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FDI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影响的实证分析
——基于三大产业指标

2011-11-07邵玲

关键词:格兰杰外商第二产业

邵玲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重庆400044)

FDI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影响的实证分析
——基于三大产业指标

邵玲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重庆400044)

在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过程中,FDI起到了重要作用。基于三大产业指标,研究FDI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分析,得出FDI对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影响最大,对第二产业次之,对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几乎没有影响。但FDI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空间仍较大,且可以带动第三产业更好的发展。为此,应在政策上引导FDI,使其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结构偏离度;产业就业;GDP弹性系数;K值指标,产业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已成为全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FDI对于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并带来大量新产品和新技术,形成新的产业; FDI有利于促使出口产品种类增多、结构优化,提高技术开发能力,促进技术进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整体升级换代。因此研究FDI对调整我国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主要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第二部分基于三大指标,考察FDI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第三部分是对实证结果进行验证分析;最后是本文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文献综述

FDI是跨国公司从事跨国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输出国绝大部分都是西方发达国家。在进行企业经营,赚取利润的同时,FDI对东道国的产业结构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此,各国学者对FDI进行了大量研究,产生了许多相关理论。20世纪60年代,钱纳里提出了著名的“双缺口模型”,认为当发展中国家实现其经济目标所需资源与国内供给存在缺口的时候,引进和利用外资有助于弥补储蓄和外汇双缺口,进而推动东道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转换。70年代以后,丹尼森、索洛、肯德里尼、乔森根的研究引发了经济学界关于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转换之间的理论研究。赫尔希曼从弥补“技术缺口”的角度讨论了利用直接投资对于发展中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和实现经济增长的意义,发展了钱纳里关于利用外资的“双缺口模型”。此外,1968年,哈佛大学教授弗农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国际直接投资是产品生命周期三个阶段(创新、成熟、标准化)更迭的必然结果,随着不同国家比较优势的转换,产品将在不同优势的国家间转移。刘易斯在《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一书中提出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论,以20世纪60年代为背景分析了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出生率下降,非熟练劳动力不足,某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移至发展中国家,而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现象,解释了产业在国际间转移和调整的原因。70年代中后期,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利用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原理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又称为“小岛清模式”。该理论认为对外投资应该从本国的比较劣势产业开始[1-4]。改革开放后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征是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5]。外商直接投资在三大产业的比重在不同时期有所有不同: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外商直接投资水平普遍较低,第一产业吸收外资比重不高,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部门。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后,我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开始加速发展,外商投资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幅提高,其中1993年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了第二产业。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期,第三产业投资比重明显降低。2001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投资者对华投资的信心倍增,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增长,在这段时期,第三产业外资扩张幅度比其它产业大得多[6-7]。从总体上看,FDI与中国三次产业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8],研究结果表明,FDI对产业结构的变动做出了贡献[9-10],且大多研究认为FDI对第二产业贡献度大。本文用数据分析FDI对我国三次产业的影响,以了解FDI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的作用。

二、三大指标分析

文章以1979—2008年数据,根据科学性、可比性、实用性原则选取了三大具有代表性的指标:结构偏离度,三大产业就业GDP弹性系数,产业结构变动速度K值指标来研究FDI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这三大指标能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均衡性,产业GDP变动对产业就业变动的影响,产业结构变动幅度等方面考察FDI的影响程度。

(一)结构偏离度

结构偏离度,是用来考察各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之间对称状况的一种经济指标,它用各产业在GDP中所占的百分比与该产业就业在总就业中所占的百分比的比值与1的差表示。

当结构偏离度为零时,该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在总量上达到均衡状态,这也就意味着当结构偏离度越接近零时,该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也就越合理。当结构偏离度大于零时,该产业就应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以使产业的发展与其吸纳的劳动力能力保持一致。当结构偏离度小于零时,意味着该产业已存在大量的隐形失业,解决的办法是促使劳动力从该产业转移到其他产业部门。根据2008年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可得,随着FDI的增加,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越来越接近零,该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日趋合理;而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一直小于零,说明该产业已存在大量的隐形失业;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一直大于零且接近1,该产业应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以使得该产业的发展与其吸纳劳动力能力保持一致,见图1。三大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FDI导致的,开始FDI主要投资于我国第二产业,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一度下降到1以下。而后随着FDI投资方向的转移,我国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结构偏离度一直呈现出下降趋势,越发逼近零,说明该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日趋合理。

图1 三大产业结构偏离度与FDI波动

(二)产业就业GDP弹性系数

三大产业就业GDP弹性系数用某产业就业变动百分比与该产业GDP变动的百分比之比值来表示,它表明该产业GDP的变动对该产业就业变动的影响程度。

根据2008年统计年鉴的数据整理可得,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的就业GDP系数从1985年开始大于1,说明该产业的GDP增长能带动该产业就业更大的增长,第一产业的发展空间较大。第三产业的就业GDP系数则是从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逐渐接近1。第二产业的就业GDP系数则是在最近几年才大于1,开始一直小于1甚至是小于零,说明该产业的GDP增长对就业的增加影响不大,见图2。

图2 三大产业就业GDP弹性系数与FDI波动

(三)K值指标

产业结构变动速度K值指标是用来动态考察某一时期内一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动速度的指标。它用各个产业报告期产业构成比与基期产业构成比差额的总和来度量。从图3可以看出,K值指标在1992年前一直保持在10左右,从1992年开始出现上升趋势且增加幅度大。这表明产业结构变动的幅度大。K值指标变动趋势与FDI变动趋势几乎一致,说明随着FDI的增加,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幅度增大,变动速度加快,FDI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图3 三大产业K值指标与FDI波动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为了更深入分析三大指标,以下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用专业的统计软件EVIEW5.0对所选取的三大指标和FDI时间序列用单位根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来验证结论。

(一)各变量单位根检验

通过对三大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和GDP弹性系数的单位根检验,验证FDI对三大产业的结构和就业影响。如果单位根检验结果为平稳,则说明FDI对该产业的影响不明显。如果单位根检验结果为不平稳,再对其进行一阶差分,如果一阶差分稳定,则说明这些变量存在协整关系。

从表1可以看出,三大产业的GDP弹性系数的单位根检验都是平稳的,说明FDI对三大产业就业都存在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大,如果加大对三大产业的投资,会间接通过其他产业效应扩大就业量和规模。而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是稳定的,说明FDI对第一产业的影响不大,FDI、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单位根检验结果为不平稳,对其进行一阶差分,其一阶差分平稳。FDI、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都是一阶差分稳定,则这些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所以对这个变量进行协整关系的检验,分析这三者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表1 结构偏离度、GDP弹性系数和FDI单位根检验

(二)FDI与第二、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协整关系检验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值表明FDI和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与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之间存在唯一的一个协整关系,协整关系是:

式(1)中自变量SDORS的t检验值是26.39,表明系数是显著的,即从长期来看,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增加一个百分点将导致FDI增加0.88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增加一个百分点,将导致FDI减少6个百分点,这说明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越小越有利于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偏离度越小说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越近乎平衡,更有利于该产业的发展。

表2 FDI与第二、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协整关系的迹统计量检验结果

表3 FDI与第二、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协整关系的最大特征值检验结果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从上述结果发现,FDI对第二三产业结构偏离度都有影响,且对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影响较大,而对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影响较微弱。为了进一步检验结论的准确性,再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验证FDI与第二、三产业结构偏离是否互为因果,还是只是具有单向原因,得出FDI对哪个产业结构偏离度影响大。

由表4可知,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与FDI不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这说明FDI的变动对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影响很小;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波动不是导致FDI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但是FDI波动是导致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波动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了当前的外商直接投资对第三产业的影响较大,进而导致了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的较大波动;从短期来看,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波动不是导致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波动的格兰杰原因,但从长期来看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波动影响了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波动,第二产业带动了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得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波动甚大;无论是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波动不是导致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波动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波动与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之间不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表4 FDI与第二、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四、结论与对策

从上述分析可知,FDI对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影响最大,对第二产业次之,对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几乎没有影响。这是由于我国第一产业的特殊性,FDI难以对第一产业进行产业化、规模化经营造成的。随着FDI的增加,FDI在第三产业的投资逐年上升,第三产业成为FDI投资的首要选择,在FDI的导向作用下,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都将趋于均衡,第三产业的GDP增长将带来更多就业机会。总体来说,FDI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使我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短期内FDI对第二产业影响不明显,但是第二产业的滞后效应将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从长期来看,FDI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还有较大的空间,我国应在政策上对其进行引导,使其加大对第一、二产业的投入。这不仅会带动第三产业更好的发展,吸收更多的劳动力,优化第三产业的结构,也会使得我国产业结构的整体转型步法加快,带来经济的又一次飞跃。

[1]温如春.外商投资对产业结构变动影响的分析[J].商业研究,2006(1):57-58.

[2]宋京.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对外贸易视角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4):82-86.

[3]钟良,于军威.FDI对东道国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影响研究[J].经济经纬,2005(2):21-23.

[4]孙军.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1):33-38.

[5]刘宇.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7(1):125-134.

[6]王树恩,左大鹏.在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双重影响与对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5 (6):114-117.

[7]《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课题组.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0(21):2-19.

[8]焦聪.跨国公司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J].经济与管理,2006(3):82-84.

[9]李雪.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效应[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15-18.

[10]郭克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0(2):34-63.

(责任编辑邝坦励)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of FDI on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in China——based on three major industry indexes

SHAO Ling

(College of Trade and Administration,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4,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been escalating,in which FDI has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Based on the three major industry indexes,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acts of FDI on 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by econometric methods of unit root tests and Granger causality analysis from a new angle.It concludes that FDI impacts on the degree of deviation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most,the second industry less,and almost none on the primary industry.But FDI has larger space to develop in the primary industry and the second industry,and can develop and promote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Thus,with proper policy guidance,FDI can benefit the transition and escalation of China economic structure.

structural deviation;industry employment;GDP elasticity coefficient;K-values indicator;industrial structure

F20

A

1674-8425(2011)03-0066-05

2010-06-29

邵玲(1985—),女,重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猜你喜欢

格兰杰外商第二产业
聚焦《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格兰杰因果关系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发展及缺陷
京津冀第二产业结构趋同性研究
谁是冒牌外商
榜单
格兰杰因果关系在复杂网络中的应用*
China uses US$420 bn of FDI in 5 y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