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学校名校长之意涵及素养

2011-11-07王继国

职教论坛 2011年19期
关键词:校长素养职业

□王继国

职业学校名校长之意涵及素养

□王继国

职业学校名校长就是具有独特的职业教育思想、杰出的职业学校管理业绩和丰硕的职业教育科研成果,在职业教育界乃至社会上较为知名的职业学校校长。职业学校名校长,是一个在时空维度上具有相对性特征的概念,即是某区域、某时段内相对知名的校长;同时,也是一个外生性很强的概念,即外在的社会个体在其成“名”过程中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校长自身优秀的职业素养,是其成“名”的“硬核”及内因,主要包括科学素养、政治素养、法律素养、革新素养及协作素养。同社会经济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的最大特征,因此,视野开阔、高瞻远瞩、勇于开拓、服务社会的革新素养是职业学校名校长的核心素养。

职业学校名校长;意涵;素养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主要领导、组织核心及法人代表,对内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管理、科研事务,对外全权代表学校与社会其他组织、机构进行沟通、协调、交流、合作。鉴于校长对于学校的重要性,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形象地把校长比作是学校的“灵魂”。校长的水平影响着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校长队伍,是创造和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前提和保证。正如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指出:“一个好校长,带领一批好教师,就能办出一所好学校”。因此,要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办学水平,就必须首先培养出一批能适应全球化、现代化、市场化的职业学校名校长。

一、职业学校名校长之概念界定

“职业学校名校长”从构词上分析,“校长”是中心词,“职业学校”、“名”是修定“校长”的。 因此,可以将普通学校“名校长”的概念,予以“职业学校”性质的修正,尝试对“职业学校名校长”进行定义。

已有研究对“名校长”概念的界定可以归纳为两类:(1)比较视角:名校长是指知名或者著名的校长,是在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影响广泛,因而具有知名度的杰出校长。[1](2)内涵视角:名校长是具有高尚的教育伦理精神与职业道德品质,具有先进独到的教育思想、突出教育业绩和丰硕教育科研成果,并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和大众知名度的学校管理专家、教育专家。[2]借鉴以上“名校长”的定义,“职业学校名校长”可以表述为:具有独特的职业教育思想、杰出的职业学校管理业绩和丰硕的职业教育科研成果,在职业教育界乃至社会上较为知名的职业学校校长。

(一)职业学校名校长是一个相对性概念

简单地讲,职业学校名校长就是指众多职业学校校长中的佼佼者。首先,“名”与“不名”只是个相对概念,因此,评价一位职业学校校长是否是“名校长”,就应该将其放在时空维度下进行比较。在空间维度上,“名校长”是有地域界线的,即在多大范围内是知名的。因此,全国知名是国家级名校长,全省知名是省级名校长,县域知名则是县级名校长。在时间维度上,有的名校长是“名”垂千古,而有的则是“名”噪一时。这主要取决于名校长的教育思想是否可以源远流长、教育业绩能否称得上丰功伟绩。

时空维度下“名校长”概念的相对性,体现的是一种结果性的比较与评价。名校长之“名”的相对性,还体现在成长性的评价视野中。比如,基础较差或是新办职业学校的校长,与国家级或省级重点职业学校的校长相比,在结果性评价体系中,他们被评为名校长的机会就小得多。因而,应该把成长性评价引入名校长的评选活动,比职业学校在校长们领导下的规模发展和质量提升速度。实质上,职业学校名校长也是一个发展性的概念,即从校长自身来看,今天的“名”是通过与昨天的“不名”比较而体现的。

(二)职业学校名校长是一个外生性概念

职业学校校长独特的教育思想、突出的办学业绩、丰硕的教育科研成果是其成“名”的“硬核”及内因,但校长主体之外的其他个体则是其成名的关键因素。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静态地看,“某某是名校长”称谓的产生与流传,是作为客体的广泛社会人群对作为主体校长进行评价的结果,具有鲜明的草根特征。“某某是名校长”的表达,往往并非出自校长本人,而是来自于其他社会个体。

二是动态地看,名校长的成“名”过程,既是校长不断努力提升自身素养的过程,又是其社会关注度和知名度逐渐提高的过程。其事迹越能为大众所知晓,传播范围越广、受众越多,其“名”声也就越响。可见,校长成“名”过程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中客体作用的发挥与主体“名”声的大小存在着直接的、正相关关系。因此,职业学校名校长是一个具有鲜明外生性特征的概念。

二、职业学校名校长的生成

从众多职业学校校长成“名”的过程来看,一般要经历普通校长、优秀校长或杰出校长,再到名校长阶段。如下图所示,职业学校普通校长、优秀校长、名校长共同组成了职业学校校长群体金字塔结构(见下图)。其中,普通校长所占的比例最大;一部分教育思想先进、办学成绩突出的校长就成为职业学校优秀校长;优秀校长中,知名度更高的部分人就成为职业学校名校长。

可见,职业学校优秀校长在教育思想、办学业绩等方面,已经具备了成为名校长的内在条件。如果其教育思想能够影响更广,办学业绩能够产生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那么他的知名度也必然会更大,也就逐步迈入职业学校名校长的行列。在这过程中,报刊、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媒体,往往能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也即成“名”的外生性因素是相当重要的。

俗话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因此,要成为名校长不容易,而要能够持续地做名校长就更难。这需要不断地发展、丰富已有的、独特的教育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在办学业绩和教育科研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全国首次评选表彰中国职业教育百名杰出校长的评选条件中有一条是:服务经济贡献社会,社会影响大。可见,对于职业学校校长来说,使学校的发展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地联动起来,最大程度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职业学校办学的社会价值才能生动体现,职业学校校长的名声才会更加响亮。

三、职业学校名校长的素养

职业学校名校长的素养是其成名的内在因素。这些素养的形成与提高,主要通过校长的自我学习、自我反思实现,而学习、反思的驱动力,部分来自于自我的兴趣,更主要的是源于校长实践的需要。名校长的素养最终凝结在其教育思想、办学成就及教育科研成果中,成为可以流传、可供学习借鉴的显性事物。

职业学校名校长的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科学素养

当今社会,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明显加快,职业学校的办学环境也是瞬息万变。作为职业学校名校长,必然要具有深厚、扎实、广博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营销知识及领导知识,并成为学校某一专业的学科带头人,熟悉职业教育的特性及职业学校教学的规律。更为重要的是,一名职业学校校长要想做到一如既往的“优秀”,则必须具备不断学习知识、总结经验、钻研学术、探析学校发展的良好科学素养。只有这样,才是与时俱进、才能不落伍、才能领导学校在革新中长足发展。

(二)政治素养

职业教育除具有教育的一般特征外,其人才培养职业指向性的要求,决定了职业教育鲜明的社会性、开放性及与社会科技、产业、经济发展变化相一致的动态性特征。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生产一线所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关系最密切的教育类型。因此,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与调控是国家实现对经济发展影响与调控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不断深化的今天,国家针对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的政策、方针也在不断地调整。这些因素就构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作为优秀的职业学校校长必须关注国家、区域政治层面的信息,才能确保学校事业的发展能够顺应国家的意志、社会的潮流,这也是学校成功办学的大前提。

(三)法律素养

校长法律素养的基本层面就是校长在行使领导、管理学校职责的过程中能够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不违法行事;从更高层面讲,校长的法律素养应该体现在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善于运用法律工具和手段维护好学校和师生员工的利益上,也就所谓的“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既要依宪法和教育法律法规,又必须依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规章和学校自己的管理制度。依法治校不是学校领导及其职能部门依法“治”教师和学生,以加强校领导的权力和权威,更不是“以罚治校”或“易法治校”,把依法治理学校搞成了“以罚代法”、“按需取法”。依法治校的“治”,是指管理,而非管制,是管理和服务的统一,不是消极地运用法律来管制、约束作为学校主体的广大师生,而是指在学校管理中能动地开展依法育人、依法管理、依法办学、依法发展,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主观能动性。

对于职业学校而言,成功的办学必然包括建立充足、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这需要与社会和企业的合作,要建立既能够承担学校教学、实训任务,又能够对外承接业务,进行生产的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无论是与社会、企业进行合作,还是校内实训基地的生产运营,都需要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以保障学校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特别是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处于学校和企业协作管理的状态,其人身安全、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作为优秀的职业学校校长必须从宏观着眼、从细节入手,合理地运用法律,保证学校各项事务平安、有序进行。

(四)革新素养

1995年,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教育创新则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教育创新具有教育改革的“破旧立新”功能,它强调的是教育理论、观念的全面更新,教育方法的首创、教育模式的开拓。

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担负着为社会培养数以亿万计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一线所需的技术、技能型劳动者的重任。在科技创新层出不穷、人才需求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职业学校只有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得稳、走得快。因而,创新是职业学校名校长最重要的素质,大到学校的整体发展设想,小到学校管理的每个细节,都需要注入新的思想。诚然,创新是一种探索,或说科学指导下的试验,必然有风险相伴。这就要求职业学校校长要具备敏锐眼光、风险意识、机敏的风险应变能力;需要具备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尤其是在困难和暂时、局部的错误面前,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领导必须要能敢于面对,要能承受住巨大压力,进而带领全校师生主动适应局势的变化,与时俱进、持续创新,根据需求不断整合资源、优化协调,通过胆略与悟性的发挥,敢于进行必要的冒险,不断创造新的发展机会,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五)协作素养

职业学校名校长一定是优秀职业学校校长,优秀职业学校校长不单单指校长本人优秀,而且内涵中反映出的是他所在学校整体的优秀。即优秀校长身后是一群优秀教师、学校各级领导组成的优秀团队。职业学校名校长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某一地域范围内的职业学校领军校长。有关行业领军人才的研究表明,领军人才具有两大特征:一是本行业、本领域公认的杰出人物,学有专长、术有公认:二是具备能够成为一个团队的核心和灵魂的能力,能带出一支队伍。概括起来说,领军人才就是杰出性和引领性的统一。

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和学校管理方面动态性、开放性的特征,要求职业学校校长擅长于宏观把握与决策,以及对社会事务的处理。因此,职业学校名校长也许不是教学能手,但必须具备良好的团队管理与合作能力。在其领导下,学校各级领导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能够准确、迅速、高效地完成学校各项事务。

职业学校名校长除需具备上述五方面的素养外,良好的社交能力及职业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相比普通教育而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职业指向性特征,决定了职业学校必须与社会企业密切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就需要职业学校校长具备良好的社会交往与公关能力。校长在学校里始终是师生关注的焦点、仿效的对象,其教育功能具有显著的放大效应。因此,端正的职业态度、严格的职业操守、高尚的职业道德,也是职业学校名校长的重要素养。这些素养形成了名校长独特的人格魅力,使其深得广大师生的信任,产生的吸引力、凝聚力、号召力为校长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与支持。

[1]康万栋.关于中小学名校长内涵的思考[J].天津教育,2006(11):16.

[2]王铁军.校长成功:多维视野的整合考察[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1-6.

责任编辑 刘扬军

王继国(1977-),男,山西柳林人,硕士,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2007年度国家青年基金课题“三元共生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课题批准号:CJA070190)成果之一,主持人:贺文瑾;江苏技术师范学院青年基金专项“历史视角下职技高师职教师资培养的实证分析”(项目编号:KYY08062)阶段性成果,主持人:王继国。

G710

A

1001-7518(2011)19-0070-03

猜你喜欢

校长素养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职业写作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我爱的职业
论校长的修养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