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三题

2011-11-06文/周

上海采风月刊 2011年3期
关键词:早市友人上海

文/周 涛

上海三题

文/周 涛

周涛著名诗人、散文家,现为新疆军区创作室主任。出版诗集、散文集20多种,1998年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系新边塞诗的代表人物。

我与上海

1996年年底,乘友人车在京城二环路上行驶,快车飘然如船。友人问:多久未去过上海了?想了想,已整10年。这几年,上海变化可就大了,友人说:“一年一个样儿呢。”“有多大?”“怎么给你说呢?”友人一边开着车一边朝我望了一眼,我觉得那一眼似乎在望动物园里的什么物种,他沉吟了片刻,说道:“这么给你说吧,上海——就是放在美国的任何一个地方,也一点儿不逊色!”

我知道他去年去美国考察了两个多月,说这种话当然还算有根据。但是一个北京人能对上海作出如此评价,还是让我感到了惊奇,因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京沪两大都市的人有猫狗之仇,给我印象是很深的。

实际上,我和上海也不能说没有缘分,从60年代到80年代,我记不清楚去过几次上海了,大约总有七八次吧,或者更多,但我都搅混在一起了。上海联系着我生活中许多难忘的人和事:上海金陵东路住着我姑妈一家人;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过我的诗集《野马群》;上海巨鹿路675号是最早令我怦然心动的文学杂志所在地;上海国际饭店前厅里我曾忐忑不安地去会见过诗人周良沛……第一次去上海,我是一个年仅14岁的少年运动员。深夜抵达,终于在这片黑黝黝的楼群中找到了那座法式公寓,巨大的陌生感笼罩住我,沉睡的都市如同沉默的崇山大岭,但是我终于敲响了一个门,从门深处传来了亲熟的与父母同样的口音,我提在喉咙里的心一下落回在肚里——我有亲人,我不用怕了。

第二次到上海我是个共青团的年轻干部,我记得在南京路一家大商场里,我看中了一件皮猎装,当时标价九十多元,我一月工资75元,犹豫再三,竟没舍得买,使我后悔了好多年。

后来再到上海的时候我成了一个军人,在我的印象里,上海是一个最不适合穿着军装出现在街头的地方。上海本身并不排斥军人,甚至还有一丝对军人的好奇,但是上海浓重的商业文明和市民生活所形成的特殊氛围,却与军人的战争本质格格不入,它使军装显得刺眼,显得过于警醒。

上海的吴侬软语,上海的带着香甜气味的风,还有上海作为一个庞大城市的运转秩序,都让人感到坚固和扎实,仿佛一切从来都是这样,战争似乎和它没有发生过任何关系。实际上当然并非这样,但是上海就是让人不相信能发生战争,因为上海是一座拥有文明力量的城市。

尽管如此,上海在让我产生亲切感的同时,也总是伴随着陌生感和敬畏,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对上海有一种无法深入、无法融人的感觉。由此而生的陌生是反差极大的两种文化背景之间的陌生,敬畏则是对融汇了百年来东西方文明的庞大象征物的敬畏。

坦率地说,我是敬重上海的——这个穷尽我的一生也吃不透的地方,有它自己的风范、气质、语言、方式和典故,它的两百年的历史已经深不可测。特别是它在变化着,变得日渐开阔恢弘,变得去陋习而存真美,现在的上海,仿佛不知不觉间在融汇着中国南北两地的文化,它愈来愈像是一座从中国的土地上拔地而起的伟大都市了。如果说过去的外滩一带还带有浓重的殖民地色彩的话,那么现在却完全是上海人创造的上海。

我说的“现在”,正是1997年4月12日下午,我和新疆《党风》杂志社的美编郭不先生,已经乘坐新疆民航班机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去年年底在京城二环路上行车时友人的问话已经实现了,我又一次来到了上海。

这是我90年代以来的第一次到上海,我一边微笑着,一边想着友人的那句话:“就是放在美国的任何一个地方,也一点儿不逊色!”

嗨,上海!我真希望是这样。

早市

上海让我看到的第一幕令我产生兴趣的场景,竟然是这样一条突如其来的、充满了市俗生活情调的、喧腾热闹、速涨速落的早市的河流!

笔者孤陋寡闻,笔者年逾五旬而平生只买过不到5次菜,但是我平生未曾见到过如此活泼而有生趣的菜市场。我本是一个最不喜欢逛商店(尤不喜欢菜市场)的闲懒之人,但是我被襄阳路上的早市征服了。我觉得有这样的早市我愿意天天买菜!我想,如果买菜是这样有趣的事,那谁会嫌烦呢?

那是4月13日早晨7点,我和郭不走出饭店大门,就被眼前这条街上的热闹给震住了,昨天下午还空落着的一条街,早晨不知从哪儿忽然冒出这许多人?

我们先是站在台阶上愣着、欣赏着这条早市的喧闹小河,仿佛两个不会游泳的人站在沙滩上观望海滨游泳场里的热闹。早市的气氛令人陶醉。生活中真正的市井气息是美妙的,它本身就是图卷和乐章。对人生最深人的理解不是归隐山林,也不是逃避到青灯黄卷之下,而是深深地吐纳、呼吸这些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中蕴含的活力。

我们像两个经不住诱惑的人那样,融人人群,下水了。

我们既不买东西也不卖东西,但我们充满兴趣地看别人买东西和卖东西。这样让我们感到新鲜有趣,其乐悠悠,如逍遥游,只有作了生活中最纯粹的旁观者,才能感觉到实际、平凡、琐碎、庸常掩盖下的蓬勃诗意。

这时我瞬间就理解了齐白石笔下所画的萝卜、青菜、辣子、小虾之类的朴素之美,也理解了这位大师的“别有用心”。

早市名目繁多啊,剔鳝鱼的手那么熟练灵巧,活剥蛙皮的手那么毫不容情,只有各种鱼类是“缓期执行”的,它们挤在一盆浅水里,不急不躁。还有各种新鲜蔬菜,真让人想起“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诗句来。

我们走进早市的人流,看各种各样的肉菜鱼虾,问问价,对比一下与新疆菜肉的价格。物类之繁多与新鲜,显然是新疆所不能及;价格似乎也比新疆略便宜一些,可惜我和郭不平常均少关心这些,不能明确差多少。这时才觉出“世事洞明皆学问”的必要了。

我们还看人,看各式各样买东西的上海人,同样别有意趣。一个脚腕手腕都很细的老妪,灰白头发,面容雅致;现在她老了,但是谁知道她当年是干什么的,谁知道她曾经度过了怎样不寻常的生活?还有一个老头,也不很老,在卖鹌鹑的摊旁主动地给我们介绍了几句。他普通话讲得很好,非常普通也非常有教养,从他身上,我们感到上海人一点也不油滑,有一种很正的东西(在这方面,北京和西安就显得比例大一些)。包括我们随意询问市价的时候,摊主们也是有问必答,显得很谦诚,最后他问道:“你们是物价局的吧?”我一听笑了:“随便问问,别怕。”

上海人家庭的餐桌就是靠这些东西来充实的,上海人选择的余地很大,而且烧的饭菜很好吃。不是我在这里拍上海人的马屁,江南菜肴我以为是天下第一,因为十分合我口味。仅从口福的意义上讲,上海人(包括江南各地)就已经令人艳羡之至了。

上穷碧落,下钻江底

这几年来上海的变化人所共见,我感到确实有几处大手笔妙不可言。这几件大手笔都是围绕着一条黄浦江作文章,所谓画龙点睛,也是抓住了主题。一条江底隧道,一座东方明珠,一座南浦大桥。桥横跨,塔高耸,隧道钻底,造成了黄浦江上新上海的风景线。

隧道本也并不稀奇,穿山的,钻地的,都见得多了。但是汽车驶进去的时候,当你想到头顶上正是那条著名的黄浦江在稳稳地流着,而且不仅是它在流,它还托着无数江轮,江轮还载着无数的货物和旅客,这种感觉就是异常惊奇的了。王维见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就可以写诗了,李白见到天边流过来的黄河就惊叹“黄河之水天上来”了,而我们呢,驱车下江底,头上是滔滔黄浦江流,面临如此奇迹,却表现得平静如常,顶多问了一句:“头上是黄浦江吗?”回答更平常:“是的。”

当古人不敢想象的奇迹实现了的时候,我们却丧失了古人的天真想象力。

待到进入建在浦东陆家嘴嘴尖上的东方明珠塔时,电梯升至263米观光层,临空四望,顿时使人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只栖落在塔上的鸟类。鸟瞰,真是鸟瞰而不是人看了,因为东方明珠塔迅速地为你转换了视角,从人的角度顷刻间提拔到了鸟的角度。它让你站在鸟的角度观察人世,看人们如何蠕动如蚁,看汽车如何爬行如虫,看四月江南烟景,江面波光粼粼,四周楼群拔地而起……这时,你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凌空一跃,展翅飞翔,甚至可以拍击着翅膀落在不远处的另一座高层建筑的顶檐上。

当一次鸟真好(哪怕只有几秒钟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和坐飞机不一样。上穷碧落,下钻江底,这可都是20年前不可想象的事情,到了眼前,反而不见人们大惊小怪了。所谓传世之作,古人用诗、用画、用一支毛笔写画万种风情;今人呢?至少可以说拥有了更多的途径和方式。

到了南浦大桥,司机告诉我们,说设计构想出上桥立体公路的,竟是上海的一个中学生。为了节省附设桥的占地面积,向社会广泛征求设计构想,这个中学生采用了螺旋式盘绕的办法,利用了空间,节省了地面。

这件事更加令人感动。一是感动于这种广泛征求创意的胸怀,承担南浦大桥这种建筑的当然是专家了,专家而不自以为是,却能发现一个中学生的聪明,真不愧为真正的专家。二是感动于这个中学生的聪明、智慧、勇气和天真,游戏中就寓有创造,单纯者却未必简单。一个难题被一个孩子解决了,解决难题的孩子是英雄少年,能够采纳少年创意的,是充满进取活力的、有希望的民族!

这才是上海的真正值得骄傲自豪的地方,有了这样的精神,这样的胸襟,这样的创造、求实的态度,不愁没有更多的少年英雄、白发英雄,不愁不能建起更宏伟的高塔、层楼、大桥、隧道、花园……创造种种人间奇迹!

以上都是10多年前的“印象上海”了,想必世博后的上海,更精彩吧。

猜你喜欢

早市友人上海
致友人(组诗)
露水早市
《戏答友人》
《友人伤足有赠》
早市上的歌手
《戊戌元日与友人通话》
热闹的早市 等
欢乐上海迪士尼
鲜活的一天,从早市开始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