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职业教育语文课程重构
2011-11-03黑龙江孙琳
黑龙江 孙琳
试论职业教育语文课程重构
黑龙江 孙琳
职业教育的语文课程建设应从时代对从业者的要求出发,在充分考虑职业素质的基础上逐步推进。课程设计要贴近实际、贴近语言学习的规律;要围绕理解和表达来设计教学目标和选择内容,要突出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和人文素质培养,实现职业教育语文课程的重新建构。
语文课程;重构;语言运用能力
适应时代的要求,调整课程内容,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实用性的语文课程,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职业教育的语文课程建设,应从时代对应用型技能人才的要求出发,在充分考虑其职业素质的基础上逐步推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交往频繁,信息传递加快,口语的运用日益重要,由此引起了语言运用观念的转变,由“重文轻语”转变为“文语”并重。语文课程应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运用汉语的实践能力的独特功能,使职校生获得适应岗位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汉语能力。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特征。语文课是学生充实文化底蕴、提高审美情趣、形成职业汉语能力、完善职业素养的一门文化基础课,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起着奠基的作用。
一、课程设计思路
为了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适应社会技能型人才需求和学生的发展需要,课程设计既要在学生原有语文学习水平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得提高,同时也要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总之,就是要建设一个新的职业教育语文课程结构。
设计原则,一是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源的初始语文实际水平;贴近就业需要,即其就业职业群对语文能力的岗位需求;贴近当今的社会生活。二是要贴近规律。遵循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语言的教学规律,广泛吸收语言教学研究和语言习得研究等方面的成果。兼顾文学性与工具性,既重“文”,又重“语”。三是要注重题材体裁、语体风格的多样化,让学生通过解读已有的言语成品(课文)生成新的言语成品(作文),在活生生的言语实践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因为“一切语言通过实践去学比通过规则去学来得容易”(夸美纽斯)。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理解与表达两部分。理解包括阅读理解和听话理解;表达包括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学生通过应用语文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思想文化修养和必需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教学应注重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课程分必学与选学两个模块。必学8个单元,选学4个单元。这样设计有利于灵活安排课程,有利于课内外结合,有利于学有余力、对语文学习有浓厚兴趣的同学获得同步扩展学习的辅助。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美文美读。在阅读好书中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2.交流沟通。基本适应一般社交环境和职业场景对汉语能力的要求。
3.养成习惯。通过网络、广播、影视、书报、杂志等文化传媒扩大阅读,培养查找资料、研究问题的能力。
(二)分目标
1.理解
(1)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字类等多种文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能理解较为专业性的文字材料。
(2)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3)努力扩大阅读视野,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课外阅读名著(五部以上)以及其它图书,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2.表达
(1)书面表达要观点正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
(2)能根据任务的需要,从相关材料中选取恰当的材料组织到自己的文稿中,并较为清楚地表达文稿内容。
(3)掌握复述、叙述、阐述、评述、介绍、解说等说话基本技能,并具备一定的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交流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框架
总体上体现了语文教材的三个特点:
(一)突出语言应用能力培养,担负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专责,因此必须设置言语实践的序列和具体方法。
(二)突出人文素质培养,担负涵育汉民族精神、塑造完美人格的使命,所以,它又是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读本。
(三)突出做中学,着眼实际、循序编写,遵循一切语言学习的共性规律,即“通过实践去学”为主,同时渗透少量简明的语言规则,“帮助并强化从实践得来的知识”;贴近实际、强化训练,教读自读结合,技能素养并重。
四、教材编写建议
应建构以技能训练系统为统领,“助学系统”、“练习系统”、“测试系统”、“扩展系统”为辅助的综合型体例框架。选文不再居主体地位,而是作为技能训练系统的语料。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技能训练系统以语言的理解与运用为主线,也就是从语言材料入手,通过理解、分析达到运用的目的。
单元编写体例:单元学习提示、课文(教读、自读、诵读)、图书馆阅读(推荐阅读)、综合实践活动(口语、写作、单元练习)。在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之间设“知识库”栏目,简要讲解本单元涉及的语文知识;每篇课文后设计课后练习,紧扣单元学习目标,利用课文作语料,强化能力训练。
(作者单位: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编辑 刘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