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湖北区域产学研合作体系的战略思考
2011-11-02李永周刘江日谢晓玲
李永周,刘江日,谢晓玲
(1.湖北产业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81;2.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81)
构建湖北区域产学研合作体系的战略思考
李永周,刘江日,谢晓玲
(1.湖北产业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81;2.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81)
产学研合作是区域创新体系和产业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全社会高端智力资源高效和谐向企业流动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也是推动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最终实现经济转型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手段。产学研合作体系是区域和产业创新网络的有机结合,能有效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对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湖北区域产学研合作体系建设战略选择的关键在于培育企业主体、激活技术源头和创新发展思路。
产学研;创新;战略分析;战略选择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和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知识创新、技术变革及高新技术产业化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自主创新成为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并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兴衰和命运。特别是后危机时代,科技创新更成为各国家、地区和企业摆脱金融危机桎梏的现实选择。产学研合作体系建设作为自主创新的最重要方式之一,是区域创新体系和产业技术系统及其功能开发多元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成功尝试,也是各国家和地区实现要素驱动与创新驱动并举,提高区域和产业创新能力,构建区域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支点。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对于充分发挥我省科技的支撑作用,促进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区域和产业创新系统理论,基于战略管理视角,剖析湖北省产学研合作体系的基础、条件、优势和劣势,提出构建产学研合作体系的战略选择和发展思路。
一、区域产学研合作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
产学研合作的理论基础源于技术创新的系统观和国家(区域)创新系统理论。20世纪70年代,随着创新理论的不断发展,第五代创新模型开始从单一的企业家逻辑起点、线性模型向多机构耦合、多主体交互的“经济—技术—社会”系统网络模型转变,创新主体与环境的互动过程日益受到重视。在技术创新的复杂网络系统框架内,任何创新活动都需要运用系统方法关注国家和地区层面的创新“系统”和“整体”框架及其运行机制。1987年,弗里曼(Freeman)在对日本的技术政策和经济绩效进行研究后,首次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NIS)概念,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各种机构组成的网络,这些机构的单独活动和相互影响促进了新技术的开发、引进、改进和扩散”[1]。1993年,英国经济学家纳尔逊(Nelson)进一步阐述国家创新系统的要素构成,指出其既包括各种制度因素、技术创新因素,也包括致力于研究公共技术知识的大学以及提供政府基金、规划等机构[2]。
90年代以后,由于美国硅谷和128公路、德国巴登-符腾堡、瑞典斯迈兰等专业化集群网络所取得的不菲业绩,区域创新网络组织及其内部存在的地方经营文化、企业关系和商业环境等社会资本因素,以及产业技术系统内各上下游企业之间、同质竞争企业之间关系引起理论和实践管理部门的广泛关注,技术创新系统进入产业(行业)和区域层面。1991年,卡尔森(Carlsson)提出“技术谱系”的概念,认为技术谱系由特定技术领域内所有参与机构形成的,以创造、扩散和利用特定技术的知识网络系统,强调网络中的知识、信息和能力,分析架构包括经济能力、集聚和网络、基础设施以及区域环境等[3](p93-118)。1992年,Cooke在国家创新系统的基础上,考虑创新地理空间的邻近性问题,首次提出区域创新系统(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RIS)概念,认为地理概念的区域创新系统由具有明确地理界定和行政安排的创新网络和机构组成,包括大学、研究机构、技术转移机构、商会、银行、政府部门、个体企业以及企业集群等,这些创新网络和机构以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强化相互作用,从而不断提高区域内部企业的创新产出[4]。因此,产学研合作体系实质是创新网络内部要素联结的一种形式,是区域创新系统和产业技术系统所组成的网络集合,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及科技中介组织均为网络中的节点。(图1)。
图1 产学研合作网络关系图
近年来,产学研合作体系研究呈现出新的特征,产学研合作网络的关系纬度、结构维度、运行机制以及创新因素愈来愈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关系纬度方面,Burt根据Granovetter提出的网络关系弱联结优势理论提出著名的“结构洞理论”,系统阐述了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对区域(产业)创新网络高效有序运行的重要性。相反,Fritsch等则强调网络关系强联结,认为强联结有助于形成共同的态度、主张及信念,有助于知识流动、感情互动和关系资产投入。系统运行机制方面,产学研合作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简单看成是知识转移的过程,即企业将外部知识转移到企业内部并创造价值的过程。Todtling提出,企业先进程度越高,创新越依赖于R&D和专利知识,与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也更频繁;Asheim等从实证角度分析了区域生产和创新环境、大学、公共服务水平和企业等要素的组织形式对区域知识产出和创新的影响。此外,国内学者对产学研合作网络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探讨。创新因素方面,魏江分析创新网络产生和知识溢出的经济性、途径、影响因素以及动态控制机制,提出与供应商、同行企业、高校和客户的联结强度是影响产品创新速度的重要因素;辜胜阻强调创新文化是区域创新体系的“软因素”和“软实力”[5](p58-64)[6](p8-14)。运行机制方面,池仁勇对节点创新源、企业外部网络与创新源的关联性以及企业获取创新源的方式和倾向进行分析;王毅、吴贵生指出“粘滞知识”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并以此研究产学研合作中粘滞知识的成因与转移机制[7](p105-112)[8](p114-121)。结构维度方面,冯锋、王亮利用小世界网络模型,重点分析了产学研的网络结构特征,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其合作交流的培育策略,以实现合作创新功能最大化[9](p82-86)。
二、构建湖北区域产学研合作体系的战略分析
湖北省科教资源和人才资源十分丰富。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湖北产学研合作体系建设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企业创新开始由单一技术成果转让向与多院所合作开发、共建人才培训、研发基地等深层次合作转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从2005年开始,湖北省每年举办一次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搭建产业和科技对接的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据初步统计,前五届洽谈会共签约项目1988个,2009年新增销售收入665亿元,新增利税148亿元;湖北省每年的科技成果达700多项,2009年共申请专利21147件,专利授权量为8374件,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构建区域产学研合作体系的基础与条件。
首先,科教与人才资源丰富,产学研合作基础较好。截至2009年底,全省共有各类科技活动人员210911人,其中两院院士56人、长江学者48人;普通高等院校112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2个,博士后产业基地40个,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7个;国家科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4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家,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4家,国家级火炬计划产业基地7个。
其次,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坚实,优势产业突出。2008年,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3352亿元,同比增长24.0%;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3168亿元,同比增长26.9%。作为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的武汉东湖中国光谷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发展优势突出,尤其是在光通信、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等科技领域发展迅猛,原创能力已居全国领先地位。到2010年,武汉光谷工业总产值1500亿元,财政收入60亿元,将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科技园区和国家自主创新平台。
第三,区域创新网络初步形成且日趋完善。湖北省已经拥有得天独厚的科教资源和人才储备;产业实力雄厚,高新技术企业优势突出;科技中介机构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并建有省、市(地)、县三级机构;省政府鼓励高新技术企业股权多元化,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支持参与科技创新网络的构建工作。到2009年底,我省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科技中介组织及政府等网络节点发展成型并已相互建立联接,科技创新网络较为完善,为产学研合作体系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二)构建区域产学研合作体系的机遇与挑战。
我省已具备开展产学研合作较为成熟的物质基础和人才支撑,为产学研合作体系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然而,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社会的影响继续显现,后危机时代国际国内环境的重大变化对我省经济、科技发展带来新的困难和挑战,依靠科技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发展模式,是摆脱危机、刺激经济复苏乃至增长的根本出路。特别是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决策的提出以及合作创新意识的不断增强,国内各省、市、地区积极落实国家发展战略,江苏、广东、四川、陕西等采取种种措施,加快了构建产学研合作体系的步伐,取得了明显实效。相比之下,我省产学研合作体系建设面临较大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投入水平较低,政策支持力度相对不够。
根据中国科技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科技活动投入指数为55.13%,湖北在全国排名第12位,科技活动投入指数为47.98%;2009年全国科技活动投入指数为55.13%,湖北在全国排名为第11位,其指数为49.91%。与全国科技活动投入指数相比,我省一直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排名也较靠后,这充分反映了湖北科技投入力度较小的现实状况。我省科技投入体系还不够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格局尚未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和产学研合作工作的开展。再以江苏为例,2006年,当地政府投入1000万元资金和4000平方米的办公、实验和中试用房及一系列配套条件成立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并投入2.5亿元建立南京大学产学研合作平台,可见江苏省科研投入力度相当大,而湖北全省同年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仅为16.25亿,由此看出我省科技投入规模与国内领先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具体来看,湖北科技投入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地方财政拨款用于支持科技活动的经费不足,地方财政拨款用于支持科研活动的经费在地方财政总支出中所占比重一直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图2);二是R&D经费支出占省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图3)。
图2 财政科技投入比重比较图
图3 R&D经费支出占G D P的比重比较图
2.科技成果产出与社会科技需求不一致,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从表1可看出,湖北省的科技论文、获奖成果等纯科研型产出高,而专利、新产品等商业化应用成果产出低。以每年生产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的比重为主要考核指标来衡量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高低(见下表2),可见湖北省的科技成果实际转化为商业产品的比重非常低。根据表2,尽管在中部六省中,湖北省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高(仅次于湖南省),但与其他发达省市相比较,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同为中部地区临近省份,2008年,湖南省中南大学通过技术转移和成果产业化,新增工业增加值1650亿元。这与湖北省的科教资源优势大不一致,主要原因是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发成果未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研发成果虽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但难以转化成可应用的商业产品,满足实际社会科技需求。另外,以近两年的科技促进社会发展指数为例,2007年全国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为51.36%湖北为49.75%,全国排名第14位;2008年全国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为57.02%,湖北53.84%,全国排名第15位,这也间接反映了科研成果与实际需求产品不一致的矛盾。
表1 2006-2008年湖北科技成果产出
表2 部分省市2006-2008年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比较
3.科技创新支撑环境仍然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提升。
通过中国科技部颁布的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环境指数来衡量我省科技创新支撑环境的发展状况。如图4,2008年科技进步环境指数排名,湖北排在第14名,而青海、新疆、内蒙古、宁夏等经济较不发达省市在支撑环境建设方面均领先湖北,说明我省创新中介体系建设意识还有待加强,力度有待加大。此外,2007年湖北科研物质条件指数为36.40%,全国仅仅排名第29名;2008年湖北为49.79%,全国排名第25名,可见在科研物质投入方面,湖北已经处于全国的较低水平。湖北虽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和人才队伍,但科研物质性投入却没有达到相应的规模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改善。
图4 2008年各地区科技进步环境指数图
三、构建湖北区域产学研合作体系的战略选择
技术创新已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大力构建产学研合作体系不仅有利于优化我省经济产业结构、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还能推进知识、技术和体制的创新,提高全省创新意识和区域创新能力,从而实现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然而我省科技成果转化尚存在一定程度的制度障碍,优厚的科教优势和人才资源并未充分有效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现实生产力,科教与经济、社会脱节,产学研合作体系仍不够完善。因此,我省应消除内部劣势,利用外部机会,有效配置科技资源,激发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紧密围绕培育企业主体、激活技术源头和发展创新思路三个方面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
(一)培植企业主体。
企业是产学研合作体系建设的主体,其创新能力的强弱是制约整个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效率的核心指标。针对我省企业科技投入不足,创新主体意识不强的现状,着力培养一大批积极投资研发活动、把企业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基础之上的创新型企业,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切实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首先,提升国有企业创新能力。围绕我省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重点优势领域,以大项目、高投入为切入点,设立技术中心或专门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一批机制活、规模大、创新能力和带动辐射能力强的国有骨干高技术企业,推动高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其次,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优惠,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应用和转化高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搭建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和设立科技成果转化配套专项基金。最后,鼓励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发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支撑作用,加强科技园、孵化器创新辐射效应,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补偿制度,鼓励金融中介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发展创新型中小企业专项资金项目,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空间。
(二)激活技术源头。
高校、科研机构是知识和技术的重要供给者,直接参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是知识创造以及科技劳动力生产的源泉。我省高校、科研机构众多,人才资源丰富,但科技促进经济增长效果不明显。应切实结合学科特色与人才优势,充分挖掘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原始性技术创新潜能,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不断提高源头创新能力。一方面要建立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和使用机制。设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专业技术职务系列,重点考核高校教师、科研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大教师和科研人员从技术转让或成果转化所得收入中提取经济奖励比例的力度。另一方面,要建立高校、科研机构科技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制定客观、科学、全面、公正的高校科技水平与科技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公示制度,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评价的科学性和导向性,组织由政府部门人员、技术专家、管理专家参加的科技评估机构,定期就高校科技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开展评估;加强对高校科技创新的分类指导,对不同高校的性质、目标定位和科技工作实力,确定其所承担的科技创新任务,形成我省高校科技工作的梯级发展格局。
(三)创新发展思路。
目前周边省份的形势显示出推进产学研合作体系建设需要新的发展思路。2005年教育部与广东省签署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协议,共建产学研结合基地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9年科技部与湖南省举行第四次部省会商,推动现代农业、新能源、先进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具有湖南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我省应立足实情,创新发展理念,把握发展机遇。首先,围绕我省优势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实施重点领域“产业技术路线图计划”,建立以光电子、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新材料等行业和领域骨干企业为龙头的战略联盟,积极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进入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其次,成立高级别和高统筹层次的产学研合作领导小组或创新湖北建设工程指挥部,统筹协调普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及相关部门、组织机构的产学研合作重大事宜。最后,改革和完善高校科技管理制度。积极探索高校科研体制创新,合理配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三者力量,努力形成研究、开发、转化一条龙的良性循环机制。
[1]Freeman,C.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lessons from Japan[M].London:London Pinter Publishers,1987.
[2]Nelson,R.1993: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A Comparative Analysis[J].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Carlsson,B.On the Nature,Function and Composi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s[J].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1991,(2).
[4]Cooke P,Hans-Joachim Braczyk H J,Heidenreich M,et al.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the Role of Governances in the Globalized World[M].London:London,1996
[5]魏江.创新系统演进和集群创新系统构建[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1).
[6]辜胜阻,郑凌云,张昭华.区域经济文化对创新模式影响的比较分析——以硅谷和温州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6,(4).
[7]池仁勇.区域中小企业创新网络的结点联结及其效率评价研究[J].管理世界,2007,(1).
[8]王毅,吴贵生.产学研合作中粘滞知识的成因与转移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01,22,(6).
[9]冯锋,王亮.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培育机制分析—基于小世界网络模型[J].中国软科学,2008,(11).
F127(263)
A
1003-8477(2011)06-0056-04
李永周(1968—),男,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刘江日(1986—),男,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谢晓玲(1987—),女,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资助成果。项目编号:D20081111
责任编辑 郁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