海洋环境保护法制化规范化

为促进海洋环境保护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河北省海洋局注重不断完善海洋管理的法规体系,加强制度建设,有效促进了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

创新完善政策措施。制定下发了《河北省海洋局关于划分海洋主管部门核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权限的意见》《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优化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工作的意见》等规章制度,并印发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指南》《废弃物海洋倾倒许可证签发指南》等技术规范,使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

切实搞好规划引导。注重发挥规划的控制约束功能,引导沿海地区自觉做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按照《河北省海洋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要求,重点实施海洋污染控制、滨海生态保护与修复、海洋环境保护能力提升等3大类15小类61项工程。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6个,续建污水处理厂10个,新建污水处理厂62个,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42.9万吨/日;新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工程2个,处理规模456吨/日;建设城市污水管网221.7千米;实施再生水利用工程12个,再生水利用规模达到43万吨/日。这些工程全部完工后,将初步形成完善的陆海统筹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评价和海洋环境监管体系,基本恢复近岸海域和保护区陆域生态系统功能,为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省、市、县三级海监机构作用,整合海监执法力量,建立了上下联动、横向配合的海洋执法长效机制,初步形成了防范在先、发现及时、制止有效、查处到位的海洋执法监察工作新局面。近几年来,河北省每年都要组织省海监总队和沿海各市县海洋管理部门,分期分批对开工生产和正在建设的用海项目进行全面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未批先建、边批边建、超标排污、无证倾倒以及在海洋保护区内进行违法开发活动等违法行为,依法进行严肃查处,起到了较强的警示和震慑作用。

(本文图片摄影:章洪涛)

猜你喜欢

海洋局河北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口述历史灵光一闪,竟促成中国南极之行
不要恢复,要重建——未来自然环境保护之路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