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2011-11-07宋焱,黄俊,徐娅
宋 焱,黄 俊,徐 娅
(1.湖南科技大学旅游管理系,湖南湘潭411201;2.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昭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宋 焱1,黄 俊2,徐 娅1
(1.湖南科技大学旅游管理系,湖南湘潭411201;2.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生态旅游对于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昭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区位优势明显,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和潜力。运用SWOT分析方法,昭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开发的优势、劣势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清晰地呈现出来,可以促进昭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昭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
随着湘潭市经济建设的东移和“长株潭”三市融城战略的实施,昭山自然保护区已成为湘潭市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将建设成为“长株潭”三市人民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乐园。昭山自然保护区的特点体现在形态各异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世人提供宝贵的旅游场所。介于之前的学者主要是从昭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总体设想、旅游定位开发、管理经营方式、项目策划等方面入手去进行分析研究的现状,本文试图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昭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等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促进昭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 昭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1.自然生态景观多样
昭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水丰沛,空气湿润,美丽的日出、夕照、云雾、雨雪等形成“山市晴岚”、“屏风夕照”、“拓岭丹霞”等气象景观。森林内栖息着许多野生动物,有野兔、野鸡、竹鸡、画眉、杜鹃等。昭山群岭连绵,为第四纪冰川沉积地层,形成仰天湖、凤形山、虎形山等陡岩绝壁、江湖平原地质地貌,受垂直带的控制和水流长期的切割,地质构造以石英砂岩为主,少量红砂岩和石灰岩。湘江下游水道贯穿景区,昭山主峰陡岩峭壁紧通江中从江水边山势险峻,拔地而起。西面的山峦状似仰天长啸的狮子;南面的岩脊,形如静卧听经的老虎;扎根于岩缝的树木、古朴挺拔,形成了深幽昭潭、神秘龙洞等很多奇特的自然景观。
2.人文旅游资源悠久丰厚
昭山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山。昭山原名马山,据《孔子家语》记载昭王南征至此。北宋时,著名山水画家米莆登临昭山,作画《山市晴岚图》,被景色所迷。历代名人杜甫、文叮畸、王夫之等在此留下《昭山》、《鹤鸽天》、《昭山孤翠词》等著名诗作50多篇,碑刻40多块,石级旁、寺庙及后山的诗词碑廊等处保存了大量的碑刻,给景区赐于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革命军事家彭德怀元帅被国民党追捕时,在昭山渡口得渔翁之救而脱险,其弟彭金华等八烈士被国民党杀害于昭山南麓,后人根据此历史事件在烈士坡附近建立英烈塔。众多历史名人的足迹,为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提供了大课堂。
昭山主蜂唐代高崇年间建有昭山禅寺,禅寺独占主峰山项,前后两进窄而高,中间两进宽而低,宋时改称昭阳殿,明、清时称昭山观。其内分关圣殿,玄帝官、观音堂、玉皇阁四进,建筑紧靠江岸峭壁,型体造型独特恰似帆船。寺内香火旺盛,古往今来前来朝拜的方园数百里内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每年来此朝拜的游客超过50万人次。1994年后昭山山腰处又修建了千手观音寺。
3.区位条件优越,可进入性强
昭山地处长株潭三市结合地带,是长沙、株洲、湘潭三角区的中心,也是湘江生态经济带的“生态轴心”,良好的区位条件使昭山自然保护区在湖南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占有重要位置。昭山位于湖南省中部、湘江的下游,相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约40km,高速公路车程约20多分钟京广、湘黔铁路在此交汇,京广高速铁路和浙赣线在其外围交叉通过,京珠、上瑞高速公路在这里形成互通式立交。黄金水道湘江傍山而过,长潭高速汽艇可直达昭山脚下。昭山旅游市场在武汉-岳阳-长沙-南昌-南岳-广州旅游线上,不仅是南到广州、深圳,北至武汉、北京,西至贵阳、昆明,东至南昌、上海的交通中心枢纽,而且与中心城市和周边著名风景名胜区的联系非常方便。总之,昭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区位优势明显,无论是省内还是省外。无论是水路,公路,还是铁路都为昭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市场带来了客源量。
4.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同步提升
设立风景区以前,山区经济以农业为主,大部分农民仍然靠开山采石、砍伐林木等维持生计,因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农业生产一直处于低水平运行状态,农民耕种收入微薄。当时村民根本不知道到他们所采掘、砍伐的对象就是不可再生的风景资源,毁坏的竟然是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景区的人民还没有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意识,尚未认识到山水生态资源的宝贵。设立风景区以后,村民紧跟昭山“两型社会”建设的步伐,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像马鞍村是昭山示范区一个以种养殖业为主,生态休闲业为辅的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通过有效地开发“农家乐”、“乡村游”等旅游项目,将观光农业与品位文化、度假休闲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拓展了农业功能的宽度和深度。自2006年9月以来,马鞍村已接待游客5.5万多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52.8万多元,纯利润18万多元。
目前,风光旖旎的山那边生态园、现代化气息浓厚的南塘生态农业基地、碧源春无公害蔬菜基地、长株潭花卉苗木休闲园等5个“两型”建设项目已成规模。农家乐旅游集农家娱乐休闲、现代农业观光、生态和谐于一体,吸引周边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为当地群众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在增收的同时,由于生态旅游者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方面有经验,通过撰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文章,扩大了昭山自然保护区的对外影响,增加了互通信息、对外交流的机会的同时,也丰富了管理人员和当地村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二 昭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1.旅游产品市场发展缓慢
从整体上看,昭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产品仍然停留在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景区收入除了门票以外,主要是游客进昭山古寺和观音寺朝拜捐赠的香火钱,几乎没有吸引人的娱乐活动和旅游商品。产品结构单一,历史、民俗、宗教、科研、生物多样性等高品位、高档次旅游产品开发不足,丰富的文化尚未充分展示出来,娱乐休闲活动匮乏。大部分游客来昭山只是拜佛、求签或体会山林的幽静等,关于昭山的传奇故事、历史典故和文人所留下的诗作等都鲜为人知。有些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仍停留在半开发状态,部分铭刻词句具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重建、乱建庙宇和亭台楼阁等现象屡见不鲜。景观原有风貌,又与文人佳句、高雅的书法艺术等相差甚远,人文资源缺乏深层次的挖掘。同时部分文化古迹满目苍痍,年久失修,已失去其应有的价值。这些都阻碍了昭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业市场的发展,导致游客重游率低。
2.基础设施亟待完善
组织和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是搞好风景名胜区长远发展与保护管理工作的依据和手段,同时也能确保昭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协调统一。规划好昭山自然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对于景区的开发还是发展均起到指导和推进作用。目前昭山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首先景区景点除将军渡、麻石古道、昭山古寺、伟人亭以及观音寺等景观有相应的指示牌外,其他景点连具体标识却都没有,缺少必要的指示牌,更不用说对景点的简介。其次景区内的旅游设施及其他必备的设施,如给排水、供电设施等都较为简陋,暂时还无法给广大的游客提供良好的吃、住、休息等场所,这些给有长期旅行计划的游客造成诸多不便。还有昭山自然保护区还存在游线和路线随意、道路网布局不清、景区的出入口较为隐蔽等问题。总之,各项旅游基础设施都急需改善。
三 昭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分析
1.旅游业的迅猛发展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1978年我国入境旅游接待人数为180万人次,仅为当时世界旅游总人数的0.7%,居世界第41位;到2010年我国接待游客达到21亿人次,已跃居全球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消费国。由表1中所列出的数据可知,从2008年至2010年,我国无论是旅游收入还是旅游人数都增长比较快。虽然2008年经历了世界经济危机和“5.12”特大地震,但2008年的国内旅游人数仍然达到17.12人次。这些都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大、增速最快、潜力最强的国内旅游市场。
表1 中国2008年-2010年国内旅游人数、旅游总收入统计表
在2010年中国旅游年的推动下,湖南旅游业发展达到了高潮,2010年湖南旅游收入达到1380亿元,总人数达到1.96亿人次。为昭山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旅游已经成为湖南人民生活的主流,湖南人民渴望回归自然的“自然之旅”成为湖南旅游新时尚,这促使昭山自然保护区紧跟全国以及湖南旅游的步伐,加快建设昭山景观道、芙蓉大道和湘江风光带昭山段,开发旅游产品展示中心、商业步行街、民俗文化村、仰天湖水上公园等,进一步开拓生态旅游市场,拉长昭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产业链条。
2.国家良好的政策环境
“十二五”机制中明确提出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将积极发展旅游业作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也将尽快形成“9+2”旅游联合体,积极鼓励居民在本区域内旅游,积极引导客商投资区域内有市场发展前景的旅游项目,积极开展区域旅游联合促销,为“9+2”其他方到本地区促销提供方便等政策。中部六省区域合作积极发展的旅游产业,并将旅游业作为中部崛起的突破口。中部六省致力于加强文化旅游产业的合作,重在共同打造中部文化旅游经济圈,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湖南省委省政府1996年开始也正式实施“一点一线”发展战略,并将此写进了“九五”计划。“一点”即长沙,“一线”即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湖南沿线的岳阳、长沙、湘潭、株洲、衡阳、郴州6市。省政府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已将昭山地区纳入统一规划,为昭山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政策依据。湖南省委省政府对推进长株潭旅游一体化进行总体部署,使长株潭旅游一体化成为全省战略。总之,昭山有着周边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背景,能够充分利用中部崛起,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等政策环境契机带来的经济优势和客源优势保证昭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的长足发展。
3.周边居民的出游意愿强烈
游客外出旅游消费主要为其收入水平制约。收入越高,外出旅游的可能性越大,花费也越高。下面以长沙市居民经济收入与旅游消费收入为例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从表2可看出,2006年-2010年长沙市居民经济收入不断增长,即由2006年的1790.66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4547.06亿元,与此同时长沙市居民旅游消费收入也由220亿元上升到457.99亿元。这些数据表明,2010年长沙市旅游消费已具较大规模,旅游消费收入占到湖南省经济收入的10%,居民出游意愿强烈。
表2 长沙2006年—2010年居民经济收入、旅游消费统计表
其次,时间充足也使得客源增多。继每周45小时工作制后来又实施了每周40小时工作双休日,为湖南城镇居民短途旅游提供了极大的便利。2007年假日改革,由原先的“五一”七天长假期改为三天,增加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小长假”,加上“十一”七天长假使得闲暇时间更多。2007年为改革的第一年,这年“十一”黄金周的旅游接待人数创湖南省历次黄金周的接待量的最高水平,七天共接待旅游者736.52万人次,比去同期增长23.02%,实现旅游收入31.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31%。从总量看,每周休息两天,加上各种节日,一年总计至少就有115天闲暇时间,再加上名目不一的带薪假期及公费旅游,湖南职工人均每年休闲时间在130天以上,占全年总天数的1/3强。时间资源对大多数湖南居民而言,已经成为出游的非约束条件。
四 昭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威胁分析
1.旅游企业信用缺失
目前湖南旅游市场中忽视、践踏诚信的现象随处可见,种种失信行为导致旅游企业的信用危机,给昭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健康开发造成了严重隐患。湖南旅游企业本身的失信行为主要表现在:部分旅游企业对政府管理和法律规范置若罔闻;部分旅游企业违反旅游合同的行为屡见不鲜;部分旅游企业为争夺客源,通过价格欺诈行为参与恶意价格竞争;部分旅游企业存在大量虚假宣传和价格欺诈行为。
例如,《旅行社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旅游活动的报价不得低于产品成本价格,但在湖南旅游市场上仍有部分旅行社打出“零团费”、“负团费”的旅游价格以吸引消费者眼球,不可能完成低于成本经营的旅行社只有通过增加自费旅游活动项目和购物次数、降低旅游质量、压缩或取消导游工资、逼迫导游上交游客人头费用等方式,来维持企业的经营、完成其盈利目的。经营管理中部分旅游企业存在不履行旅游合同规定内容的行为或擅自修改旅游合同。例如,降低合同规定的服务标准、随意变更活动项目和行程,使用违规车辆、卖团、并团、拼团等。受大环境影响,游客在昭山自然保护区旅游时会有一定程度上的不信任感,对昭山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产生影响。
2.旅游需求日益多样化
经历了一轮旅游热潮的中国旅游者,在遭受过大众旅游“乱、挤、差”等旅游感受后,旅游者日趋成熟,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日益多元化。随着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旅游形式不再停留在“掠影型”、“扫荡型”、“赶马型”等传统形式,不仅要求提供的旅游产品多元化,而且对提供的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地的形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旅游者现在更为注重旅游环境的质量和有实质性内容的旅游。特别钟情具有综合特征的旅游地和旅游项目,因为能从一次旅游过程中获得多重满足;在当今个性特征迅速发展、休闲方式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旅游行为方面也表现为对特色旅游的需求强烈,如“探险旅游”、“民俗旅游”、“疗养休闲”、“体育旅游”等;“回归自然”是城市人期望通过旅游行为缩短人与自然的距离的心理需求,旅游者对自然性旅游项目的追求和旅游参与意识的增强。旅游者不单靠看、听,希望自己能亲身体会,逐渐由被动到主动,希望在旅游过程中能获得某种程度的参与机会。这就表现出旅游需求将随着今后带薪假期的普及、假日安排的改进、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以及居民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多而日益差异化。这种客源需求日益多样化的大环境给昭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产品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 结 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根据上述对昭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的SWOT分析,我们发现昭山自然保护区的区位及资源优势突出,且国内外的发展机会良好,但是也存在旅游产品市场发展缓慢、基础设施亟待完善等劣势,同时还受到旅游企业信用缺失、旅游需求日益多样化等威胁。投资者必须抓住机遇,清楚认知现状,转化劣势和威胁,趁势发展,制定出提高景区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策略,才能在两型社会快速发展却又不稳定的环境中获得长足的发展。
[1]左建桥.昭山风景旅游资源及开发总体设想[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9(5):67-72.
[2]杨 洪,邓江楼,邹家红.昭山旅游定位与开发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69-70.
[3]张 群.重塑湖湘文化彰显名山风采—论湖南昭山旅游开发[J].特区经济,2008(3):182-183.
[4]吴 越.休闲中心的文化建造—昭山生态景园策划设计[J].中外建筑,2006(3):69-71.
[5]李君轶.国内旅游市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6]本网站讯.昭山中国两型示范区[EB/OL].湘潭昭山示范区网(hnzhaoshan.com),2010-10-16.
[7]本网站讯.2010年我国跃居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EB/OL].腾讯财经(finance.qq.com),2011 -04 -10.
[8]本网站讯.2010年湖南旅游收入1380亿 跻身全国十强[EB/OL].网易新闻网(news.163.com),2011-01-09.
[9]本网站讯.中部六省省会城市GDP对比[EB/OL].合肥政府网(hefei.gov.cn),2011 -05 -08.
[10]陈思思.736 万人次玩转湖湘[EB/OL].红网(mt.rednet.cn),2007 -10 -08.
F59
A
1674-5884(2011)10-0169-03
2011-06-11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09C436)
宋 焱(1980-),女,湖南长沙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态旅游、区域旅游开发研究。
(责任编校 罗 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