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核心①
——提高质量和效益

2011-11-03夏文星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公安民警培训

□夏文星

(浙江省公安厅,浙江 杭州 310009)

○警察教育训练

试论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核心①
——提高质量和效益

□夏文星

(浙江省公安厅,浙江 杭州 310009)

通过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以人为本的理念、转型升级的要求以及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趋势分析,提出提高质量和效益是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核心这一命题。继而围绕这一命题确定了以人为本,按需施教;紧贴实战,能力为先的公安教育训练工作思路以及实现的四个途径和措施。

质量和效益;公安教育训练工作;核心;途径和措施

主持人:史荣华

在全部公安工作中,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证。在公安队伍建设中,教育训练工作居于先导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加强公安教育训练工作,不仅是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公安队伍正规化、职业化建设的关键环节。②加强和改进公安教育训练工作,推动公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强化质量意识,把提高质量和效益、促进规模和质量的统一作为核心任务,放在第一位。

一、问题的提出

(一)经济学理论依据。尽管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社会的经济运行、经济增长、经济政策等,但它作为一种基本的分析思路和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非经济学的各个学科和领域。尤其是投入——产出的分析方法是微观经济学归纳经济现象的一种基本方法,在认识各种经济行为、经济现象时,首先把这些行为视之为一种投入——产出的行为,把这些经济现象归结为一种投入——产出过程,然后再进行分析。生产者的生产过程,更是典型的投入——产出过程。生产者行为理论关于生产过程的定义是,“生产者付出一定的成本购买和投入生产要素,产出一定量的产品以谋求收益的过程。”投入的是生产要素、是成本,产出的是产品、是收益。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各种人或各种活动,都可以视为从事某种投入——产出广义上的“生产者”和广义上的“生产”。经济学尤其是现代经济学正是采取这种方法,分析更为广泛的社会现象和过程,包括政治活动、法律、体育、教育甚至家庭等等。③同时,生产者行为的核心是利润最大化,假如生产过程所获得的收益不足以弥补成本,那么追求盈利的生产者是不会去生产或继续生产的。

公安教育训练工作是教育训练工作的组织机构投入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场地、食宿安排和师资讲课费等等成本,教育培训出一定量的学员(民警),这是一种生产过程。而我们所要考究的关键是,在公安教育训练这个生产过程中,我们投入的成本来自哪里,我们所期待的收益又是什么?毫无疑问,我们在教育训练中投入的成本来自财政拨款,财政拨款来自税收,税收来自纳税人,因此归根到底我们公安教育训练投入的成本用的是“纳税人的钱”。据统计,全国公安机关仅2007年就投入教育训练经费104亿元,浙江省公安机关自2006年以来年均投入教育训练经费都在6000万元以上,这是直接成本。除此之外,组织和参加教育训练的双方还需支付机会成本,比如民警参加培训要付出时间,在这段培训时间里,他失去做其他工作甚至可能是做更有成就更有意义的工作的机会。那么收益呢,我们当然不能把它定位为教育培训了多少人,而是要把参加教育培训的这些人素质提高多少、能力水平提高多少作为教育训练的收益,归根到底要看通过教育训练,公安队伍的战斗力有没有得到提高。组织教育训练工作的机构应该善于用投入和产出、成本和收益的分析方法去“算账”,算一算我们组织的教育训练是不是“合算”,是“盈利”还是“亏本”,从而考量教育训练的目的、运行和效果,实现教育训练工作的效益最大化。

(二)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现代管理学对人本观念的定义是,“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一切从人出发,以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手段,以达到提高效率和人的不断发展为目的的观念。”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是管理者追求的根本目的。④企业的“质量至上”、“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信奉的是产品质量的好坏以顾客满意为根本标准,实质上也是人本观念的体现。公安教育事业要科学发展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事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机构和包括教师在内的教育训练工作者,应该时刻以参训学员(民警)为中心,把“他为什么要接受教育培训、能收获什么?”放在思考教育训练各环节的首要位置,设身处地从参训学员(民警)角度着想,切实提高教育训练的质量,同时还要坚持一切以参训学员(民警)满意不满意为根本标准,加强教育训练的质量评估。比如,调查表明,现在一些基层民警存在“三怕”,即怕出警、怕办案、怕群众。尽管有方方面面原因,但执法能力和水平不高、做群众工作能力不强是重要方面,假如我们能够通过开展针对性的教育训练,让民警从“怕”到“不怕”,这样的教育训练才是以人为本的。

(三)转型升级的要求。在我国,转型升级首先在经济领域展开,我国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升级。与此同时,转型升级也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管理创新,近年来我们的诸多公安工作都按照转型升级的要求在不断改革和发展。公安教育训练工作作为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跟上时代潮流,与时俱进,转型升级。当前,要实现公安教育训练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指令性向自主性转变、知识普及型向能力提高型转变,切实增强广大学员(民警)参与教育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教育训练的针对性、实战性和有效性。

(四)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趋势。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对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意义重大。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摆在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突出的位置,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注重教育内涵发展。”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上也指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一定要强化质量意识,始终把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放在第一位。”2010年召开的全国公安教育训练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提升在职民警培训的质量和效能。公安部政治部主任蔡安季指出:“大力加强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是教育训练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和鲜明特征。要紧紧围绕实战要求,突出工作重点,真正做到警务实战需要什么人才就培训什么人才,公安民警履行岗位职责需要什么能力就培养提高什么能力,不断增强民警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我省公安教育训练的发展现状看,当前我省各级公安机关对教育训练普遍高度重视,各警种各部门和广大民警对教育培训热情高涨,“大教育、大培训”体系已经完整地建立起来并深入警心,“教、学、练、战”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已经在公安高等教育中确立起来,“三个必训”制度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教育训练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规模化和科学化。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课题,或者说最需要关注的就是提高质量和效益,这是我省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发展趋势和必由之路,也是确保我省公安教育训练事业能否实现科学发展、继续走在前列的关键所在。

二、思路的确定

在树立提高质量和效益是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核心任务这一理念之后,应该确定什么样的教育训练工作思路至关重要。根据笔者的实践与思考,认为公安教育训练特别是在职民警的培训工作应当确立起“以人为本、按需施教,紧贴实战、能力为先”的工作思路,其中以人为本、能力为先是理念和导向,按需施教、紧贴实战是方法和手段。

(一)以人为本,按需施教。这一思路要求各级教育训练部门做到三点,即:“数量服从质量、需求生成计划、对象决定规模”。所谓“数量服从质量”,是指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充分的准备、没有成功的把握,办班宁缺勿滥,可办可不办的坚决不办、必须办的坚决办好,绝不请民警吃“免费的垃圾午餐”。所谓“需求生成计划”,是指要改变以往在培训计划下达后或者在培训期间再听取意见的做法,把掌握民警需求作为拟定培训计划的前置条件,真正弄清民警在“干什么”、“想什么”、“缺什么”,完全依需求设置计划,宜长则长,宜短则短,不搞“一刀切”。所谓“对象决定规模”,是指不同层级、不同警种、不同岗位的民警有着相同或不同的培训需求,因而我们必须打破办班人数的框框,多的可以达到上百人甚至数百人,少则可以是几十人甚至十几人,完全以解决参训民警共同的问题为目的,不搞“一锅煮”。

(二)紧贴实战,能力为先。这一思路同样要求各级教育训练部门做到三点,即:“训前了解能力,训中提高能力,训后检验能力”。所谓“训前了解能力”,是指人与人之间的能力有差异,同一个人的不同方面能力有差异,同一个方面的能力随着时间推移也会有差异。我们在组织培训前,首先要对参训学员(民警)的能力状况加以了解。笔者认为可以在每年年底开展一次名为“弱什么”的摸底调查,列举出完成全年公安工作任务所需的若干项重点业务能力,在次年应训民警中开展调查。(如图所示)

(请你在较弱的业务能力项打“√”)

首先由民警根据个体情况自选,民警勾选后交由所在单位领导审核,单位领导根据民警平时工作表现情况进行“把脉”后予以增减,最后由组织教育训练的部门进行汇总,民警的能力弱项就一目了然。到了第二年,民警的能力弱项可能又发生新的变化,我们根据新的情况组织新的针对性培训,真正实现“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所谓“训中提高能力”,是指在培训过程中,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要紧紧围绕实战要求,要让参训民警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感受到培训前后有显而易见的变化。所谓“训后检验能力”,是指民警培训后,组织教育训练的机构不能从此不闻不问,而是要继续跟踪考察其培训效果,看民警经过培训以后在实际工作中能力是否真正得到提高。目前一些地方通过考试考核、业务比武和岗位抽考来检验成效是很好的形式,但还不够精细化,还应当在培训后的一定周期内,组织人员对其培训后的能力变化深入了解,包括向其本人、单位领导、同事以及工作对象了解,以检验其能力及培训质量。

三、路径的选择

工作思路确定后,必须选择正确的、科学的途径来确保落实。笔者认为,当前我们在教育训练过程中,需要坚持“四化”方向,即:“三个必训专业化,专业训练实战化,实战训练案例化,案例教学小班化”。

(一)三个必训专业化。2003年,公安部出台了“三个必训”(民警首任和上岗前必训、职务和警衔晋升必训、基层和一线民警每年实战必训)制度,有力地推动了公安民警训练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极大地解决了以往民警训练随意性、有的多年不训有的重复培训等诸多问题。三个必训专业化,就是我们在落实“三个必训”制度过程中,要牢牢坚持专业化方向,在组织参训民警开展核心价值观、警察意识、廉政建设、执法理念和警务实战技能等课程教育训练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专业能力和水平的培训提高。比如在新警培训中,在组织警察公共通识科目培训的同时,更多的培训时间要根据其从事的岗位、从事的专业来组织科目训练,以达到新警上岗后缩短其从警适应周期的目的。比如警衔晋升培训,要最大限度地以参训民警的岗位、专业来分类,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训练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比如一线民警每年15天的实战必训,有的地方采取“6+9”的模式,即6天时间培训包括警务实战技能等公共科目,9天时间专门针对参训民警所从事的岗位专业来组训,更为科学的就是根据上文“训前了解能力”所述的方法,针对能力弱项来组训。总之,落实“三个必训”制度要始终坚持“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专业需要,组织专门人员,训练专业内容,提高专业水平。

(二)专业训练实战化。“三个必训”中的专业训练,要坚持“实战、实用、实效”的原则。在训练理念和内容上紧贴实战,做到警务实战需要什么能力就培训提高什么能力。比如抓住民警日常执法管理活动中暴露问题最多的环节、民警当前最急需掌握提高的业务和技能、民警在执法活动中经常遇到的最难处理最棘手的问题、法律法规以及上级公安机关提出的最新的要求、警务实践中最成功的范例和最失败的范例等组织培训。在训练手段和方法上用民警最能接受、通俗易懂的方法来教、来练。比如把课堂搬到现场,把现场设为课堂,让民警亲身体验自己工作的“得”与“失”、“成”与“败”。总之,我们组织的专业训练要让参训民警感到虽然身在培训班的课堂上,如同仍在工作岗位上。

(三)实战训练案例化。在实战训练中,为了便于参训民警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要积极推行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组织学员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特定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以提高能力为教学目的,以启发式为教学方式,以多向流动为沟通渠道,通过案例引入、案例讨论、概括总结三个基本环节来展开教学。因此,相对理论教学和传统教学而言,案例教学不但“授人以鱼”,而且“授人以渔”。目前,一些地方还把未破案件作为教学内容,组织学员成立若干“专案组”在实战中训练,更加激发了参训民警的热情和主动性、创造性,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尝试。

(四)案例教学小班化。小班化教学是提高每一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为目标指向的教育。研究表明,教师的课堂视野覆盖范围一般不超过25人。公安机关实行小班化组训和教学具有四个方面好处:一是师生关系更为融洽,课堂互动程度高,特别是能更好实现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员为主体的转变,调动参训民警的积极性;二是小班化促使专业化,同一专业、具有同样能力弱项的民警在一起培训,目标指向更明确,更能体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三是小班化案例教学,通过启发式、探究式的学习,考查不同参训民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参训民警个性发展;四是可以减少工训矛盾,既实现民警能力水平的培训提高,又不影响整体工作,更能得到参训民警所在单位对教育训练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总之,小班化组训对于解决教育训练“一刀切”、“一锅煮”、“一般化”作用明显,特别是县级公安机关在组织“轮训轮值、战训合一”训练中应积极推行,一般以每班20—30人为宜。

四、实现的措施

要以“四化”的方法落实“以人为本、按需施教、紧贴实战、能力为先”的工作思路,最终实现提高质量和效益的根本目标,领导重视是关键。各级公安机关都应从战略和全局出发,切实将教育训练置于公安事业的大局中来谋划,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来推进,置于促进公安队伍建设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把握,及时研究解决教育训练工作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特别是要研究建立育人与用人、训练与晋升的衔接机制,解决“训与不训一个样”、“训好训差一个样”,激发教育训练的生机和活力,实现教育训练可持续发展。在领导重视的前提下,笔者认为还要注意“演好三个角色,把握六个要素”。

(一)演好三个角色。

1.政工是主导。政工部门是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主管部门,要在党委领导下切实担负起牵头和主导责任。一是制定规划。紧紧围绕公安工作发展趋势和公安中心工作,会同各警种各部门加强调查研究,制定贴近公安工作实际、符合公安工作要求的教育训练规划,确定教育训练的阶段性重点、对象和载体,与此同时,每年制定教育训练工作要点和计划,统筹安排教育训练工作。二是协调服务。根据党委要求和规划,强化服务意识,协调各有关警种部门实施培训计划,落实教育训练经费保障,与训练基地一道安排好办班场地等各种条件,加强学员管理。三是督促检查。加强对各级各类培训计划实施情况的指导检查,建立落实教育训练工作的考评激励机制,开展教育训练质量评估。

2.警种是主体。要树立“教育训练为了警种、教育训练依靠警种”的理念,充分发挥警种在教育训练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同时落实其主体责任。政工部门在会同警种制定教育训练规划之后,“谁来训、训什么、怎么训”和“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等组织层面的问题要交由警种来研究决策,赋予警种充分的自主权。除培训之外,岗位练兵、业务比武、教官选聘、教材开发等等工作也都应该按照“政工搭台、警种唱戏”的联动模式,充分发挥警种的优势和作用,真正将本警种的教育训练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检查。

3.民警是主人。要确立参训民警在教育训练中的“主人翁”地位,一切为了民警,一切以民警为中心,充分保障民警在教育训练中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我们所组织的教育训练,要以提高民警的素质、能力和水平为根本目的;我们所设置的训练内容,要以民警的需求为导向;教育训练的质量和效果以及教师的能力和水平,要由民警来评判,一切以民警满意不满意为根本标准。

(二)把握六个要素。

1.教官。在教育训练工作中,最宝贵的财富是教师教官,最紧缺的资源是优秀教师教官。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教育训练最重要的基础工程来抓,建立教官选拔、提高、管理、使用、考核、激励、资源共享等一整套规章制度,造就一支教育观念新、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师德师风好,具有崇高荣誉感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特别是要针对各类师资不同的优劣情况采取不同的提高措施。比如针对警察学院的教师,要通过教学部门与实战部门“共同体”建设、“校局合作”等措施,着重提高其实战能力;针对专兼职教官,要通过加强教学法培训,着重提高其教学能力;针对外聘的专家教授,要通过邀请其共同调研、亲身体验等措施,着重实现理论与公安实践的紧密融合。当前要认真贯彻《浙江省公安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全省公安机关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切实落实从优待教的各项措施,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切实把师资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2.教材。教材是体现教学理念、目标、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载体,要针对不同的教育训练对象开发和选择不同的教材。根据在职民警训练的特点,提倡更多地开发和使用实训教材、活页教材、实用手册、案例评析等。比如2009年由国务委员、公安部长孟建柱同志亲自作序,浙江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长王辉忠同志主编的《公安民警“三懂四会”群众工作能力实训教程》,就是以实训为导向,书中共引入80多个真实案例,做到理论引导、案例解读,因而被称之为“既有深入的理性思考,又有具体的工作方法;既有普遍规律的提炼,又有典型个案的评析,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好教材。”让基层民警真正捧起来爱读、读之后能用。

3.教法。针对公安民警特别是基层民警的实际,当前要积极倡导和推行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关于案例教学在上文已提及不再赘述。而情景模拟教学是指通过设计场景、人物、事件,让学员进入相关角色,以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景为参照物,进行模仿、比较、优化,并通过反复演练,以求得理论的升华和能力的提高。这种教学方法对于解决课堂与社会分隔、学与用脱节、理论与实践分离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值得探索和实践。

4.基地。民警训练基地是教育训练的重要条件。当前省市两级普遍建立了训练基地,关键应抓好规范化建设,上级公安机关应定期组织评估或等级评定,确保训练基地的面积、容量、用房、场地、设施、装备等应与训练任务相适应。县级公安机关应鼓励有条件的自建基地,根据“轮训轮值、战训合一”的要求与特警训练基地一并建设更为合理,以更好实现人员、设施、装备等资源共享。同时也应鼓励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根据本地实际采取共建、租建、合用等形式,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民警训练工作。

5.经费。教育训练要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经费保障至关重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特别提出到2012年要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表明了党和政府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坚定决心。公安部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意见》指出:“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将公安队伍教育训练经费单独立项,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按照原则上不低于公用经费5%的标准实现足额保障。按照‘谁调训谁负责’的原则,切实保障教育训练费用,着力减轻基层公安机关和基层民警的经济负担,确保广大民警的教育训练工作。”

6.管理。习近平同志指出:“从严治校,加强管理,是落实教育培训指导思想和教育培训规划,全面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保证。没有高水平的管理,就没有高水平的教育培训。只有强化管理,才能有良好的学风、良好的校风、良好的教育培训秩序。”公安队伍是纪律部队,更要坚持教育训练的正规化管理,而且要把“严格管理倒逼培训质量”作为一种理念,管理越严格越规范,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越要提高。与此同时,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在教育训练过程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注重调节学员民警的身心健康。

注释:

①鉴于当前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改革发展,本文侧重研究在职民警训练工作。

② 《中共公安部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意见》(公通字[2009]17号)。

③参见谢鲁江 《西方经济学》,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29、97页。

④参见李兴山《现代管理学》,现代出版社,1998年版,第109页。

[1]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办通报,2010(7).

[2]温家宝.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办通报,2010(7).

[3]习近平.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办通报,2008(7).

[4]李兴山.现代管理学[M].现代出版社,1998.

[5]谢鲁江.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1.

[6]郑黎平.党校情景模拟教学的探索与体会[J].中国育才杂志,2008(6).

D631.15

A

1674-3040(2011)03-0100-05

2011-04-07

夏文星,浙江省公安厅政治部教育训练处处长,本刊编委。

(责任编辑:史荣华)

猜你喜欢

公安民警培训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培训通知
民警轩哥说案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民警轩哥说案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