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获赏统计与分析
2011-11-02柳燕
柳 燕
(湖北大学,武汉 430062)
刘墉获赏统计与分析
柳 燕
(湖北大学,武汉 430062)
刘墉漫长的政治生涯中获得皇帝多种赏赐,包括墨刻、诗文、画卷、书籍、财物、特权等等。这些赏赐从侧面反映出刘墉当时受到的尊宠,也反映出他在书法、诗文、治学上的高深造诣。综合分析刘墉获得的各种赏赐,有利于更全面公正地认识刘墉。
刘墉;赏赐;造诣
刘墉,山东高密县逄戈庄人(原属诸城),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他出生于康熙五十九年(1719),乾隆十六年(1751)三十二岁时中进士,从此历经宦海沉浮五十余年,直至嘉庆九年(1804)十二月,以八十五岁高龄死于任上,死后人祀贤良祠,谥“文清”。他身历康熙、乾隆、嘉庆三朝,先后授编修、侍讲,又历任安徽、江苏学政及太原、江宁知府。再累迁户部、吏部侍郎、工部尚书、湖南巡抚、直隶总督、吏部尚书、内阁学士,并曾充任各种大型典籍的总纂、总裁官。然而“伴君如伴虎”,在漫长的仕途生涯中,他几起几落,既有因处事不当受到的降职处罚,也有因功高位显受到的奖赏。总体而言,他的功大于过,故而获得一片赞誉,也深得皇帝抬爱。刘墉曾经多次得到皇帝的赏赐,综合分析其获赏的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乾隆帝与刘墉之间微妙的君臣关系,也能更加直接地看到刘墉在当时受到的尊宠,同时也透现出刘墉的性情喜好及其在书法、诗文、治学上的高深造诣。
一、刘墉荣获皇帝赏赐的内容极其丰富
刘墉伴君五十余年,直至最后寿终正寝。他一生为官清廉,雷厉风行,成功处理过很多重大事务,深得朝廷信任和老百姓的爱戴。乾隆皇帝曾给他各种各样的赏赐,这些赏赐都不是随意发送的,而是和刘墉的政绩、性格喜好紧密相关。查阅《乾隆朝上谕档》[1],可以看到很多赏赐刘墉的记载,为了更直观地显示,笔者分门类按时间顺序整理成如下表格:
?
?
从以上表格可以清楚地看到刘墉曾经受到的多种赏赐,由此可以想见他在当时炙手可热的尊显地位。在赏赐物品中,财物只占极少的一部分,而墨刻、诗文、画卷、书籍等占有极大份额,数值比例差距很大,从中我们又可以看到刘墉意趣高雅、不同凡俗的一面。刘墉获赐在紫禁城内骑马,这是清廷对宗室及文武有功之臣的一种特殊待遇。紫禁城作为宫禁之地,严禁骑马入内,官员上朝必须在下马碑处下马步行。明代文武百官上朝,从来没有赐紫禁城骑马者。如若未经恩赏擅自坐轿或骑马入禁城者,无论官职大小,均交刑部或理藩院议处。刘墉获此特权,充分说明乾隆皇帝对他的器重和肯定。再者从乾隆赏赐给刘墉的五百罗汉图、沉香斋戒牌以及御笔《四十二章经》,又可以看到刘墉晚年对佛教的信仰。这些都从侧面反映出刘墉的性情喜好,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二、刘墉获赏时间规律性探析
刘墉获赏的物品种类繁多,而从获赏的时间上来说,其间也有一定规律可循。
首先,刘墉获赏集中于其在京任职期间。刘墉三十二岁(1751)中进士,随之五年,他在翰林院任庶吉士、编修、右春坊右中允、侍讲等职,并不负责具体工作。乾隆二十一年(1756)后,他历任安徽学政、江苏学政、太原知府、冀宁道台、江宁知府、江西盐驿道、陕西按察使等地方官职。在此期间,虽然他也做出了一些令人称道的功绩,但是总体而言,他生活在父亲刘统勋的光环之下,并没有直接获得皇帝赏赐。乾隆三十八年(1773)十一月其父刘统勋去逝后,刘墉离官守父制三年。乾隆四十一年(1776)刘墉五十七岁时,为父守制三年后被召入京供职。乾隆四十二年至乾隆四十四年(1777—1779),又出任江苏学政。乾隆四十五年(1780)春天升任湖南巡抚。乾隆四十七年(1782)初调入京师,从此历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兼吏部尚书、吏部尚书兼署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期间还入值南书房、充尚书房总师傅、管理国子监事务大臣等职。分析刘墉获赏的情况不难看出,刘墉获赏正是集中在其六十一岁入京供职之后。入京供职使他有更多机会接近皇帝,而他父亲的声名和影响以及刘墉前期在政坛上的功绩都成为刘墉不断获得提升的有效铺垫;刘墉在书法上的成就以及他在诗文、经学方面的造诣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润滑剂,极大地推进了他和皇帝的私交感情,使得君臣之间谨严的上下等级关系变得和谐而微妙,他获得的赏赐也从墨刻开始,逐渐扩展到其他丰富的内容。
其次,刘墉获赏还与其仕途的升降直接关联。在刘墉入京供职期间,有二次明显的波折。第一次发生在乾隆五十二年(1787),刘墉六十八岁,因失泄与乾隆关于嵇璜、曹文埴去留问题的谈话内容,触怒龙颜,受到申斥,并丢掉本应授予的大学士一职。在这一年刘墉仅获赏钦定《时晴斋法帖》、缎两匹。第二次发生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刘墉七十岁,因为发生尚书房皇子师傅集体旷工事件,乾隆大为愤怒,刘墉被免去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等职,并被降为侍郎衔。第二次受到的处罚明显比第一次重,而在这一年中刘墉没有得到任何赏赐,这是他仕途生涯中绝无仅有的一次。刘墉获赏赐最多的时候一是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六十九岁,其次就是七十岁之后,这两次都是在刘墉贬谪之后又获提升之时。如果用抛物线来表示,则从波谷一下子上升到波峰,起伏跌宕相当明显。
三、刘墉获赏物品折射出其雅致的文人风尚
前文将刘墉获赏的物品归纳为六大类:墨刻、诗文、画卷、书籍、特权、财物,其中前四类数量最多,而墨刻、诗文尤多。为什么乾隆皇帝要赏赐给刘墉这些物品呢?如果刘墉像和绅一样好财的话,可能得到的钱物赏赐更多,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很显然,乾隆皇帝在赏赐给臣子物品的时候,是有对象区分的。从乾隆皇帝赏赐给刘墉的物品中,我们恰恰可以看出刘墉雅致的文人风尚。
刘墉不仅是一位成功的政治家,还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他的书法成就甚至要高于他的政绩。刘墉的书法初从赵孟顺、董其昌入手,后师颜真卿、苏东坡,又潜心北朝碑版,可谓遍涉各家、博采众长。他用墨厚重、别具面目,有“浓墨宰相”的美誉。乾嘉时期,与翁方纲、梁同书、王文冶并称为书法四大家,并列为其首。嘉道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鉴赏家包世臣曾说:“刘文清相国,少习香光,壮迁坡老,七十以后潜心北朝碑板,虽精力已衰,未能深造,然意兴学识超然尘外,百年来书学能自树立者,莫或与参,非一时一州之所专美也。”[2]清代学者徐珂在《清稗类抄》中说:“诸城刘文清书法,论者譬之黄钟、大吕之音,清庙明堂之器,推为一代书家之冠。盖以其融会历代诸大家书法而成自一家,所谓金声玉振,集群圣之大成也。”“盖其自入词馆以迄登台阁,体格屡变,神妙莫测。其少年时为赵体,珠圆玉润,如美女簪花;中年以后笔力雄健,局势堂皇;迨入台阁,则炫烂归于平淡,而臻炉火纯青之境矣。”[3]正因为他在书法上的深厚造诣,他的《学书三十韵》成为初学书法者的津梁。清代帝王从顺治皇帝开始,一直到康熙、乾隆都很喜欢汉族的书法文化,乾隆皇帝更是长期痴迷于书法,至老不倦。从内廷到御苑,从塞北到江南,园林胜景,名山古迹,所到之处,挥毫题字,墨迹甚多。而乾隆皇帝历来就很赞赏刘墉的书法,因此他赏给刘墉墨刻、书法精品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刘墉还是一位出色的诗人、学者。《国朝先正事略》卷十六《刘墉》云:“文清少跻馆阁,通掌故。中年扬历封圻,外娴政术,及继正揆席,天下呼为‘小诸城’。所学贯串经史百家,诗遒练清雄,题跋尤古雅。”乾隆皇帝也兼长诗文,刘墉和乾隆有许多唱和之作,彼此以诗文创作赠答相交,既是彼此兴致所至,又能促进君臣之间的关系。另外,刘墉学识渊博、经学根底深厚,曾多次被谕令编纂官修典籍:乾隆四十一年(1776)九月充《四库全书》馆副总裁,并派续修《西域图志》和《日下旧闻考》;乾隆四十六年(1782)三月充《三通》馆总裁;乾隆五十一年(1786)充《玉牒》馆副总裁;乾隆五十八年(1793)奉旨与纪昀等校阅《石渠宝笈续编》;嘉庆六年(1801)十一月充《会典》馆总裁等。把书籍赏赐给需要它、能够读懂它的人,是书籍的幸事,也是受书人的幸事。赏赐大量书籍给刘墉,既充分肯定刘墉深厚的学养,也是对其编修典籍的奖励。对一个知书、爱书之人来说,这样的赏赐是再恰当不过了。
刘墉获得的各种赏赐只是他丰富跌宕的人生长河中极小的一部分,但是因为它本身代表着荣誉和成就,故而成为我们无法忽视的闪光点。更何况其中蕴含着深远的历史、真实的事迹,从侧面将刘墉其人其事揭示得更具体、更鲜活。总之,综合分析刘墉获得的各种赏赐,我们可以看到除了荣誉光环之外,其他更多关于刘墉性情喜好方面的信息,从而有利于更全面公正地认识刘墉。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乾隆朝上谕档[M].北京:档案出版社,1991.
[2](清)包世臣.艺舟双楫六卷附录二卷[M]//续修四库全书(第108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清)徐珂.清碑类钞[M].北京:中华书局,1986:4055.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n Liu Yong’s Rewards
LIU Yan
(Hubei Univeisity,Wuhan 430062,China)
During Liu Yong’s long political career,he has got a variety of rewards from Emperor,including ink engraving,poetry,the pictures,books property,privileges and so on.These rewards reflect that Liu Yong had the exaltation and respect from Emperor and his ministers,also reflects his profound attainments in calligraphy,poetry,scholarlyresearch.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all sorts ofhis rewards is ofa great help toknowLiu Yong more comprehensivelyand impartially.
Liu Yong;reward;attainments
G256
A
1671-4288(2011)01-0005-03
责任编辑:陈冬梅
2010-11-01
柳 燕(1975—),女,湖北钟祥人,湖北大学文学院古籍所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