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概念隐喻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的实证性研究

2011-11-02李爱华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公外部辽宁旅顺116052

关键词:习语意向图式

李爱华(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公外部,辽宁旅顺,116052)

概念隐喻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的实证性研究

李爱华(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公外部,辽宁旅顺,116052)

概念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学习中起到积极作用这一假设,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一项实证性研究,主要探讨词汇的长期记忆效果。

概念隐喻;意向图式;词汇教学

词汇在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传统的词汇教学观认为词语意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因而教师在课堂上对英语词汇的讲解只是提供对应的汉语释义,以及含有该词汇的英汉互译练习。这种教授方式导致大多数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英语词汇,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却收效甚微。

与传统词汇观不同,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方法,更重要的是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语言中。词语多意的现象与人类的体验和认知密切相关。概念隐喻是多义词形成的重要手段之一,这就为英语的词汇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

一、概念隐喻理论概述

很多知名学者在对隐喻所作出的论述中有从修辞角度来认识隐喻,并认为隐喻主要是一种修辞现象,也有学者从功能角度讲述了隐喻的重要性。[1]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代表人物是Lakoff&Johnson,他们于1980年出版的Metaphors WeLive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被看做是认知隐喻研究领域的经典著作。当代认知科学普遍认为:隐喻在本质上不是一种修辞现象,而是一种认知活动,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有潜在的深刻的影响,从而在人类的范畴化、概念结构、思维推理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隐喻由认知而起,又是认知的结果,同时又推动了认知的发展,这就揭示出隐喻在人类认知的推理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它对于人类认识世界、形成概念、发展认识、推进思维、做出推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隐喻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式哲学,其工作机制是源域(source domain)到目标域 (target domain)的映射(mapping)。L&J将隐喻分为三大类:一是结构性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s):指隐喻中始源概念域的结构可系统地转移到目标概念域中去,使得后者可以按照前者的结构来系统地加以理解。二是方位性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s):运用诸如上下、内外、前后、远近等空间的概念来组织另一概念系统,这与我们的身体构造、行为方式密切相关。三是本体性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s):运用物体的概念或概念结构来认识和理解我们的经验。

二、概念隐喻在英语词汇中的应用

概念隐喻对于大部分英语学习者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因此要想把概念隐喻应用在词汇学习中,应从提高学习者的隐喻意识和运用意向图式两个方面入手。学生们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后,教师在平时的词汇讲解中不断逐渐渗透概念隐喻对于一词多义、习语等词汇的理解。

(一)提高学习者的隐喻意识

语言和人类的认知是互相联系的,根据认知语言学,学习是认知发展的思考过程。因此在词汇学习过程中,当学习者意识到源域的具体意思,那么通过概念隐喻,学习者就比较容易地意识到该词在目标域的隐喻意义。Boers指出了一系列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隐喻意识的方法,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提及自身的亲身体验来解释概念隐喻。举个例子,当老师解释概念隐喻“CONSCIOUSNESS IS UP;UNCONSCIOUSNESS IS DOWN”时,可以让学生们思考一下自身的经验,即大多数人睡觉的时候是躺下的,睡着了也就是无意识的,而醒着的时候多数是站立着的,即有意识的。由此英语中便有了下面的搭配结构:

Wake up.

He rises early in the morning.

He fell asleep.[3]

(二)运用意向图式

Johnson对意向图式做出如下解释:“人类的身体运动,对物体的操纵和感知互动包括反复出现的样式,如果没有这种样式,我们的经验就将变得一团糟,并不可理解。我们把这种样式叫做意向图式,因为他们主要起意向性抽象结构的功能。”[4]

意向图式能够帮助产生概念隐喻,促进学习者对概念隐喻的理解,运用意向图式的方法能够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理解英语词汇中的一些语言现象。通过意向图式的帮助,新的语言信息和已经储存在记忆中的概念相联系,英语教师使用这些语义映射使学生们更加容易理解同一个词汇的不同意义。如“out”的意向图式就能使学习者很容易地理解out在以下2个句子中的不同含义(The sun is out;The fire is out)。下图为out的意像图式,[5]也是“out”的核心意义。

“out”的意向图式

此图表达了“out”的意义为射体(TR)在容器即界标(LM)之外,但要记住这种关系有时为静态,有时为动态。在“The sun is out”一句中,由于观察者置于LM之外,因此对于观察者来说此时的TR(the sun)是逐渐接近观察者,所以“out”翻译成“出来了”,这也是为什么英语中有“The sun came out”的表达法的缘故了。因为在此句中,“came”一词表达了物体移动的方向是靠近说话者。而在“Thefire is out”句中,由于观察者置于LM之内,所以TR(fire)对于观察者来越是向外移动越是看不见的。因此“out”在此句中翻译成“熄灭了”。

(三)隐喻应用于一词多义和习语的学习

由于语言的经济原则,英语中有大量的一词多义词,中国的EFL学习者对此类的词汇学习感到吃力,那么在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词义之后有没有什么法则呢?

对于认知语言学家来说,多义词的不同意义不是杂乱无章的。Lakoff(1987)把多义现象归因于隐喻映射原则和意像图示。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解释同一单词不同意义之间的隐喻联系,学生们就会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含义并将其长期储存在记忆中,“out”一词就有利地论证了这一点。

传统语言学认为习语是几个词的简单组合,主要靠机械记忆法,而结果却收效甚微。而认知语言学者们发现概念隐喻对习语的习得有很大的帮助。Kovecses做了一项实验,证明了这一点。[6]比如关于“angry”这一意义的表达有“flip your lid;hit the ceiling;lose your cool”等习语形式,这些习语在本质上都是有由概念隐喻“ANGER IS HEATED FLUID IN A CONTAINER”生成的。同样在英语中许多其他的习语都被证实了由不同的概念隐喻构成。

三、实证性研究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学中起到积极作用这一假设,笔者为此进行了一项实证性研究,主要探讨词汇的长期记忆效果。研究方法是试验和调查相结合,试验以大学二年级非英语专业的两个水平相当的自然班为研究对象,授课者为作者本人,结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进行6个月的传统与概念隐喻词汇教学方法的对比性试验,试验包括前测和后测。前测是在学期期初实验班还没有接受概念隐喻的教学方法是进行的。前测由二部分组成,分别是介词填空和英汉翻译,目的是为了确保对照班和实验班的英语水平无明显差异,尤其是英语词汇水平没有明显差异,T检验结果见表1、表2。

表1 前测的组数据分析

表1和表2的前测结果显示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平均分分别是 51.6667 和 51.1806,Sig.=0.278>0.05,Sig.(2-tailed)=.883>0.05。由此表明在前测中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学生英语词汇水平无明显差异。

表2 前测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

后测是在6个月的对比性教学实验后两班同时举行的。试卷由25句英文组成。每句中包含一个有隐喻用法的斜体词或习语,这些句子是从Metaphors We Live By以及http://cogsci.berkeley.edu/metaphors.中选取的,每句4分,总分共计100分。目的是为了检验实验班是否在词汇习得的长期记忆效果上比对照班取得更好的效果,结果显示见表3、表4。

表3 后测组数据分析

表3中的数据表明在后测中,对照班中的平均正确率是30.5278%,而实验班的正确率是42.9444%,显然实验班的学生比对照班的学生翻译的句子准确率更高。表4显示在后测中平均差是-12.41667,Sig(2-tailed)=0.000<0.05,这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由此验证了本文的假设,即概念隐喻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学习中起到积极作用,提高了学生词汇的长期记忆效果。

表4 后测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

尽管本试验受样本规模和实验时间的限制,同时英语词汇的习得还受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此实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概念隐喻的词汇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词汇学习方法,研究结果对英语教学实践有一定的意义。

[1] Shibles,Warren.Metaphor: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and History[M].Wisconsin:The Language Press,1971.

[2] Boers,F.Metaphor Awareness andVocabulary Retention[J].Applied linguistics,2000(21/4):553-571.

[3] 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15.

[4] Johnson,M.The Body in the Mind:The Bodily of Meaning,Reason and Imagination[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5] Lee,D.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32.

[6] Kovecses,Z.&Szabó,P.Idioms:a View from Cognitive Semantics[J].Applied Linguistics,1996,17(3).

Empirical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s of Conceptual Metaphor to College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LI Ai-hua

Conceptual metapho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eories in the study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Based on the hypothesis that conceptual metaphor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college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this paper carries out an empirical study combining with teaching practice,and mainly examines the effectiveness of long-term retention of the vocabulary.

conceptual metaphor; image schema; vocabul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H319

A

李爱华(1981-),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

猜你喜欢

习语意向图式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集体意向:交互认识的均衡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
习语自有WAR