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
——地海传奇
2011-11-03撰文万懿
撰文/万懿
大连
——地海传奇
撰文/万懿
近代以来,被视为天然良港的大连,经历了沙俄强租、日本侵占、苏军进驻等不同时期。大连,也曾被作为俄国、日本的版图而规划建设,很多当时在国际上流行的建筑风格被引进并保存下来。这些建筑是一部活生生的近代史。由港口诞生并发展的城市,大连就在山海之间安营扎寨。这座城市的建设步伐从未曾停歇,甚至是那样迅速。走近大连,先从它的过去开始。
大连,这座现代化的海滨都市,因其迅猛的发展速度、秀丽的海滨风景而闻名遐迩。她是中国的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她是中国辽宁省的一个重要沿海港口城市,省内第二大城市,是中国东北最重要的对外门户之一。
然而,这一片风景秀美、自然资源丰富、海上战略位置重要的滨海宝地必然引起觊觎与争端。这里曾硝烟不断,从金代复州(今瓦房店)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到元末红巾军进攻金复州;从辛亥革命的庄复举义到中日甲午战争的黄海大战、日俄旅顺口争夺战。纵览浩瀚的历史海洋,这里承载了无数的坚韧与抗争、光荣与梦想,热爱这片土地的人们书写了一篇又一篇的地海传奇。
大连,我的名字因战争而来
大连地区至少有17000年的人类活动历史。早在6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发了大连地区。自战国时期燕昭王在辽东设置“辽东郡”以来,一直到秦汉时期,大连地区都属辽东郡辖区。唐代初期,大连地区属安东都护府积利州的辖区。辽代时大连地区属东京辽阳府的辖区,为汉区实行汉法。大连地区在魏晋时称三山,唐代时称三山浦,明清时称三山海口、青泥洼口。19世纪80年代,清朝于今大连湾北岸建海港栈桥、筑炮台、设水雷营,一时成为小镇。
1897年,俄国人开建了这个城市。当时沙俄设计师揣着法国巴黎的城建图纸想在东方再造就一个以广场为主的城市,于是就来到了中国大连。给她起名“达里尼”,意为“遥远的城市”,一个远离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地方。1905年,日本人占领了这个城市,把“达里尼”音译过来就成了汉语的“大连”。从大连名字的由来不难看出,这个美丽的名字因战争而起,铸就了大连饱经沧桑的历史。
铁甲北洋 甲午之痛
翻过历史的画册,让我们从北洋水师说起。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
1874年,清政府藩属国琉球的几艘渔船,意外飘流到了台湾,渔民与当地高山族人发生冲突。这件清政府小小的家务事却引来了日本全副武装的军舰,但随后赶来的清政府兵舰竟将日本军舰吓了回去。自此以后,双方海上军备竞赛逐渐拉开序幕。恭亲王提出了“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等六条的紧急机宜,原江苏巡抚丁日昌提出《拟海洋水师》章程入奏建议建立三洋海军,李鸿章则提出暂弃关外、专顾海防。
在洋务派的一致努力下,“海防”之论压倒“塞防”,清政府决心加快建设海军。“凡水手逃亡者,拿回鞭责八十,监禁一个月;临阵时逃亡者,斩立决。”——从其军规之苛刻至此,战斗力可见一斑。1875年,命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创设北洋水师。他通过总税务司赫德在英国订造4舰炮船,开始清朝海军向国外购买军舰的历史。1885年,海军衙门成立,李鸿章遣驻外公使分别向英国、德国订造巡洋舰致远、靖远与经远、来远。
初战丰岛时,面对最先进的3艘日本军舰,面对国际公法不允许但随时可能发生的“不宣而战”,700多名清朝士兵在没有一门大炮的运兵船上默默地等待着日本人的决策。几分钟后,日本吉野号军舰打出了中日海面上的第一发炮弹,700多名清朝士兵几个小时之内几乎全部葬身海底。
1894年8月1日,中日两国正式宣战,9月17日上午10点30分,中日双方各10艘军舰在黄海碰面。花费巨资,历经将近10年建立起来的舰队第一次面临全面的实战考验。也许,“定远”号和“镇远”号会让日本舰队尝到铁甲舰的厉害;也许,清政府花费1000多万两白银建立的北洋舰队在几个小时之内就会成为永远沉没在海底的残骸。双方排出了海战史中从未出现过的不同队形,海战从白天进行到傍晚,双方不断变换队形,北洋水师与日本联合舰队轮番占据优势。“致舰”舰官兵壮烈牺牲,震撼和激励各舰官兵的心,他们高喊:“为‘致远’舰官兵报仇,开炮!”
北洋水师剩余主力军舰在刘公岛港湾中腹背受敌,丁汝昌在矛盾中做着两难的抉择。因为害怕“定远”舰被日本捕获反过来攻击自己,“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含着热泪发布了炸毁定远的命令。随着一声巨响,这艘清政府用白银堆砌成的舰队象征,这个北洋水师最后的精神支柱,与5000名官兵逃生的渴望一起沉入大海。
这一传奇之师,最终全军覆没。北洋水师创立至今的120年中,一场全军覆没的甲午海战,使得这支曾经称雄亚洲的现代海军舰队饱受争议,围绕着北洋水师的一些传说流传至今。有人怀疑降书到底是不是丁汝昌签署;还有人说,颐和园是挪用海军经费3000万两修建的。
在北洋水师中,有无数为国捐躯的将领。邓世昌,就是这英魂之一。1894年9月17日,在中日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一直冲杀在前,在“阵云缭乱中,气象猛鸷,独冠全军”。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船身倾斜。邓世昌对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然虽死,而海军声威弗替,是即所以报国也!”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第一游击舰队旗舰“吉野”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拼命逃窜,并向“致远”舰连连发射鱼雷,“致远”舰躲过一枚泡沫飞溅的鱼雷后,不幸为另一枚鱼雷所中而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他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用嘴衔起他的胳膊以相救,然而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将犬首按入水中,自己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邓世昌抗敌殉国的壮举,被编入历代各类教科书中,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1998年8月,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人民政府在大连英雄纪念公园为邓世昌建立塑像,展现他为反抗帝国主义侵略英勇战斗的爱国精神。风雨呼啸,波涛汹涌。大海,仿佛在歌颂中华民族爱国志士坚决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崇高精神,大海又仿佛哭泣着,为壮烈殉国的英魂唱一曲挽歌。
硝烟再起 日俄相争
清光绪二十年(1894),日本在甲午战争中,以武力侵占旅大,引起其他列强不满。
日本和沙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对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殖民统治权益,以旅顺为主战场发动了一场侵略战争。1895年11月,沙俄联合德、法“干涉还辽”,继而强租旅大。日本不甘心沙俄独占中国东北,伺机取而代之。在经过多年的准备之后,1904年2月8日深夜,日本海军舰队突袭驻旅顺口俄国舰队,日俄战争爆发。开战初期,日、俄两军主要进行海战。日军舰队通过3次沉船封锁旅顺口航道战术,使俄舰队蒙受巨大损失。随后又经过对马海战,消灭了俄国增援舰队,从而控制了制海权,为日军登陆创造了条件。
1904年5月4日,日将奥保巩指挥的第二军第一梯队从朝鲜镇南浦出发,5日拂晓于金州杏树屯猴儿石海岸登陆。经过日俄双方近1年的激战,1905年1月2日下午7时,日俄双方在水师营举行投降签字仪式。日俄旅顺争夺战,持续328天,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日俄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不义之战,是交战双方站在对立的立场同时侵略中国、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战争。日俄战争爆发后,日本居然要求清政府在东北三省以外地区严守中立,让出东北地区作战场,坐视日俄两国在中国境内为争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而厮杀。清政府无力约束交战双方,屈辱地宣布“局外中立”。
硝烟散尽,安宁如初
硝烟散尽,这一片美丽的大海恢复往日的安宁。滚滚车轮划过历史的痕迹,漫步当代大连,日俄的老建筑与现代化的城市交映成景。有心者仍然可以追寻许多历史的痕迹,茂密的梧桐树下,你可以看到战争的碎片,可以品读到壮士留下的箴言,可以察觉伟人留下的痕迹。静静聆听大连吧,这里仿佛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在痕迹斑斑的旅顺口,你可以见证中国乃至世界近代史上的露天博物馆。1880年,清政府兴办北洋水师,建军港、修炮台、筑船坞、扎营盘,旅顺口成为军事要塞。旅顺军港见证了百年来大连的沧桑历史: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都在这里惨烈爆发。有诗为证:一山担两海,一港写春秋,一个旅顺口,半部近代史。现在的旅顺港显得格外平静,左右臂膀般的两座小山从港口环绕出去,扼守住了一片宁静的港湾,港湾里停泊着几艘军舰,真真是易守难攻,怪不得日本人和俄国人不约而同地看中了它。也只能怪那时的清政府实在腐败,一支北洋海军居然全军覆没。据说日本人侵占了旅顺之后,进行了四天三夜的大屠杀,整个旅顺最后只剩36个人。如今军港东侧已辟为公园对外开放,园内的铜狮是旅顺口的标志。
旅顺日俄监狱旧址位于中国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向阳街。这座监狱由沙皇俄国始建于1902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人于1907年在原沙俄监狱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监狱围墙内,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有各种牢房275间,可同时关押2000多人。还有检身室、刑讯室、绞刑室和15座工场。监狱围墙外,有强迫被关押者服苦役的窑场、林场、果园、菜地等。总占地面积22.6万平方米。许多中国、朝鲜、日本、俄罗斯、埃及等国家的人民曾被囚禁和屠杀于此。
万忠墓墓园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九三路北侧,是为1894年甲午战争期间被日军无辜残杀三昼夜而遇难的同胞建立的。1894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于11月21日,日本侵略军侵入旅顺口,对手无寸铁的旅顺人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1896年11月,清朝派员顾无勋在墓地树碑石,题写“万忠墓”三个大字。附近,东鸡冠山北堡垒、电岩炮台、203高地、水师营会见所、白玉山表忠塔等建筑仍然醒目,在提醒着每一个国人勿忘国耻。
在大连市内的中山区,除了市民熟悉的大连港15号库,你还可以看到原大连西通日本基督教会旧址、原郑孝胥别墅旧址、原英国领事馆旧址、原阎锡山别墅旧址等。中山区明泽街的建于上世纪20至30年代的日本建筑,被列为成片保护建筑;在西岗区,你能追溯到我国当代革命时期的痕迹——毛岸青旧居、胜利桥,沙河口区的原苏联红军军官之家旧址等;在中山区的西部与西岗区接壤处,还有一个正被修建成豪华商业区的桃源街区,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这里就曾是日本高级将领的住宅区。然而,就在这片日新月异的街区之中,却保留着一抹难得的宁静,这里就是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桃源疗养区。这里曾居住过无数军区将领、革命英才,至今仍保留着60多栋和风欧式的小洋楼。
传奇之后,再书传奇
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下,目前,大连经济发展已进入快车道。随着地铁、快轨、海底隧道、跨海大桥、新机场、东港商务区等大项目的陆续开工建设,大连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建设高潮。如今的滨城,已然发展成为了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勤劳勇敢的大连人民,正用自己的双手书写一部新的辉煌篇章。从沉重的地海传奇之中蜕变而出,大连正以全新的滨海领军者姿态翱翔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