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沿海经济带社会就业压力分析及解决途径
2011-11-06单良,赵京
单 良,赵 京
(1.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大连 116029;2.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大连 116029)
辽宁沿海经济带社会就业压力分析及解决途径
单 良1,赵 京2
(1.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大连 116029;2.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大连 116029)
伴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体制结构的调整,产业升级和市场分工细化以及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辽宁沿海经济带面临的社会就业压力和人力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文章通过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社会人口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探寻影响其社会就业压力和人力资源供需状况的因素,为区域社会人口就业压力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途径,更好地实现区域内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辽宁沿海经济带;就业;失业;人力资源
辽宁沿海经济带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和葫芦岛等6座沿海城市及所辖行政区域,地处我国东北地区南部,毗邻黄、渤海,与日本、韩国和朝鲜隔海临江相望。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北亚经济圈的关键地带,辽宁沿海经济带凭借优越的地理环境,发达的工农业体系,便捷的交通网络,悠久的开发历史,积淀了丰富的人力资源。但伴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社会就业压力及人力资源供需的矛盾日益加重。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问题成为当前辽宁沿海经济带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1 辽宁沿海经济带劳动就业概况分析
1.1 辽宁沿海经济带劳动就业概况
辽宁沿海经济带人力资源丰富,就业人口数量庞大,截至2008年年末,就业总量达到1 516.54万人,其中大连以371万人位居首位(表1)。
依据表1中的数据,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平均劳动参与率为67.54%,通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劳动参与率较低,但作为该区域经济龙头的大连,其劳动参与率为73.78%,而著名的石油城盘锦,劳动参与率更是高达98.06%,出现这种相对高的劳动参与率,主要有两方面原因:①区域经济的发展处于快速上升期,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量依旧较大,加之外来人力资源的大量涌入,较高的劳动参与率成为必然;②城市为资源指向型城市,其人口集聚现象主要是因为工作需求等要素所致,直接造成了较高的劳动参与率。
表1 2008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劳动就业状况
1.2 辽宁沿海经济带人力资源失业概况
截至2008年底,辽宁沿海经济带城镇登记的失业人口总量为14.7万人,失业率为3.19%,虽然按西方的就业理论,辽宁沿海经济带处于充分就业的范围,但失业人口的总量较为巨大,且大部分地区进行失业登记时,还存在城镇户口的要求,因此很大部分失业的农民工没有进行失业登记,成为隐性失业者。除此以外,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地区的失业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丹东的城镇失业率为4.9%,居辽宁沿海经济带之中城镇登记失业率最高,大连为2.4%,为区域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最低的城市(表2)。造成丹东等城市出现失业率较高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传统的工业制造业的衰落,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的必然结果。
表2 2008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城镇失业登记
依时序变化,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地级市(副省级市)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总体上呈现稳步下降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国家政策对东北工业基地尤其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的重心转移,促使区域经济迅速发展,而为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则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进入市场(图1)。
图1 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地区城镇登记失业率变化趋势
辽宁沿海经济带失业率的降低并不代表着区域内的就业压力得到了根本的缓解,当前的就业形势依就严峻。
2 影响辽宁沿海经济带就业及人力资源供需矛盾的因素
辽宁沿海经济带就业形势和人力资源供需状况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人力资源总况、空间分布、人力资源导入情况以及宏观经济环境、产业结构、体系以及工资率的变化等影响较大。
2.1 人力资源总量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地理成本是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内在因素之一[1]。在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国家政策支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等因素的影响下,辽宁沿海经济带成为低地理成本区域,并成为人力资源富集区域。截至2008年年末,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总人口数达到1 779.6万人,其中市区人口数量为714.79万人(表3)。
表3 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地级市(副省级市)人口数量万人
丰富的人力资源在充分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同时也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劳动就业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2.2 区域内人口空间分布均衡性对就业的影响
以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地级市(副省级市)的市区为基本地域单元,通过统计及相关计算,得到其主要的人口指标,可以更为直观地了解辽宁沿海经济带市区人口空间分布结构特征(表4)。
表4 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地级市市区人口分布
依照人口密度、广狭度和接近度3个人口空间分布指标,辽宁沿海经济带中部地区的市区人口最为稠密,而人口稀疏区主要集中在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两翼地区,人口分布较为不均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部分地区人力资源过剩,而其他地区人力资源相对不足,继而加剧地区人力资源供需矛盾和部分城市就业压力的增大。
2.3 经济体制结构对就业的影响
经济体制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从业人员在不同经济体制结构中分布的基本框架。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吸纳了为数众多的就业人员。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中,作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机械制造业、化工化学产业和钢铁冶炼等产业,多为公有制经济结构的企业,其职工人数占到地区职工人数总量的63.16%。而作为我国经济体制结构中另一重要组成部分的私营、个体、外商、联营和股份等多种所有制经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经济改革大潮以及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其吸纳就业的作用日益突显。从不同经济主体的就业比重来看,除盘锦外,国有单位的职工数,均呈现下降或相对稳定的变化趋势;城镇集体单位的职工人数则普遍呈现下降趋势,而非公有制结构企业单位的职工人数,总体呈快速上升态势,具有较大的吸纳就业人员的潜力。
2.4 产业体系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地级市(副省级市)按三次产业划分就业人员中,就其各市全市范围而言,大连,营口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居多,丹东、锦州、盘锦和葫芦岛4座城市仍以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居多。这主要是因为:第一,辽宁沿海经济带地处东北平原南沿,濒临黄渤海,发展农业和渔业等产业的自然条件极为优越;第二,大连、营口依托优良海港和悠久的对外开放历史,金融、教育和服务行业等第三产业较为发达。而就各市市辖区按三次产业划分就业人员中,二、三产业占据极大的比例,其中大连、盘锦、葫芦岛市辖区的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较大,锦州、丹东和营口市等三座城市市辖区中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略大(表5)。
表5 2008年各地级市(副省级市)按三次产业划分就业人员构成
在辽宁沿海经济带按三次产业划分的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而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则总体呈上升状态,尤其是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构成比例上升势头更为显著,第三产业已经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最重要的新增人力资源进入的产业体系。
2.5 经济发展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发展经济是解决当前劳动就业问题的最佳途径。辽宁沿海经济带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的实施,使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3 980.8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6 948.6亿元,GDP增长指数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表6)。
表6 辽宁沿海经济带国民生产总值及GDP增长指数
不同地区由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投资方向以及人力资源素质等因素存在差异,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拉动效果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利用弹性系数可以较为直观地表现出经济发展对就业增长的拉动效果。
从2004—2008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地级市(副省级市)的就业弹性系数(表7)可以看出,除盘锦保持着较高的就业弹性系数,其他城市的就业弹性系数均较小。个别城市的某一年份甚至出现负值。可见,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贡献不足,在现有的产业模式和经济发展情况下,区域内就业增长后劲不足,就业形势将进一步严峻。
表7 2004—2008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地级市(副省级市)市区就业弹性系数
2.6 外来人力资源导入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人口和人力资源的流动主要受经济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制约[2]。辽宁沿海经济带优越的地理环境,快速发展的经济,稳步增长的人均收入,必将引起人力资源的极化增长,大量人力资源流入成为必然,不可避免地要对本地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冲击,加大区域内社会劳动就业压力,进而导致失业率上升。人力资源的涌入,也为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较大程度上弥补了部分行业人力资源短缺的状况。如,外来流入的人力资源中,外来民工占有较重的比例。外来民工文化程度多以初中以下为主,主要从事服务行业,加工制造,建筑施工,废品回收及其他相关行业,这些行业多属于报酬低,待遇较差的行业,人力资源紧缺现象明显。结合人力市场的行业供求关系,可以看出外来民工与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本地居民形成了就业互补的关系,而近些年来,相继出现民工荒等现象,更是反映出其对区域内人力资源供需的重要影响力。在未来的若干年时间里,依据全国的人口国情与辽宁沿海经济带自身的发展条件、发展势头和发展潜力,本区仍将是人力资源转移的重要吸纳地之一。
2.7 外资引进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21世纪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城镇就业增长的贡献度达到15%左右。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促进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推动中国就业增长的重要力量。辽宁沿海经济带是我国吸引外资的重要经济区域之一,2008年,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外商直接投资额达到548 506万美元,相比2005年的12 956万美元上涨了338.96%,外商投资数额呈直线上升趋势(图2)。快速增长的外资引进势头加快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促使区域内资本集聚与投资行为进一步增强,继而推动就业机会的增加。
图2 辽宁沿海经济带外商直接投资额
2.8 工资率的变化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影响个人劳动力资源是否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根本原因是工资率的变化,即取决于工资率产生的两种基本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人力资源市场变化完全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相互作用”(图3)。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首先出现的是收入效应,工资率的稳步上升,促使更多的人力资源进入市场,参与工作。而当工资率达到一定程度,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生活质量有了进一步需求,替代效应开始显现,家庭中的非主要就业人员就会逐渐选择不就业或退出人力资源市场。2008年,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职工人均年收入为24 781.36元,其中大连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3 634元。相比珠三角、沪三角和唐三角等经济发达区域,辽宁沿海经济带人均收入较低。工资率所产生的效应主要体现为收入效应,工资率的提升会促使更多的社会劳动力进入人力资源市场,从而实现劳动力资源与生产资料的充分结合。
图3 工资率产生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3 辽宁沿海经济带就业压力缓解途径
面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日趋尖锐的劳动力供需矛盾以及空前的就业压力,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政策促进就业,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确保稳定的社会劳动就业形势。
3.1 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
辽宁沿海经济带现有高等学校39所,在校学生数约36万人,雄厚的高等教育实力,为大批量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继续加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不仅可以提升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就业能力,还可以延长劳动者的受教育时间,减少当期劳动力供给数量。对缓解辽宁沿海经济带就业压力有重要意义。同时,建立良好的职业培训体系,有利于改变劳动者的知识结构、提高劳动技能和再就业能力。职业培训体系应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加强在岗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更好地满足工作需求;二是再就业培训,加强对失业(待业)人员的技能培训,针对每个人的具体特点,结合其自身的爱好,为其制定恰当的培训计划,以提高其知识和技能,帮助其适应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最终实现就业。
3.2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对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予以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和措施。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健全,对人力资源的流动影响深远。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人力资源由一、二产业向福利政策等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完备的第三产业逐年转移;而随着非公有制企业单位的福利政策的改善,进入非公有制企业的劳动就业者的数量正在逐年增加。可见,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劳动者在更大范围内的流动。
3.3 推进城镇化战略
辽宁沿海经济带拥有众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其农民工的数量庞大,为农村过剩劳动力提供通畅的转移渠道,现实而有效的途径就是积极推进我国的城镇化战略,加快城市化脚步。通过推进城镇化战略,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城市原住劳动力形成互补,更好地实现劳动力资源供需的合理化。
3.4 鼓励自主创业
2008年,辽宁沿海经济带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为83 304人,庞大的毕业人群加上为数众多的再就业者,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所以要积极倡导并鼓励自主创业。对自主创业者,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各级政府应给予政策、资金和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尤其要加大对毕业大学生、再就业人群的自主创业的支持力度,实现区域内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就业。
3.5 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经济增长促使劳动力需求得到增加,而经济下滑则会导致企业投资信心不足,甚至大批企业出现破产倒闭的现象,继而出现大量的失业人群。虽然目前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就业弹性系数较低,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效果不显著,但伴随着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市场结构的进一步调整,经济的发展将对就业产生积极的拉动作用。加快发展弹性系数较高的第三产业,积极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前行,以及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都将促使区域经济的腾飞,继而缓解日趋严峻的社会就业压力问题和人力资源供需矛盾。
[1] 李雨停,丁四保,王荣成.地理成本与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5):82-87.
[2] 曾明星.极化增长区域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