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互文性看美国媒体汶川地震报道中的中国形象

2011-11-07胡婷婷

关键词:批评性互文性来源

胡婷婷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杭州 310018)

从互文性看美国媒体汶川地震报道中的中国形象

胡婷婷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杭州 310018)

从批评话语分析框架下的互文性角度分析了美国媒体对中国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除了说明主观性同样存在于貌似“中性”的灾难性新闻语篇中,也揭示了美国媒体意图塑造中国负面形象的意识形态及其形成原因,并再一次论证了权力、话语与意识形态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批评性话语分析;互文性;新闻语篇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Discourse Analysis),或称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ics),是20世纪70年代末由以Roger Fowler和Gunther Kress等为代表的西方语言学家发展起来的话语分析方法。它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电视、报纸、演说等大众语篇,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从语言学、社会学、新闻学等多个学科角度来揭示权力、话语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话语的生成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话语对意识形态亦有反作用,而它们都是源于社会结构的权力关系并为之服务的。本文以一篇筛选自《纽约时报》官方网站的新闻报道为分析样本[1],主要关注以下两个问题:(1)美国媒体对中国汶川地震的相关报道是否存有偏颇或带有明显的主观性?(2)隐藏在这些新闻报道之下的意识形态是什么,他们又代表了哪些权力阶层?

一、理论框架

本文采用了Fairclough的三维分析模式(three-d imensionalmodel)中描写层面(description)用到的一个重要分析角度——互文性(intertextuality)。

Fairclough在1992年提出的批评性话语分析模式把语篇看作交际过程或话语实践的产物,这个过程包括语篇的生产、传播和接受,所有的这些都是由特定的社会实践条件决定的。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三个方面:描写语篇的形式结构特征;阐释语篇与生成、传播和接受它的交际过程的关系;解释交际过程和它的社会语境之间的关系[2]。

互文性是新闻语篇的一个重要特性。批评性话语分析框架下主要通过研究被转述话语的来源(news source)和转述方式(modes of speech reporting)来体现话语的互文性。新闻报道中的转述话语有的来源明确,有说话人完整的个人信息,如姓名、职业、职位等;有的则是不明确的。不明确的转述话语来源允许一定程度的模糊性,例如:只有说话人的姓氏,没有出现名;或者说话人不便透露个人信息,要求匿名;又或者信息来源不详,无法查证等。转述话语的来源按其明确程度,可以分为三种:具体的来源(specified sources)、略具体的来源(semi-specified sources)和不具体的来源(unspecified sources)[3]。

话语的转述方式可以分为两种:直接话语(direct speech)和间接话语(indirect speech)。直接话语是用引号逐字逐句,不做任何修改地对原话进行引用;间接话语是报道者不使用引号,而是用自己的话对原话进行重新组织再现。由于间接话语的使用可以使报道者和被报道的人或事的“声音”混在一起,很难辨认,因此间接话语往往会被报道者用来发出自己的“声音”,搀和表达他们自己的观点。相比而言,直接话语更加客观、更忠于原话。尽管如此,直接话语和间接话语都无法绝对客观,因为在语言选择使用(措辞)上它们或多或少会受到报道者自身意识形态的影响。

二、样本互文性分析

(一)转述话语的来源

样本中共有20处转述话语来源,具体如下:

(1)One of the fathers in attendance,a quarry worker named Liu Lifu,grabbed the microphone…he shouted.“Please,everyone sign the petition so we can find out the truth.”(具体)

(2)“The people responsible for this…”said Luo Guanmin,a far mer who was cradling a photo of his 16-year-old daughter,Luo Dan.(具体)

(3)Thelocal partyboss,JiangGuohua, dropped to his knees and pleaded with them to…(具体)

(4)On Monday,a spokes man for the Education Ministry,Wang Xuming,promised a reassess ment of school buildings…(具体)

(5)“We are not officially…”said Tian Liya, the party secretary of the Sichuan Construction Bureau’s emergency depar tment.(具体)

(6)“I hope you can be free…”Zhang Jinming, the vice mayor,said before sending them away.(具体)

(7)“When they pulled my boy…”said Wang Chaoping,holding a passport-sized photo…(具体)

(8)“I put all hope…”said Mr.Li,who has been unable to work because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略具体)

(9)In Beichuan,officials announced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ollapse of a middle school…(略具体)

(10)Reached by telephone on Tuesday, two provincial officials in Chengdu vowed a vigorous response…(略具体)

(11)Although there is no official casualty count…parents said.(略具体)

(12)Some parents saidlocal officials had known for years that…(略具体)

(13)The parentswho lost…say they have yet to…(略具体)

(14)Many parents said they felt insulted that…(略具体)

(15)Many say they are especially upset that some schools for poor students crumbled into rubble…(不具体)

(16)Others recalled that two hours passed before rescue workers showed up…(不具体)

(17)“Why can’t you…”they shouted.(不具体)

(18)A few said they had been…(不具体)

(19)“We workedsohard…”a woman screamed…(不具体)

(20)Many,like Li Ping,43,said they had lived…(不具体)

表1是对样本中的转述话语来源进行的分类统计。

表1 转述话语来源的分布

从表1可以看到,样本中有35%的转述话语的来源是具体的,略具体的和不具体的共占了65%,分别为35%和30%。这些转述话语里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官员的,通常被认为是代表政府的;另一种则是来自于民众的,这里指地震的受害者,大多数是那些死难孩子的父母。在表1中,有70%的转述话语来自民众,另外30%则来自官员。显然报道者给予了民众更多的发言机会来展现他们的悲愤与无助;相反地,却没能给政府更多的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报道者所极力渲染的是民众在地震灾难后对政府的极度不满和无可奈何。然而,在70%的民众话语中,只有15%的话语来源是具体的,相对较为可信;而另外55%的民众话语来源是不明确的,包括25%略具体的来源和30%不具体的来源。可以说很难去追本溯源地查证报道者所引用的这些来源不明确的民众话语的真实性。在某种意义上,报道者有机会将自己或其代表的报纸的意识形态混杂在其中。

(二)转述方式

表2是整个样本中直接话语和间接话语的具体分布情况。

表2 直接话语和间接话语的分布

从表2中可以看出,样本中共有30处直接话语和间接话语,其中18处是直接话语,占总数的60%;间接话语共12处,占了40%。另外,来自民众的话语有22处,占了74%,而相对的来自官员的话语只有8处,占了26%。报道者采用了较多的直接话语,力求给读者留下公平、客观报道的印象,使读者相信这些话语是引自原话而没有搀杂报道者自己的观点。然而,事实上没有绝对的客观,因为报道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对话语进行选择性呈现,即可以选用那些契合报道者自身观点的原话进行引用或再加工叙述。下面是样本中几个直接话语和间接话语的例子。

(21)“The people responsible for this should be brought here and have a bullet put in their head,”said Luo Guanmin,a far merwho was cradling a photo of his 16-year-old daughter,Luo Dan.

(22)“Iput allmy hope in my one child,”said Mr.Li,who has been unable to work because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They were supposed to support us in old age.”He started to well up but then stopped h imself.“We’re not asking the government formoney,”he said.“We just want them to tell us why they died.”

(23)“We are not officially investigating the quality problems in school buildings,butwe definitely will,after we finish the temporary lodging for refugees,”said Tian Liya,the party secretary of the Sichuan Construction Bureau’s emergency depar tment.

(24)Some parents saidlocal officials had known for years that the school was unsafe but refused to take action.

(25)Others recalled that two hours passed before rescue workers showedup;eventhen,they stopped working at 10 p.m.on the night of the earthquake and did not resume the search until 9 a.m. the next day.

(26)A few said they had been approached by teachers and told that they would be well compensated for their loss—aboutMY M4,500 per child,several t imes the average annual income in this area—if they would stop their increasingly vociferous public campaign.

例(21)和(22)是来自民众的直接话语,例(23)是来自官员的直接话语。例(21)表现了一位失去女儿的父亲对倒塌教学楼质量问题责任人的痛恨。例(22)用一位父亲的质朴话语诉说着带大孩子的含辛茹苦和老来无所依靠的楚楚可怜以及再次重申他们索要的是事实真相,而非政府补偿金。例(23)中报道者试图用官员的原话来告诉大家,政府目前没有在调查教学楼质量问题,而是承诺会等到暂时安置了受难群众之后再开展调查。通过直接话语的运用,我们看到的是报道者塑造的可怜、无助的受害人形象以及他们对政府迟迟未能开展调查的不满情绪。不知不觉中,民众和政府又被报道者放在了对立面上,这无疑对中国政府在地震救援中塑造的正面形象是一种破坏。

例(24)、(25)和(26)均是来自民众的间接话语。例(24)中报道者对一些父母的原话进行转述,告诉大家当地官员铁石心肠地拒绝对他们早已知晓的教学楼安全隐患问题采取任何行动。例(25)中有人回忆说救援人员是在地震后两个小时才出现的,并且他们在地震当晚10点就停止了工作,直到第二天早上9点才恢复搜救。例(26)指出政府给予的补偿是以停止游行为条件的,这里暗示了政府是在对民众做略带威胁的交易,言下之意,不停止游行示威就拿不到补偿金。这些间接话语被报道者用来刻画中国政府的负面形象,例如:当地政府官员对民众生命安全的熟视无睹,政府救援工作的低效等。然而,这些间接话语都是报道者进行重新加工再现的,我们无法排除这里不会夹带报道者自身的立场和观点,由于这些间接话语的来源均是不明确的,如“some parents said”、“others recalled”、“a few said”,我们无法查证其真实性。

不管选用的样本是直接话语还是间接话语,似乎都被用来塑造了中国政府的负面形象。大部分的话语发言权被报道者给予了民众一方来发出他们自己的“声音”,突显他们的悲愤、无助以及他们对政府在此次地震事件中表现的不满。报道者试图用更多的直接话语来给读者以客观、公正的感觉,但是,无论直接话语还是间接话语都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客观与公平,因为报道者自身的意识形态决定了他们的使用情况。民众的声音在整篇报道里铺天盖地,为什么报道者不给政府以更多的机会来“发言”呢?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是一篇带有偏见和主观性较强的新闻报道。

三、阐释与解释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一种社会行动(social action),其宗旨是揭露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促进人类社会与文化的进步。对不同的听/读者来说,由于情感、阶级地位、种族、性别、年龄、态度、认知图式以及信仰的不同,尤其是由于对有关背景所掌握的信息量不同,同一语篇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和理解。话语是意识形态的工具,话语不可能在真空中产生,也就不可能在没有历史背景作参照的情况下得以解读[4]。

近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国际社会上也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在全球金融危机下依然保持高速增长的GDP,在60周年国庆上展现的不断提升的军事国防实力,成功举办了备受称赞的2008北京奥运会,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抗震救灾等等,都在吸引着全世界的关注——团结的中国在强大。然而,西方国家宣扬的“中国威胁论”却从未真正停止过。不容否认,美国已经把不断强大起来的中国当成了它的“对手”,可能他们害怕强国的地位受到撼动,“霸权”会被削弱,于是有了矛头直指中国的人权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互联网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问题等一连串问题。从政治和历史来看,中美双边关系几经沉浮。美国对中国的态度时好时坏,很大程度取决于两国自身的发展状况、国际形势以及各自的战略部署。长久以来,有着文化优越感的美国人没有真正去了解有着千年历史的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的思想道德观,更别说去真正接纳和他们受不同思想体系影响的中国人。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了美国人意识形态里对中国社会及中国政府的认识及评价。

Foucault认为话语是人类科学(包括医学、经济学、语言学等)的知识体系(knowledge systems),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话语而获得的,历史文化由各种各样的话语组构而成。另一方面,话语与权力是一种辩证关系,影响、控制话语运动的最根本的因素是权力,而话语和权力又是不可分的,真正的权力是通过话语来实现的。话语既是权力的产物又是权力的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和政府机构就是靠掌握话语(知识)来掌握权力的[5]。

在美国,媒体机构绝大部分是私有的,都在为自身的生存竭尽所能地挖报道。美国媒体选择是否对中国进行负面报道,报道哪些负面新闻,程度有多大等等,这些都取决于美国社会的主流意识,比如:中国的国情,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及其文化,国际形势和美国国内政治,中美关系等,这些将决定美国媒体对中国进行报道的基调[6]。那些带有敏感性标题的负面新闻往往对读者更有吸引力。报道的标题“Parents’Grief Turns to Rage at Chinese Officials”向读者传递着中国民众对政府的敌意,这更会引起读者带着好奇心去探究来龙去脉。《纽约时报》的这篇报道通过不断地表现失去孩子的父母的悲痛,民众对政府官员的愤怒以及民众和警察不时发生冲突的场面等来对中国政府的地震救援进行消极报道,塑造中国政府的负面形象。标榜公平、公正,久负盛名的《纽约时报》同样不可避免地从自身利益出发,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强加于新闻报道,扭曲、破坏了中国政府的形象。

四、结束语

通过从批评话语分析角度对《纽约时报》上的这篇报道的互文性分析,发现报道没有客观地对汶川地震事件本身进行报道,而是有意识地去塑造中国政府在抗震救灾中的负面形象。报道者及其代表的报纸将地震这样貌似“中性”的灾难性新闻也用来当作权力阶层意识形态的载体,其中不乏政治等因素。

[1]Jacobs,Andrew.Parents’Grief Turns to Rage at Chinese Officials[N].New York Times,2008-05-28.

[2]Fairclough N.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M].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2.

[3]张健.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评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85-89.

[4]纪玉华.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与方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49-155.

[5]王治河.福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6]潘志高.《纽约时报》上的中国形象:政治、历史及文化成因[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6,342.

(责任编辑王烈琦)

I mage of China in the News Reports ofW enchuan Earthquake in the USM edia

HU Ting-ti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Hangzhou DianziUniversity,Hangzhou Zhejiang 310018,China)

By analyzing the intertextuality of a news report on China’sWenchuan earthquake in the USmedia under the framework of CDA,it proves that subjectivity does exist in seemingly“neutral”disaster news discourse aswell.On the other hand,it reveals the ideology that the US media is intended to shape the negative image of China and explains the reasonswhy the ideology comes into being.Moreover,it also prove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among power,discourse and ideology.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intertextuality;news discourse

G206

A

1674-8425(2011)02-0090-05

2010-05-07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成果之一(2010N49)。

胡婷婷(1982—),女,浙江温岭人,讲师,硕士,2010—2011年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访问学者,研究方向:话语分析。

猜你喜欢

批评性互文性来源
本期导读
将来吃鱼不用调刺啦
试论《说文》“丵”字的来源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赤”的来源与“红”在服装中的应用
从发现问题到反思历史——历史学科批评性思维
基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网络语言暴力研究框架
关于『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的来源
互文性理论与文学批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