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直辖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趋势预测
——基于灰色模型G M(1,1)的实证分析

2011-11-07王全意

关键词:人均收入城乡居民差距

王全意

(重庆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重庆 400054)

重庆直辖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趋势预测
——基于灰色模型G M(1,1)的实证分析

王全意

(重庆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重庆 400054)

使用灰色G M(1,1)模型对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势进行预测,得出未来重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会进一步拉大的研究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从完善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增加农民收入和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等五个方面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重庆;G M(1,1)模型;预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但分配失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数据显示,内地基尼系数已激增至0.47,大大超出0.4的警戒线。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将进一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坚决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随着“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成为已经成为热点问题。对城乡居民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有利于向人们展示重庆市城乡居民贫富差距近期的走势,使决策者们对重庆市收入差距变化有一个宏观的认识,为重庆市政府制定收入分配政策,制定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决策参考。目前对重庆市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的研究比较多,但这些研究大多都局限于定性预测,没有给出重庆市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变化趋势的明确、量化的预测结果。因此本文通过灰色模型G M(1,1)模型,对重庆市城乡居民贫富差距的变化趋势进行相对量化的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

传统的预测模型的建模方法只能建立离散的递推模型,这不便对系统作全面的分析,更不能作长期预测。灰色系统控制理论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理论体系,用灰色理论建立的灰色预测模型,不仅预测精度高,而且能对系统作长期预测。它克服了传统系统理论分析需要数据量大、要求数据分布较典型、计算量大等缺点。灰色系统预测模型主要是G M(1,1)模型。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需要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在诸多预测模型中,作者经过多次拟合和试算,最后选定G M(1,1)模型。选定G M(1,1)预测模型主要是基于如下考虑:①所收集数据只有1996年到2007年共12期数据,所以如果选择常用的回归模型进行预测,势必会产生较大误差;②1996年到2007年12年间,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都会对市居民收入数据自身产生一定影响,选择G M(1,1)预测模型有利于消除它们所带来的影响。

一、灰色系统G M(1,1)预测模型的建立

灰色系统理论是我国学者邓聚龙等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灰色系统是指相对于一定的认识层次,系统内部的信息部分已知,部分未知,即信息不完全的系统。灰色系统理论认为,由于各种环境因素对系统的影响,使得表现系统行为特征的离散数据呈现出离乱,但是这一无规的离散序列是潜在的有规序列的一种表现,系统总是有其整体功能,也就必然蕴含着某种内在规律。因而任何随机过程都可看作是在一定时空区域变化的灰色过程,随机量可看作是灰色量,通过生成变换可将无规序列变成有规序列。

作为灰色系统理论核心和基础的灰色模型(GreyMode1),简称G M模型,概括而言具有以下3个特点:(1)建模所需信息较少,通常只要有4个以上数据即可建模;(2)不必知道原始数据分布的先验特征,对无规或不服从任何分布的任意光滑离散的原始序列,通过有限次的生成即可转化成为有规序列;(3)建模的精度较高,可保持原系统的特征,能较好地反映系统的实际状况。

灰色模型预测建模和求解过程如下:

GM(1,1)模型为:

则其白化方程为:

其中:x(0)(k)是原生数据(观察值)的第k个数据,k=1,2,3,…,n,x(1)(k)是原生数据(观察值)的一次累加数据,即x(1)n,z(1)(k)是一次累加数据的均值数据,即通过以上数据,运用式(2)进行回归,求出回归系数a和b,即:

然后计算时间响应方程:

最后通过数据还原,得到原生数据(观察值)的预测值,即:

二、实证分析

(一)重庆市直辖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基本趋势

直辖以来,重庆市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改善。从直辖前的1996年至直辖10年后的2007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 022.96元增加到13 715.78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86%。同期,农村人均纯收入从1 479.05元增加到3 509.29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82%。

在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不管在哪一个阶段,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总是高于农村居民,而且二者之间的差距还存在不断扩大的趋势(见图1),尤其在2001年之后,二者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从收入差距来看,城乡居民的绝对收入差距从1996年的3 543.91元扩大到2007年的10 206元,城乡居民的相对收入差距从1996年的3.4倍上升到2007年的3.91倍(表1)。因此,直辖以来无论从发展水平还是从发展速度来看,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都越来越大。

图1 1996—2007年重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变动趋势对比

表1 1996—2006年重庆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对比

注:第2、3列数据来源于《重庆统计年鉴·2007》《重庆直辖10周年——数据与分析》;第4、5列数据由第2、3列计算得来(列4=列2-列3;列5=列2/列3)。

从2006年的人均收入分组资料来看,农村中等偏上户与城镇的困难户相当,农村的高收入户比城镇居民的低收入户还少1 373元。如果从平均水平来看,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2 873.83元)比城镇居民的困难户(4 130.4元)还低。重庆市的城乡收入差距远远高于其他直辖市和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也高于四川省。导致重庆市高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居民的收入太低。以2006年为例,重庆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1 570元,高于四川省的9 350元,与全国水平基本持平,但重庆市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为2 874元,比四川低128元,比全国少713元。因此,重庆市要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收入。

(二)基于G M(1,1)模型预测未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趋势

基于以上第一部分所建立的G M(1,1)预测模型,本文取重庆市1996年到2007年12年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数据作为依据来对未来几年重庆市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见表2。

表2 重庆市1996—2012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预测

为比较以上几种指标预测效果,我们将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实际值和预测值进行对比(见图2~3)(为了比较口径的一致,只比较样本内数据,即从1996—2007年的数据)。在以横轴为实际值,纵轴为预测值的坐标图中,散点图近似为一条直线,为其对角线,说明预测值基本上和实际值基本相吻合,说明拟和效果好,即G M(1,1)模型能够很理想地做到中长期预测,。

精确度检验主要使用相对误差检验,此模型预测的最大相对误差值为10%,平均相对误差值为3.78%。因此利用G M(1,1)模型对重庆市城乡人均收入进行预测是比较可靠的。该模型可以用来对重庆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进行样本外数据预测,预测结果见表2。如果想进一步提高灰色系统的预测精度,可以利用灰色系统对误差进行第二次预测,将实际数据的预测值和误差的预测值相加的结果作为最终的预测结果,此方法称为残差分析。在本文中,由于使用误差检验即可,所以未使用残差分析。

三、对实证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对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进行预测,发现其将保持继续增长的良好势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将从2007年的13 712.97元增长到2012年的21 646.70元,5年将增长近60%,农民人均纯收入将从2007年的3 508.80元增长到2012年的5 196.28元,5年将增长近50%,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将大幅度提高,必将为建设新农村和城乡统筹的直辖市奠定可靠的物质和财力基础。

但是,通过预测也发现,从2008年到2012年这5年间,重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不仅不会缩小,反而会进一步扩大,其绝对差将从2007年的10 204.17元扩大到2012年的16 450.42元,而其相对差也从2007年的3.92倍扩大到2012年的4.17倍(见表2),二者之间的变动趋势见图4。从二者之间的变动趋势图可以看出,未来5年,重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会进一步拉大,重庆市构建和谐社会的收入基础面临严峻挑战。按照预测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假如缺乏更有力、更有效的发展农村经济和支农惠农的政策措施,将很难实现党代会预计的城乡收入差距2012年和2020年分别降至3∶1和2.5∶1左右的目标。

图4 预测的1996—2012年重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变动趋势对比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G M(1,1)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对于中长期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预测效果较好;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可用较少的原始数据拟合模型且精度高;模型不受数据间的自相关和异方差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可以以预测结果为依据,把握重庆市城乡收入差距变动趋势,促进重庆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更快、更好地发展,为缩小重庆市贫富差距,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持。

分析重庆城乡居民现在和将来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成因包括:农村居民劳动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过低,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和福利差异过大,分配制度不够完善,税收制度征收存在缺陷。

四、缩小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政府要把着眼点放在理顺分配关系、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上。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收入拉开差距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同时一定要处理好严重的社会不公等社会问题。应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规范社会分配秩序,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的监督和管理;对部分政府官员灰色收入和不合理收入进行取缔。

(二)扩大社会保障范围,使调节主体多元化

一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保障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需要,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资金来源,在目前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应尽快开征社会保障税,以稳定资金来源。同时要扩大社会保障的调节手段。除发放各种形式的保障金外,还应通过为贫困家庭提供廉价住房,对其子女提供免费教育等手段来保障社会低收入阶层福利。二是实现居民收入差距调节主体多元化,在总体结构上要跳出市场与政府两个主体的传统框架,引入非市场也非政府组织的调节主体。如各种基金会、慈善组织、民间团体等。充分发挥它们的调节作用,缓解政府的压力。要充分发挥各级主体的作用,如政府扶贫,既要发挥中央政府的作用,也要充分发挥各级地方政府的作用。

(三)完善税收制度

鉴于目前收入方式、收入管理过于混乱,税收调节缺乏基础,我们应着重规范收入方式,将各种非货币化收入货币化。目前,从税收角度看,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主要集中在个人所得税上,个人所得税又主要集中在工资上。真正使收入差距拉大的不是工资。强化收入分配税收调节功能,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变目前所得税征收与家庭消费脱钩的状况,建立普遍的个人所得税年度申报制度。从个人分配的角度讲,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的重点和核心应该针对高收入者。应研究出台新的税种,如遗产赠与税、社会保障税等。同时应利用财政转移支付对贫困地区进行支持,为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四)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农村是重庆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应加快城市化步伐,使农民向城市转移,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同时,应积极推进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保制度的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身份障碍、就业障碍,免除农民在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工资性收入在农村居民收入中的比重,并遏制城镇劳动力和农民工工资性收入差距的扩大。促进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的增长。

(五)改革城乡二元体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必须改革户籍制度,要把附着在户籍上不合理的身份等级和福利性成份全部剥离出去,还户籍制度以本来面目。逐步取消对城市的户籍管制,让农民自由选择户籍登记地,赋予农民自由迁徙的权利。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等带有等级色彩的划分方法,按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进行户籍登记。在农村的义务教育中政府必须尽到应有的责任,承担起农村义务教育相关的经费,公平、合理的配置教育资源。从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入手,改变城乡二元的财政现状,使之向一元财政转化。在财政收入政策方面,继续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在财政支出政策方面,应按公共财政的要求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民、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支持力度。对城市利益导向的国民经济分配格局和城乡关系进行重大调整。实施城乡统筹就业战略,重点推进就业政策和管理体制一体化创新,由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使劳动就业机会均等。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逐步走出城乡二元分割的困境,实现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是缩小重庆市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

[1]邓聚龙.灰预测与灰决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2]陈宗胜,周云波.再论改革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中国发生两极分化了吗[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379-380,399.

[3]李强.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化的新趋势[J].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2):55.

[4]重庆市统计局.重庆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2007.

[5]章晓英,袁小平.重庆市城乡居民贫富差距现状及成因分析[J].乡镇经济,2008(5):86-88,123.

[6]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1).

[7]杨俊,张宗益.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及库兹涅茨倒U假设再探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2).

[8]Anand,Kanbur S M R.The Kuznets Process and The InequalityDevelopment Relationship[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3(40):25-52.

[9]Bardhan P,Bowles S,Gintis H.Wealth Inequality, Wealth Constraints and Economic Perfor mance[C]// Atkinson A B,Bourguignon F.Handbook of Income Distribution.Amsterdam:Elsevier Science B.V,2000:541 -604.

[10]Bertola G.Macroeconomics of Distribution and Growth [C]//Atkinson A B,Bourguignon F.Handbook of Income Distribution.Amsterdam:Elsevier,Science B.V, 2000:477-540.

[11]Clarke G.More Evidence on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Growth[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3, 47(2):403-427.

Forecasting of the Changing Trend of the Gap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Inhabitants in Chongqing sinceM un icipality——An EmpiricalAnalysisBased on Grey G M(1,1)Model

WANG Quan-yi

(Chongqing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ongqing 400054,China)

This paper firstly makes a forecasting about the changing trend of the gap be 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of the urban and rural inhabitants and concludes that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of the urban and rural inhabitantswill be enlarged in the future.Then it brings up five measures to narrow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of the urban and rural inhabitants:to perfect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system,to perfect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to perfect the taxation system,to raise the peasants’income and to unify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Chongqing;G M(1,1)Model;forecasting

F127

A

1674-8425(2011)02-0045-06

(责任编辑邝坦励)

2010-04-26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重庆市城乡居民贫富差距趋势预测分析”(08JWSK093)。

王全意(1974—),男,河南信阳人,重庆理工大学经贸学院讲师,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投资、数理经济学。

猜你喜欢

人均收入城乡居民差距
忠诚村的“棚经济”——村集体资产3025万元,去年村民人均收入2.3万元
提高就业质量助推城乡居民增收的分析和思考
这个村子不简单 人均收入十万元
中国人均收入差距分析与预测的实证研究
河北省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主要成效与思考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人力资本、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两个“翻一番”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